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体育硕士论文

趣味篮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9-23 共3306字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篮球发展水平国外的比国内要发达,因此在基础教育上,关于游戏法游戏教学法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早期,South borough(1992)大学的 Thorpe(1999)[5]研究了 Bunkerand Teaching Games for Understanding 的教学方法。当时 Bunker(1982)和 Thorpe(2006)[6]也是为了改变以传统的注重技术为中心的体育教学为新颖的游戏教学和自主参与学习的方法,第一次提出了更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新颖游戏游戏法。通过对当时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现状的观察实验,发现篮球课堂教学中以单纯注重技术传授为中心目标的老旧教学模式仍占用了体育课程教授的主体地位,是体育课堂上教师采用较多的主要授课手段[7].学生没有了自主支配的自由娱乐时间和参与体育运动的课余生活,即使到了休息和游戏的时间或者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和教练们也很少真正把技术练习与游戏巧妙地结合起来,而是简单的进行形式单调的无关游戏,更很少有人知道基本技术动作要领与游戏相结合联系的适宜时机。而更有部分研究者研究分析表明,趣味游戏教学相比以注重技术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更易受学生关注和接受,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激情和动力,参与的形式也多种多样。而大约在 90 年代后期,一些研究者就曾对此做了验证,大部分均研究者获得的是一些经验性的成果,比如通过与 Tofu(2001)[8]的对比后,一些专家学者的经验性成果逐渐被加以完善,应该代替传统的、以技术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但是这种观点并没有切实站住立场,没能真正坚持发展下去。接下来 Metzler(2000)和Rink(1999)[9]就对于到底该如何灵活操作实施这个具体的教学方法需要形成一个很明确的设计完善的详细方案去代替传统的固有教学方法并将之形成一定体系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仍存在很多不足与缺陷,因而教师们就不能在理想的教学模式参考下获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10].

  总的来看,国外较国内对游戏的功能以及实际应用进行了更大量的研究,游戏与篮球初学者体育教学之间关系的研究,国内外颇具影响力并形成一定体系的研究并不多见。趣味篮球的运用也没有较为系统的实施。而且趣味篮球教学法在国内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主要还是沿用国外一些学校体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理论与经验,但是对于如何从主观心理出发去端正积极地锻炼态度却较少涉及。因此,本文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新颖趣味篮球教学对传统篮球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改进尝试,尽量使学生在适当的环境中潜移默化,逐步实现分步小阶段的设定目标,用成功体验刺激学生进一步自主探究学习,正确的理解参与体育运动的益处,从而端正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养成积极参与篮球运动及其他体育运动方式的信心与兴趣。让学生在课余自由时间不在慵懒的趴坐在座位上,而是主动走出教室,习惯性的加入到不同方式的体育运动中,逐渐增加学生参与运动的时间与次数,进而提高和发展全面身体素质,养成健康的锻炼理念,才能大力推广实行“阳光体育”的健康理念,提高初中生基本身体素质与积极的健康心态。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趣味篮球与传统教学法对比

  “教学法”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而有计划地采用的、可以产生教育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传统篮球教学法”是较为死板固定的常规教学,基本以“练习法”为主要手段。

  “趣味篮球教学方法”主要是以音效、游戏、影像、观摩、模仿、相互交流、分组比赛、邀请名人等为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11].比如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配以节奏感强烈或一些具有渲染气氛的音乐进行动作练习,观看或观摩 NBA 比赛视频和班级小组间的实际比赛等。在课堂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都用简单的、有针对性的游戏配合练习,巩固习得技巧动作,从而加深印象以达到学习目标。并定期配合小竞赛或者小比试刺激激发学生提高自身篮球水平[12].而在现在的中学课堂上,传统的技能教学模式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尤其是在体育设施配备不太完善的乡村学校,这种单纯以被动学习动作技能而设计的灌输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利于提高篮球课堂的学习效果。教师的强制性死板教学吸引不到学生的求知欲望,甚至会激发学生的厌恶和反抗等不良情绪,可能会恶化师生关系,也严重阻碍了中学篮球运动的普及与推广[13].

  趣味篮球作为一项轻松活泼的篮球趣味运动,可以丰富体育锻炼项目、健康心理、陶冶情操、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从其运动内容来说:其灵活性可以根据参加运动人群的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来选定。从其运动场地来说:运动场地与器材方便简单。从其运动方式来说:运动的规则与教学内容灵活丰富、形式多样,便于在青少年教学中广泛推广。比起单调的死板训练,学生更能接受游戏与趣味性比赛,游戏更符合初中生尤其是初一学生的心理需要,他们的心里还不够成熟,玩的天性还占据着较大的影响。趣味篮球不仅可以通过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增加参与篮球运动的次数与强度进而增强学生基本身体素质,而且最主要的是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自信心、成功感,更好的形成良好的积极锻炼的人格特征,避免不良情绪带来的消极影响,从主观能动性出发加大学生参与篮球锻炼的强度与力度,从而促进学生心理与生理共同健康的发展。

  2.2.2 国内文献综述

  通过检索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国内的课题主要围绕游戏教学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都不少,但多注重理论探究,以理论上阐述与条件对比分析居多。而就其对初中生或青少年心理健康以及锻炼态度即同时研究生理和心理影响方面的具体实验研究相对较少。有关“篮球游戏”单方面对初中生不良情绪影响的研究,也有对于积极情绪的实验研究。但是没有结合音效、影像等多方面同时刺激影响学生,让学生从玩中学。如罗瑞通过对传统篮球教学和趣味篮球教学两种不同教学模式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趣味篮球教学方法相比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更能够增加锻炼时间与锻炼的次数,丰富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主观意识,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持续不断地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14].因此认为篮球游戏教学活动应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在一些有关篮球游戏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资料中,无论是实验对比研究还是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基本相同,都说明了篮球游戏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提高了克服困难的韧性,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明显的改善。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还发现,现在结合趣味篮球的教学较多都是应用于高校体育课程的开展,对于初中小学篮球初学者水平运用的不多。分析比较前人的篮球教学方法,总结提出了要通过一些新颖方式,如趣味篮球竞赛、篮球游戏来短时间影响学生的篮球兴趣,但较少人将之作为一种长期的实用的教学方法来具体研究。目前研究发现,篮球运动对青少年影响的研究多集中在提高身体素质方面,而对其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则较为贫乏,更很少会将基本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做共同影响的实验研究,通过端正锻炼态度来影响到基本身体素质的改善[15].多数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总结出了篮球运动心理健康的作用,如陈哲夫通过 10 次的篮球游戏教学课的实验对比研究过程中,重点测察学生基本身体行为特征和心理情绪的变化,实验表明趣味篮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机智应变能力等综合心理素质,而且篮球游戏教学法也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焦虑水平,也增强了学生参与体育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健康心理情绪的形成,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的改善[16].

  大多数研究认为体育课采用游戏法、趣味游戏教学法等方法可以而且有必要在体育课堂中实施,但对于“趣味篮球教学法”没有深入长期研究并且这些研究内容较分散,或者单独探讨对心理方面的影响,或单方面探讨对身体素质方面的影响,没有将二者结合练习分析。总结来说,这些研究仅仅是较为简单地阐述了“趣味篮球游戏法”在篮球体育课中的应用,并没有形成较为有力、客观的理论支撑,来充分说明游戏化教学法在中学体育课中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总体上没有能像国外那样对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进行系统的游戏问题研究,较多的是对心理各方面的笼统介绍,没有具体细致的将端正锻炼态度提到首要目标进行实验研究。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