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戏曲论文

抗战时期华北解放区戏曲艺术的发展变化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6-11 共6514字
摘要

  从明末清初开始,众多地方戏曲开始出现,到清康熙、乾隆年间诸多新兴的地方戏曲在全国范围内获得较大发展。随着商业的不断发达,兴起于民间的地方戏,由乡村集镇向各大城市流布。在剧种艺术不断完善、发展,剧目内容不断丰富的同时,各剧种也培养了越来越多的受众群体。产生、发展于民间的地方戏曲,成为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华北这块文化丰厚的沃土上,戏曲仍然没有改变它这一独特的地位。

  在华北解放区①*遍布着京剧、晋剧、评剧、河北梆子、上党梆子,以及落子、秧歌等众多地方戏曲,它们在抗日战争的影响下其流布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一时期它们的流布体现出了新的特点。

  一、京剧在华北解放区广泛流布

  京剧自形成以后,受到清统治者的喜爱,艺术上不断完善,并很快开始向全国流布。约同治年间( 1862-1874) 开始进入天津、山东、沈阳、河南、上海、杭州、嘉兴、湖州、长沙、云南、四川、福建等地,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

  “七七事变”后,北京演剧环境恶劣,梅兰芳、程砚秋等人不再演出,有些演员为了生计还在坚持演出。此时,沦陷区的京剧艺术虽受到战争的影响,但是仍然在曲折中有所发展,以京、沪为中心的艺术交流从未间断。另外,在武汉、南京、杭州、长春、沈阳、哈尔滨等地,京剧活动仍十分普遍。然而,在日伪的干扰下京剧多受破坏,出现了许多低俗的剧目,这也反映了沦陷区京剧鱼龙混杂的面貌。

  在国统区,广西、桂林等地,田汉、欧阳予倩领导下的京剧演出也很活跃。1944 年的西南剧展曾演出了 29 个京剧剧目。在陕甘宁边区及各抗日根据地,京剧演出活动也较为活跃,同时还对其进行了艺术上的革新和发展,延安鲁艺平剧团、山东的胜利剧团是代表性的演出团体。

  在紧张的形势和恶劣的环境下,华北解放区的广大群众为京剧创建了生长的空间,京剧在这一时期仍广泛地流布着,军队中还建立了许多京剧文工团。晋察冀根据地成立了冀中火线剧社 ( 冀中军区政治部领导) 、军区抗敌剧社、炉火剧社、火线剧社( 冀中第七军分区) 、前进剧社、前卫剧社以及西北战地服务团、华北联合大学等众多剧团。他们演出了 《打渔杀家》、《陆文龙》、《亡宋鉴》、《群英会》、《法门寺》等诸多京剧剧目。在晋冀鲁豫边区产生了八路军一二九师宣传队、冀南平原剧团 ( 冀南文工团) 、一一五师教导第三旅挺进剧社、冀南军区行署宣传队、野政实验京剧团、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宣传队、一二〇师战斗平剧社、野火剧社等众多的部队剧社。京剧 《打渔杀家》、 《乌龙院》、 《风波亭》、《苏武牧羊》等传统戏,《嵩山星火》、《松花江上》、《大义参天》等新编剧目,是其经常演出的剧目。山东区的抗战剧团、国防剧团、胜利剧社、滨海平剧团等也演出了众多京剧,其中 《闯王进京》影响较大。此外,在晋绥边区的晋绥平剧院也有一些京剧的演出。

  抗战时期,京剧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等地仍然有较多演出,与其他剧种相比,其在华北解放区分布是最广泛的。京津、河北等地为主要分布区,这些地区包括: 冀西的宛平、涞水、易县、满城、阜平、完县 ( 今顺平县) 、曲阳、行唐、灵寿、平山等地; 冀中的霸县、安新、高阳、蠡县、博野、定县、安国、新乐、藁城、晋县、束鹿,文安、任丘、河间、肃宁、饶阳、献县、安平、无极、深泽、深县等地; 冀南的南宫、清河、大名一带;以及冀东的部分地区。在山西的五台、吕梁的兴县、林县一带,山东的胶东、鲁南、鲁西和鲁西北等地也都有京剧的足迹。像晋察冀边区的西牛林村剧团、晋县南白滩剧团、行唐县东杨庄村剧团,晋冀鲁豫区的金北青宣剧团等这样的农村剧团这一时期的京剧活动也很活跃。

  二、晋剧在山西广大地区及周边广受欢迎

  晋剧,又名 “中路梆子”、“山西梆子”,成长于晋中一带,这里自然是其主要流播的区域,榆次、太谷、祁县、太原等地戏迷群众众多,之后以太原为中心逐步扩展到晋北、晋南以及晋东南个别地区,向外则传播至西安、内蒙古、张家口、天津等地。

  抗战以来,日本侵略军侵占了太原及晋中各县,晋剧的演剧活动受到严重摧残,班社纷纷解散,艺人四处逃亡。这一时期丁果仙、程玉英等人在太原有过短暂的演出,也时常受到日本人的干扰和欺凌,1940 年左右,程玉英回到了老家平遥不再演出,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艰难。国民党阎锡山带领下的第二战区文宣三队,在山西吉县和陕西宜川等地,以刘芝兰为首也曾演出过一些晋剧。在绥西河套地区,筱月仙、玲玲红、五月仙 ( 刘明山) 、白菜心等人建立的三盛班、晋剧改进社、黄河剧团、晋声剧团等班社剧团,曾演出于陕坝、米仓、五原等地。在沦陷区,艺人流离失所,贫困潦倒,虽然在太原、榆次、张家口等地也有晋剧演出,但整个抗战时期晋剧的活动还是削弱了许多。

  在抗日战争时期这样艰苦的年代,“狮子黑”乔国瑞在榆次城承办了众梨园,丁果仙、张宝魁等承办了新化、新民戏园,足见中路梆子在晋中一带巨大的影响力。在华北解放区,这一民众喜爱的戏曲活动仍然还是比较活跃的。在晋绥根据地,七月剧社、湫水剧社、晋绥二分区二中剧社、塞北剧社等,组织演出了 《打渔杀家》、 《反徐州》、 《千古恨》、《陆文龙》等众多传统戏,以及 《张凤娇》、《新三岔口》、《回娘家》等现代戏剧目。这些剧社中有诸如郭云山 ( 艺名 “十三红”) 、冀兰香、雷艳云 ( 艺名“二梅兰”) 、王秀英 ( 艺名 “海棠花”) 、王艳芬( 艺名 “夜明珠”) 等名角,他们与新文艺工作者一同创作演出了众多戏曲剧目,同时积极地配合了抗战。其中,湫水剧社是专门的中路梆子剧社,曾演出了 《陆文龙》、《打金枝》、《廉颇蔺相如》等众多剧目,同时还上演过太谷秧歌 ( 又名 “祁太秧歌”)和眉户戏。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和平剧团、榆社县新生剧团也是中路梆子剧团,他们不仅演出了传统戏,而且还排演了 《李老虎结婚》、 《光荣牌》、 《郝二蛮》等现代戏; 武乡光明剧团在演出上党梆子等剧种的同时也演出了晋剧。此外,晋察冀根据地的上花园村三官社、同乐会,抗战时期演出了许多晋剧剧目,如 《六月雪》、《打金枝》、《金水桥》等。

  整个抗战时期,晋剧的演出不仅受到了广大山西人民的欢迎,湫水剧社的活动足迹还延伸到了陕西的佳县、吴堡等县; 晋绥二分区二中剧社还曾赴陕北的神木、府谷、马珍、阁富等地演出; 七月剧社也曾到陕西的神府贾家沟去演出。这一时期,山西仍是其活动的主要领地,在华北解放区,它主要分布在晋西北的偏关、河曲、保德、兴县、临县、柳林、离石、隰县、五寨、神池、宁武、静乐、方山等地; 雁北地区的大同、左云、右玉、怀仁、朔县; 晋中的交城、文水、汾阳、中阳一带,以及晋东南的昔阳县、榆社、黎城等地。此外,在河北的张家口临近地区、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也常年有晋剧演出。

  三、评剧现代戏的创演奠定了其发展的基础

  评剧,是近百年来在我国北方成长较快、流布广泛的戏曲剧种,迄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其演出遍及河北、京津、东北三省、山东、上海、南京、河南、内蒙古等地。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评剧艺人大多流向京津、上海等地。进入抗日战争以来,社会的动荡使京津等大城市的评剧活动停止,艺人生活艰难。在沦陷区的北京、天津、沈阳、长春、哈尔滨、济南、青岛,以及长沙、重庆、成都、西安等大城市评剧活动较为频繁,也活跃着许多著名的演员。此外,在河北张家口、上海、武汉、山西运城、四川、贵州等地,也有评剧的演出。许多著名班社在这一时期也纷纷解体,有些演员为了生存拼命进行演出,也出现了一些低俗的作品。此时,由于战争的侵扰,解放区的评剧演出不是很多,但是却体现出一种健康发展的态势。

  在华北解放区山西东部的五台等地、河北冀中地区以及山东解放区还存在一些演出。晋察冀根据地的路南评剧宣传队、抗敌剧社、宣化市移风剧团都曾演出过评剧,尤其是滦县县委宣传部领导的路南评剧宣传队,该队聚集了许多评剧的第一代艺人---张采亭、任善庆、金菊花、夏文元、李玉花、张桂生等,还有部分青年演员郑云亮、郑云台、夏复芝、任佩玉、花月霞等。从剧团的演员阵容上可以看出,该团实力雄厚,艺术上的表演水平也是较高的,他们对评剧艺术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也是不可估量的。在抗战期间,他们不仅演出了许多传统戏,而且还创作了 《枪毙姜鹏飞》、《送子参军》、《不给敌人一粒米》等优秀的现代戏,激发了群众的抗战热情,增强了战士的士气。宣化市移风剧团也曾演出过 《七擒孟获》、 《过五关》、 《古城会》、 《蝴蝶杯》等评剧剧目。此外,丰南县社梨庄、小柳河村剧团等农村业余剧团,也有一些评剧的演出活动。

  抗战时期,评剧仍然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这与其 20 世纪初期剧种不断发展,流布范围的扩大是分不开的。华北解放区评剧主要分布在河北冀西的张家口、宣化一带,阜平、行唐、灵寿、平山一带; 冀东的滦县、迁安一带;还有山西的五台山一带,山东个别地区。天津的鲜灵霞班就曾在北京、山东、东北各地演出过评剧,《井台会》、《打狗劝夫》、 《雪玉冰霜》等剧目是其常演剧目。抗战时评剧流布范围并不广泛,但是华北根据地的戏曲活动,尤其是现代戏的创演活动却为以后评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河北梆子演出形成从军队到村庄广泛上演的局面

  19 世纪末,河北梆子伴随着大批女演员的出现①*发展迅速,同时其活动范围也扩展到了天津、保定、唐山、营口、沈阳、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城市和河北、山东、东北三省的广大农村。此外,上海、杭1俄罗斯境内地区,可见剧种影响之大,流布之远。

  20 世纪 30 年代,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东北的河北梆子艺人大批逃回关内。继之华北被日军侵占后,在敌人的侵略威胁下,河北境内的班社也纷纷解体,剧种濒临灭绝。北京、天津等河北梆子演出繁盛、观众基础深厚的地方,也落到了无一班社、偶有零星演出的地步,河北梆子走向衰落。

  在抗战时期,华北解放区的老百姓对河北梆子的钟爱仍不减当年。该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该剧种的生存创造了条件,延续了其发展。晋察冀边区的抗敌剧社、火线剧社、冲锋剧社、北进剧社、挺进剧社、前线剧社等众多剧社都演过河北梆子 《血泪仇》,哭腔在该剧中的恰当运用,使该剧获得了较好的演出效果和极大的群众反响。此外,战地剧社、( 冀中) 群众剧社、安国县 “战斗剧社”等军队和地方的剧团演出了 《李国良回家》、 《洋烟恨》、《血泪仇》、《无人区》等剧目,既宣传了抗战,同时也愉悦了人民。在安国县、新乐县、河间等广大河北的农村,河北梆子也有较多演出。这一时期河北梆子除现代戏外,也有传统戏的演出,这些演出活动为此后剧种的延续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抗战时期,河北梆子在华北解放区主要分布在了晋察冀根据地,而且主要在河北境内。在冀西的平北、阜平、唐县、曲阳、行唐、灵寿、平山等地;冀中的任丘、河间、安国、定县、新乐、徐水县一带,河北梆子活动较多。尤其是冀中的徐水县,其农村的业余河北梆子剧团数量颇多,演出活动十分活跃,如白塔铺村河北梆子剧团、谢坊营村河北梆子剧团、广门村河北梆子剧团、南白塔村河北梆子剧团、于迪城村河北梆子剧团等,他们演出了 《黄鹤楼》、《烈女传》、 《反西凉》、 《古城会》、 《金水桥》、《走雪山》、《卖马》等大量的传统剧目,同时还编演了 《农民泪》、《茶家铺》、《血泪仇》等现代戏。此外,这一时期在山西雁北地区的浑源、应县、灵丘、繁峙、代县、五台等地也有河北梆子的足迹。

  五、上党梆子在艺术上获得了新的发展

  流行于山西东南部古上党郡 ( 今长治、晋城一带) 的上党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19 世纪末20 世纪初,随着上党梆子艺术上的不断成熟,加上赵清海等一代名伶的出现,剧种的流布范围不断扩大。到 20 世纪 30 年代,在山西晋南的蒲县、隰县,吕梁地区的临县,以及河南、河北和山东等地都有上党梆子的足迹。

  抗日战争的战火蔓延到山西以后,艺人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剧社大多解体,剧种奄奄一息。此时,在晋冀豫根据地,中国共产党纷纷组织剧团,用上党梆子宣传抗日,动员群众。黎南县黎明剧团、襄漳县农村剧团、联合剧团、改进抗日剧团①*等剧团,不仅演出了 《万象楼》、《小二黑结婚》、《双转意》等现代戏,同时也演出了 《屯土山》、《邺宫图》等新编的历史剧和 《雕翎箭》、 《甘泉宫》、 《东门会》等传统戏,丰富了边区的文化生活,有效配合了抗日形势。这一时期,名角段二淼、关聚保 ( 艺名 “北皇旦”) 、名丑宋新法 ( 艺名 “苍蝇”) 、李秃只等人,参加了太南胜利剧团,提高了演剧水平,同时开始尝试进行上党梆子现代戏的创作,推动了其艺术上的发展。

  上党梆子的流布范围一直以上党地区为主,进入抗战后其活动范围仍然在晋城、长治一带,其主要活动区域为长治、平顺、潞城、黎城、襄垣、沁县、武乡屯留等地,以及晋城、阳城、沁水一带。

  1943 年秋,太南胜利剧团还曾在河北涉县温村为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演出。上党梆子,虽然流布范围不广,但是其所演出的戏曲剧目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在当时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在艺术上也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六、襄武秧歌现代戏大量创演是华北解放区戏曲的重要特点

  襄武秧歌,是产生于山西襄垣、武乡一带,流行于晋东南地区和晋中的榆社、左权、和顺等地的秧歌小戏。宣统元年 ( 1909) 后,襄武秧歌大量搬演朝代本戏,向上党梆子靠拢,舞台上出现了 “风搅雪”的演出形式。在向上党梆子学习的过程中,艺术上不断发展,演出剧目日趋丰富,其活动范围也扩展到了长治、沁县、左权及河北的涉县、武安等地。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是襄武秧歌兴盛的时期。

  这一时期,襄垣的天义班、三元班、天成班、改良班、富乐意、悦意班,武乡的鸣凤班、鸣盛班、永乐意、庆荣班,屯留的安乐班,长子的安乐意等班社大量涌现。王庚戍、张铁虎、白保孩、崔存法等大批演员的出现,使襄武秧歌影响不断扩大,为其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抗战爆发后,襄武秧歌戏班全部解体,其生存、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晋冀豫根据地,建立了诸多襄武秧歌剧团,延续了剧种的发展。晋冀鲁豫三区曙光剧团、襄漳县农村剧团、襄垣农村剧团、武乡光明剧团等都上演了许多襄武秧歌现代戏,如 《劝荣光》、 《换脑筋》、 《天灾人祸》、《站岗放哨》、《万象楼》等,同时也演了 《小姑贤》、《清河阵》、《落花记》等众多传统戏。连海法、张木和、苗川孩、韩德三、史旦孩、李海水、崔来法、任八孩等许多艺人,分别参加各秧歌团。

  李生秀、张万一、高介云、李琪鸣、殷士夫等人在发掘整理传统戏的同时,又编写了 《劝荣花》、 《胡春花拥军》、《李来成家庭》、《小二黑结婚》、《王贵与李香香》等 100 多个现代戏,同时还移植上演了阮章竞的 《赤叶河》、赵树理的 《万象楼》、马健翎的 《血泪仇》、辛鹰的 《关家庄》等剧目。尤其是《小二黑结婚》、《王贵与李香香》,在根据地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时期,高介云、张天才、李守桢等在传统秧歌唱腔的基础上发展了 〔慢板〕、 〔二性板〕、〔紧板〕、〔圪联板〕等板式,丰富了各行当的唱腔,提高了襄武秧歌的音乐表现力。

  抗战时期襄武秧歌的活动范围主要在襄垣、武乡、沁县、漳河、榆社等地,活动范围不大,但是却产生了诸如 《小二黑结婚》等这样影响较大的作品,丰富了襄武秧歌的演出,同时也促进了解放区戏曲的繁荣发展。襄武秧歌现代戏的大量创演,有力地宣传了抗战,鼓舞了解放区的群众; 丰富了人民的文化娱乐需求; 艺术上不断获得发展; 同时也成为抗战时期华北解放区戏曲演出的重要特点和重大成就。

  进入抗战以后,京剧、晋剧、评剧、河北梆子、上党梆子等剧种均受到了较大创伤,其活动范围与20 世纪初期相比大大缩小。但是,在华北解放区他们没有因战乱而中断,依然顽强地进行演出,这对于延续剧种的生存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群众独特审美情趣的追求,在民族危亡之时似乎更加强烈,各剧种作为重要的文化形式,在老百姓心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阶段活跃在华北解放区的戏曲剧种,除上述的剧种外还有很多,如:蒲剧 ( 蒲州梆子) 、北路梆子、山东梆子、上党落子、泽州秧歌、河北皮影戏、眉户戏、河南梆子等。

  因其抗战时活动范围及其影响力相对来说不大,限于本文篇幅未能将其一一介绍。但是,他们的演出活动同样也没有中断,既延续和发展了戏曲艺术,也为抗日献出了自己的力量,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作用和社会意义。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