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体育硕士论文

烟台市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构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7-17 共10479字

  第 4 章 烟台市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构建

  4.1 烟台市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的目标

  本研究认为构建烟台市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目标应立足烟台本地实际发展状况,本着场地设施建设要坚持经济适用、服务配套、方便群众;活动开展要坚持自愿、经常、小型、多样;组织建设要资源、自主、自律、民主办会;人才队伍建设要坚持从实际水平出发,切实提高服务技能;信息传播要贴近群众、讲究实效的原则,建设能够有效支持本地区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科学的体育锻炼与活动,与和谐社会相配套的、结构完整、功能齐全、有序管理和运行良好的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以区域文化为基因,以人文地理环境为依托,将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完全融入到当地的社会发展中去,通过按照需求主体的不同健身需求由多元化供给提供相对应的体育产品和服务,最终达到农村社区全民健身的协调发展,最大限度的实现农村社区农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最优化。简而言之,烟台市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目标就是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通过亲民服务,让群众能够参与进来;通过便民服务,让群众能够坚持下来;通过利民服务让群众能够强健起来。
 

  4.2 烟台市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4.2.1 烟台市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

  构建烟台市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动力,坚持“以人为本”,从农村社区农民体育健身的多元化需求出发;以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烟台市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为目标;以农村社区农民实现平等的参与健身运动提供服务为根本目的;根据《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政策法规为实施细则[33];在微观方面保障广大农村社区体育农民的健身的权利,增进农村社区农民的身体健康,逐渐改变农村社区人群的体育价值观,增强其自信心,提高社会适应力,使农村社区农民更快、更好的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中,促进烟台市农村社区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4.2.2 烟台市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指导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区的原则。建设烟台市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必须要有农村社区体育锻炼人群这个主体,农村社区体育的目的就是解决其组成人员的体育需求[34-35].“以人为本”是指要以人的为基本开展工作。农村社区是基层组织的一个单位,农民是构成它的主要条件,居民的物质条件和农民的生活氛围,就成了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以人为本就必须以持续符合农村农民的多层次的体育需求,以提高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宗旨,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是当前建设的当务之急。

  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原则。这是与我国的国情分不开的。我省不同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不同,因此,服务体系的构建要坚持脚踏实地,从实出发,根据烟台市本地的经济水平、文化层次、年龄结构、职业特点、人口素质等各方面满足农村社区农民的同样需要[36].因此,开展农村社区体育,根据本地农村社区的农村特色体育项目出发,首先开展群众便于接受、急于要求的活动,适时而行、不断改进、由简单到复杂,持续、稳步的推进体育工作的开展,在满足农民多层次需要的基础上提高活动水平,进一步推进服务体系的开展。

  坚持权责统一,管理有序原则。参与农村社区体育健身组织的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明确自身的权利和责任,改进其有关的管理与服务,明确政府领导的带头作用,引导农村社区体育人群共同参与,增强他们的积极性,把管理融于社区服务之中,借此增强体育锻炼人群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

  坚持社会化和公益性原则。农村社区体育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社会公益性和福利性,这使其体现了“从农民中来到农民中去”的原则,有较为明显的义务性和无偿性。因此,应把农民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为着眼点,把其社会公共利益放在第一位。强调集体性参与是农村社区体育的一个显着特点导致其是一种锻炼人群之间的互助活动,因此,唯有呼吁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加入,走出一条特色式的农村社区体育道路,这需要靠政府行驶其管理职能;同时,资金的筹集也要以政府资助和社会各界力量集资也要同时进行。只有真正调动起来农村社区各方面的力量,体育锻炼群众广泛参与,体育事业才能日渐完善。

  坚持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开展和构建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而最终目的是提高农村社区人民群众的健身康水平服务。坚持科学性原则,加强体育文化的普及,科学的开展农村社区体育活动,切实改善农村社区体育人群的体质,提高体育锻炼人群的健康水平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发展农村社区体育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因此,在构建和完善服务体系的同时,全面规划,既要符合当下实际需要,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

  4.3 烟台市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

  本文研究的烟台市农村社区体育服务内容体系由体育组织管理服务体系、体育场地设施服务体系、体育人才服务体系、体育信息服务体系四个子系统构成。

  4.3.1 烟台市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系

  烟台市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管理服务体系主要由组织体系、管理体系构成。

  4.3.1.1 烟台市农村社区体育组织体系

  要构建烟台市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就必须要建立健全社会体育组织,扩大其覆盖面积,完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以基层组织为主,农村社区体协为核心,以群体单项和人群体育协会、企、事业单位为基础,以社区专业人才和体育教师为骨干,以社区成员为主体,以社区内基础设施为依托的社区社会组织体系[37-38].

  社区组织服务是农村社区体育开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其中介性和调和性,对农村社区体育锻炼人群需求的实现,构建其完善的服务体系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农村社区体育组织体系较城市社区差距很大,主要是由于经济水平的相对落后、农村健身意识的薄弱、农村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

  我国目前全民健身组织中的基层体育行政组织几乎没有,并且非行政体育组织也几乎未能深入到农村社区体育这个层面上[39].由于乡镇特别是体育基层组织的匮乏,直接导致农村社区体育管理主体的缺失,至此,农村社区体育的始终无法自护、有序的开展,农村社区体育基层组织的发展不能被忽视。

  4.3.1.1.1 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农村社区体育组织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健身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同样也是农村社区体育组织体系的发展原则。要从体育发展全民着手,全面统筹和发展农村社区体育组织,要构建一套合理的、符合农村设计的科学评价体系,规范内部管理,提高组织的效率,发展“亲民、便民、利民”的基层群众组织网络,推进农村社区组织体系发展,保证农村社区锻炼人群基本的健身权利和利益。

  4.3.1.1.2 以小城镇发展为契机,推动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的发展

  小城镇就是介于城乡之间,兼备农村和城市的一些基本功能,经济发展处于中间水平,并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小型社区[40].小城镇连接农村与城市,同时兼有较强的组织和自我管理功能,是带动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新动力,小城镇打破原有城乡二元化结构,以乡镇工业的主导力量崛起,在提高自身的同时对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具有带动作用。小城镇迅速的崛起,带动农村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进而对农村社区体育健身产生兴趣,借此有利推动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的发展。

  4.3.1.1.3 推进基层组织发展

  完善的基层体育组织是体育组织整体系统功能的最有力体现。构建完善的基层组织应从首先加强其管理和专业化人才的建设,保证基层体育组织的正规化、技能化的水平,吸收水平高、对体育工作积极的同志到基层体育组织中来,为基层增添新的血液;其次不断壮大公益性和的专业指导员队伍,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推进农村社区体育健身组织活动的开展;另外,强化法律意识,完善监督体系,在培育基层体育组织的同时,规范其具体行为,使其有法可寻,依法办事。

  4.3.1.1.4 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农村社区体育组织可根据当地原有的条件,制定和实施可行的计划,充分发挥农民体协、体育辅导站等的作用,结合生活实际,开展趣味性的体育活动;鼓励举办有特色的民间体育活动,烟台市的民族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如“福山大鼓”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以竞技体育引导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定期的带领农村人群观看体育节目和比赛,提高其对体育运动的认知水平,定期的开展运动会,充分发挥竞技体育的魅力和引导能力,借以促进农村社区体育事业的进度。

  4.3.1.2 烟台市农村社区体育管理体系

  体系下属的体育管理是指把周围体育资源合理有效的归纳为成结构化、功能化、与社区体育联系紧密的系统,建立管理严格、实施有效、完善的体系,把服务水平放于首位,科学合理安排农民体育健身,保障活动有效、紧密、健康的进行。管理体系是实施烟台市农村社区体育服务的重要手段,在其服务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功能的发挥,需要有一个强劲稳固的管理系统作为保障进行实施,高效的管理有利于农村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其管理模式对体育活动锻炼的开展和普及起着风向标的关键作用。

  目前农村社区体育在管理体系方面存在较多不足。首先,政府的职能有待转变,政府的管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不完善,职责不清楚,出现问题没有对应的机构承担和解决,长期以往,导致效率低下。其次管理体系结构不完善,管理队伍、经费、设施发展良莠不齐,直接制约农村社区体育服务实践。再次,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保障制度,我国教育结构中有关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对较少,这容易造成健身经营场所、活动等方面的管理不完善,阻碍了农村社区体育的执法力度和有效的进行[41-42].

  4.3.1.2.1 建立符合烟台市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管理体制

  针对农村社区现有状况,设置政府牵头,基层为基础,体协和个人资助等方式彻底的开展社区体育活动,首先要积极激发农民参与体育健身的积极性,其次充分发挥社会各领域力量,如:社区、体协、俱乐部等单位的援助;加强服务基础设施的完善,带动农村社区范围内学校发展,吸引更多农民与学校体育进行互动,展现运动魅力,带动社区体育的彻底开展。同时,根据农村社区居民的爱好,建立群众体育俱乐部,自主经营,自我管理。做到“活动适时规律、场所稳定、内容科学”,加快体育事业发展进程,达到体育生活化[43-44].

  4.3.1.2.2 加强基层管理队伍建设

  农村社区体育的开展的好坏源于各级政府对其的重视程度,领导重视是关键,而一支好的管理队伍则是保障。政府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增进基层队伍建设,发展农村社区体育事业。首先,应改变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加强管理者与农村社区人群的沟通,了解其在体育锻炼的需求与困难,建立团队精神,创造良好的体育氛围,使其在体育锻炼时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要求;其次加强管理者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了解农民体育锻炼需求,增进体育人群的身心健康,提高农民的各项素质,实现农村社区周围资源的合理配置。

  4.3.1.2.3 完善农村社区体育管理的法律法规

  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法律秩序是一个行业发展的保障。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实施,要把发展和管理社区体育纳入法制化轨道。普及和宣传《体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构建良好的体育法制环境,提高管理层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养,借鉴国外和其他行业领域的经验,健全监督机制,执法公开通明、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建立健全农村社区体育法规体系。

  4.3.1.2.4 加强农村社区体育经费的筹集、使用和管理

  首先应拓宽体育经费的融资途径。在政府投资支持的同时,鼓励企业、机关与个人无偿性投资,同时推出给予投资者减税等优惠政策;拓宽体育经费的融资途径,寻找与企业单位合作的机会,增加更多的体育产业的发展;在体育经费管理方面,明确各级管理层的权利和职能,切实把握好经费预算环节,做到“责权统一”,制定体育经费的适用范围,提高体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在体育经费使用方面,引导体育经费的消费向多元化方面发展,设立群众体育基金,改善农村社区体育人群自身的体育消费意识,开展积极有效的宣传,引起农村社区人群对体育比赛的关注,带领更多的社区人群加入到体育竞技所带来的乐趣中来。

  4.3.2 烟台市农村社区体育场地设施服务体系

  体育场地设施服务体系是体育服务体系实施的硬件,是体育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基础,是其活动开展的“根据地”.调查发现现有场地设施现状与城市社区差距较大,几乎不能满足农村社区体育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需要。因此,使用和建立完善的场地设施并提供相配套的服务,是目前当地体育开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4.3.2.1 推进农村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

  各区、县、乡镇一级有关体育部门,应对社区做具体的健身器材安装、使用、维护普遍的检查,根据各村现有状况,按照有关规定制定健身器材安装计划、使用具体说明及管理维护制度,加大对各村其的安装力度,建设乡镇文体站和村文体室,让更多的农民群众享受到健身带来的乐趣,满足其健身的需求。

  4.3.2.2 提高农村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和利用水平转变体育场地设施管理理念,把满足群众体育需求作为场地设施建设的目的,深化体育场地设施内部改革,改善经营条件,尽量在公益性的基础上,积极向农村人群开放,引导和发展个人、集体置办基层锻炼场所,鼓励学校的场地在闲暇时间为群众服务,是体育基础设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45].同时各体育健身路径之间建立联系,设立专门管理体育活动、体育宣传工作,加强体育管理和体育指导人才的培养工作,各类指导员需掌握相关体育健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场地维护和管理等方面,利用高校体育教师,负责传授指导锻炼方法为大众服务,加强群众体育志愿者的发展,提高群众自我指导和管理的能力,以适应体育事业不断进步的需求。

  4.3.2.3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体育场地设施的投资

  体育场地设施的投资主要来源政府,我国先后实施了全面健身工程、雪炭工程、农民体育功能等,虽然每年我国对体育事业财政投入的比例有所增长,但大都用于城市体育的投资,农村社区体育的投资甚少。因此,应把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体育建设规划的一部分,政府应加大对其建设的投入力度,鼓励体育场地设施走社会化和产业化的道路,支持单位和个人建造体育场地,注重社会发展和群众需求的特点,通过多种渠道融资体育经费,形成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支持、体彩公益金补充的健身保障机制,构建较为完善的场地设施服务网络,积极引导农村社区人群进行体育活动。

  4.3.2.4 因地制宜,开发体育资源

  农村社区规划时,要有适合大众性体育锻炼的场所。如在街道、广场、河道中要尽可能考虑置办满足农村社区居民健身要求的健身设施,如田径场、乒乓球场、篮球场、健身广场等;根据天然景观,依托冰雪、山川等自然资源和历史名胜开发体育资源等。充分开发体育资源,还要从性别、体能状态、年龄阶段、物质基础、个人爱好等方面出发,开发具有特色的、适应不同体育锻炼人群的健身器械、处方,以适应各阶段的锻炼人群的多方面需求[46].

  4.3.3 烟台市农村社区体育健身指导服务体系

  烟台市农村社区体育健身指导体系是以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以健身辅导站健康咨询中心、体质监测站为基地,以健身指导、健康咨询、体质监测等为主要内容和手段组成的农村社区体育健身指导体系。调查发现到农村工作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严重不足,体育健身辅导站的建设也比较薄弱,有关体育健康咨询中心主要依附于医疗机构、高校,正式的极少。

  4.3.3.1 农村社区体育人才资源的培养与开发

  4.3.3.1.1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

  有计划的发扩大和普及专业人才队伍,尽快建立一支作风良好、素质高、能力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加快农村社区体育场地器材的普及,解决农村社区体育人群锻炼的需求。明确社会体育指导员在进行体育服务中的作用,完善其培训制度,落实指导员到村任职,依据《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对社区人才进行规范和培养。

  加快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的完善,构建社会体育指导管理网络系统[47].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农村社区体育人群合理安排对应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科学指导;各级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尽快完善在农村社区体育方面的法规、政策,同时要对社区指导员的培训、到村任职情况、工作业绩进行监督,努力提高农村社区体育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4.3.3.1.2 高校体育专业指导人才的培养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教育要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用于创新和独立思考的学习精神,更新教育理念,主动学生的实践,采取多种方式与形式与社区体育活动中心、体育培训班、健身场所俱乐部等进行合作和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和发展;优化课程体系,增加实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体能健康测试与评价、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等;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整体专业素养;培养“终身体育”思想,时代在发展,所以,作为健身指导专业人才更是要保证自己专业水平的与时俱进,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4.3.3.2 健身辅导站与健康咨询中心的建设

  4.3.3.2.1 健身辅导站的建设

  在农村社区健身辅导站的建设中,应政府为主导,并提供相应的政策与资金支持,针对不同人群,构建完善的、层次性的科学专业健身辅导体系;充分发挥各协会和辅导站的职能,负责列出全年工作计划,经费所需列入财政预算,增加对辅导站工作开展的福利、津贴;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明细工作人员的工作制度和日常行为规范,合理、科学、规律的布局健身时间、活动内容等方面;根据各农村社区的不同现状,合理分配社会体育指导员到各个健身辅导站,其中包括志愿者和各高校体育人才;同时建立奖惩制度,根据农村社区体育人口的发展数量和质量为原则,提供的健身服务的多少和好坏为标准,对被指导的体育人群进行调查,对各健身辅导站进行评价,政府有关部门以此实施奖励和惩罚。

  4.3.3.2.2 健康咨询中心的建设

  健康咨询中心的建设首先配备专业的设备,如:身高测量仪、体重器、血压器、听诊表、皮褶厚度测量仪、心电图机等仪器,还要有检查室、床等基础设施;其次配备专业的咨询员,专业咨询员应有一定的专业能力,根据农村社区体育人群的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病史等方面,并对农村社区体育人群进行身高、体重、皮脂厚度、肺活量等各方面的检查,最后对健身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制定运动处方,指导健身人群进行合理、健康的锻炼;宏观上同样要以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和政策进行引导,组建社会公益性的健康咨询中心,并发展社会体育健康咨询中心,提供有偿性的体育健康咨询服务,努力构建以公益性健康咨询为中心,众多社会体育健康咨询中心围绕的体育健康咨询中心体系。

  4.3.3.3 体质监测的建设

  4.3.3.3.1 普及体质监测的知识,提高认识

  当前,农村社区居民对体质监测的认识几乎为零,因此,要开展体质监测,首先,应进行体质监测知识的宣传,各级体育管理部门应利用媒体、板报等宣传手段对体质监测知识进行宣传,如以国家颁布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进行公民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的定期检查[48];其次是体质的测定是以普通锻炼人群的体质监测,通过体制测定,可以判断当前的身体健康状况,真正了解自己的不足和毛病,认识到科学锻炼的重要性,根据运动处方,科学、合理的进行体育锻炼来增进健康。

  4.3.3.3.2 提高体质监测人员水平,建立和完善监测方案和评价标准

  提高检测人员水平。由于农村社区经济、科技、医疗水平发展的相对落后农村社区体育人群健身意识的薄弱等多方面原因,对于自身的身心健康状况不能够有全面的了解,这就更需要提高体质监测和测定人员的水平,增加保健、康复及管理方面的知识,根据各村实际情况,确定不同培训时间,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立领支持和帮助农村社区体育人群体质监测工作,利用高校人才、场馆设施、管理等资源,组织、培训志愿者队伍进行体质监测与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指导服务工作。

  建立和统一体质监测方案和评价标准。首先,农村社区体育人群体质监测一方面要能充分呈现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体质弱点,又要能反应各阶段生理变化规律,以确保测试评价指标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我国目前已经出台了包括各年龄段的体质监测和评价标准,农村社区体育人群的测量可以按照次指标进行着手和建设,另外在实施的同时,相关科研团队,应努力研制体质监测方面的软件和测试仪器,建立监测数据网,使农村社区体质监测建设正规化、系统化。

  4.3.3.3.3 将心理指标正式纳入体质监测建设

  伴随着国有经济、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体质健康与测量也重视了起来。何谓体质?魏学民将体质从概念的演化过程和身心统一性方面将体质分为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因素。同时对影响体质的指标进行研究,发现体质的健康的评价与心理健康有直接关系,与此同时,他建立心理健康测量表作为体质监测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体系。我国体质监测中身体指标测试和评价的发展已自成系统,但并没有把心理因素方面的指标纳入体系。因此,体质监测要做到全面、准备需要从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进行,将心理指标纳入体质监测体系中,完善和发展体制检测工作。

  4.3.4 烟台市农村社区体育信息服务体系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就构建和完善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而言,体育信息服务体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农村发展的相对落后,经济水平达不到,体育信息服务的构建实施现状不容乐观,因此,要发展和构建体育信息服务体系要以政府为主导,投入和引进资金,根据当地发展实际状况和农村社区居民的体育需求构建合理、完善的体育信息服务体系。

  4.3.4.1 体育信息队伍建设

  能否组建一支高效、负责、专业能力强的社区体育信息团队在一定水平上决定了社区工作的开展。首先,信息队伍的建设应从结构和功能相对应。如由两名或以上工作人员组成、制定全年工作目标的信息管理团队;对体育信息资源进行开发的资源开发团队;通过对信息的设计与创新对农村社区进行政策宣传、体育健身指导、体育场地设施、体质监测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团队。其次,树立“责任”意识,严格考核制度,实行激励管理机制。谈服务之前,应明确自身的职位、功能和责任,围绕“亲民、便民、利民”的思想进行服务,将实践落于实处。严格考核制度,对信息服务队伍进行量化管理,将工作绩效与个人效益挂钩,实施激励机制。另外,应对体育信息队伍进行知识、素质、能力等各方面的培训和终身教育。

  4.3.4.2 拓宽信息传播渠道,构建网络化的信息服务

  在构建网络化的信息服务中,我们应当借鉴城市社区信息的发展方式。首先,应根据农村社区居民的体育需求,改变原有信息传播途径的单一性,拓宽网站、手机、电视等传播渠道,进一步发展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增加传播途径的数量和质量,构建以农村社区为主要依托,以其周围相关体育资源通过一定的组织和整合,形成一个能够相互联系的、密切的协作系统,从而达到体育信息畅通,信息共享,建立起符合我国的农村社区体育网络。

  4.3.4.3 信息服务管理

  信息服务的管理方式是实现其信息服务目标的重要保证,它制约着信息服务的管理水平,同时有助于合理组织生产信息资源!社区体育信息服务在具体实施管理中,要树立用户至上的观念,采用先进的的管理方法和现有的信息技术,保证社区体育服务机构内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有机结合,以优质的服务满足居民多层次的体育信息需求!社区内部存在各种机构和政府职能部门,拥有的资源较多,根据社区信息服务的目标对机构人员和业务进行调整,优化机构内部的信息共享配置,是发展信息服务的关键之一。

  4.3.5 政策法规体系

  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在国家正式文件中出现,就是 2006 年的民政部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倡议。其倡议提出之后,各省市纷纷响应,民政部也随即出台了一些利于农村社区建设推行的相关配套措施,实际效果不错,但在具体到各个方面时,却又存在许多不足。以农村社区体育建设来说,社区体育建设各地较多注重的是形象工程建设,即注重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忽视社区体育软件设施的投入建设,这种现象的出现虽然有各种原因,但与管理部门与之相对的配套法规的缺位直接相关。另外,在以上有关社会体育指导员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同政府的农村社区体育配套政策法规缺失是直接相关的。所以,针对这种状况应当建立健全有关其体育建设的配套政策法规,以期促进体育建设的顺利进行。

  4.3.5.1 注重国家层面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性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

  在国家层面, 目前最当做的就是适时准确给予农村社区体育合理定位, 为此应及时颁布相关体育的专门性规章和制度[49].针对目前正在进行的农村社区体育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法规,为各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有效和顺利推行提供有力的政策法规支持与保障。在制定这些法律法规时,重点应放在如何促进软件建设方面,而已经出台的有关体育建设的政策法规,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及时完善,重点应放在如何促使兼职人才积极参与农村社区体育指导方面,以免出现类似邹平县兼职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劳而无功的现象,同时,针对农村社区体育建设过程中表现出的缺乏预见性的“问题-应对”模式,应及时调整思路,对在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预测,并据此出台相应的规范性政策措施,以期保障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有效和可持续性,另外,针对有关法规政策的开展执行要注重配套监管督导制度的完善与创新,确保国家制度法规执行力度。

  4.3.5.2 注重地市层面具体可操作性法规制度的建立健全

  在地区层面, 由于目前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法律法规,为了避免进行社区体育建设时出现无法可依,难以有效地促进体育建设的局面,可以根据国家对农村社区体育的理念、目标以及当地体育建设的实际状况,开创对法规政策的创新,从而把法规政策运作于乡村社区体育,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由政府主导的政策法规创新安排,它的产生对烟台市农村社区体育方面有强烈的制约。针对目前烟台市农村社区建设缺乏配套法律法规的局面,有关职能部门可以依据《宪法》、《体育法》、《全民健身纲要》等制定规章进行,以期有效地促进农村社区体育的顺利进展[50-51].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相关规章制度的具体可操作性,使得各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在宏观与微观领域真正能够有章可循,体现实效同时, 还应根据国家《劳动法》有关规定,通过政府强制力完善企业职工正常休假制度,规范企业行为,为职工参与体育锻炼创造最有意义的影响。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