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体育硕士论文

加快跆拳道项目在全国中学开展的对策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2-20 共327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全国中学生跆拳道项目实施问题探究
【第一章 第二章】全国部分省市开展中学生跆拳道教学研究前言
【3.1 3.2】中学跆拳道学生的招生和输送情况的调查分析
【3.3 - 3.6】部分省市中学跆拳道课程形式及比赛调查
【第四章】 加快跆拳道项目在全国中学开展的对策分析
【结论/参考文献】中学生跆拳道项目建设现状研究结论及参考文献

  4 加快跆拳道项目在全国中学开展的对策分析。

  4.1 加强跆拳道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资格认证体系。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一个好的学校,必须有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29].因此,要办好一所具有跆拳道特色的学校,首先就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跆拳道教师队伍,其次要重视教师资源。

  首先,提高跆拳道教师教学能力。只有不断提高跆拳道教师的教学能力,才是适合我国中小学跆拳道项目在未来的发展的需求。例如语言讲解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动作示范能力、教学计划设计能力等。教师的教学能力决定教育质量的好坏,提高跆拳道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中学开展跆拳道项目的重要内容。因此,提高教学能力是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跆拳道教师队伍,全面推广跆拳道在各中学健康发展的有利保障。

  其次,加强跆拳道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升跆拳道教师的专业意识。科研能力应该是每一个跆拳道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不但方便教师了解国内外最新跆拳道动态,还能利用科研成果指导学习和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

  第三,鼓励跆拳道教师参加专业课程的培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跆拳道教师如何掌握运动训练规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多给予跆拳道教师培训学习的机会,是提高跆拳道教师专业理论素养和执教能力,加强科研意识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在专业课程培训中得到解决;或观摩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听取跆拳道专家讲座等,了解和学习最新的教学方法方式以及跆拳道竞赛规则,增加学校之间的经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把跆拳道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一流的教师团队。

  第四,建立跆拳道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加强行业管理。跆拳道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调查中发现,大多数跆拳道教师的执教能力和敬业精神是得到学校领导和学生肯定的,但也有少数跆拳道教师的执教能力有限,自身素质较低,已经影响到了跆拳道项目在中学的推广工作。目前,教育部只有对体育教师的资格认证,跆拳道作为新兴运动类项目还没有专业的资格认证。因此,在加强跆拳道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建立跆拳道教师资格认证体系,有利于跆拳道项目在学校健康持久的发展。

  4.2 完善跆拳道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做好优秀学生输送工作。

  跆拳道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的建立是中学跆拳道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学跆拳道项目要想保持水平不断的提高,就必须得遵循跆拳道项目特点的发展规律和优秀跆拳道学生的培养规律,切实做好跆拳道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重视跆拳道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建立招收跆拳道特长生统一标准,在大力发展优秀跆拳道学生同时,利用本校的学生资源发掘有潜力的学生,吸纳到跆拳道队伍中,由培养后备人才的专职跆拳道教师加以训练,保障跆拳道项目的持续健康协调的发展。

  关于做好优秀学生输送工作,首先应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对初中、高中以及高校的输送体系进行监管,出台有利于中学跆拳道项目开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规范输送体系,制定相关制度,避免不良行为的发生。其次,优化中学跆拳道队伍结构,扩大招生数量,加强训练水平,提高输送质量。

  4.3 创编中学生跆拳道教材,完善上课类型,激发学生兴趣。

  跆拳道教材是跆拳道教育的载体。创编与《中国大众跆拳道教程》相结合的中学生跆拳道教学教材,由教育主管部门面向全国进行推广,加快跆拳道项目在中学的普及。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学校没有教材,跆拳道教师大部分按照自己以往的运动经历和自身的比赛经验进行教学训练。创编全国中学跆拳道教材,为全国中学开展跆拳道项目提供有利的教学依据,创遍教材,有利于指导跆拳道教师科学的、系统的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跆拳道教师更加科学系统的指导学生学习跆拳道。

  开展跆拳道项目需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来改善上课类型。所谓统一性,就是在教材统一的指导下,把一些简单的,易于普及的技术动作面向全校学生广泛传播;所谓多样性,是指利用学校代表队、兴趣班、课外活动等上课方式,针对学校有一定跆拳道训练基础的学生练习跆拳道。两者的开展形式都各具特点,但也有较大弊端。

  面向全校学生练习跆拳道,虽然涉及面广普及率高,但是工作量大,没有针对性,导致整体技术水平下降。而针对部分有一定训练基础的学生练习跆拳道,虽然有一定针对性,但又未能达到全校普及,造成可用资源浪费。因此,只有两者相结合的上课组织形式才是跆拳道项目在中学长期健康有序开展的上课类型。

  跆拳道项目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中学开展跆拳道项目,有利于促进中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它是拓展素质教育阵地、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在校园中,应加大对跆拳道知识的宣传力度,例如定期进行跆拳道表演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了解跆拳道项目的特点,体会到跆拳道的魅力。同时也对中学生了解跆拳道、认识跆拳道、直至参与跆拳道产生不可低估的积极影响。在宣传手段上,不能大肆宣扬练习跆拳道能够在中考或高考中享受优惠待遇,这样会诱导学生歪曲跆拳道真正的教育意义,应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上跆拳道,热爱跆拳道,从而促进学生建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4.4 科学合理的处理好学习与训练之间矛盾。

  中学跆拳道学生的在校学习主要包括文化课学习和跆拳道训练两个方面。如何科学合理的解决文化学习与跆拳道训练之间的矛盾,是跆拳道项目在中学开展的关键问题。这个问题如不能妥善处理,势必会造成大量优秀跆拳道学生流失。片面的要求学生的运动成绩会使学生的文化素质下降,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学校领导应大力促进针对跆拳道学生文化学习与训练安排及激励体制的完善,最大程度的帮助跆拳道学生合理利用在校期间的文化课学习和训练,积极为跆拳道学生创造优越的学习环境和训练环境。

  其次,加强跆拳道教师队伍的建设。使跆拳道教师的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应鼓励跆拳道教师的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不能为了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而忽略了文化成绩。

  第三,重视文化课教师在这个问题上的作用。将跆拳道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与文化课教师的业绩挂钩,提高文化课教师对跆拳道学生的重视程度。由于参加比赛而缺的文化课,应安排相应教师进行单独补课。

  第四,做好跆拳道学生家长的思想疏通工作。家长主要考虑学生未来发展的道路,积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尤为重要。

  4.5 提高学校主管领导对跆拳道项目的重视,保障跆拳道健康发展。

  提高学校领导对跆拳道项目的重视,是跆拳道项目在学校开展的决定因素;跆拳道项目的开展形式取决于学校主要领导对跆拳道项目重视的程度。首先应加大力度对学校领导层的宣传,让其了解跆拳道项目,认识跆拳道项目对中学生的教育价值,以及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力,打破"重文轻体"的校园格局。因此,只有提高学校领导对跆拳道项目的重视,大力支持跆拳道项目开展,包括加大对跆拳道教师的引进与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执教水平;提供优良的训练环境和先进的训练器材,保障跆拳道高质量的教学训练;确保跆拳道项目开展的启动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跆拳道项目在学校内部健康有序的发展。

  4.6 注重大众跆拳道的普及与发展。

  大众跆拳道是跆拳道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做到竞技跆拳道和大众跆拳道共同发展。目前我国大众跆拳道主要以社会团体为存在形式,训练场所 90%主要集中在跆拳道专业道馆或俱乐部,训练主体主要以中小学生为主。大众跆拳道项目具有较高的观赏性,简易性因此很受广大中小学生喜爱,但由于大众跆拳道系列比赛不能为申办等级运动员和体育特长生,因此很多学校不引进这一项目,造成这一项目在中学开展不顺利。因加大对大众跆拳道项目在学校的推广,把中学生吸引到校园中,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4.7 加快对没有开展跆拳道项目的学校的推广。

  将跆拳道项目作为一种精神文化进行长久推广,需要地方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的高度重视。从政策引导、激励体制、资金投入、师资配备等方面大力支持与帮助。

  对没有开展跆拳道项目的学校要加强沟通、加大宣传力度。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