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艺术硕士论文

马面裙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4-30 共241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古代服饰马面裙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第2部分】马面裙的现代化创新设计绪论
【第3部分】传统马面裙概述
【第4部分】清末民初马面裙分析
【第5部分】传统马面裙构成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创新
【第6部分】传统马面裙服饰在现代服装中的创新应用实践
【第7部分】 马面裙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
  
  在本文中论述分析的马面裙全部来自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的馆藏。

  文中所列举的马面裙也仅仅是本次马面裙创新研究的一部分马面裙资料。在文中罗列这几件马面裙的分析过程,一是为了体现本人在研究马面裙形制和创新过程中的分析总结的过程;二是因为这部分马面裙的实物保存较为完好,而且也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在研究这些马面裙的过程中,我也阅读了大量与马面裙有关的史料,在下文中即将得出的结论也正是建立在实物研究与史料分析的基础上而得出的。

  首先通过最直接的观察,分析马面裙的外在形制特点以及色彩搭配规律,可以发现马面裙的实际大小一般都相差不大。马面部分占整体裙式构造的面积比例也较为固定。当然,这其中需要排除一种特殊的马面裙裙式,即凤尾裙。这种凤尾裙是由很多条倒挂式的令箭样式的马面与裙腰相连后环绕而形成的裙式,这种凤尾裙的形制和色彩往往能够很吸引大众的眼球,但由于凤尾裙的工艺与配色都十分考究,因此,凤尾裙的制作难度也往往是最大的。通过对马面裙的研究,马面裙早在明代就已经出现,清代的马面裙正式在明代马面裙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对明代与清代马面裙的比较。得到以下结论:明代女裙以前后有两片共分为四个裙门的马面裙为主,早在宋代这种裙式就已经出现。同时,马面裙的裙底和膝盖处装饰有花卉以及动物等纹样的镶边,称为“襴”.在明代,马面裙早期的裙褶大而疏,多为活褶,显得裙摆宽大。而清代马面裙的褶子细密而繁复,马面裙甚至有百褶之多,也就是所谓的百褶裙。另外,大部分马面裙的褶裥还有镶边装饰。与此之外,明代马面裙不重视马面裙的马面装饰,而是裙幅多同裙襴连为一体。
  
  相反的,清代马面裙则十分重视马面裙的马面装饰细节,以刺绣的方式装饰马面。从这一个层面上也反映出当时清末民初之际,女服上的刺绣工艺已经变得十分成熟。花纹图案纹样也都刺绣的十分精美华丽。在研究马面裙传统形制的同时,也进一步分析总结了马面裙裙式色彩的基本搭配规律。在单件马面裙上多以一个主色即一个主色作为裙子的底色装饰。而这也正符合了古代服饰的以单色为尚的服饰色彩审美学的观念。通过现有的马面裙馆藏实物,得到了马面裙喜用的色彩主要有红色、蓝色、灰色、黑色和粉色。其中,红色和蓝色的裙子数量占比最大,除了裙子本身的色彩外,与其相邻的马面装饰配色也多与裙身主色相近的近似色来与主色进行搭配。但在红裙之中也有穿插蓝色的方式出现的。因此说,清末民初之际的马面裙在配色上讲究一个主色,多个色彩搭配使用,而主色之外的配色也多喜欢使用蓝色、红色、黄色、灰色、粉色和白色。另外,专门针对马面裙的纹样也做了细致的分析研究,发现,凡是马面裙上出现的纹样图案都体现出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传统寓意图纹的基本特点。总结发现,马面裙的马面纹样以及阑干的纹样几乎囊括了传统寓意图纹的各大门类。在这其中以织物花卉纹样居多,其次是动物纹样,以及后来变形后的汉字纹样。马面裙的文字图案中出现了“吉祥”纹样、佛教的“万字”纹样以及象征延年益寿的“寿字”纹样。同时在某些嫁娶之服上还有变形的“喜字”纹样。可以说,当时人们通过服饰纹样这一外在的表象元素来表达自身对“福、禄、寿、喜”的传统价值观的追求。同时还发现,在马面裙的马面主体图案构成形式上,多以规则的正方形或不规则的矩形作为图案的适合图形来展现表达。由此可知,图案与马面裙的整体形制是采用适合纹样的方式进行搭配的。而这种适合纹样的图案设计手法在马面裙的阑干边上也同时适用。

  在研究马面裙的创新手法上,采用了当下流行的混搭与色彩借鉴的方式进行创新研究。发现富士和混搭的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马面裙古为今用的创作设想。

  在服饰混搭中,重点提取马面裙的部分核心构成元素通过变形和混搭的方式进行借鉴利用,并最终与现代成衣制版技术相结合,使马面裙在更具实穿性的基础上,通过对马面裙传统元素的巧妙运用,传达出马面裙中所蕴含的的传统中华服饰的韵味。并最终实现在创新中弘扬马面裙这一经典中华服饰的目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未来的设计创新之路上要始终坚持立足本土文化,深挖中华传统服饰的艺术魅力,并最终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世界服饰艺术合而不同的设计师理想。  
  
  参考文献
  
  [1]丁奕涵。晚清民初马面裙的制作工艺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 2013.
  [2]范丽,梁惠娥,肖宇强。清末民初凤尾裙的仿生形态研究[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8(2):1923-1927.
  [3]张岚。清末民初江南传统女装面料纹样研究[D] .苏州:苏州大学, 2009.
  [4]李霞。清末民初马面裙的实物研究[D] .上海:东华大学, 2006.
  [5]陈琏年。色彩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小墨。嬗变中国元素[J] .服装设计师。2007,81(10):133.
  [7]张晗。纺织品中生命树的现象[J].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8,42(3):78.
  [8]肖玲楠。中国古代服装艺术设计[J]. 南平师专学报,2006,1(1):56.
  [9]泸翰明。中国古代衣冠词典[M].北京:长椿街书坊,1979.
  [10]马紫晨。中国豫剧大辞典[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11]崔荣荣。服饰仿生设计艺术[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5:2.
  [12]杨米人。清代北京竹枝词[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79.
  [13]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九[M].南京:江苏古籍刻印社,1980:23.
  [14]王懿,张竞琼。 近代马面裙形制类型与演变的实例分析[J]. 纺织学报,2014,4(1):43.
  [15]包铭新,高冰清。 论晚清民国时期围系之裙到套穿之裙的演变[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67.
  [16]李强。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中的纺织技术研究[D] .上海:东华大学, 2011.
  [17]陈静洁。清末汉族古典华服结构研究[D] .北京:北京服装学院, 2010.
  [18]陈玉。民国时期女性服饰变迁对现代服饰流行的影响[J]. 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8,5(5):79.
  [19]晨笛。回眸20世纪经典裙装(1900~1950)[N].中国服饰报, 2011(B2)。
  [20] 王云, 朱伟奇。 走近古代裙装世界[J]. 医学美学美容,1997,9(9):62.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