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心理学论文

考察女大学生不同体育锻炼运动量对心理的影响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6-28 共2283字
论文摘要

  随着社会发展的加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心理学工作者对不同学校、专业、年级、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均一致表明,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对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发现,多数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大学生不能妥善处理学习、人际关系、恋爱、适应环境等方面的问题所造成的,也就是不能很好地应付各种导致心理紧张的因素所致。本研究以体育锻炼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体育锻炼对女大学生的干预性调节,主要考察女大学生从事不同体育锻炼运动量对其上述三种不同类型应对方式的影响,进而了解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程度,为女大学生建立合理的健身锻炼计划提供帮助。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上海市六所高校文理科一到四年级女生共 1200 人,发放问卷 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 1109 份,有效率为92.4 %。

  2.研究方法

  ⑴测量工具

  《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由武汉体育学院梁德清等人修订。该量表从身体锻炼的强度、时间和频率三个方面来考察身体锻炼量。认为身体锻炼量= 强度×时间×频率。身体锻炼量制定标准是:小锻炼量≤19 分,中等锻炼量为20~42 分,大锻炼量≥43 分。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应付方式问卷》由肖计划等人编制,共 62 道题,6 个分量表测查 6 个应对方式因子: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信、效度良好 。

  ⑵数据统计软件 SPSS12.0 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1.是否自觉经常参加课外体 育锻炼女大学生的应对方式比较

  将“一般来说,除了上体育课外,你是否自觉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调查条目中,回答“否”的,确定为不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组,回答“是”的,确定为自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组,采用分别以六个应对方式因子为因变量的单因子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自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的“解决问题”因子均值 0.71大于不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均值 0.61,具有显著差异(P<0.01),可以看出自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比不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成熟的“解决问题”应对方式,而自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幻想”因子均值 0.43 小于不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均值 0.53,具有显著差异(P<0.01),可以看出不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比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不成熟的“幻想”应付方式;在“自责”、“求助”、“退避”、“合理化”四个因子当中均无显著差异。D.S.Holmes 等人认为身体锻炼可以消除或缓解不良的应激反应,应对方式是个体适应应激环境中介心理变量,个体应对方式的成熟可以提高个体抗应激的能力。因此,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比不自觉参加课外锻炼的女大学生的应对方式更加成熟;不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表现出更多不成熟的“幻想”应对方式倾向,这一结果间接验证了体育锻炼可以消除或缓解不良的应激反应观点。

  2.从事体育锻炼不同运动量的女大学生应对方式的比较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从应对方式的六个因子方面分析得出,在“解决问题”、“幻想”两个因子上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统计分析结果可见:

  (1)在“解决问题”因子方面:不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与自觉参加中等以上锻炼量的有显著差异(P<0.01);小锻炼量的与中等以上锻炼量的都存在显著差异(P<0.01)。

  (2)在“幻想”因子方面:不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与自觉参加小锻炼量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存在差异(P<0.05);不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与自觉参加中等以上锻炼量的有显著差异(P<0.01);小锻炼量的与中等以上锻炼量的都存在差异(P<0.05)。从这两个因子方面不仅再次证实了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女大学生形成较为积极成熟的解决问题应对方式,而减少一些不成熟的幻想应对方式,而且可以看出从事体育锻炼要达到中等以上的量才能产生积极的作用。这与一些研究得出“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对促进心理健康是最有益处的”是一致的,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焦虑、抑郁类心理疾病。

  通过方差分析进一步对女大学生在从事不同体育锻炼运动量统计结果显示:

  (1)在“解决问题”因子方面:不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与自觉参加小锻炼量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有显著差异(P<0.05);不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与自觉参加中等锻炼量的有显著差异(P<0.01)。由此得出参加中小锻炼量对女大学生在解决问题应对方式的形成有所帮助。

  (2)在“自责”因子方面:自觉参加大体育锻炼量的女大学生与自觉参加中小体育锻炼量的均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大运动量有可能对形成“自责”的应对方式上有所促进。

  (3)在“退避”因子方面:大锻炼量的与不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女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显示大运动量有可能对女大学生在形成“退避”的应对方式上有所促进。从这三个因子方面再次证实了参加适宜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女大学生形成较为积极成熟的解决问题应对方式,而不适宜的类似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有可能对形成一些不成熟的自责 - 退避等应对方式有所促进。

  经常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比不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成熟的解决问题应对方式,不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比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不成熟的幻想应对方式;体育锻炼对女大学生形成成熟的应对方式产生积极作用,中等运动量的较为适宜;体育锻炼对解决问题应对方式有较显著的影响,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雪微,黄英女,姚刚.大学生应付方式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8(4):273-275.
  [2] 肖计划等. 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6 , 4(10):164-168.
  [3] 梁德清. 高校学生应激水平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8(1):5-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