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职称论文

浅谈社会工作在乡村治理中的角色与功能

来源:现代农业研究 作者:王清华
发布于:2020-11-02 共4308字
    摘要:推动乡村治理创新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蕴,乡村治理创新的目标与社会工作价值取向具有紧密的关联性,成为推动实现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格局创新的突破点。社会工作具有高度专业性,在基层治理中可以提供技术层面的硬件支撑,在“三治融合”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作为一项职业、一种制度、一项社会治理工程的社会工作扮演着服务式救助者、福利的传递者、政策的推动者和弱势群体的使能者的角色,将会在乡村社会中发挥提升村民参与意识、扶持弱势群体、推动乡村社会实现有效治理和实现乡村社会的有效整合的正功能。
   
    关键词:社会工作,乡村治理,角色,功能

社会工作师论文
   
    乡村是治理的末梢,是新时代制度与理论创新的前沿。实现乡村治理创新是新时代健全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乡村治理创新的内涵与目标与社会工作的理念和作用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为社会工作嵌入基层治理提供了理论上的合法性和实践中的可行性。社会工作具有高度专业性,在乡村治理中可以提供技术支撑。将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制度,努力寻求嵌入乡村治理的方式和路径,为谋求乡村善治贡献社会工作的力量。
   
    1 社会工作嵌入乡村基层治理的依据

   
    1.1理论依据
   
    1.1.1党和国家政策引导与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1]。党中央高度关注乡村治理,乡村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创新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培养治理人才,政府自身的治理广度和效度有限,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成为社会治理的新趋势。李克强总理曾指出“改革完善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依法推进公益和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促进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发展”[2]。由此可见,社会工作嵌入社会治理已经得到党和国家的支持。
   
    1.1.2社会工作与乡村治理新格局
   
    “社会工作尊重人、与人为善,善于平等地通过科学的、协商的方法去面对相关问题,增强问题的可治理性,通过正向的积累使问题得到相对妥善解决,这是真正的社会治理,也是有效的社会治理。”[3]“社会治理主要是指基层社会治理。”[4]基层社会治理体现为城市社区治理和乡村社会治理两个维度。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依托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而自治、法治、德治三者的有机融合是现有乡村治理实践总结中产生的理论创新。如何推动“三治融合”治理机制的建设、解决基层治理与服务供给不平衡与不充分难题、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又该怎样通过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建设、乡村治理体制再造,来更好的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这成为当前学界所面对的现实课题。 
   
    1.2乡村治理需要与社会工作相契合
   
    社会工作具备专业的治理能力、秉持专业的价值理念、具有专业的知识体系,可以在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5]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宗旨,在帮扶弱势群体、化解社会矛盾、促进乡村治理体系的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6]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专业水平、治理范围和治理能力有限,在转型发展的社会环境中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并且在“富人政治”盛行的乡村,群众性自治组织不完全代表群众的利益,其有限作用的是否得到发挥还有待商榷。直至今日的“一肩挑”、党务和村政合一的趋势下,自治组织行政化日益加重,致使其落入了文山会海的形式主义和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的漩涡之中。因此引入社会专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格局的重塑,实现社会治理格局的专业化,便成为我们追求的善治格局。
   
    2 社会工作在乡村治理中的特点
   

    社会工作通过提供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运用团队的力量和合作的步骤,全面关怀服务对象,使服务对象(个体或群体)获得较为安宁而健全的生活,并有效推动实施和完善相关政策。因此,社会工作既是一项职业,一项制度,又是一项社会工程。
   
    2.1以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为主要职能
   
    社会工作者注重挖掘个体、群体自治与自助的潜能,一旦其潜能得到发挥,问题则会迎刃而解。社会工作者在进行助人过程时,格外重视案主的民主参与,以调动案主的主动性,在此过程中实现由他助转为自助的重要转化。社工在准确把握问题的性质、探索解决问题良策的同时,致力于通过专业化的方式,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社会问题,及时的预防社会问题。
   
    2.2运用专业的技术来处理社会矛盾
   
    “社会工作是国际公认的社会安全制度,它恪守专业服务理念,秉持专业价值观和伦理,讲究运用有效的专业技术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与问题。”[7]社工机构是一个组织化的专业团队,为解决个人或群体遇到困难提供有效的援助服务,强调各种资源的调动与整合,在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协调人际关系和增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被纳入社会制度系统之中。
   
    2.3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进行社会治理
   
    社会工作采用整体的思维看待社会个体,重视个体的完整性,认为每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身边环境的影响,每个人的发展都是全方位的。因此,它更加重视对人所生活环境进行系统分析,并从社会环境中去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社会问题的产生归根到底是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失调,所以社会问题的预防和解决应该放置在整个社会环境之中,调动和整合社会资源,对其进行链接和集约、高效利用,充分调动积极因素,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 社会工作在乡村基层治理中的角色
   

    3.1社会工作是服务式救助者
   
    社会工作者通常被定义为弱势群体的代理人,服务对象类型广泛,服务内容涵盖了物质,精神及心理等方面。社会工作者通过提供直接、间接服务及政策性服务,切实解决服务对象的困难,促进对象的全面发展,推动国家政策实施落地,并且带动社会政策创新。此外,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提供一种服务型治理方式,服务过程中剔除了博弈或协商,这种软服务使得服务对象更易接受。
   
    3.2社会工作是福利的传递者
   
    社会工作者作为弱势群体的代表,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承担社会福利的传递者角色。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扎根农村大地,以项目化的方式承接政府的购买服务。在服务弱势群体的同时,将社会福利一并传递给服务对象。社会工作以利他主义为指引,在国家的引导下将慈善事业发扬光大,将其上升为国家福利传递的高度。
   
    3.3社会工作是政策的推动者
   
    社会工作以承担政府项目的形式嵌入乡村基层社会的治理。通过承接项目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或矛盾,如化解邻里之间的矛盾、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推进移风易俗、整治村容村貌、推进“厕所革命”等。社会工作已逐渐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通过对政策宣讲、解释及实施,将党和国家治理社会的宏伟蓝图一步步实现。社会工作作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助推剂,正日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4社会工作是弱势群体的使能者
   
    增能是社会工作者和目标群体共同参与的一个过程,以提高目标群体的效能,降低负面评价对其影响。社会工作者重视目标群体的民主参与,在同目标群体的交谈了解之后,调动和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既包括国家资源,又包含社会资源,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目标群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可以充分参与到自助工作中去,提升其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降低其负面经验的影响,充分发掘目标群体的潜能,以达到增能的目的。
   
    4 社会工作在乡村基层治理中的功能发挥
   
    社会工作在乡村治理体系中扮演者连接法治、自治、德治的桥梁和纽带,社会工作的嵌入要求基层政府依照法律法规进行社会服务的购买,并要求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在法律的框架下开展社会服务。乡村社会工作的重要目标是提高村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完善乡村社会的自治组织,丰富居民的娱乐生活以此提高村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并且通过设立村规民约等方法来发挥道德的约束力,以此来提高乡村社会的整合度。
   
    4.1提升村民参与意识
   
    社会工作者有着价值观念优势,它的宗旨是助人自助,实质是利他主义,不涉及利益牵扯,可以相对中立地介入到政府和村民之间。社会工作者可以深入民众生活,密切联系群众,向下可传达政策本意,向上可反映群众疑难。同时,社会工作者往往有着专业的工作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要解决的问题,科学地、灵活地选择方法,开展服务。最后达到实现提高村民参与意识的目标,有助于实现村民积极投入解决社区问题的美好自治愿景。
   
    4.2扶持乡村弱势群体
   
    社会工作者凭借专业知识更易与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仅按需为服务对象发放补贴,并且会开展多元化的社会工作活动,提升服务对象的能力,逐步实现弱势居民的自助、互助和成长。
   
    社会工作强调助人自助的主人理念,致力于赋予服务对象自主决定发展的权力,尊重服务对象的自身价值,以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发展为工作,提高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应对环境和发展自己的能力。通过服务弱势群体系统地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多元化服务,协助社区村民建立友善邻里关系,鼓励互相关怀,促进整个村落稳定和谐。44.3推动乡村社会实现有效治理
   
    社会工作采取一种动员性的方式推动各方有序平等地参与进来。社会工作者通过专业化的方式排查社会显性和隐性的社会问题,并且依据专业化的知识背景进行分析,以平等对话的方式增强此类问题解决的可能性。乡村作为典型的“熟人社会”,各种社会关系与问题交织,是社会不和谐因素的高发地。摆脱利益因素诱导的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专业化的救济、对口支援等方式将国家资源下沉至乡村,最大限度提高目标群体的生活水平,尽可能地减少社会关系的羁绊,进而提高乡村治理水平。44.4推动乡村社会实现有效整合
   
    相对于基层政权机关而言,社会工作不存在特定的利益诉求,并且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专业的知识背景。通过民主参与的方式进行村规民约的制定,基于村民民主参与形成的村规民约使得村民增强对其的认同感,并且增强村民对村落的归属感。代表全体村民意志的村规民约将会一直发挥其凝聚村民的正功能。社会治理强调社会多元主体的平等参与,个体接受所属集体的关键是让其与集体产生一定的联系与互动,进而形成对村落认同感和归属感。社会工作者通过专业化的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等方式把彼此分离的个体融入乡村社会的网络体系之中,适时举行各种类型的“团建”活动,在群体活动之中建立其个体之间的互信,进而增强群体内聚性。
   
    结语
   
    概而述之,本文基本上解决了论题所提出的问题——为什么“社会工作”需要嵌入乡村治理、“社会工作”嵌入乡村治理的特点如何及“社会工作”在乡村治理中的角色和其所发挥的功能如何。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制度设计,有计划、有目的、科学系统地嵌入乡村治理,助推乡村社会的重建,弥补百年来各种因素对乡村社会破坏的创伤。其作用在任何社会组织中无出其右,有效地推动法治、自治和德治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 杜尚泽:《习近平: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人民网,2016年3月5日.   
    [2]李克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17-03-06(002).   
    [3]王思斌.发展社会工作促进有效的社会治理[J].中国社会工作,2018(10):62.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政法学院
原文出处:王清华.社会工作在乡村治理中的角色与功能探析[J].现代农业研究,2020,26(08):140-142.
相关标签:社会工作师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