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植物保护论文

美国白蛾在石家庄地区的生物学特征及防治方法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8-29 共1397字
论文摘要

  随着城市园林管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公园绿地在引进新品种植物的同时,不同程度的引进外来物种危害 — 美国白蛾,对园林植物景观造成严重影响,对生态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园绿地防治美国白蛾的效果,对美国白蛾在石家庄地区的生物学特征以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

  1 分布与寄主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又名美国灯蛾、秋幕毛虫、秋幕蛾,属鳞翅目,灯蛾科,是世界性检疫害虫。

  自2006年在石家庄地区发现,2010年大面积发生,寄主达40多种植物,主要寄主植物为法桐、白蜡、臭椿、桑树、榆树、金银木、苹果、梨树、杏树等。

  2 生物学特征

  2.1 生活史
  美国白蛾在石家庄地区1 a发生3 ~ 4 代,以蛹在砖瓦、草堆、树皮缝越冬,越冬蛹第二年4 月底 5 月初羽化产卵,5 月中旬卵块孵化高峰期,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幼虫在树上结幕,成群危害,6 月中下旬第 1 代成虫出现;第 2代卵于 7 月上旬至中旬孵化,7 月下旬至8 月上旬成群结幕危害植物,8 月中下旬幼虫下树化蛹;9 月上中旬羽化产卵,下旬越冬幼虫成群危害花灌木,10 月上旬越冬幼虫化蛹;遇到温度较高时,10 月中旬蛹羽化,产生第 4 代卵,11 月上旬孵化危害植物,中旬幼虫化蛹越冬。

  2.2 生活习性
  2.2.1 成虫。成虫具有趋光和趋味性,对腥臭味敏感度高于对光的敏感度。

  2.2.2 卵。卵粒单层紧密排列,成块状。越冬代成虫多在寄主树冠的中、下部叶背处产卵;第一、二代成虫则多在树冠中上部产卵。

  2.2.3 幼虫。1 ~ 3 龄幼虫只取食叶下表皮和叶肉,吐丝结网幕,群集取食。4 龄幼虫受惊即滚落,落地后迅速爬行逃走。5 龄幼虫破网分散活动,当被害寄主叶片全部被吃光后便下树在附近寻找新的寄主。幼虫有较强的耐饥力。

  2.2.4 蛹。幼虫老熟后逐渐沿树干向下爬行,一般会选择在建筑物的缝隙、老翘树皮裂缝、石块下、砖瓦下和房檐下等处化蛹。

  2.3 天敌种类
  在石家庄地区美国白蛾天敌种类较少,以周氏啮小蜂、蜘蛛类、蚂蚁类寄生在其蛹上;黄宽颚步甲为幼虫天敌;草蛉类、瓢虫等取食美国白蛾卵。

  3 防治方法

  3.1 物理防治
  适时防治,重点防控第一代美国白蛾,在 4 月中下旬加强对幼虫监控,剪除结幕受害枝条,进行集中焚烧或无害化处理;对 1 ~ 4 龄幼虫进行剪除受害枝条集中处理;针对越冬蛹的越冬场所进行人工挖蛹;在树干绑缚草绳,干扰幼虫下树化蛹,集中焚烧草绳;利用成虫趋光性,放置诱虫灯诱捕成虫。

  3.2 化学防治
  发现美国白蛾后,在剪除受害枝条的同时,根据不同虫龄喷洒化学药剂做进一步防控:在幼虫期孵化初期喷施灭幼脲Ⅲ号 3 000 倍液,使初孵幼虫不蜕皮而死亡,但是喷药后1月以上才能见效;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防治3龄幼虫,喷药后5 d,幼虫死亡率达100%。另外,可用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物防治。喷药时,不但喷洒受害枝条和树冠,连同周围树木花卉等均需要喷洒;由于美国白蛾发生不整齐,需要连续喷药2 ~ 4 次,平均5 ~ 6 d 喷药 1 次。

  3.3 生物防治
  选择适合的位置和时间释放周氏啮小蜂;同时,有效保护其他天敌。

  参考文献
  
  [1] 魏东晨, 王峰, 齐志. 廊坊地区美国白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 [J] . 河北林果研究, 2009, 24(2): 179 ~ 182.
  [2] 杨 玉 武. 应 用 1.8%阿 维 菌 素防 治 美国 白蛾试验研究 [J], 山东林业科技, 2006 (1): 49 ~ 50.
  [3] 董蔚.应用灭幼脲Ⅲ号防治美国白蛾 [J], 农药,2000, 39 (12): 40 ~ 41.
  [4] 岳耀鹏. 美国白蛾防治主要技术研究及综合防治应用 [D], 南京林业大学, 201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