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妇科论文

中医院妇科患者支原体感染及其耐药情况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2-20 共1842字

  女性生殖道因其解剖结构的原因很容易引起感染,主要病原体有真菌、细菌、滴虫和支原体等。支原体引起的人类泌尿生殖道炎症是最古老、最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之一。据统计,女性的支原体感染率更高,更易感染支原体,主要是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约有20%~30%的非淋菌性尿道炎,是由以上两种支原体引起[1].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广泛使用,支原体感染中新的耐药株不断出现,耐药性不断增加,其耐药形势不容乐观[2].但这类报道多见于西医医院,为了解中医医院妇科患者支原体感染及其耐药情况是否存在不同特点,从而方便妇科医生结合中医辩证治疗以提高治愈率,笔者培养了4 086例本院妇科门诊女患者的白带标本,并对培养出的UU和MH作药敏试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收集2013年1~12月在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4 086例女性白带标本,年龄18~62岁,平均49岁。

  1.2标本采集标本采集由妇科医师完成,用无菌女性拭子插入宫颈1~2cm处旋转10s,将含柱状上皮细胞分泌物的合格妇科标本立即送检至检验科微生物室,作后续试验。

  1.3方法所有标本均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支原体IST2鉴定药敏试剂盒检测,具体操作步骤及结果判读均严格按说明书进行。

  1.4统计学处理采用Excel2007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

  2 结果

  2.1支原体阳性检出率4 086份白带标本中,支原体培养阳性的标本数为1 891份,总阳性率为46.3%;其中UU阳性率较高,占40.7%(1 663份);MH较少,阳性率为2.7%(110份);UU+MH混合感染率为2.9%(118份),见表1.【1】

  
  2.2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对UU最敏感的药物是原始霉素和交沙霉素,敏感率分别为99.11%和99.01%;交沙霉素和强力霉素对MH均敏感;强力霉素和原始霉素在UU与MH混合感染时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分别为95.77%和95.26%.见表2~4.
  
  3 讨论
  
  支原体没有细胞壁结构,因此其形态呈高度多态性;其体积微小,大小约0.1~0.3μm,能通过400nm除菌滤器,是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的最小原核细胞微生物[1].本试验试剂采用的是液体-液体两步培养法,这种方法使得结果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既能进行鉴定试验又能进行药敏试验,是检测UU和MH的好方法[3].近年来,支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呈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非淋菌性尿道炎及宫颈炎的第二大致病 菌,也是 不育不孕和习惯性流产的常见 因 素 之一[4];感染种类主要是UU和MH,约有20%~30%的非淋菌性尿道炎,是由这两种支原体引起的。根据培养鉴定结果,本院妇科患者支原体的感染率较高,为46.3%,以UU为主,该结果与韩玲芳[5]的试验结果相类似。支原体引起的成年人泌尿生殖道感染主要与性活动有关,也就是说,与性交次数、性交对象的多少有关,且女性的感染率更高,因此,应加强易感人群的健康教育、性道德及性行为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抗菌药物的问世,使人类传染病的病死率明显下降。随着临床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和普遍,病原微生物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越来越高[6],本试验所得出的结论也证明了这一点。在临床上,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是泌尿生殖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的首选经验用药,其用量和范围均很大,所以更容易导致耐药[7].本试验药敏结果提示,喹诺酮类的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有较高的耐药率,在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时已不宜使用;大环内酯类的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药物在治疗单一UU引起的感染时仍有较高的敏感性,分别是79.46%、80.74%、85.12%.四环素虽然敏感性较好,但大量资料证实,长期反复使用四环素,有可能影响牙齿的发育和形成,引起牙齿变黄、牙釉质发育不良或牙齿畸形等,故已弃用多年。因此,强力霉素、交沙霉素是治疗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时的首选经验用药;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在治疗由UU引起的单一感染时,仍然是不错的选择。由于原始霉素不良反应较大,可作为次要选择。

  本试验结果与韩玲芳[5]其他医院的报告结果相近,说明中医医院妇科患者支原体感染的分布与其他医院没有显着性差别,地区性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可以作为中医院医生经验治疗的依据。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广泛使用,在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及诱导作用下,支原体感染中新的耐药株不断出现,耐药性不断增加,有的甚至检测药物全部表现耐药,因此仅依赖抗菌药物治疗支原体感染,其效果往往不理想。中医对支原体等妇科感染有较好的阐述,中医认为支原体等感染属于湿热带下范畴,其发病机制为脾虚生湿,湿热下注,湿温生虫,或外感不洁,邪毒内侵,虫蚀阴中所致[8],如果结合药敏结果联合中医清热解毒,泻肝利湿法辨证施治,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