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运动训练学论文

新时期运动训练理论的量变与质变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8-21 共5399字

  1 新世纪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的量变过程

  1. 1 建立健全了运动训练理论体系

  我国运动训练理论基础十分薄弱,运动训练学起步较晚,其指导实践的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随着我国逐渐注重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相关的编着、理论教材等文献不断出版发行,加深了这一方面的研究。总体来说,新世纪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处于日臻完善阶段,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从“运动训练学的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专项训练理论”的三个层次的分别确立、训练目标导向和控制过程的强化、训练理论时空架构相对均衡的调节、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的科学定义以及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六个方面研究成果的介绍,可以明确地感受到具有中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迄今为止,世界已形成不同侧重的运动训练学体系,其中包括以俄、德、中等为代表的相对系统、完整的运动训练学体系和以美、加、澳等为代表注重实践发展的训练教学体系。两种体系的侧重点不同,如加以融合,则会发挥更大功效。

  1. 2 确立了中国特有的训练原则

  “体育训练原则是反映运动训练规律,并要求人们在训练中必须遵循的准则。”[1]“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20 世纪 60 年代,源于军队的“三从一大”训练原则逐步确立,从根本上解决了训练的方向性问题,有效的针对我国训练现状中出现的种种弊端,提出解决方案,丰富与完善了我国训练学的相关理论。多年来。体育科研人员深化研究了“三从一大”的实质,加深了对其理解与认识,不断追求理论上的至高境界,特别是对其在实践中的应用,特别对“大运动量”训练与“大运动负荷”训练等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 3 以项目特征为切入点的训练研究

  以项目特征为切入点进行训练也是促进我国训练理论不断完善的重要方式。在指导训练过程中,运行项目教学法是一个比较常用的方法,其能够把握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树立科学的指导理念,能够有目的、有计划的对运行员的训练工作进行部署与安排,对于革新训练方式方法,促进运动训练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目前,我国不少优势项目都能够总结相关成功经验,提炼出理论,向其他运动项目进行推广,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提高了运动训练的整体质量。

  1. 4 构建与推进训练理论研究

  除了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的尝试与验证,我国的运动训练理论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之外,在专项的理论研究领域也有相当可观的成果,其主要表现为应用性与创新性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其一,以能力为导向,推进经济能力理论的研究; 其二,以项目为导向,推进项目群训练理论的深化; 其三,以赛场为研究场域,提出与构建了参赛理论体系; 其四,以哲学的视角推进了运动训练活动的认识论研究; 其五,强化潜优势项目的特殊策略。可以说,逻辑体系日益缜密的理论研究是促使运动训练理论不断量化积累的重要基础,是提升我国运动训练整体水平的关键。

  2 新时期运动训练理论质变的坚实基础

  2. 1 竞技体育成绩显着,总体实力明显增强

  目前,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以奥运会、亚运会、世界锦标赛等世界及区域大型运动会为导向,不断加强竞技体育的相关研究,通过合理调整布局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整合全国的体育资源,发挥大国办体育的优势,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努力完成竞赛目标。从效果上看,我国近些年在国际大赛上所取得的成绩显着,与传统体育大国的整体水平差在不断缩小,总体实力明显增强,这为运动训练的科学化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

  2. 2 备战组织水平和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提高

  2008 年夏季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来讲是一个重大的事件,既增加了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影响力,促进了我国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很好的检验了我国体育组织的水平与运动训练科学化的效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可以说,加强运行训练是战备工作的核心,提高运行训练水平是保证我国提升竞技体育整体水平的根本保障,要想在世界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打破常规思维,力争在训练的方法与措施上有所突破,不断探索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切实解决运行训练中的关键问题,树立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作风,形成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有系统性的训练模式。我国在北京奥运会之后在以上这几方面都有重大突破,进一步提升了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2. 3 以科学化为方向研究论文的递增

  我国在运动训练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并不完全都源于借鉴与引进,最主要的是在实践中不断的尝试与摸索,根据特殊的国情与环境,总结经验与教训,形成具有历史阶段性的理论研究成果,完善了我国运动训练专业的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是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我国目前关于运动训练的研究论文多侧重于应用领域,并能够注重运动员的个体特征,能够考量不同阶段竞技能力的构成要素,将理论性与实践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体现了运动训练研究论文的科学性。随着竞技体育的关注度逐渐升高,以科学化为方向的研究论文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2. 4 方法论更加深入人心、科学规范

  “现代运动训练的经验表明,量大、强度大的负荷训练是提高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的关键,如果负荷过小,不能引起机体必要应激反应,但在过度负荷的作用下,机体则会出现劣变现象,导致伤病发生。”[2]

  随着运动训练理论的逐步深化,研究范畴不断扩宽,其研究方法也更加的科学规范,能够广泛的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在现代体育科学发展进程中,其研究方法日益呈现多样化与综合化的特点,将辩证思维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强化定量的方法,在研究中多采用数学与统计等学科知识,日益提高了体育科学的研究水平。在研究方法选择的问题上,诸多学者提出要将定性与定量的方法相结合,不应该过于僵化的选择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无论是定性研究或是定量研究,其方法的独特性都是不可取代的。而我国的体育科学研究正朝向研究方法多元化的方向转变,为我国运动训练等体育科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支撑。

  2. 5 运动训练需求为导向的课题研究

  新时期,我国关于运动训练的研究课题与日俱增。尤其是北京奥运周期内,国家围绕体育事业的发展采取了诸多鼓励措施,充分调动了科技与文化领域的各项创新因素,加强我国运动训练领域的科学研究,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运动训练作为体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其影响,从理念创新与技术手段创新,从具体问题研究到理论问题探讨,以运动训练需求为导向的课题成为了主要的科研申报项目,重点支持与深入开展关于运动员辅助培养以及心理测试等研究,逐步提高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3 运动训练理论的质变及新一轮的发展变化

  3. 1 运动训练理念的不断升华

  认识是一种具有能动性的主体活动,为了能够满足实践的需要,主体必须积极客观的认识外界事物,发现事物的本质与内涵,促进实践更好的发展。认识形成的过程中,除了教育的方式之外,更多的是通过在实践中的摸索获取的,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最终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与思维结构。从理论上讲,认知结构包含了多种要素,感情、意志、价值观、世界观等都属于认识层面,它们受到外界环境与条件的影响。认识达到一定的高度与水平就会形成能够有效指导实践活动发展的理念,根据认识的基本属性,理念也存在消极与积极意义之分。运动训练理论形成质变,促进其继续向前发展,就要形成具有创新性的理念,促使运动训练理论与训练实践活动达成一致的状态,不断提升实践主体的认识能力,形成认识主体与实践活动的认识世界与认识自我的交互过程,结合已有的理论性成果,把理念从抽象性的世界中解脱出来,一方面要求认识主体在指导运动训练活动中保持真诚,打破种种“框架”的束缚,积极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并积极的提升到理念高度; 另一方面要求认识主体在运动训练的实践活动中找到自己的角色,不断的总结经验,探索理念在实践活动中的指导价值,检验理念的正确与否。

  3. 2 改进思想方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运动训练理论存在自身的特殊性,它与社会、军事、政治、教育等领域的理论相比,更倾向于在实践中的转化价值。由于运动训练理论尚属于起步阶段,其不少理论存在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理论滞后实践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严重影响运动训练理论的应用性。事实上,运动训练理论的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方法论相对薄弱导致的,缺乏哲学领域相关方法的支撑。哲学的观点能够统筹全部意识领域,任何一门学科与任何一个文化知识都不能缺乏全面的、整体的观点,必须能够反映出社会意识的性质,具有辩证性的思维方式。因此,在创新运动训练理论之前,必须要处理好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研究方法之间的辩证关系,辨析这两种方法的差别,认清不同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与特殊性。两者的区别在于: 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体系不同。辩证思维方法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发展,能够正确的看待运动训练实践活动的发展性,统筹发展的各个要素; 科学思维方法则更加注重事物发展的系统性,从某个领域考察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其倾向于对运动训练活动进行整体的控制。两者的联系在于: 一方面,科学思维方法要以辩证思维方法为前提,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把握整体的发展变化,必须先具有发展的眼光,注重统筹内部各要素的关系;另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要从科学思维方法中吸收养分,不断丰富其内涵。

  3. 3 发展特色优势的运动训练理论

  “对于竞技体育来讲,为了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成绩通常在训练中通过多种训练手段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体能状态。”[3]运动训练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其能够提高竞技体育的水平,是能够保障比赛质量的关键环节,也是搞好体育事业,发展体育文化的重要举措。运动训练的构成要素主要是理论、方法、手段及机制等,显而易见,以高深的运动训练理论为指导,掌握先进的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具有灵活的运动训练机制,就能够在竞技体育的比拼中占得先机。在这几大要素中,运动训练理论是运动训练实践的先导,起到指导与引力的作用,其程度的高低与更新的速度直接决定了运动训练的实际效果。新世纪,社会飞速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体育运动训练作为体育事业的一部分,面临着历史性的转变,实现由经验指导向科学指导的过渡,由比较随意的训练方式向系统的、有条理的训练方式过渡,这都要依赖于运动训练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运动训练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其内部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内容,且相互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从运动训练的学科角度讲,做好运动训练工作必须弄清楚本学科的基本问题与基本规律。“在运动队文化教育过程中,既要遵循训练规律,又要遵循文化教育规律,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改革课程体系设置。”[4]

  但从目前的状态上看,现代体育运动训练只停留在表面问题的探讨上,其理论层次过于偏低,只研讨如何增加运动训练器材、如何加强体育运动管理、如何通过运动训练增强竞技体育的观赏性等问题是远远不够的,不明确与规范方法论体系,不深层次的探讨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是不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因此必须系统研究运动训练活动中的基本问题,如运动负荷与训练状态的把握、如何通过运动训练改变运动员的状态峰值等,进一步深化运动训练的理论体系,不断增强运动训练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价值。目前,我国运动训练理论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 其一,对运动训练基本规律的把握。深入研究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是我国运动训练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活动要有深刻的认识,包括运动队伍的建设规律、体育竞技中的规律,以及运动训练的管理规律。其二,对不同运动项目特殊性的把握。运动训练理论的深化一定要注重不同项目之间的差异性,不同项目存在不同的特点,因此要注重对不同项目本质的认识,注重不同项目的训练模式研究等。其三,对运动训练发展趋势的把握。在我国竞技体育飞速发展的时代,运动训练理论不仅要对现实弊端进行规避与解决,还有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把握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真正的发挥理论先导的作用。

  为进一步发展我国运动训练理论,解决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必须着力发展特色优势的运动训练理论,研究与解决单个运动项目的训练规律问题,加强其实用性与专门性。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体育项目的分化现象较为明显,单项体育项目的特殊性尤为突出,为保障各个单项都能够有较为专业的运动训练指导,就必须抓住不同体育单项的特点,而发展特色优势的专向训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在运动训练的管理实践中,都是采用“大项”、“小项”的方式对体育项目进行表述,在运动训练的理论研究中也大多以“大项”进行划分,如关于田径项目的运动训练研究、关于游泳项目的运动训练研究、关于球类项目的运动训练研究、关于体操项目的运动训练研究、关于射击项目的运动训练研究等,很少有再将大项细化的研究,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小项研究特殊性的难以把握,但不能因为难以操作就不进行相关理论研究,这是极不科学的。

  这就要求运动训练理论要细化研究小项的内容,着重叙述专项运动发展的相关概述与理论基础,探究相关理论方法,确立专项运动的教学目标与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运动训练理论的深度。

  参考文献:

  [1]李文新。 浅议体育运动训练的原则[J]. 现代教育科学,2012( 4) : 55
  [2]刘仲华。 课余体育训练合理运动负荷评价指标集的选择[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 3) :259 -262
  [3]黄谦,石勇。 数据挖掘在体育训练指导中的应用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 6) :106 -110
  [4]陈永军,王俊杰。 我国竞技体育训练体制院校化改革探讨---以浙江省训练体制院校化改革为例[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 1) :88 -9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