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植物保护论文

灭菌唑对日本鹌鹑急性经口毒性和饲喂毒性评价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2-02 共3126字
论文摘要

  引言

  灭菌唑(Triticonazole)属三唑类杀菌剂,是甾醇生物合成中脱甲基化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甾醇生物合成中的 C-14 脱甲基化酶从而阻止真菌形成,对白粉病、纹枯病、枯萎病、叶斑病、锈病、菌核病、网斑病、云纹病等作物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灭菌唑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内吸活性,优异的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且持效期长,常用于禾谷类作物、豆科作物、果树病害防治。戴雷、王宗标等人通过对稻粒黑粉病菌冬孢子萌发、大豆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戴雷等,2009;王宗标等,2013)均发现了灭菌唑有良好的作用效果。

  农药的使用可以保障农作物的生产,是现代农业的必须品,但因其产生环境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农药的科学使用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国家农业部颁布了《农药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农药生产、进口必须进行登记制度,在登记之前,必须进行环境生物的毒性评价。在《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准则》中,溞、藻、鱼、蜜蜂、赤眼蜂、家蚕、鸟类、两栖蝌蚪等是农药毒性评价的常用生物,在三唑类杀菌剂的对环境生物的毒性研究中,张陆伟等人初步研究了日本青鳉的早期生命阶段毒性效应(张陆伟等,2013),金啸等人进行了四种杀菌剂的两种赤眼蜂的毒性分析及敏感性比较(金啸等,2011);郭晶、李鹏鹏等人研究了斑马鱼的急性毒性(郭晶等,2010;李鹏鹏等,2012),俞瑞鲜等人研究了腈菌唑、烯唑醇、己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的家蚕毒性(俞瑞鲜等,2011),赵帅等人研究了多种三唑类杀菌剂意大利蜜蜂的毒性效应(赵帅,2011) ,发现该类农药主要以中毒、低毒为主,但宋光林等人发现戊唑醇对玉米螟赤眼蜂为高风险性农药(宋光林等,2013),郭晶等人发现氟硅唑和腈菌唑对大型溞为剧毒类农药(郭晶等,2009)。研究三唑类农药对环境生物的毒性颇多,但对于灭菌唑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为减少灭菌唑对环境的危害,本试验选用日本鹌鹑作为受试生物,研究其对鸟类的急性经口毒性和急性饲喂毒性,对评估灭菌唑的环境危害,科学使用农药,保护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

  1、 材料及方法

  1. 1 仪器与试剂

  鸟笼(不锈钢材质,长 60 cm ×70 cm ×40 cm)、移液枪(Thermo Electron)、DT500A 电子天平(常熟意欧仪表有限公司);BS300S-WE1 型电子分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0. 1 mg)。灭菌唑样品(96 %,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

  1. 2 试验材料

  日本鹌鹑(Coturnix coturnix japonica):雏鸟为同批卵孵化,购于遵义发强鹌鹑有限公司。于试验室饲养至 30 日龄,体重:90 ~100 g,试验前7 d 死亡率为 0,所有鹌鹑全部生长正常健康无病,试验前一天停止喂食,仅供清水。饲料:遵义嘉好饲料有限公司生产。水分13.4 %、粗蛋白15.2 %、粗脂肪 2.8 %、粗纤维7.6 %、粗灰分8. 7 % 。

  1. 3 试验方法

  鸟类的急性毒性试验类型有正式试验和限度试验 2 种,本次试验中经口毒性与饲喂毒性试验均选用限度试验。

  1. 3. 1 灭菌唑的鸟类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鸟类的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中以经口灌注法一次性对鸟类给药,连续 7 d 观察鸟类的中毒与死亡情况,获取 7 d 内的 LD50值及 95 % 置信限,本试验选择 1 000 mg ai/kg体重作为污染剂量。随机取出 5 只雄性鹌鹑和 5 只雌性鹌鹑于试验笼中,逐只称重并做好标记。根据不同质量鹌鹑称取其体重的 1/1 000 质量的受试物制备为胶囊,并将胶囊灌食给鹌鹑进行试验,试验周期为7 d。试验设置 1 个空白对照,试验期间每日观察试验鸟的中毒及死亡状况。

  1. 3. 2 灭菌唑的鸟类急性饲喂毒性试验

  鸟类的急性饲喂毒性试验中,将药液均匀分散于饲料中,用以饲喂鸟类 5 d,再以不含药液的饲料饲喂 3 d,连续 8 d 观察鸟类的中毒与死亡情况,获取 8 d 内的 LD50值及 95 % 置信限,本试验选择1 000 mg ai / kg饲料作为污染剂量。

  称取 0. 104 g 灭菌唑分散于 100 g 饲料中,加10 ml水搅拌混匀得含供试物饲料,随机取出 5 只雄性鹌鹑和 5 只雌性鹌鹑于试验笼中,将含供试物饲料置于试验笼让鸟取食进行试验,试验周期为 8 d。试验设置 1 个空白对照,在试验中,前 5 d 喂食含供试物饲料,每日 2 次;后 3 d 喂食不含供试物饲料,每日观察试验鸟的中毒及死亡状况。

  1. 4 评价依据

  采用《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准则》(2010)“鸟类毒性试验”对灭菌唑的鸟类急性经口毒性 7 d 和鸟类急性饲喂毒性 8 d 的 LD50进行分析,评估其毒性。评价准则见表 1。

论文摘要

  2、 结果与讨论

  鸟类的急性毒性是指农药进入鸟类体内,对鸟类所产生的毒性效应,通过测定农药对鸟类的 LC50或 LD50,评价农药对鸟类的急性毒性,提供农药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资料。农药的毒性级别越高,对生物的危害越大,通常用 LD50来表示其毒性大小。当灭菌唑的鸟类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浓度设定为 0、1 000 mg ai / kg体重时,在 7 d 的试验周期内,试验鸟类未发生死亡及其它中毒症状,其结果如表 1 所示;当灭菌唑的鸟类急性饲喂毒性试验浓度设定为 0、1 000 mg ai / kg饲料时,在 8 d 的试验周期内,试验组与对照组摄食量无明显差异,试验鸟类未发生死亡及其它中毒症状,其结果见表 2 所示。鸟类经口和饲喂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灭菌唑对日本鹌鹑的急性经口毒性 7 d-LD50> 1 000 mg ai / kg体重;对日本鹌鹑的急性饲喂毒性 8 d-LD50> 1 000 mg ai / kg。

  论文摘要

  3、 分析与讨论

  鸟类急性毒性研究对阐明农药在环境中对生物的影响,评价和预测进入环境后的潜在危害,对制定环境质量标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药是一把双刃剑,其在保障中国粮食生产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也衍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农产品安全等问题。随着我国《农药管理条例》的实施,高毒农药将一步步被淘汰,而高效、低毒农药将成为市场主体,寻找、生产高效低毒的农药将为大势所趋。

  本文研究灭菌唑对鸟类的急性毒性,直观的反映了灭菌唑对鸟类的短期危害,鸟类经口和饲喂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灭菌唑对日本鹌鹑的急性经口毒性 7 d-LD50> 1 000 mg ai / kg体重;对日本鹌鹑的急性饲喂毒性 8 d-LD50> 1 000 mg ai / kg饲料,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准则》(2010)“鸟类毒性试验”中关于“农药对鸟类的等级划分”,灭菌唑对鸟类的急性毒性为低毒,说明灭菌唑对鸟类的危害较小,是一种较为安全的农药,其对作物病害的良好防治效果,可能替代多种农药应用于田间病害防治,但是农药在环境中的行为及生态效应可能因生物或环境不一致而表现出不同的毒性效应,基于三唑类农药氟硅唑和腈菌唑对斑马鱼急性毒性为中毒,但对大型溞却是剧毒农药,因而要更全面的评价灭菌唑的环境危害作用,还应该加强灭菌唑对其它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及其环境中的残留特性等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戴雷,张道环,李寒松,等,2012. 不同杀菌剂对稻粒黑粉病菌冬孢子萌发的影响[J]. 植物检疫,26(3):18-23.
  郭晶,宋文华,丁峰,等,2010. 三唑类杀菌剂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9(4):402-406.
  郭晶,宋文华,丁峰,等,2009. 三唑类杀菌剂对大型溞急性毒性研究[J].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2(3):76-80.
  金啸,尹晓辉,朱国念,等,2011. 四种杀菌剂对两种赤眼蜂的毒性分析及敏感性比较[J]. 农药学学报,13(6):649-652.
  李鹏鹏,2012. 6 种杀菌剂对斑马鱼急性毒性评价及中毒症状观察[J]. 世界农药,3:44-46.
  宋光林,廖朝选,黄玉贵,等,2014. 戊唑醇对天敌赤眼蜂急性毒性评价[J]. 贵州科学,32(1):85-87.
  王宗标,王幸,徐泽俊,等,2013. 植物保健剂对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41(6):85-86.
  俞瑞鲜,王彦华,吴声敢,等,2011. 21 种杀菌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与风险评价[J]. 生态毒理学报,6:643-648.
  张陆伟,蔡磊明,赵学平,等,2013. 3 种杀菌剂对日本青鳉早期生命阶段毒性效应初步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33(10) :2 897-2 903.
  赵帅,袁善奎,才冰,等,2011. 300 个农药制剂对蜜蜂的急性J]. 农药,50(4):278-28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