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自然辩证法论文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对云南生态环境保护的启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7-08 共2051字
论文摘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进一步从制度体制层面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战略部署,即立足科学发展,又着眼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是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具体体现。

  一、实践视阈下的马克思人化自然观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实践论的自然观,是立足人类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表达。马克思认为,对于现实的人而言,所面对的自然界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尤其是工业化以来人类活动的结果。目前我们所面对的自然界的种种状态,比如雾霾、沙漠化,阡陌田园,都是人化自然,即人活动的结果。在马克思看来,与人无关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而自然界一旦同人的生存发展相关联,成为人的对象性存在,必然会同人的思想意识、实践活动交互作用,发生“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辩证运动,无不打上人的活动的深深印记。

  马克思指出:“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这就告诉我们,人在人化自然的过程中具有主体性地位和自觉能动性作用。人既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使自然满足人的需要,也承受着人化自然可能危害人的负面效果。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主要的还是需要人在和自然之间的活动过程中多一些深度的理论把握和审美追求,而把对自然的功利性追求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这也许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要求,也是构建生态文明的题中之义。

  二、生态文明思想与人化自然观念

  “生态文明观是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总的观点。”生态文明思想有三个方面:

  一方面是来自传统的和谐思想;二是反思工业、商业、社会发展等所带来的生态与环境危机;三是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的总结。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大批与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互相渗透的其他自然、社会科学,如城市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生态哲学等的迅速发展,对生态文明理论的发展和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些都是基于人和自然关系基础上衍发的种种关系中蕴藏的多种危机的理论自觉与自警。

  可见,“生态文明思想发端于生态与环境问题,它引发了人类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产生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进而产生了生态文明观并发展成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最终指导人们建立一种新的社会文明形态,以取代工业文明社会。生态文明虽然刚刚露出端倪,但必将发展成为 21 世纪社会文明的主流。”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进一步在实践决策层面对我们如何更好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做出明确部署和规定。

  三、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对云南生态环境保护的启示

  云南是我国西南部的多民族、多山区省份,由于丰富的自然资源,被誉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和“有色金属王国”。由于云南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导致了云南是一个发展不快、不平衡却又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和潜力的省份。《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云南一方面具有一定的自然环境优势,同时又面临社会经济文化总体发展滞后的困难。目前云南的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一,自然生态脆弱。由于发展压力大,对矿产等自然资源过度的开发,加重了水土流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二,污染排放过度,造成了严重的空气、土壤和水体污染。三,思想文化总体落后。到底是走“竭泽而渔”的过渡向自然索取的老路?还是一味保护现有不发达状态,梦想回归自在自然的“原生态”“天堂”?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念明白告诉我们:过渡向自然索取是不能长久的;但是所谓的“原生态”也更不是人类的天堂。

  人类需要在自己文明智慧的指引下,在科学实践的活动中,合理的同大自然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的互换,才能够真正以人的方式去获得、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给予我们的启示,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用“人本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观点来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综上所述,人对自然的改造利用要在合理的状态下,把握好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度,通过利用合理的生态手段,可持续的满足人的需要,达到一个最适合人的发展的自然状态。因此,在当下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中,以马克思人化自然观为指导,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生态文明之路是人类实践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0.
  [2]廖福霖.生态文明观与全面发展教育[M].哈尔滨:东北林业出版社,2002.
  [3]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6(2).
  [4]《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R].201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42、120。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