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诊断学论文

探讨现代中医藏象理论的发展特点(2)

来源:中医杂志 作者:王维广;陈子杰;王慧如
发布于:2017-03-15 共4591字
  从内容上看,1版至9版教材在论述脏腑功能的模式上,抛弃了脏腑之象。1、2版教材藏象理论中,脏腑的生理功能的论述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主某某”,另一种是“为某某之官+主某某”,如心的功能是“心为君主之官而主神明”,肺的功能是“肺为相傅之官而主治节”,肝的功能是“肝为将军之官而主谋虑”等。3版教材删去了“心为君主之官” “肺为相傅之官” “肝为将军之官”等“为某某之官+主某某”的论述模式,统一为“主某某”的论述模式,将“主神明”“主治节”等作为阐述脏腑生理功能的主要形式。其后的教材都延续了这一阐述模式。从7版教材开始,各节的阐述中增加了“生理特性”这一部分。
  
  2. 3 “象”是脏腑生理功能的结果,与脏腑生理功能联系密切
  
  “象”的概念是藏象学说中的重要内容,从3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开始便明确给出了“象”的定义。在藏象学说中,“象”为脏腑生理功能的结果,与脏腑的生理功能直接相关,与脏腑并非直接相关。3版教材认为,“象即征象和形象,也就是指内在脏腑的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4版教材认为,“象是征象或形象,取其脏腑虽存在于机体之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都有征象表现于外的的含义”.5版教材认为,“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7版教材认为,“象是指五个生理病理系统的外在现象和比象,其涵义有二: 一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二是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与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9版教材认为,“象指外在的现象和比象,其涵义有二: 一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二是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与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由此可见,现代中医藏象学说中的“象”主要是指生理功能的结果。
  
  3古代藏象理论与现代藏象理论的区别
  
  古代藏象理论结构可以概括为“体-象、用”,其与现代藏象理论的区别主要在于:1) 中国古代主流观点认为“体”为“道”属于“形而上”,现代中医理论将其重新定义成“体”为实体或系统属于“形而下”.2) 将“象”的概念从原来的“体之象”重新定义为是“生理功能的结果”.
  
  中国古代哲学多认为,“体”为形而上的概念。如朱伯崑[7]论述到,“孔氏以道为无形,器为有形,认为无形乃有形之根本,形由道而生,故称道为体; 有形质则成为器,器有其用,故称器为用。程氏准此,以理无形象为体,以象有形象为用”.其后朱熹等理学大家多推崇程颐的观点。熊十力 认 为,“体”为“宇 宙 本 体 之 省 称”, 即“体”为形而上的概念,“体”为“实体”的语境为“本体空寂而非空无”.近现代“体”的概念变成了形而下的概念,如路新生[8]认为,“原先的‘体’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位置‘下移’了,‘体’的内涵,已经再也不是中国古代那样的琢磨不透的‘形上’一类的东西,即是说,宋明以来1‘道’、之‘体',到了中国近代隐匿或者说不显了。形而上学之’道‘被人们所’忽略‘或者说被’遗忘‘,它所’空出‘的位置,由具有实践性的、’可操作性‘的伦理道德,纲常名教所取而代之; 也就是说,原先的形下践履之’用‘在中国近代的地位’上升‘了,它被拔高为根本性的’体‘,变成了形上之’道‘.……在中国的近代历程中,原先的’用‘上升为’体‘以后,它所’空出‘的位置,由’西学‘所替代,西学变成了形下之’用‘”.为此现代中医理论将中国古代的“体”从形而上的道变成了形而下的器。
  
  中国古代认为“体象不二”,“体即象,象即体,故不二”,故象为体之象。如程颐阐述到“至微者理也,至着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朱熹也遵从此观点,认为“至微者,理也。至着者,象也。体用一原,显微无间。盖自理而言,则即体而用在其中,所谓一原也,自象而言,则即显而微不能外,所谓无间也。其文理密察,有条不紊乃如此”[9].张介宾在《类经图翼·体象阴阳》中论述:“体象之道,自无而有者也。无者先天之气,有者后天之形。……物各有父母,分牝牡于蜉蝣; 物各有一太极,包两仪于子粒。……有是象则有是理,有是理则有是用,……至微者理也,至着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再如朱伯崑论述:“象,指阴阳体象; 理谓变化之道,即阴阳变易之理,用指功用,如阳主热,阴主寒等”.可见中国古代的脏腑之象为体之象,而非功能的结果。
  
  4结语
  
  综上所述,为探讨现代中医藏象理论的结构特点,本文通过考察全国统编《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的藏象章节,对比分析各版本教材藏象章节的理论结构。结论认为,从理论结构的角度分析,现代中医藏象理论的结构为“体-用-象”,这种结构与古代的藏象理论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中国古代主流观点认为“体”为“道”属于“形而上”,现代中医理论将其重新定义成“体”为实体或系统属于“形而下”.将“象”的概念从原来的“体之象”重新定义为“生理功能的结果”.这种转变使古代中医藏象理论中的“象”及“象思维”被边缘化。自《黄帝内经》以降,“象”及“象思维”一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目前学界突出强调“结构” “机理” “机制”,边缘化“象”及“象思维”的情况是一种新现象。这种现象对中医理论发展有重大的影响,需要学界予以重视。这一点无论是对中医教材的整理、中医理论研究、中医教育以及中医理论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北京中医学院内经教研组。内经讲义[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66.
  [2]北京中医学院。内经讲义[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21.
  [3]北京中医学院。中医学基础[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15.
  [4]北京中医学院。中医学基础[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0.
  [5]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8.
  [6]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74.
  [7]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 昆仑出版社,2005:236.
  [8]路新生。论“体”“用”概念在中国近代的“错位”:“中体西用”观的一种解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5) : 3-12.
  [9]赵天一 . 中国古典体象论[J]. 西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6,42( 2) :138-146.
原文出处:王维广,陈子杰,王慧如,梁艳,李永乐,翟双庆. 现代中医藏象理论结构特点分析[J]. 中医杂志,2017,03:185-18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