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医学心理学论文

核电厂操纵员心理问题与干预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7-01-16 共4457字
  摘要

        0 引言
  
  核电厂操纵员是操纵核反应堆控制系统和指导他人操纵控制系统的人员。操纵员在主控室的一举一动,直接关系到核电厂的安全运行。操纵员的身心健康备受关注。
  
  针对核电厂操纵员的心理学问题,目前国内外研究集中在心理特质的定量研究、心理参数与绩效指标的相关性、建立职业适宜性心理素质评价测试指标等方面[1].这些都是核电厂在招募、筛选操纵员阶段的“前端工作”.不可否认,这些研究对于避免心理素质不合格的个体进入核电操纵员群体,降低由此带来的风险有着一定的价值[2].但是,不确定性是人心理状态的一种自然属性,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每个个体的情绪、认知、行为都可能出现不同的发展和变化。这就必然要求我们根据核电操纵员的工作环境的心理特质,继续建立普适性强同时针对性高的心理干预模式,为操纵员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有效维持和提高其工作效能。
  
  针对某个特定职业人群的心理干预,由于需要尽可能纳入不同的心理状态、问题类型,涉及认知、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等多个工作层面,单一的心理理论模型和技术难以涵盖全部,将不同的干预模式、支持资源加以整合,方能使干预的效果达到最佳水平[3].
  
  受某核电厂委托,在国内外对核电厂操纵员心理特质的相关研究共识基础上,结合对该核电厂操纵员的心理评测结果,根据整合性心理学模型,我们对操纵员群体的普遍性心理特质进行了原因分析。从研究集中反映的心理特质和形成原理出发,以及相对突出的心理问题,制定针对性心理干预模式,并对操纵员接受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对比。
  
  1 操纵员心理特质及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1.1测评和分析方法
  
  对受委托某核电厂的36名操纵员进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90项精神症状清单(SCL90)、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问卷调查测评。测评结果与中国人常模做检验和分析;针对其心理评测中显示的突出情况,由专业心理咨询师对其访谈45min,从家庭抚养方式、社会关系、认知模式3个层面予以针对性提问。
  
  受试者中男性35人,女性1人;未婚21人,已婚15人;年龄范围为23~39岁,均值(26.3±3.5)岁;11人为硕士学历,25人为大学本科。
  
  1.2结果
  
  1.2.1心理测评结果
  
  (1)16PF:36名操纵员16种人格因素均分>8分的有智慧性、稳定性、有恒性、独立性、自律性;均分<3分的有情感性、交际性。
  
  (2)SCL90:与中国常模相比,36名操纵员90项精神症状清单测查各统计分量仅强迫和偏执两项有显着性差异;呈现为阳性最多的分量项目中强迫症16人,焦虑症11人,人际关系紧张8人。
  
  (3)HAMA量表:明显焦虑(≥21分)1名,焦虑(≥14分)3名,可能有焦虑(≥7分)11名。
  
  (4)HAMD量表:可能有抑郁(8~20分)有14名。
  
  1.2.2心理访谈及分析
  
  在心理访谈中,根据频次统计,该核电厂操纵员比较普遍的心理特质有:
  
  (1)自我要求严格,行事的反复确认和标准化流程操作习惯性强(36人)。
  
  这是受试操纵员最突出的心理和行为特质。在工作方面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对一个特定流程、特定动作需进行再三检查、审核、确认,操纵员在生活的很多方面也有着类似的表现和习惯,如对家门、窗是否关好,物品是否带齐、时间的约定是否确认等进行再三检查。
  
  (2)人际交互的主动性不足(17人)和感受性不足(15人)。
  
  除人际对话不足、社交活动比较匮乏、家人之间的相处时间少这些外部显性人际交互情况较为突出外,受试者同时存在对疏远的人际关系习惯化,缺乏对此改变的动力,以及与他人之间较少谈及内心情感体验部分的特点。
  
  (3)自我能力的胜任感较强(23人),但降低压力感、倦怠感的途径较为固定(19人)。
  
  对自我的社会和家庭角色较为认可。在降低压力感、倦怠感的过程中,个体之间差异性较大,看书、上网、购物、聊天、运动、钓鱼、绘画、美食、性生活……共计32种需求满足的途径方式。但是每个个体具备的途径较为局限、固定,同时拥有5种以上途径的仅有1人;大多数受试者仅有2~3种降低压力、倦怠感,获取自我内心充能的途径。
  
  (4)部分操纵员自我奉献、自我牺牲信念比较突出(11人)。
  
  部分操纵员有着明显的利他性心理,在重要性排序中将自己的身心健康排在了父母、配偶、子女、工作等的后面,认为满足他人对自己的要求是获得自我价值体现的前提。
  
  1.3心理学理论模型解释
  
  (1)家庭抚养方式及家庭成员互动的长期影响的结果。
  
  按照依恋理论和客体关系模式理论,父母对受试者的严格要求,父母本身的情感低表达低关注、高成就对孩子的促进及压力,很可能是受试操纵员交际性和情感性低,并表现在人际交互中主动性和感受性不足,但自我严格要求、自我牺牲的来源[4].
  
  (2)从小到大自我成就的不断得到肯定,正强化效果。
  
  操纵员通常在学校学习中表现出色,并常常因为成绩优异而受到各方的关注和认可,根据认知行为主义理论的观点,这种持续的正强化效果一方面会加强其对自我能力的认可,但另一方面也固化了其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渠道途径。
  
  (3)工作特点(高要求、高评价、高隔离、低满足)对其的长期心理塑形。
  
  操纵员的工作要求尤其在标准化执行流程方面极为严格,这种要求有时还反映在多目标、多任务、高风险、不确定性和高动态性等方面,这对操纵员的日常工作的责任意识、操作规范、细致谨慎、果敢性等方面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外,由于人才选拔标准高、培养投入大、工作责任重,核电厂操纵员的受重视程度、外界评价和付出回报均较高。但另一方面,由于核电厂特殊的运行性质和风险,与居民聚居处相隔较远,且由于操纵员轮班制、行动不完全自由的工作特点,与外界和人群长久的高度隔离,很多的需求形式较难以充分被满足,很多娱乐、兴趣实现的途径被限制。
  
  2 整合性心理干预方案的实施
  

  2.1实施方法
  
  2.1.1团体心理训练---我心你知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