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体育硕士论文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0-27 共3642字

  第三章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大不相同,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实施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需要教师有很大的转变,并对其有清晰的了解和把握。笔者认为可以从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教学基本原则、教学结构与流程、特征、价值和意义三方面,进行以下分析解读:

  一、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教学基本原则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倡导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作为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调控者,促进者。为了更好地实施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需明确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教学基本原则。

  (一)教学顺序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学生学习的情况是教师讲授的起点和着力点,充分表明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地讲,新授课首先一般要经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或者合作性学习,然后,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没弄懂的内容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及点拨。

  (二)教师讲课要三讲三不讲

  本原则着重强调了“备学情”的重要性。教师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着重讲重难点,讲易出错点、讲易混淆点;学生已经掌握的不讲,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掌握的不讲,超出学生的承受能力老师讲了也掌握不了的不讲。

  (三)作业要三布置三不布置

  布置发散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拓宽知识、提高能力的作业;不布置重复性的作业,浪费学生的时间,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伤害学生的心灵,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影响学生的正常休息时间。

  (四)及时反馈矫正

  教师的反馈和矫正促进学生提高的有效途径。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各种检测了解学生的情况,但对学生的反馈与矫正一定要贯穿于课堂教学,并注意反馈的及时性、针对性、指导性。教师的反馈和矫正能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问题,并能够根据反馈正确地纠正自己的问题。

  二、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教学结构与流程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总体架构为:3 个步骤,4 个环节,5 种基本课型,其教学结构与流程如下图:【1】

  
  (一)环节解读

  1、课前延伸

  教师要完成预习学案的设计,组织学生预习。教师设计学案时要根据学生特点和教材,考虑预习时间和预习内容的难易程度,确立学生自主学习内容和合作探究的内容,明确预习的目标和要求,引导学生采用恰当的预习方法,并了解学生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上课做好准备。

  学生要根据预习学案所提示的内容和方法进行预习,在预习中发现自己的问题,记录好自己感到困难的疑点、难点,为有针对性上课做好准备。

  2、课内探究

  课内探究有四个基本的课堂教学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巩固检测。

  各学科需根据学科特点和课型需求设计出五种课型,但每种课型都要有以上四个教学环节。如数学的“概念课教学”“定理、公式课教学” “探究交流课”“习题课教学”“复习课教学” “讲评课教学”;英语的“听说课”“读写课”“语法课”“复习课”“讲评课”.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