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养生论文

从日常生活谈现代健康基础与《黄帝内经》间的关系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8-15 共3957字
论文摘要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在《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是解决健康问题和延年益寿的四大基石.本文将从饮食、运动、烟酒和心理等 4 方面分析阐述现代健康基础与《黄帝内经》之间的关系.

  1 合理膳食,饮食有节

  1. 1 合理膳食

  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和纤维素是人体赖以生存的七大类营养素,全面均衡地摄取各种营养素是维持健康的必备条件.为此世界各国制定了居民膳食指南,以谷薯类、蔬果类、肉蛋类、奶豆类和油盐类 5大类食物构建成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指导人们合理膳食,注意酸碱平衡、主副食平衡、荤素搭配、粗细搭配以及低温烹饪等.而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华夏饮食文明很早就注意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之道.《素问·脏气法时论》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1. 1. 1 五谷为养 "五谷"是指黍、麻、稻、麦、菽 5 种粮食,泛指粮食.按照中医理论五谷能养五脏之真气,是养育人体的主食,故称为"养".现代营养学分析表明,粮食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矿物质及 B 族维生素等,是人体生命活动中能量和必需营养素的主要来源.一般谷物中赖氨酸含量低,蛋氨酸含量高,而大豆中赖氨酸含量较高,蛋氨酸含量较低.因此,现代营养学提出应该把粮谷与豆类掺杂食用的"蛋白质互补"理论.而 2500 年前的古人早已谙熟"粮豆互补"之道,把大豆( 即菽)归为五谷之一,称为五谷养生.这与现代营养学研究结果不谋而合,古人的养生智慧可见一斑[1].

  1. 1. 2 五果为助 "五果"指枣、李、栗、杏、桃5 种水果,泛指果类.果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微量元素和次生代谢物质等.现代营养学认为,食用"五果"能促进人体的消化吸收,调节体内酸碱平衡,有助于人体健康,对于养生具有辅助作用.居五果之首的枣因维生素 C 含量为水果之冠,其保健作用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古代想修道成仙的方士多以枣为辟谷食品,汉代青铜镜铭上就刻有"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

  1. 1. 3 五畜为益 "五畜"指牛、犬、猪、羊、鸡5 种畜禽,泛指动物性食物.现代营养学研究指出,动物性食物为人们提供优质蛋白、饱和脂肪酸、矿物质元素及各种维生素,也是人体生命活动中能量和必需营养素的重要来源.过量食用动物性食物,可能引起糖尿病( 消渴) 、脑卒中( 仆击) 、半身不遂( 偏枯) 、肢体萎废( 痿厥) 、疔疮痈肿( 大丁) 等疾病,危害人体健康.《素问·生气通天论》曰: "高粱之变,足生大丁."《素问·通评虚实论》曰: "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2],均与现代营养学不谋而合.

  1. 1. 4 五菜为充 "五菜"指葵、韭、藿、薤、葱5 种蔬菜,泛指各种蔬菜.现代营养学研究显示,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 C、维生素 E、膳食纤维、钙、铁、硫、硒等矿物质以及植物酚类和胡萝卜素等,健康饮食必须有蔬菜辅佐,才能使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得以充实、完善,"为充"的五菜是人们长寿的保障.古人以"五谷"为主,以"五果、五畜、五菜"为辅的饮食方式,不仅从营养上能够满足生存需要,而且从膳食结构上的动物性食物( 五畜) 和植物性食物( 五谷、五果、五菜) 搭配比例的 1∶ 3,也符合"黄金法则"[1].《黄帝内经》中"谷养、果助、畜益、菜充"的全面平衡膳食模式,是世界上最早而又全面的饮食指南.这种膳食结构由"谷肉果菜"四类食物组成,并根据食物的营养作用大小进行分类,进而指导人们"食养尽之".它精辟而又纲领性地向人们揭示了饮食的要义,对指导中华民族的饮食生活和增进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这一膳食结构又被柯林·坎贝尔历时 27 年研究所证实: "中国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传统饮食结构才是合理的,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4].

  1. 2 饮食有节

  《素问·上古天真论》谈到上古之人"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长寿秘籍之一就是"饮食有节",也就是"饮食要有规律".古人云,"欲得身体安,须带三分饥与寒,节食可长寿; 若饮食不节,则易产生疾病,影响健康".《素问·痹论》曰: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生气通天论》曰: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乃痔.因而大饮,则气逆."1930 年美国着名营养学家克莱德·麦卡的"麦卡效应"佐证了饮食有节这一法则,凸显了我国古人的养生智慧[5].

  1. 3 饮食宜忌

  在养生食疗上,《黄帝内经》还提出了食忌学说.在《灵枢·五味》中特别论述了五脏病变在饮食五味方面的所宜和禁忌,即"五宜"和"五禁"( 见表 1) ,既反映了中国传统养生学的辨证观,即各种食物对人体既有益又有害的一面,同时反映了中国传统养生学的先进性和实践性.食忌学说对今天的饮食养生仍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3].

  2 适量运动,不妄作劳

  现代运动营养学指出,经常性运动能增进心肺功能,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提高骨密度,减少肥胖、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生率,延长寿命; 运动原则因人而异,适量运动,循序渐进,贵在坚持,动则有益,多动更好[6]; 运动方式为有氧运动,主要包括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和体操、打球等; 运动强度为中等强度,运动时心率为本人最大心率的60% ~ 70% 为宜,运动后一般心率控制在( 150 - 年龄) 次/min; 运动频率为每周锻炼 3 ~ 5 次,运动后不感到明显疲劳为宜.

  《黄帝内经》的整体恒动观告诉我们,生命的本质在于运动[7].这种运动更强调与自然界的统一,动应有度,动应有节.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谓的"形劳而不倦"和"不妄作劳".适度劳动或适度运动,可使人体气机通畅、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旺盛,有利于人体健康,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过劳则会耗损人体的气血、皮肉筋骨、五脏六腑,出现"五劳"、"六极"、"七伤"和"九气"等症.此外,劳作和运动还应顺应时节变化,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提出的"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灵枢·本神》强调: "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避邪不至,长生久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又强调,四时养生时作息起居、户外活动应不同季节而不同.其中"广步于庭,被发缓形"的"散步"最佳季节是春季,最佳时间是清晨,最佳运动方式是被发缓形、广步于庭( 见表 2) .《黄帝内经》还认为养生防病应"和于术数",即养生防病需要采用导引以通经、按跷以宣络、吐纳以祛疾、存想以避疫等保健方法.由此可见,《黄帝内经》的运动保健方法较现代的运动营养学更加博大精深,其精髓尚待人们进一步挖掘.

  3 戒烟限酒,饮酒适量

  现代健康基石认为,烟酒是影响健康的不利因素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吸烟会直接引起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吸烟者比不吸烟者肺癌发病率高出10 ~ 20 倍; 吸烟也是导致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40 多种致命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文献记载,烟草于 16 世纪中叶传入中国,距今不过 400 多年的历史[8].我国古代无烟草记载,《黄帝内经》也无戒烟之说,古代先民们自然地规避了烟草危害.

  中医药学认为,酒为五谷精华、百药之长,其味甘、辛,性温燥,能够壮精神、通血脉、御寒气、行药势,有增进食欲、舒筋活络、恢复疲劳、防冻御寒之用.《黄帝内经》认为酒能养生防病.《素问·腹中论》中"鸡矢醴"治疗臌胀.《素问·玉版论要》中"其见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素问·缪刺论》中"饮以美酒一杯,不能饮者灌之,立已",与《灵枢·经筋》中"且饮美酒,啖美炙肉,不饮酒者,自强也,为之三拊而已"的记载,均显示了酒的药用价值[4].同时《黄帝内经》也指出了过量饮酒的危害性.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 "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有鉴于此,孔子提出了"唯酒无量,不及乱"的酒德标准( 《论语·乡党》) ,即对每个人来说饮酒没有具体数量限制,但以酒后神志清晰、形体稳健、气血安宁、皆如其常的饮量为适量.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4 心理平衡,形与神俱

  现代健康基石认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维持身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素问·上古天真论》曰: "恬?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告诫人们要保持平静的心境,排除杂念妄想,淡泊名利,以使真气顺畅,精神守持于内,这样疾病就无从发生,人才能够"形与神俱,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同时指出,心理失衡会导致疾病,并提出"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七情病因说.七情与五脏相互关联,七情的失常可伤及脏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灵枢·百病始生》认为"喜怒不节则伤脏";《灵枢·本藏》认为"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9]; 《黄帝内经》同时还认识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即心主神明) .因此,七情虽各有脏腑所属,然总统于心,七情中任何情志失调都可伤心,而心伤也会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失调.

  正如《灵枢·口问》所说: "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可见《黄帝内经》对平衡心理、情志养生极为重视,这正与现代养生观不谋而合.

  5 结语

  从饮食、运动、烟酒、心理 4 方面分析比较现代健康基石和《黄帝内经》健康养生方法,不难看出,二者虽然理论体系不同,但同样都认为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健康长寿的关键.《黄帝内经》更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极其精妙地阐述着养生智慧.通过对《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的不断挖掘和研究,相信其养生精髓将不断被现代医学所证实,并被广泛应用到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等诸多方面,从而对人类的保健预防事业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闫茂华,宋喜贵,陆长梅. 诗经中的饮食与养生文化考究[J].农业考古,2011,113( 1) :279-282.

  [2] 孙松辉. 内经五谷为养与现代养生[J]. 中医药学刊,2005,23( 5) :902-903.

  [3] 路新国. 黄帝内经与中国传统饮食营养学[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1,2( 4) :174-178.

  [4] 赵霖,鲍善芬. 坚持传统饮食结构,提高全民健康素质[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4:60-62.

  [5] 许磊. 论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之道---饮食有节[J].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6,3:26-28.

  [6]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 拉萨: 西藏人民出版社,2011:63-81.

  [7] 徐月英,王喜涛. 黄帝内经中的运动养生思想及方法[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 2) :23-25.

  [8] 王思明. 美洲原产作物的引种栽培及其对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J]. 中国农史,2004,2:16-27.

  [9] 金香兰. 黄帝内经养生理论[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 5) : 465-46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