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医学心理学论文

《黄帝内经》中的心理疗法理论探讨

时间:2015-01-06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本文字数:2694字
论文摘要

  1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础,《灵枢》中记载:“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由此可知阴阳本身是一对抽象的相反相成概念。总的来说,阴阳是事物对立双方的概括。对人类而言,只有阴阳协调才能达到正常的生理活动,故早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就有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说明人体阴阳协调,则形体精神协调有序,反之阴阳失调则疾病成矣。同时,在心身疾病的诊治上一定要要注意阴阳禀赋的多少,《灵枢·行针》中记载:“重阳之人,言语善疾,举足善高”。说明阴阳之气禀赋的多少不同,人的生理及疾病特点是不同的,同时对针灸的感受性也不同。故此在治疗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也是不同的。另外,《灵枢·行针》说“:多阳多喜,多阴多怒”,由此可见人的阴阳禀赋不同,其内在情感的多少也是随之发生变化的,因此在心理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就应该采用相反情志疗法来调节人的阴阳失调,使疾病的身体及心理最终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尚书·洪范》中最早对五行的运动及变化做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在《黄帝内经》中将五行基本概念及其运动原理经过发挥与中医学充分的结合,并将五行作为说明脏腑运动变化的基本理论。《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记载:“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五行学说在指导中医心理治疗上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内经》认为五脏分属五行,情志生于五脏故有五志,五行相互制衡,故情志之间亦存在制衡关系,因此在心理治疗方面可利用情志之间的制衡关系达到预期的心理治疗目的。综上所述,阴阳五行学说深刻影响着中医学,同时指导着中医心理诊断及治疗,尤其在病机与治则上更为突出。

  2 形神一体论

  形神关系也即是生理与心理的关系。形即指物质、形体,包括所有有形之物,脏腑、经络等均属于行的范围,神的含义相对比较复杂,神与形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它是无形的。《素问·天元纪大论》中记载“:阴阳不测谓之神。”就是说明这个道理。神具备双重概念:在客观自然方面,神指自然规律;对人体来说,其含义又有广、狭之区别。我们这里所指的形神一体中的神是指心所主的神志,即意、志、思等。《黄帝内经》中的形神关系是:形为神之体,神为形之主。“形神一体论”是在中国古代心身观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及发展起来的,是对生理与心理关系总结与发挥。荀子的《天论》中写到“形具神生”,就强调了肉体与心灵的协调统一,《黄帝内经》中强调形神俱备,乃成为人,比如《上古天真论》中说到“: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天年。”这里所说的“形与神俱”,意思就是形神协调,只有人体的有形之躯体与内在之精神保持和谐统一,才能到达“尽终天年”的理想目标。中医心理学中所讲的形神合一体论所研究得内容就是有形之躯体与无形之心理之间的密切关系,二者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即所谓的“形神合一”。后代医家张介宾指出“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不可活”,充分说明了形与神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由此可见,形与神的关系,是生命活动的基础,是推动生命发展的内在动力。

  3 心主神明

  藏象学说认为,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生命活动中,神志活动由“心”主宰。《灵兰秘典论》中写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将心称为“君主之官”,喻之为皇帝。《本神》中又写到:“所以任物者谓之心。”由此可见中医心理学认为心在五脏整体系统中居统治地位,是人体的调控中枢。心所具备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心藏神,其生理作用有二:其一,主感知。在生理正常的情况下心接受和感知外界的事物,进行思维活动。又称为“任物”。任是接受和处理的意思,指的是心具有感知外界客观事物并对其作出相应反应的作用。心的“任物”功能正常,才能产生正常的心理及思维活动,对外界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其二,心具备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心为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中心,脏腑只有在心的感知及指导下,才能协调统一,具备正常的生命活动。故此心为君主之官,其他脏腑只能听命于心。心藏神而为神明之用。《灵枢·邪客》中记载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所说明的正是这个意思。神明,指精神、意识、思维等高级中枢神经活动,中医认为,这是心的重要功能之一,由心所主持的;因而对其他脏腑的功能活动、也起着主导作用。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则精神健旺、神志清楚;反之,则可致精神神志异常,出现惊悸、健忘、失眠、癫狂等证候,也可引起其他脏腑的功能紊乱。

  4 五神脏理论

  五脏藏神,是指五脏藏五神、生五志的意思,进一步阐述神志与内脏的相互关系。《素问·宣明五气论》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神、魂、魄、意、志名虽不同,但皆属人身之神的范畴,只是具体分工不同。因此,五脏皆可称为神之宅;五脏受损,皆可影响神,而出现神的病变。五脏之中尤以心具有主宰生命活动的重要功能被称为“君主之官”。若心受到损伤,则神必然也要受到影响,甚则神灭身亡,故《灵枢·邪客》说:“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这里的“藏神”是修辞的用法,其本质是一元论的。《内经》主要以“五志”的形式进行归纳表述,怒喜思悲恐,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同时把人的内脏生理活动与情志活动对应起来,这样能够充分认识人的情志活动,对其产生的五脏生理基础对应起来,当然,人在感知、认识外界的事物及人的本能的需要时,所表现出的种种心理反应是很复杂的,远远超出“五志”、“五神脏”的范围,但中国古代的医学家门将五脏与五志联系起来,将五脏作为五志变化的生理基础是有其科学性的,认识到人的心理疾病的治疗要从调理五脏作为基础,“五神”重点是对于人的认知的表述,“五志”则主要指人的情感活动,“五脏”则作为前两者的生理基础,五神、五志分属五脏,其活动的正常与否均与五脏的生理活动是否正常相关。中医学把五神、五志的变化作为人体机能活动的外在表现,能够充分认识到神志活动对脏腑生理活动具有反作用,并指导临床诊疗实践工作。

  5 七情学说

  七情指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七种人之性情,是人性的外在表现。最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七情导致疾病之论述,在不同的篇章中对情志刺激所引起的疾病做了描述,并对情志疾病的预防及治疗等方面做出论述。因此,《黄帝内经》是中医七情理论形成的基础。后代医家中亦有对七情致病的描述,其中宋代陈无择所著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首次明确将喜、怒、忧、思、悲、恐、惊明确为“七情”,标志着七情学说的定型与成熟。他按致病因素、发病途径将病因分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及不内外因三类。七情因此也成为中医理论中病因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对照现代心理学七情属于心理活动中的情感系统,是认知过程。在中医心理学中七情学说占有重要地位,深刻影响着中医心理治疗,其中情志致病机理及情志致病的特点,连同情志致病的条件在中医心理治疗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