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儿科论文

近年来中医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治疗研究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14-07-02 共4969字
       论文摘要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TS)是儿童抽动障碍中较重的一型。近年来,临床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其次,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常伴有大量行为问题,这些均严重干扰患儿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患儿需要早期、及时、合理、有效地治疗。西医治疗多采用神经阻滞剂,如氟哌啶醇、硫必利等,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如利培酮、奥氮平等,疗效肯定,但副反应明显。目前中医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有较好疗效。现将近年来中医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中医内治法
  
  1.1 五脏辨证论治
  
  1.1.1 从肝论治
  
  最为多见。王素梅从“肝常有余”辨证立法,根据病情特点,与疾病不同阶段,选择疏肝、柔肝、平肝、清肝等治法,药物多选用柴胡、白芍、川楝子、佛手、枳实、荔枝核、菊花、蝉衣、谷精草、白蒺藜等加减。王霞芳认为本病大多与先天不足或情志失调有关,病位在肝,涉及心、肺、脾、肾,病机属性是本虚标实,提出“从肝论治”,以平肝潜阳,滋补肝肾之阴,达到平衡阴阳。常用杞菊地黄汤或羚角钩藤汤、百合地黄汤加减。宣桂琪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属肝风为主,提出从肝风论治,自拟平肝熄风汤治疗,治疗30例的患儿,总有效率达90%。李捷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在肝,应重在治肝,方选小柴胡汤加减,收到良好疗效。邹治文等认为本病以肝风内动、肾阴不足最为常见,治以平肝潜阳、滋补肝肾为主,从肝论治多发性抽动症400例,取得较好疗效,总有效率达98.5%。
  
  1.1.2 从肺论治
  
  刘弼臣教授认为小儿肺常不足,“风邪犯肺,引动肝风”,认为若肺金宣降不及,则肝气有余而亢动,故从肺论治,治肺以平肝,从而快速控制病情,先安未受邪之地,切断病邪入侵途径,组方中常选用辛夷、苍耳子、菊花、黄连、蝉衣、僵蚕、玄参、板蓝根、山豆根等清肺利咽、祛风除痰之品。宋桂华介绍赵时雨教授从肝肺论治本病经验,认为肝肺二脏,在气机升降运动上存在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关系,若肺金宣降不及则肝气有余而亢动,所以抽动从肺论治,但不仅仅是一味治肺,多是肝肺同治,常用药为辛夷、苍耳子、钩藤、菊花、牛蒡子、玄参、蝉衣、石菖蒲等。
  
  1.1.3 从脾论治
  
  张雨雷用健脾宁抽合剂治疗本病,认为“治肝之病当先实脾”,从治脾着手,重在运脾以柔肝,其风动自止,组方中常重用山药、白术、白扁豆、石斛、茯苓以培脾土,辅以谷麦芽、百部、槟榔、黄芩等消积滞、清湿热,佐以柴胡、天麻、防风等疏肝气、养肝血、熄肝风,以达脾土健旺,气血充足,肝木条达,虚风自除之目的。
  
  赵时雨教授根据“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土虚木摇”理论制定健脾化痰、平肝熄风的治疗原则,方选二陈汤加味。白启明认为小儿抽动症的病机主要为脾虚肝亢,风痰内扰,属本虚标实,治则为平肝健脾、化痰熄风,方用二陈汤为主加减治疗,疗效显著。王素梅认为本病病位与肝脾关系密切,健脾化痰、平肝熄风为常用治法,方选二陈汤合泻青丸加减,取得较好疗效。
  
  1.1.4 从肾脏论治
  
  吴心芳等从肾论治,以补肾祛风止动汤治疗本症30例,药用威灵仙、枸杞子、杜仲、黄芪、白术、防风、地龙、全蝎、桑桂枝、钩藤、白芍、甘草等,结果总有效率达96.7%,与氟哌啶醇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孙彦敏等认为水不涵木,木火亢盛,则肝风内动,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张骠教授认为本病病机总括为肾虚肝旺,治疗以滋肾育阴、平肝熄风、开郁化痰、清心安神为基本治法,自拟协定方:生地、白芍、天麻、僵蚕、地龙、全蝎、郁金,诸药相合使肝肾之阴得以养,偏亢之阳得以平,积郁之痰火得以化,故而风阳鼓动之诸端证候悉去。
  
  1.1.5 从心(脑)论治
  
  赵时雨教授认为心主神明功能失调是抽动之本,治疗则应养心、安神、疏肝,标本兼治,常用药为珍珠母、生龙骨、生牡蛎镇心安神,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柴胡、枳壳、白芍疏肝理气解郁。邱静宇等认为本病主要病机是肝风内动,风痰上蒙,阻滞清窍,心神不定所致,自拟“小儿安神补脑颗粒”以涤痰止惊、补脑安神为主要治法,用其治疗风痰上蒙阻滞清窍的小儿多发性抽动症66例,结果对减轻患儿运动性抽动症、发生性抽动有明显效果,远期疗效明显,且优于氧哌啶醇对照组,复发率低。
  
  1.2 从风痰瘀辨治
  
  汪受传教授从风痰论治本病,以豁痰熄风为大法,辅以平肝泄火、祛痰宁心、健脾养心、养肝滋肾四法,自拟风宁汤加减,疗效显著。张霞等认为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属“痰饮”范畴,病因病机与痰、瘀有关,痰凝则血瘀,血瘀则痰凝,痰瘀互结可产生各种复杂表象并使病证缠绵难愈,治疗以涤痰化瘀为大法。运用涤痰化瘀法对32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治疗3个月,治疗效果与应用西药对照组比较,疗效显著。作用维持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成:菖蒲、胆星、天竺黄、僵蚕、地龙、全蝎、蜈蚣、归尾、赤芍、茯苓、枳实、竹茹、生甘草、益智仁、桑椹子、生龙牡、珍珠母、钩藤、郁金等。
  
  2 中医外治法
  
  2.1 针灸
  
  刘媛媛等采用针刺背俞穴治疗本病28例,取穴:心俞、肝俞、脾俞、肾俞、三焦俞,采用轻浅弱刺激手法,肝俞(双侧)、肾俞(双侧),接电针仪,连续波刺激20分钟,TDP照射背部,结果:总有效率96.43%。莫珊.邓丽莎等,对120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采用三伏天天灸治疗,取穴:定喘、肺俞、脾俞、肾俞,5岁以上儿童加天突穴,每次贴药时间30分,药物由白芥子、细辛研粉,以蜂蜜、姜汁搅拌成膏状。结果:天灸治疗后,患儿的发声性抽动症状评分、症状总分,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认为天灸对发声性抽动确有疗效。徐世芬等对30例患儿用头穴留针治疗,主穴取额中线、顶中线、顶旁1线,频繁眨眼加取枕上正中线、额旁1线,肢体抽动者配顶颞前斜线,异常发音配颞后线,进针与头皮呈30度夹角,先快速捻转2分续留针,每15分再捻转1次,每次1小时,隔天1次,共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3.4%,与对照组(西药)60%,疗效相当。在改善发声性抽动和整体损害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金英爱创新头手足三联运动针法治疗本病,以针灸头穴为主,持续快速大幅度捻转为主,充分调动激发头三阳经气,联合手足远端诸穴,并在针刺过程中配合患者主动和被动运动,共同达到治疗目的。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6%,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2 推拿
  
  李宗起对30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用推拿按摩加耳穴贴压治疗,根据不同临床表现选取不同部位推拿按摩,4~6岁患儿加捏脊。耳穴取神门、缘中、肝、脾、肾、心、肾上腺、皮质下、脑点、内分泌等相应部位,均1月为1疗程。连续3个疗程,结果治愈率,为80%,总有效率为96.7%。
  
  2.3 耳穴
  
  纪胜翔等以耳穴贴王不留行籽治疗本证,取穴脑点、皮质下、内分泌、肝、脾、神门等,取得较满意疗效。
  
  2.4 整脊
  
  韩春霞等采用整脊疗法治疗本证,第一步分筋理筋点按肩井、天宗、风池等穴,以舒筋活络止痛,然后用手指腹或手掌在颈肩部沿肌纤维垂直或平行的方向推、拿、揉、提、捏以放松紧张的肌肉;第二部整脊复位,取得很好疗效。
  
  2.5 穴位注射
  
  凌振宇以转移因子注射液轮流注射足三里、三阴交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对轻中度抽动有效。
  
  3 内外合治
  
  3.1 中药配合针灸
  
  邹文庆用中药加针刺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中药以平肝息风、滋阴清热、通络止痉方加减,药用:钩藤、天麻、辛夷、全蝎、生地、白芍、僵蚕、川芎;针刺印堂、四神聪、头维、合谷、太冲,平补平泻。对照组以氟哌啶醇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针药并用既搜外风,又息内风,滋阴清热、化痰通络,标本同治。
  
  3.2 中药配合耳穴贴压
  
  王敏生用自拟止抽汤配合磁珠耳穴贴压治疗多发性抽动症30例,自拟止抽汤组成:钩藤、天麻、葛根、僵蚕、白芍、伸筋草,随证加减;磁珠按压耳穴,取穴:皮质下、神门、肝、脾、肾,根据症状配选相应脏腑穴位,每次选3~5穴,双耳交替按压。
  
  结果治愈20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93.3%,疗效显著。杜淑娟等,以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联合益智宁神口服液治疗本症32例,总有效率达96.9%。
 
  3.3 中药配合捏脊疗法
  
  莫明华以柔肝息风、化痰止痉中药配伍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中药基础方:生地、白芍、生牡蛎、僵蚕、钩藤、茯苓、全蝎、石菖蒲、天竺黄、制南星,随证加减。捏脊疗法:常规捏脊手法,在捏脊过程中每捏3次提一下,重点提肾、脾、肝、心俞、厥阴俞,共捏3遍,每日1次,每次30分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4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4 小结
  
  综上所述,中医在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方面,疗效较好,且在安全性方面有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临床报道中病名不统一,诊断标准不统一,疗效判断标准不统一。(2)样本量小,且多为自身前后对照,或与西药组对比观察,缺少相关实验数据。(3)方剂、药物的实验室研究报道少,对中药长期治疗的安全性研究报道较少。(4)关注患儿的心理行为等,并结合中医治疗开展训练、辅导的较少。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探讨完善的有以下几方面:(1)确定统一的中医病名,并按中医证候学建立规范统一的诊断标准。(2)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病例的观察研究,进一步加强对本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揭示多发性抽动症中医辨证论治规律,为中医治疗提供相关实验数据。(3)重视对患儿心理评估和生活质量的研究,结合中医治疗开展心理辅导、感统训练等。(4)加强中药方剂、中药药物作用机理研究,分析药物成分,控制药品质量,开展中药长期服用安全性研究,开发适合儿童服用的新剂型。
  
  参考文献
  [1]崔霞.王素梅从肝常有余论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经验.江苏中医药,2009,41(8):18.
  [2]李华,王霞芳.王霞芳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10):89.
  [3]黄丽先,董勤.自拟平肝熄风汤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30例.内蒙古中医药,2012,14(10):10.
  [4]李捷.多发性抽动症从肝论治.中国健康月刊,2011,30(4):98.
  [5]邹志文,文胜.从肝论治多发性抽动症400例.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1):38.
  [6]田建东.刘弼臣教授从肺论治小儿抽动-秽语综合症经验.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2(1):26.
  [7]宋桂华.赵时雨教授从五脏论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介绍.新中医,2011,43(12):148.
  [8]张雨雷.健脾宁抽合剂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36例临床观察.中国中医急症,2007,16(4):410.
  [9]白启明.中药加味二陈汤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包头医学院学报,2007,23(6):644.
  [10]郝宏文,陈百佳.王素梅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经验.中医杂志,2010,51(2):117.
  [11]吴心芳,余嘉宁.补肾祛风汤治疗抽动秽语综合症30例.河南中医,2006,26(11):43.
  [12]孙彦敏,宋宝丽.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儿科疑难病举隅.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10):52.
  [13]孔令万,郭允伟.张骠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中医杂志,2008,49(11):977.
  [14]邱静宇,刘岩.小儿安神补脑颗粒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60例临床观察.中医儿科杂志,2010,6(1):33.
  [15]张永春,汪受传.汪受传从风痰论治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经验.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4):549.
  [16]张霞,史英杰.涤痰化瘀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32例临床观察.四川中医,2009,27(3):87.
  [17]刘媛媛,艾宙,奚玉凤.针刺背俞穴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症28例.上海针灸杂志,2007,26(7):21.
  [18]莫珊,邓丽莎.天灸对多发性抽动症儿童发声性抽动的疗效分析.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7):1559.
  [19]徐世芬,朱博畅.头穴动留针治疗抽动-秽语综合症30例疗效观察.中医药导报,2009,15(6):58.
  [20]金英爱.头手足三联运动针法治疗多发性抽动症.辽宁中医杂志,2010,37(增刊):272.
  [21]李宗起.推拿联合耳穴疗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30例疗效观察.中医儿科杂志,2011,7(5):43.
  [22]纪胜翔.耳穴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57例.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5):490.
  [23]韩春霞,项柏冬.整脊疗法治疗儿童抽动症60例临床观察.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1):3063.
  [24]凌振宇.穴位注射治疗儿童抽动症22例.按摩与导引,2006,22(10):35.
  [25]邹文庆.针药并施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疗效观察.中医学报,2011,26,(8):1018.
  [26]王敏生.止抽汤配合磁珠耳穴贴压治疗多发性抽动症30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10):51.
  [27]杜淑娟,郑燕霞,彭贝如.耳穴贴压联合益智宁神口服液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32例疗效观察.四川中医,2006,24(6):102.
  [28]莫明华.以柔肝息风、化痰止痉中药配伍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疗效观察.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93(7):9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