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职称论文

流动儿童社会工作伦理困境及其出路探究

来源:法制与社会 作者:王玉瑞
发布于:2020-11-02 共4307字
    摘要:社会工作是一门具有强烈专业伦理观念的学科,伦理困境是一个始终贯穿于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中的重要问题。在流动儿童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也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系列伦理困境,本文对常见的伦理困境如保密与隐私权、案主自决与隐私权、利益冲突进行分析。并通过对伦理困境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尝试从社会工作者、流动儿童自身和社会组织三个维度提出解决困境的出路。
   
    关键词:流动儿童,伦理困境,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师论文
   
    我国是一个流动人口大国,同时流动儿童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是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城市的繁荣吸引了很多外来流动人员在城市定居、打工,他们的迁入随之也带来了流动儿童的迁入。近年来,流动儿童问题持续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他们既不能与本地同龄儿童享受同等的资源与权力,又要面临社会生活带给他们的种种问题和隐患,以至于可能会产生相关行为上的偏差。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介入,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促进流动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但是在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服务过程中,由于众多现实因素,也会出现属于流动儿童社会工作的一些伦理困境问题。
   
    社会工作是一门艺术,是一门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帮助弱势群体和受困者摆脱困境、增进整个人类福祉的专业。所以在进行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中是有着专业价值观和伦理守则指引的。社工在个案、小组、社区工作中面对着不同的服务对象,根据实际情况要做出不同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社工容易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陷入伦理困境,如果伦理问题不解决好,对其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一、流动儿童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
   
    (一)保密与隐私权
   
    保密原则强调社会工作者应尊重流动儿童的隐私权。在任何时候社会工作者都应该严格保密案主的信息,除非涉及到法律和相关伦理规范。由于流动儿童的特殊性,他们与周围环境有时是格格不入的。在这个年纪本身是对周围人的看法是非常在意的,很可能因为社会工作者的处理不当留下阴影,这是我们一定要去努力避免的。但是在社会工作介入服务中,一些社会工作者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经常将流动儿童的特殊家庭信息进行私下讨论,或者为了工作的便捷对志愿者或者义工泄露一些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是社会工作者在不经意间泄露出去的,但是被班级内其他同学得知后,可能有时会无意识的拿这些事情开玩笑,这会给流动儿童带来困扰,更严重的可能会留下童年阴影。大部分流动儿童都较为缺乏自信心,在同辈交往中也处在不利地位,再加上亲子关系疏远,这综合的因素要求社会工作者一定要特别关注,这也是对流动儿童人格和尊严的保证。
   
    (二)案主自决与知情同意的伦理困境
   
    社会工作者在面向流动儿童提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让流动儿童自己做出选择尤为重要。流动儿童的心智尚未成熟,社会工作者在澄清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地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流浪儿童尽可能懂得所应决策的内容。社会工作者自身的陈述不应具有个人色彩与倾向性,不能刻意引导流浪儿童做出选择。同时,在流浪儿童做出的选择不违背法律法规和社会工作相关伦理规范的前提之下,社工应对流浪儿童做出的决定给予必要的尊重。但在现实情况中,流浪儿童自身还是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还尚未成熟,再加上对周围环境还存在陌生感,很难自己做出正确决定,流浪儿童的特殊性让社会工作者在做出伦理抉择时应更加小心谨慎。
   
    (三)利益冲突造成的伦理困境
   
    案主利益最大化,是指选择对案主造成最小伤害、并使之获得最大福利的行为。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3条规定:“在所有关于儿童的行动中……应首先考虑儿童的最大利益。”在流动儿童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家庭、学校、社区、社工机构的利益,他们有时也会参与其中。服务主体不同,对于服务的目的和要求也会有所区别,主体之间由于自身利益受到损害就会形成一定的冲突。社会工作者可能迫于各方主体施加的压力,最终将应该放在首位的案主利益搁置一边,违反案主利益最大化原则。
   
    二、流动儿童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困境原因分析
   
    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的伦理守则委员会或者组织,来对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进行很好的规范,专业伦理在服务实践中也没有被真正重视起来。除此之外,流动儿童伦理困境的原因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从社会工作者角度分析
   
    影响社会工作者进行抉择陷入伦理困境的原因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体系、模式和偏好,影响其对案主和伦理情境的评估,决定其抉择行为;第二,社会工作者在做伦理抉择时,常常受到自身过去经验的影响。这些经验有些是社会工作者意识到的,有些是其没有意识到的,有些是一些刻板印象,有些甚至是偏见;第三,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专业能力,包括审视自身价值模式的洞察力、对事件的掌控能力、抉择后的反思能力等。专业能力强的社会工作者更容易在伦理困境面前做出更加正确的选择。社会工作者有时也会因为忠诚冲突的问题而产生伦理困境,要同时忠诚于案主、雇主、社会机构、社区以及自身价值观,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二)从受助者角度分析
   
    流动儿童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在青少年的阶段他们心理还不成熟,性格多变、叛逆、敏感也是这个阶段儿童的特点。流动儿童除了有一般儿童的特点之外,还有自身的特殊性。流动儿童大多家庭经济情况不好,大多随着父母来到当地生活。并且父母大多来自农村,受利益的驱动进城务工,工作时间长但是收入微薄,常年的在外打工导致亲子关系疏离,亲子之间共同交流少并且内容单一。流动儿童在生活上缺乏关爱,基本的生活照顾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同时动手能力有待提高。
   
    与此同时,初此来到大城市,对身边的事物感到新奇但是也容易变得孤僻。有的流动儿童还会把自己禁锢起来,不与他人正常交往,对于集体活动也不感兴趣,习惯独来独往,性格比较孤僻。流动儿童与同辈群体交往缺乏主动性,导致其同伴不多,来自同辈群体的社会支持力量薄弱,甚至有些孩子表现出社交恐惧症。流动儿童的这些特殊性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困境。
   
    (三)从社会组织角度分析
   
    社会组织的主要资金收入来源来自政府,每一笔资金开销必须做好计划,所以项目的开展一般需要根据政府的进度要求和项目规划进行。社会组织自身缺乏造血功能,加上政府项目资金投入不足,使得服务内容不能展开手脚。开展活动或者慰问走访送的礼物大多可能不是流动儿童家庭所需要的,但是为了每笔支出有凭据报销从来都是按照政府要求来做。政府提前规定好了慰问品的种类,这是没有对受助者进行合理的需求评估导致的。因为资金的限制,原本需要更多次服务的开展问题才能有效解决,但是现在没有资金支持,服务只能一再缩水,案主的最大利益没有得到满足,社会工作者在案主和政府机构中间难以抉择。
   
    三、解决流动儿童社会工作实践伦理困境的出路
   
    (一)基于社会工作者的维度
   
    首先,社会工作者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并且需要进行职业伦理的培训,避免因为社工自身专业素质缺乏而陷入伦理困境。社会工作有明确且丰富的专业价值观,社工树立良好的专业价值观对解决服务中出现的伦理困境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之前应该对每一位流动儿童做好需求评估,了解案主个人情况和家庭情况,并对其他人进行信息保密。作为一名专业社工,只有全方位提升自身,才能在为流动儿童提供服务中化解各种伦理困境难题,才能在伦理困境中做出更加明智的抉择,最终才能更好的为流动儿童开展服务。
   
    其次,较为敏锐的文化敏感度应该是社会工作者必备技能。流动儿童群体存在复杂性,大多来自于不同的地域,地域之间的文化和风俗也具有较大差异。社会工作者在与流动儿童沟通交流时,应该时刻树立文化差异的意识,不能将流动儿童的情况一概而论。社工在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阶段时,可以从流动儿童及其家庭所认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切入,与其建立相互信任的专业关系,避免造成文化冲突。此外,要想建立起专业关系,社会工作者也必须要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价值中立,这也需要有足够的会谈经验来支撑。
   
    (二)基于受助者的维度
   
    社会工作者应该联合学校、家庭、社区帮助流动儿童树立正确的三观,正确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帮助流动儿童找到自己的优点,重新树立起自信心,恢复其社交能力,加快社会融入。社工与相关部门单位进行建议,在流动儿童所在的社区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公共服务,为流动儿童提供更加丰富的免费学习资源与娱乐资源,丰富他们的课余时间。社区要提供更多流动儿童与其他儿童交流学习的机会,让周围居民更好的了解与包容他们,减少不同地域之间的隔阂。社工链接资源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也不是长久之计,而社区作为最基层的单位能为流动儿童及其家庭做出更加丰富和全面的帮助,社会工作者要引导社区发挥出应有的功能。
   
    (三)基于社会组织的维度
   
    社工机构应该减少对政府资金的依赖程度,变“被动输血”为“自主造血”,增加经济来源渠道,有能力自主的针对流动儿童的特殊性去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社会组织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性,努力获取政府对自身的信任感,使政府能够提供更多资金用于流动儿童项目,社工机构也能够放开手脚将流动儿童的利益最大化。另外,应减少因资金使用需要凭证而给慰问的流动儿童送没有使用价值的慰问品的现象,应该在准备阶段就做好流动儿童的需求评估。当前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在短时间内还达不到离开政府资金运行的程度,所以政府在对社会组织拨款方面的举措对社会组织的发展和运营还有着较强的影响。项目运行资金充足时,社工开展工作才不会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才能更好的将各项工作做到位、落到实,为流动儿童链接多样的所需资源。政府在项目资金上投入充足,给予流动儿童长期健全全面的支持,服务中的伦理困境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结语
   
    本文提到的流浪儿童伦理困境并不是全部,在今后的社会工作介入服务中肯定会出现更多的伦理困境,尤其是流浪儿童个体之间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这是每个社会工作者无法摆脱的问题。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社工,就必须有勇气面对,任何事都不能做到两全其美,但是我们可以尽我们的所能为流浪儿童找到利益最大化的方案。社会工作要时刻保持价值中立,时刻有伦理意识,铭记自己的角色和职责,尽量做到客观公正,无愧于心。
   
    参考文献  
    [1]赵芳.社会工作伦理:理论与实务[M].上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2]杨文超.儿童社会工作伦理困境主要形式的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6):177-179.   
    [3]尤宏如.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成长的研究——以常州市T机构为例[J].管理观察,2018(30):109-111.  
    [4]高榕卿.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以保密原则与自决原则为例[J].现代妇女(下旬),2013(6):107-108.  
    [5]顾东辉.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冲突及对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原文出处:王玉瑞.流动儿童社会工作伦理困境及其出路[J].法制与社会,2020(23):112-113.
相关标签:社会工作师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