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职称论文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及历史建筑更新改造分析

来源:居舍 作者:徐龙娟
发布于:2021-01-13 共3909字

  摘要: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历史建筑被大规模拆迁和建设,有的甚至出现文化断裂、社会隔离等现象,历史文脉在城市优化建设过程中逐渐缺失,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修整和更新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历史建筑更新改造和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两方面展开分析,以期提高城市现有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快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历史建筑; 更新改造; 环境艺术; 艺术设计;

  历史建筑更新在城市旧城区改造中较为常见,国家积极倡导对历史悠久建筑的修缮和保护,确保“让街道可漫步、让建筑可阅读、让城市有温度”。因此,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历史建筑更新以及环境艺术设计,加强实践,确保提高历史建筑艺术价值,传递艺术气息,在历史建筑更新的基础上,优化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提升城市建筑整体的艺术性。

  1历史建筑更新改造分析

  1.1历史建筑再利用模式

  再利用模式主要适用于城镇衰落区,且区域内公共设备和基础设施比较匮乏,发展动力不足,具有再开发的价值,对历史建筑进行更新的最终目的是完善建筑功能结构,对地区内符合条件的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和再利用,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在整体更新设计上,彰显城市发展的多元化目标。在历史建筑更新改造过程中,对新旧建设的痕迹和变动后的城市肌理需要重新整合,在短时间修复受损的城市文脉,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包括恢复历史建筑空间功能、色彩、室内环境设计等,以期满足现代人生活需求,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实际对历史建筑进行更新规划过程中,需要延续旧建筑的风格面貌、加强保护,基于可持续发展视域下,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和更新利用,提高城市资源利用率,推动城市复兴。

  1.2历史建筑保护路径

  1.2.1建立历史建筑保护网络平台

  “互联网+”时代发展下,相关部门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渠道,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构建历史建筑保护网络平台,并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技术支持下,建立仿真模型,促进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融合,建立专题信息系统,便于信息资源共享、提升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在平台系统中,具体划分多个模块,包括历史建筑图片、历史建筑背景介绍等,积极弘扬历史建筑文化、提高大众对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视程度、深化社会层面的保护意识。就当前历史建筑保护和再利用情况来看,在保护方式上存在不合理之处,修缮技术不够先进,尤其在城市化进程背景下,历史建筑保护面临困境问题。基于此,在历史建筑保护网络平台中,可建立历史资源数据库,对具有典型存储价值的历史建筑保护措施相关资料进行存储,详细记载修缮技术等[1]。基于历史建筑保护涉及众多领域,相关部门要积极打造一支专业素质高、复合型人才队伍,成立历史建筑保护小组,定期就建筑修缮、更新、改造方案进行讨论,确保各项保护方案具有实际实施的可行性,进而延续对城市历史建筑的保护,加快历史建筑更新进程,提高历史建筑的价值。另外,建立历史建筑保护工匠库,基于修缮技术直接关系到历史建筑修缮质量和品质,专业的工匠队伍,可将修缮技术继续传承下去,为历史建筑修缮保护夯实基础。

  1.2.2推动历史建筑保护数字化建设

  信息化技术支持下,加快推动历史建筑保护数字化建设步伐,可将现有的历史建筑面貌特征完整地记录下来,将收集到的文字、图片、图像等资料进行无纸化转换,转化为数字化档案进行存储,便于浏览、查阅、保护,可为实际修缮工作提供精确的资料信息。

  1.3历史建筑更新路径

  1.3.1掌握历史信息,适度改造

  以鞍山台町历史街区建筑为例,在更新改造中,最大程度上保护现有的景观风貌和历史感,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价值,传递历史文化故事。在实际更新改造中,相关部门秉持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原则,盘活历史建筑生命,结合城市实际发展,以人为本考量居民的居住需求;对建筑墙体的裂缝进行填充和修缮,在建筑立面上增加灯光设计,体现历史建筑的美观度,展示鞍山城市文化特色,统一街道风格,向大众传递山台町历史街区建筑传统样貌,提升大众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认识,强化对更新后的历史建筑的认同感。

  1.3.2兼顾历史建筑外部空间与环境

  历史建筑更新,也是对城区建筑外部结构、空间布局的优化,以期更新后,彰显历史记录的连续性,与城市整体形成良好的互动。在风格上,要展现历史美感、艺术美感、技术美感,根据建筑材料保留和更替需要,科学地选取具有地区特色的材料,降低材料成本,发挥建筑空间功能;在历史建筑空间更新过程中,要适当融入现代设计元素,在历史建筑中展现新时代特征,进行必要的建筑结构加固、修缮受损部位,升级改造建筑内部装饰和外部翻新,最大化促使历史建筑恢复原貌。同时,在历史建筑更新过程中,要积极引入先进的修缮技术、“高科技”等,加强再生材料和节能材料的应用,提升历史建筑整体更新效果[2]。以大连原昭和高等女校礼堂为例,在更新改造过程中,按照“微更新”原则,对建筑外立面进行保护和修缮,对建筑内部空间功能进行重新设定、就现有的结构进行加固、增设技术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空间配置,提高了原昭和高等女校礼堂艺术文化价值,更好地向社会传递了历史信息。

  2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分析

  2.1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理念

  2.1.1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

  历史建筑更新中强化外墙翻新施工后,要加强对建筑内部空间布局的规划和设计,基于绿色环保理念下,绿色建筑思想盛行,在历史建筑内部空间规划设计上,相关部门按照低碳节能原则进行设计,在空间设计上,注重功能性的发挥,在材料选取上,首选环保、绿色、节能材料,增设更多绿色化设计理念,逐步将建筑内部环境艺术设计推动到绿色节能发展方向上。

  2.1.2人性化设计理念

  在设计中设计人员增加了人性化设计理念,促进设计的环保性和协调性相融合,增加生活化气息,多角度、全方位地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确保在设计中彰显人性化设计理念,提升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感。

  2.2创新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路径

  2.2.1彰显层次感

  绿色设计理念下,我国室内设计环境艺术快速发展,逐步提升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水平,然而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下,室内环境艺术设计面临一定的困境,相关设计人员要对现有建筑物内部空间功能等要素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增加创新性的设计理念,规划布局,并在设计上体现多元化设计理念,促进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选用无污染、无毒、无味的绿色环保材料,以期回归自然,营造良好的室内环境氛围。

  2.2.2提升设计的艺术性

  室内设计的艺术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深化环境艺术设计可满足人们实际需求,设计人员在建筑内部空间设计过程中增加人文艺术元素,不断提高自设的审美艺术水平,利用自然光强化室内的通透感,体现出浓烈的人文关怀,尊重人们的个性化特征。同时,设计人员在建筑内部环境艺术设计上,与时俱进、紧跟新时代室内空间设计理念,将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特征展现出来,赋予建筑内部空间更多的创造性价值。

  2.2.3提高环境艺术设计水平

  尤其在历史建筑内部设计上,设计人员要积极学习先进的设计经验和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强化设计效果和质量,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环境要素进行综合设计,通过材料、色彩、造型搭配,烘托设计主题,强化受众的认同感,增设具有历史韵味的屏风设计,在物件摆放上,摆设具有传统意义的座椅板凳、花瓶、扇子、水墨画等,营造历史文化氛围,确保人们在历史文化熏陶中感悟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积极进行保护和传承。同时,设计人员要注重视觉传达效果,注重室内空间意境的创造,保证空间搭配的多元化,反映人文理念、强化设计的整体美感,增加室内环境艺术与人之间的互动性。

  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全面彰显历史价值、建筑艺术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等,加强对空间功能和装饰风格的设计;以“格林邮船大楼”为例,设计在室内设计过程中,保留现有空间设计感的基础上,用几何图形装饰门窗套,呈现出简洁、大方、庄重的环境艺术设计感,根据内部空间使用需求,增设了夹层和楼梯,保留天花、梁线脚装饰等,更换了内门、花岗石、地坪等,为最大程度上体现历史风貌,相关人员将后期建设的隔墙、楼梯拆除,对受损的石膏线、天花线脚进行修缮,展现了“格林邮船大楼”内部历史风貌,并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呈现良好的衔接性。

  如“东亚银行浦西大楼”室内设计,保留特色空间的基础上,采用大理石拼花对门窗套、地面、梁柱等部位进行装饰,最大程度上恢复历史原貌,并以公益性质对外开放。另外,在“东亚银行浦西大楼”门厅设计上,突破和创新现有的门厅格局,对搭建的楼梯进行改造,凸显空间格局的层次感,满足参观人员通行需求的同时,优化业务办理水平,最大化挖掘“东亚银行浦西大楼”的功能,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建筑内部空间设计品质,延续了历史建筑寿命周期。为加强对“东亚银行浦西大楼”历史风貌的保护,设计人员保留了天花线脚、木护壁、木门套、壁炉套等历史原物,仅对局部灯带进行改造,完整地保护了天花和梁部装饰,对木壁炉套、石膏线、灯槽涂刷木蜡油,提高室内整体的舒适度。

  在前期规划设计阶段,制定了最小干预方案,对铅条窗进行修缮,将窗扇上半段缺失的九宫格补全,修复到原始的状态[3]。为减少对内部空间结构的更改,在装饰风格上,选取了与原材料、色调相似的装饰材料,未刻意做仿古设计,提高了“东亚银行浦西大楼”室内设计的整体性;另外,在沿窗部位摆放了休闲座椅,(如图1所示),明显提升了内部环境艺术设计感。

 

  图1 东亚银行浦西大楼前厅图   

  3结论

  综上所述,历史建筑更新及内部环境艺术设计成为城市更新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关设计部门、工程部门要始终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强化对历史建筑的修缮和保护,传承城市发展记忆,并从空间文化、建筑空间功能使用等方面彰显历史建筑的价值,深入挖掘历史建筑潜力,推动城市复兴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洋.基于“微更新”策略的历史建筑再利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2]孙雪,汪海鸥.鞍山涉日建筑修复利用与更新改造引思[J].建材与装饰,2018(15):112-113.

  [3]郭跃,陈旭辉.浅谈室内家装设计中环境艺术的创新发展[J].居舍,2020(24):21-22.

  [4]秦冈.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装饰创新[J].黑河学院学报,2020,11(7):152-154.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
原文出处:徐龙娟.历史建筑更新改造及其环境艺术设计分析[J].居舍,2020(34):85-86.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