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妇科论文

剖宫产术后发热患者采用大黄牡丹汤的效果分析

来源:湖南中医杂志 作者:李振华
发布于:2019-06-15 共2991字

  摘    要: 目的:观察大黄牡丹汤加减治疗剖宫产术后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剖宫产术后发热患者随机分为2组, 每组各23例。治疗组予大黄牡丹汤加减治疗, 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 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 3%, 优于对照组的78. 3%, 组间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结论:大黄牡丹汤加减治疗剖宫产术后发热疗效可靠。

  关键词: 剖宫产; 术后发热; 大黄牡丹汤加减;

  据临床数据统计显示, 剖宫产术后发热率高达15.24%[1], 是剖宫产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严重影响产妇伤口的愈后和术后恢复。本病常发生于术后3d内, 体温呈逐渐上升之势且持续不退, 多波动在38℃~39.5℃。究其原因繁多, 常见有腹部切口感染、手术后吸收热、盆腔炎、泌乳热以及不明原因发热等[2], 其中不能及时排出体外的宫腔内积血是非常重要且易被忽视的致热原因[3], 临床观察显示单纯抗生素治疗疗效欠佳。近年来, 笔者选用大黄牡丹汤加减治疗剖宫产术后发热23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9月足月剖宫产术后发热患者46例, 按照患者住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23例。治疗组中, 初产妇17例, 经产妇6例;胎膜早破者4例, 羊水污染者3例;年龄20~42岁, 平均 (25.8±1.8) 岁;平均孕周 (39.0±2.4) 周。对照组中, 初产妇15例, 经产妇8例;胎膜早破者3例, 羊水污染者3例;年龄21~40岁, 平均 (25.3±2.4) 岁;平均孕周 (39.0±2.5) 周。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制定。剖宫产术后连续3d体温高于38℃, 有口干咽燥而不欲饮症状, 并伴有腹胀、腹痛及阴道分泌物的色、质、量、气味等异常, 大便不畅,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 舌质红苔黄, 脉弦数或涩。

剖宫产术后发热患者采用大黄牡丹汤的效果分析

  1.3、 排除标准

  1) 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 由血液系统疾病或全身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3) 严重心、肝、肾功障碍;4) 临床资料收集不完整。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予大黄牡丹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大黄6g, 丹皮15g, 桃仁10g, 冬瓜子20g, 红藤15g, 败酱草15g, 金银花15g, 蒲公英20g, 延胡索15g, 白芍15g, 炒川楝子10g, 生甘草3g。为保证药效的稳定, 统一配制免检颗粒, 每次1格, 温水150ml冲服, 每天2次, 连服3d。

  2.2 、对照组

  予头孢呋辛治疗。头孢呋辛1.5g, 每天2次, 静脉滴注3d。若对头孢类抗生素过敏者可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温变化及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3.2、 疗效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制定。治愈:体温恢复正常 (口温<37.3℃) , 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体温恢复正常, 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无效:体温未恢复正常, 临床症状无改善, 甚至加剧。

  3.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表1 2组治疗结果及疗效比较[例 (%) ]
表1 2组治疗结果及疗效比较[例 (%) ]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4 、讨论

  剖宫产术是妇产科处理难产、孕期合并症、并发症, 挽救母婴生命所采取的一种常规手术方式, 近年来随着高龄初产、妊高征、巨大儿等高危妊娠的增加, 剖宫产率亦迅速升高, 随之, 术后发热等手术并发的不良反应亦相应增多[6]。由于剖宫产手术导致的子宫壁切口血管和淋巴管暴露, 以及术后切口组织缝合凝血, 易造成局部血供减少, 这将有利于细菌的入侵与定殖, 从而使得感染向子宫肌层和宫旁组织, 甚至向盆腔深处蔓延, 进而引起机体发热[7]。若不及时控制, 可引发产后大出血、子宫切除, 甚至败血症等危重症而危及产妇生命[8]。因此, 积极有效地防治剖宫产术后发热已日益引起产科医师的重视。

  剖宫产术后发热属于中医学“产后发热”的范畴, 早在《素问·通评虚实论》中就有“乳子而病热”的相关记述。《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记载了竹叶汤治疗妇人“产后中风, 发热, 面正赤, 喘而头痛”。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更是明确指出:“凡产后发热, 头痛身痛, 不可便作感冒治之”。清代傅青主认为产后发热的治疗应以祛瘀为主。剖宫产术后发热的病因众多, 但笔者根据临床实践认为, 产后多瘀, 剖宫产术后产妇多存在宫缩欠佳, 因而导致余血浊液排出受阻, 离经之血滞留胞宫胞络。瘀血即是胞脉受损后的病理产物, 同时又是引起产后诸多病变的重要致病因素。诚如《医宗金鉴》所云:“产后发热之故, 非止一端……若恶露不去, 瘀血停留, 则为瘀血发热。”加之手术操作金刃损伤冲任胞宫, 耗气伤血, 导致术后百脉空虚, 血室正开, 机体易为细菌侵入, 蕴生热毒。因此, 产后感邪, 热毒与体内瘀血搏结为患, 阻滞气机, 故令发热。

  虽然产后多虚, 但剖宫产术后发热急性期仍以瘀血、热毒为其主要致病因素, 亦是其病机关键所在。大黄牡丹汤是泻热破瘀、散结消肿的经典古方, 载于《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 其方融泻下、清利、破瘀为一体, 笔者以此方为基础进行加减, 恰合剖宫产术后发热的病因病机。方中大黄清热解毒、通经逐瘀;丹皮、桃仁凉血散血、破血祛瘀;冬瓜子清热消痈排脓;红藤、败酱草、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 外可清气分之热, 内可解血分之毒;延胡索、炒川楝子行气活血, 畅达气机;白芍清热养血、退热敛阴;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功效。方中诸药虽多属苦寒之剂, 然药中病机, 故并不伤体, 但需中病即止。在临床应用时, 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 辨证施治。对于剖宫产术后发热的治疗, 若仅使用抗生素, 虽可起到抗感染退热的作用, 但体内瘀血不去, 热虽暂退, 旋即复起, 而应用大黄牡丹汤加减治疗, 则可两者兼顾, 药证合拍, 故收效显着。现代研究亦证实, 大黄牡丹汤具有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减少内毒素血症产生的作用[9,10]。

  笔者认为, 虽然剖宫产术后多见虚证, 治疗用药应忌攻伐及寒凉太过, 但临床观察所见亦有不虚者, 故临床辨治时, 必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知常达变, 在邪实为主的情况下, 祛邪为先, 邪祛正自安, “不得有诚心慨行大补, 以致助邪” (《景岳全书·妇人规》) 。总之, 对于剖宫产术后发热的治疗, 应坚持“勿拘于产后, 亦勿忘于产后, 有是证用是药, 中病即止”的原则。

  综上所述, 大黄牡丹汤加减治疗剖宫产术后发热疗效显着, 退热而不反复, 有助于产妇健康状况的恢复, 经济、安全,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曹瑞芳, 冯胜华. 815例产妇产后发热情况的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进修杂志, 2003, 31 (4) :236.
  [2]李一莲. 4例剖宫产术后发热原因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24) :121-123.
  [3]贾克娟.剖宫产术后发热45例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28) :47-48.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70.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78.
  [6]杨亚玲.甘温除热法治疗剖宫产术后发热56例[J].西部中医药, 2015, 28 (6) :102-103.
  [7]李毅, 梁怡虹, 林强, 等.益气养血法重用石膏治疗剖宫产术后发热的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 2011, 22 (3) :751.
  [8]张春莲.剖宫产术后发热的相关因素探讨及临床处理[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7, 17 (6) :897-899.
  [9]沈玲, 赵珊珊.大黄牡丹汤联合西医治疗湿热瘀阻型盆腔炎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 2017, 9 (29) :110-111.
  [10]张保国, 刘庆芳.大黄牡丹汤现代药效学研究与临床应用[J].中国药学杂志, 2009, 44 (21) :1061-1063.

作者单位:山东省曲阜市中医医院
原文出处:李振华.大黄牡丹汤加减治疗剖宫产术后发热23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9,35(05):59-6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