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医学检验论文

医联体内医学检验的现状及其作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2-10 共3172字

  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为了解决日益凸显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整合现有各级医疗机构,构建以功能齐全、层级分明、资源共享为理念的集约化新型医疗卫生模式,根据《北京市区域医疗联合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北京市构建了多个区域医疗联合体系(以下简称医联体)。这些医联体的特点是以区域为界限,跨行政隶属关系、跨资产所属关系,以分工协作为核心,强调明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医疗机构分工[1].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可保持独立的医疗业务管理,也可以采取统一的医疗质量控制和患者安全管理控制标准等。医联体将力求达到“六统一”,即统一学科规划、统一资源调配、统一信息平台、统一调配床位、统一技术支持、统一建立和完善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2].

  1 中日友好医院医联体建设情况

  2013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医联体启动,医联体由包括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内的17家医疗机构组成,实现了跨隶属关系、跨资产所属关系的区域医疗联合,服务范围覆盖了北京市朝阳区东部超过150万人口,累计床位数超过4 460张。

  作为医疗改革中创新实践的新型医疗卫生模式,在医联体建设推进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医联体内缺乏统一的信息系统,缺乏互联互通的共享平台,让双向转诊的一体化连续性医疗服务难以实现无缝对接,难以避免重复检查和重复开药,给患者带来了负担和不便。尤其是在医学检验方面,下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缺少特殊检查项目,部分检查项目没有互认,导致病人初诊时诊断困难,转诊后重复检查,部分项目检查周期长,耽误了患者诊疗,也给上级医院的及时准确诊断造成了障碍。

  为了解决过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中日友好医院在原有医院信息系统(HIS)和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的基础上,引入了医疗检验服务支撑平台,以解决检验信息互认互通,检验流程监测控制,检验样本质量管理等一系列问题。

  2 医联体内医学检验的现状

  2.1冷僻项目检验难

  检查项目与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和范围密切相关,对于专科医院、下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很多检查项目,诸如药物浓度监测、微量元素、重金属、维生素、氨基酸、激素及基因等冷僻的特殊检查项目,需求的患者数量较少,要求的检测条件较高,很多医疗机构出于自身条件限制和利润成本核算未能开展,不能充分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
  
  2.2检验成本高

  一些检查项目,需购置昂贵的特殊检验仪器,依赖昂贵的进口检测试剂,再加上这些检查项目需求相对较少,并且试剂有效期较短,包装较大,造成每批次检测过程中试剂浪费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检验成本,导致收费过高,增加了患者负担,也影响医疗机构的利润收入。

  2.3检验周期长

  检测成本高,患者样本少,直接导致检验周期延长,质量控制困难,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也给患者诊疗带来不便。

  2.4检验结果互认难

  同一检查项目,不同医疗机构可能使用不同的检测设备、试剂与方法,尤其是一些没有参加能力认可的检查项目,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受影响而有较大差异,不利于患者病情监控和治疗方案的制定,也容易产生医疗纠纷。

  2.5信息系统互联互通难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各医疗机构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系统,包括HIS和LIS,但各单位采用的信息系统厂家不同,技术接口也不尽相同,给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造成了较大困难。往往两家医疗机构实现信息互联后,其模式并不能直接复制应用到第三家医疗机构,给医联体内信息的共享带来了挑战。

  3 医联体建立对于医学检验的影响

  3.1特殊检验设备的共建共享

  医学检验科作为医院临床辅助科室,需要先进的技术设备作为支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殊高精检验设备的应用愈发广泛,在解决临床需求的同时,也因为价格昂贵、使用率较低及对专业人员要求较高而影响其开展和应用。医联体的产生,可以增强各级医疗机构的合作,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医疗机构的重复投资,提高医疗机构的成本利润率。

  3.2冷僻检验项目集中检测

  利用医联体网络,将冷僻检查项目的样本集中起来,在技术条件好的检验中心进行集中检测,可以达到资源优化配置、节省成本、缩短检验周期的效果,并能解决结果互认、质量控制中的困难。

  3.3人才培养和专业交流

  对于因人员设备不匹配而给质量控制带来瑕疵的问题,可以在医联体内开展定期培训,交流合作,利用上级医院尤其是教学医院的资源优势,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等问题。

  4 医学检验服务支撑平台的功能和作用

  4.1检验信息的共享和规范

  4.1.1检验信息的共享 医学检验服务支撑平台应该实现各医疗机构不同信息系统条件的兼容要求,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实现信息共享:(1)对于自身信息系统完善,并具有内部局域网(OA系统)的医疗机构,可以采用内部局域网与互联网物理隔绝的数据交互模式;(2)对于自身信息系统完善,但不具有内部局域网或内部局域网与信息系统间互通存在障碍的医疗机构,可以采用LIS与互联网通过前置机实现数据交互的模式;(3)对于自身信息系统不完善的医疗机构,可以采用手工录入模式实现检验申请数据的信息化,将信息化后的样本信息导入检验服务支撑平台,达到数据交互的要求。

  4.1.2检验信息的规范 在检查项目名称、检查组套名称标准化方面,由于各个医疗机构的检验设备品牌、型号不同,试剂品牌不同,检查项目名称各有差别,部分项目组套设置依习惯随意设定,不利于区域检验结果标准化的互联互通。

  通过医学检验服务支撑平台,对各医疗机构间的检验项目名称和标准进行转化,统一规范,建立各方接受的标准化程序和目录。

  4.2检验样本的物流和监控

  由于目前检验样本的物流主要集中在医疗机构内部,对于样本的区域物流经验缺乏,医学检验服务支撑平台通过统一化的管理和监控,可以增强各级医疗机构在样本保存、转运与交接过程中的职责划分和质量控制。

  医学检验服务支撑平台专业人员配合各医疗机构检验人员完成检验样本信息标准化操作,实现样本信息与医学检验服务支撑平台的实时交互,并做好样本与样本信息的核对与确认。通过医学检验服务支撑平台可以监控样本接收、转运过程中的状态,可以通过车载定位系统监控整个物流过程,通过样本保存设备监控保存环境信息。

  4.3检验过程的质控和管理

  医学检验服务支撑平台可以实现对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尤其是检验前的质量控制,通过样本管理系统,实时监测样本的采集时间、保存条件、接受时间、检验时间、报告时间,并通过条形码系统核对样本信息,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改善流程,提高检测质量。

  4.4检验报告的统一和及时

  医学检验服务支撑平台可以实现检测报告的信息化对接传输,检验中心的检测结果,可以通过医学检验服务支撑平台上传至专网,各医疗服务机构可以通过与平台链接的终端实时打印报告。临床检验中心与各医疗机构间建立起的物联网实验室信息系统,通过样本条形码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并实现样本物流的全程跟踪和检测结果的实时反馈,避免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误差和检验周期延长。

  对于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也不常开展的检查项目,可以与第三方检验服务机构合作,并通过医学检验服务支撑平台向医疗机构开放数据端口,由各医疗机构登录支撑平台数据库,依据样本条形码进行检查结果的定向查询,以实现检查报告实时反馈的要求,并满足各医疗机构对于医疗信息系统独立性及安全性的要求。

  5 小结

  在医联体的实践中,依然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医学检验服务支撑平台的引入旨在解决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在医学检验方面存在的困难,意图通过规范化的标准、信息化的手段链接起跨隶属关系、跨资产所属关系的区域医疗联合,满足区域医联体将力求达到六统一,实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周青梅.医联体的探索浅析[J].现代医院,2013,13(9):95-96.
  [2]本刊编辑部.北京计划3年内建50个医联体[J].中国医院,2014,18(1):49.
  [3]康 勇,王红妹.第三方检验服务机构的作用及合作探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0(5):372-375.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