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戏曲论文

当代大学生昆曲艺术的接受现状研究——以某学院为个案

来源:学术堂 作者:张梦娇
发布于:2023-01-30 共17981字

  内容摘要:昆曲以“百戏之祖”的魅力受到历代人的欣赏,但随着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昆曲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存现状、发展前景等等已然受到学术界、文化界的极大关注。笔者以某学院为考察个案,采用田野式调查方法,结合专家访谈、资料分析对当代大学生昆曲艺术接受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指出当代大学生对以昆曲为代表的戏曲艺术的接受现状不容乐观,并从各方面分析根源。在此基础上对昆曲艺术的发展提出改革建议:以传承传统剧目为主,在传承的基础上谈改革;提炼精华,结合当代受众实际审美需求开展改革;走进校园,提高师资水平,培养静下心来的受众;政府政策、资金的扶持,创造良好的社会坏境。

  关键词:昆曲 大学生 接受 改革 田野调查

The Research on Reception Status of Kunqu Opera in Modern University Students--A Case Study of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bstract: Kunqu Opera is appreciated by people as “Father of hundreds of Operas”,however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socialization and persification of entertainments, itsliving statu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in modern society have drawn great concerns from thescience and art circles. The writer implies field research as method to carry out a case study in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mbing expert interviews and data analysis to make athrough research on the reception status of Kunqu Opera in modern university students, so that aconclusion can be made that the reception status is not optimistic and a further analysis can bedone to find out the roots of the problem. Therefore, the author tries to give suggestions on thereform of Kunqu Opera that it should embrace campuses, meanwhile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college faculties should be raised and the patience of college audience should be trained. On theother side,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play an active role in providing policies and funds to create abetter social environment.

  Key Words: Kunqu Opera;University Students;Reception;Reform;Field Research

目 录

  一、引言

  二、研究意义与考察视点

  三、调查设想与操作过程

  (一)调查设想

  (二)操作过程

  (三)相关数据

  四、调查数据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对昆曲的实际接受情况

  (二)学校教学对大学生昆曲接受的影响

  (三)社会传媒对昆曲的当代形象的影响

  (四)当代大学生心目中的中国戏曲艺术

  五、困境分析与改革建议

  (一)困境分析

  (二)改革建议

  六、结语

  参考文献

  一、引言

  自宋元时期,昆曲开始萌芽,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昆曲成为宫廷演剧的主角,逐渐走向兴盛。而后昆曲演出逐渐消退,直至后来被京剧所取代。20 世纪 20 年代初,昆曲已极度衰落,紧靠分散于各剧种的演员及昆曲各支派演员苟延余脉。直到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其突出的艺术成就与历史文化价值再一次被人类所认识和共享。

  昆曲艺术历经百年沧桑,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传承与解读,它的形象、地位、程式等在不同时代呈现出不尽相同的面貌,而这一点也正反映出人们价值观、审美观的变化历程。

  对昆曲接受的研究,在中国戏曲发展,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艺术形式多元化的今天,昆曲的生存状况又如何呢?

  在所有昆曲的接受群体中,本文选定了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大学生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对于各种文化现象以及艺术形式有自己的选择和判断能力。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接受程度能够直接影响到今后本国文化发展方向。并且当代大学生对昆曲的接受情况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大学生对昆曲的接受状况主要从外因和内因两个反面分析。外因主要是指学校教育、社会传媒等外部教化的引导作用,由此可以反映出昆曲在当代是如何被传播下去的。而内因主要是考察这种传播之后青年自身的接受状况,包括对昆曲的理解、认可、喜爱程度,如实地呈现昆曲在青年人心目中的形象、在当代中国艺术文化领域中的地位与价值。

  我们立足真实数据反映社会现实,通过本次调查,当代大学生昆曲艺术的接受现状将如实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二、研究意义与考察视点

  接受美学认为:作家与作品的最大价值正存在于不同时期的人们的不断接受、阐释中。

  昆曲艺术在 2001 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后,受到了各方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及其文化传承方式等问题成为了人们聚焦的“热点”。对其接受史的研究也因此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昆曲接受史可以分为三部分:阐释史、影响史和效果史。

  阐释史是以评论家、研究者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不同时间、空间范围的评论与研究者怎样解读昆曲及其作品,以发现社会价值观与审美风尚的演变的规律。影响史是以作家为研究对象,考察昆曲及其作品对同时期以及以后历代艺术创作的影响。

  其中的效果史是以普通观众为考察对象,考察昆曲及其文本在广大的观众中所产生的审美效果、欣赏状况、演变衍化和成因规律,包括观众群的构成及其变迁,不同时代背景下观众对昆曲的接纳、反映及评论。既可以从宏观上把握昆曲的接受情况,也可以从微观上考察昆曲艺术某一作品的接受效果。通过问卷调查、统计的方法对昆曲接受情况进行考察,得出结论。

  以往对昆曲的研究多为自上而下的文学或艺术领域的学术研究,主要分为三方面:

  第一,昆曲历史。昆曲百戏之祖的历史地位及寻常百姓难舍的昆曲情节,使新时期各界人士对昆曲传承进行深刻的反思并提出意见。余秋雨在《笛声何处》中谈到昆曲的衰落了是不必惋叹的历史必然,它曾经有过的辉煌无法阻止它的衰落,而它的衰落也无法否定它的辉煌。而这一切辉煌会有神秘的遗传。他提出:一个民族的艺术精神常常深潜密藏在一种集体无意识之中,通向这个神秘的地下世界需要有一些井口——昆曲。

  第二,昆曲元素。昆曲艺术包含着诸多元素,大致有曲牌、唱词、服饰、道具、音乐、派别等,针对不同元素学者进行逐一或分类研究,显而易见的是昆曲艺术涵盖元素之多、专业跨度之广、专业要求之高给这类学术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此类学术着作也十分零散。周秦在《苏州昆曲》一书中提出昆曲艺术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戏曲最高典范,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原因是它长期以来在文学、音乐、表演、排场乃至于戏曲理论、行业规范等诸多方面文化以及为基础构建起迥异于西方戏剧系统的独特艺术规范和美学理想,从而直接导致了戏曲事业在当今延及未来的发展局面,起影响之深远是无与伦比的。

  第三,昆曲剧本。昆曲的研究自然离不开着作本身,许多学者结合具体的艺术作品分析昆曲艺术特点及人物形象,研究对象以新旧版《牡丹亭》、《长生殿》为主。并肯定了白先勇先生对现代昆曲的突出贡献与艺术成就。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学术界对昆曲研究缺少了直接面对接受主体的考察。

  作为研究者,对于当代社会普通民众对昆曲的实际接受缺乏第一手资料。本文则使用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对当代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同时辅以资料收集和名家访谈,最后撰写调查报告。笔者希望能借此调查研究反映社会、思想、教育、文化、心理等多方面的内容,提供一个昆曲研究的不同视角,试图为今后昆曲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为中国戏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调查设想与操作过程

  (一)调查设想

  笔者以某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考察对象,试图了解以下四方面的信息:

  第一,当代大学生对昆曲实际的接受情况。包括:途径、目的、评价、喜爱程度、对昆曲作品的了解情况以及对昆曲综合信息的了解等等。

  第二,学校教学对大学生昆曲接受的影响。包括对大学所修课程的设计、教科书的引导、老师的授课方法等进行多方因素的考察。

  第三,大学生心目中的昆曲当代形象。这主要受到当代社会传媒的影响。大学生通过各种传媒途径接触昆曲,例如与昆曲有关的影视戏剧作品、各类网站、在社会上引起反响的事件等,由此接受的信息与在校所学不尽相同,这就形成了一种张力。

  第四,当代大学生眼中的中国戏曲。这主要是由昆曲调查延伸出的模块。考察当代大学生喜爱的曲种、是否能够接受流行元素中镶嵌戏曲元素以及对中国戏曲改革的看法等。

  通过初步调查,我们希望从昆曲出发研究中国戏曲在当代发展的生存空间与模式。

  总之,本文的主要基础是通过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同时辅以收集整理的背景调查,以及对大学生和名家的个案访谈,希望能得到一个较为真实、全面的结论,勾勒出昆曲在当代大学生心目中的立体形象。

  (二)操作过程

  调查过程严格按照田野式调查法的基本要求施行,主要分为以下几步骤:

  1.问卷设计:笔者先拟定一份问卷(见附录),然后进行小范围抽样试填,修改,并征求老师意见。

  2.问卷发放:调查采取抽样法。首先笔者选择某学院为调查主体,某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学生生源以江苏省为主,部分来自于宁夏、山东等省市,抽样对象均来自江苏省各市。其次在抽样过程中再次分年级以及专业,注重男女比例、文理科比例的平衡。接受此次调查的学院有人文学院、管理学院、艺术学院、计算机学院、机械学院、化学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数学学院、自动化学院。同时借助网络,使用网络通讯传送问卷调查,让某学院更多的在校学生能够通过网络直接填写问卷。调查效果相当理想。

  3.个案访谈:笔者走访了苏州市昆剧院,与昆曲名家进行了单独访谈,得到了一些第一手的信息,也了解到了隐藏在问卷答案背后的现实。

  4.数据统计:对于人工发放的问卷,采用人工统计的办法,反复校对确保数据统计真实无误。

  5.撰写毕业论文:以调查所得出的数据为基础,如实反映大学生对昆曲接受的现状;同时结合搜集到的信息和已有的研究结论,深入分析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为昆曲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三)相关数据

  调查过程注重抽样对象的合理分布,抽样对象基本信息及比例分配情况如下:

  1.参与调查人数

  参与调查者共有420 人次,纸质问卷发出400 份,回收390 份有效问卷,电子问卷发放 20 份,收回 12 份有效问卷。将此两部分进行合计统计,共402 份有效问卷,占总问卷的 95.71%,符合有效调查要求。

  2.问卷人群分布比例

  性别分布:男生194 人,占 48.26%;女生208 人,占 51.74%。

  文理科分布:理工科200 人,占 49.75%;文科 202 人,50.25%;其中文科内有 52 人为艺术专业学生,占总人数的12.94%。

  年级分布:大一5 人,占 1.24%;大二 99 人,占 24.63%;大三190 人,占 47.26%;大四 108 人,26.87%。

  生源分布:苏南229 人,占 56.97%;苏北173 人,占 43.04%。

  由此可见,本调查样本分布广泛均衡,具有可靠性。

  四、调查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从学生、学校、社会三方面对大学生昆曲艺术的接受现状进行考察。结合调查数据多角度分析昆曲接受现状的根源。与此同时,对以昆曲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戏曲进行考察,了解生存现状分析原因。

  (一)当代大学生对昆曲的实际接受情况

  本模块对昆曲艺术接受的基本情况的考察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客观地考察接受主体(即大学生)对客体(即昆曲及其作品)的欣赏状况、了解情况、熟悉程度等等,量化衡量昆曲接受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是从主观上考察主体对客体的理解、感受、认同、喜爱程度等等。

1. 第一次接触昆曲的途径

第一次接触昆曲的途径

  本模块主要考察了大学生昆曲艺术接受的途径、目的,对昆曲的认知程度,以及对昆曲基本情况的了解等内容,以呈现昆曲被当代大学生接受的基本状况。这既是当代昆曲接受自身的重要内容,也是将其深化研究的总体背景。

  对接触途径的调查可以有效地考察大学生昆曲接受的信息源。第一次接触昆曲的途径有 58.71%的同学选择了“电影、电视剧、话剧、广告等”,15.92%选择了“课堂教学”,他人讲述、书刊杂志、网络分别占 13.18%、9.20%、2.99%。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大学生接触昆曲最具影响的途径是“电影、电视剧、话剧、广告等”。可以说电视、电影传媒给昆曲创造了直观、清晰地平台供大学生了解。

  调查过程中,仅2 人能精确回答出“昆山千灯”是昆曲发源地占总人数的0.5%。有96人知道昆曲发源地为“昆山”,占 23.88%,回答“苏州”的 34 人,占 8.46%。共有 250 人表示“不知道”,占总人数的62.19%。由此看来,大学生对昆曲的基本信息所知较少。

2.关于昆曲的欣赏情况

关于昆曲的欣赏情况

  为了更好地考察大学生对昆曲接受的主观需求,设置了“关于昆曲的欣赏情况”的模块。总得来说,文理科生选择差异不大。选择“我听说过昆曲,但只了解一些基本情况”的有 62.44%,选择“我看过一些昆曲作品或关于昆曲的学术着作,但都是被动地接受”的占 26.62%,合计达 89.06%,这表明超出半数的同学对昆曲的欣赏是被动接受,其中文科生30.69%表示被动接受昆曲,同比理工科学生高出8 个百分点。但值得欣喜的是,还有8.46%的同学选择了“除偶然听说过昆曲外,我还主动去欣赏昆曲作品或查找关于昆曲的一些知识”,选择该选项的理工科学生占10.5%,比文科生高出4 个百分点,这或许说明了理工科学生在接受艺术文化熏陶方面应有较多的自主选择空间而更容易对其产生兴趣。更有2.49%的同学选择了“我欣赏过许多场昆曲演出,也试着学习昆曲”。

  由此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被动地接受昆曲,甚至对昆曲的接受呈现消极的态度,与一些从小接触的现代艺术相比,学生更容易接受诸如钢琴、架子鼓等现代艺术。这也许是因学习压力的影响无法去了解课本以外的知识,也或者是因为从小兴趣的培养使学生远离了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但是仍有10.95%的学生流露出对昆曲的喜爱,昆曲在年青人中的传承有一定的可见性。同时,预料之外的是文理科学生存在一些反差现象,文科生对昆曲的接受存在较大的被动性,而理工科的学生则表现出接受该类文化教育的需求。

3. 了解昆曲知识的主要目的

了解昆曲知识的主要目的

  在了解昆曲的目的上,就总体数据来看,有41.29%的同学选择了“毕竟是我国经典的传统文化艺术,以免别人说到的时候自己不知道”,这其实代表了大部分处于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态,他们已初步具有审美意识和价值意识,但是还不够成熟,在选择和判断的过程中多少受到外界的影响。这其中包括受到自己社交圈的影响,他们会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知识去了解,存在一定的个人功利性。但我们也可以看出,将近半数的同学对我国经典的传统文化艺术是持肯定的态度,他们愿意去了解判断传统艺术的精华与糟粕,从中获得知识。有11.94%选择“想让自己更有艺术修养”、14.68%选择了“希望能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这说明了大学生对自我修养的注重,认为了解昆曲艺术对其个人艺术修养有很大的帮助,其中理工科选择该选项的比率比文科生高出5 个百分点。还有 6.72%选择了“想了解昆曲的发展史和它作为人类世界非物质遗产的神妙之处”。此外 25.37%的同学选择了“应付教学、考试”, 选择该项的文科生比理工科学生高出将近5 个百分点,这是一种极为被动的了解方式,也就是说没有考试压力,这部分的同学很可能从昆曲的欣赏者中消失。

  其实,如果没有外力作用,除了 25.37%的同学外,74.63%的同学还是会对昆曲产生兴趣。究其原因,我们可以说:昆曲不仅是本民族共享的文化资源,更是世界文化的珍宝。

  从调查问卷的 3、4 模块的数据分析显示,文理工科的学生对昆曲态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文科生来说,学习中外艺术文化是必修课程,长期的艺术鉴赏、文学评述等课程的学习难免引起逆反心理,而对于长期与数字、系统、软件、电路、化学反应接触的理工科学生来说,课余时间看小说、看中外文化典籍却成了乐趣非凡的事。相比较文科生而言,他们可以本着自己的兴趣去欣赏艺术、品味文学,没有应试的负面情绪、没有考试的压力,就此培养出了对文化艺术的热诚。从另一面来看,理工科的学生也有接受艺术文化课程的需求,如何利用这种发自内心的需求为理工科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课程,是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士值得深思的。

4. 对昆曲剧目的了解

对昆曲剧目的了解

  此外,调查问卷设置了难度相对较高的昆曲知识模块,在调查过程中被调查者普遍反映本问卷具有一定难度。但是此模块真正用意不在于了解大学生对昆曲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主要考察的是昆曲剧目中有哪些是大学生耳熟能详的作品:

  调查结果与预料基本一致,《窦娥冤》、《牡丹亭》、《西厢记》所选比例分别为22.11%、20.91%、18.07%,占据所有选项的前三位。这三部作品是大学生耳闻最多的昆曲名段,教科书中的语文、历史课本有所提及,自然给他们留下较深刻的印象。接下来的三部作品《桃花扇》占10.08%、《长生殿》占 7.24%、《游园惊梦》占 7.09%,了解的同学就相对少一些。

  同时我们不难看出,以上几部作品的宣传与推广较其他选段来说力度更大、频率更高。就以《牡丹亭》、《长生殿》为例,近几年来都有新版本的推出,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更是让许多人了解了昆曲的艺术魅力,其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而类似于《思凡》、《三醉》这样的名段了解的人甚少。这与他们接触昆曲的深度广度有关,教育教学过程中从未接触过的他们就很少会主动去了解,一些较生僻的选段他们未曾听说过也就不足为奇了。

5.欣赏昆曲演出时最感兴趣的地方

欣赏昆曲演出时最感兴趣的地方

  本模块是对大学生接受昆曲艺术的深入考察,接触昆曲并有内心感悟是每个大学生审美心理的集中体现,他们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有自己内心的衡量标准。大学生对昆曲演出的兴趣集中在哪些方面,调查也进行了统计:

  35.57%选择了“剧情丰富、故事性强”, 23.63%的学生选择“表演细腻、真切、感人”,这两项合计59.20%,说明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昆曲吸引自己的地方在于它感人的故事情节与表演的细腻真实,无论是文科还是理工科的学生,昆曲作品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像许多倍受喜爱的电影、电视剧一样,好的剧情和作品表现力是一部作品成功的关键。其余“人物不勾脸谱,贴近生活”、“唱词多为方言,通俗易懂”、“舞美朴实、大方、美观”所占比例分别为 13.18%、14.43%、13.18%,比例差距较小,但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有这样一部分同学关注到了昆曲的舞美、服装、唱词等,充分反映了他们对昆曲艺术的自我理解与感悟。有同学表示昆曲独特优雅的唱腔也如江南温婉的魅力一样深深的吸引着每一位听者。

6.昆曲经过怎样的改革会比较吸引您

昆曲经过怎样的改革会比较吸引您

  本模块是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对昆曲改革心中的想法。调查结果与想象基本一致,有28.86%的同学选择了“与流行文化结合”,这是当代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一大时代特点,在面对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当代社会,大学生接受着快餐文化的冲击,对于纯粹的传统文化,他们更愿意选择包裹着流行元素的传统文化艺术。另外仅有6.72%的同学认为需要“对唱词使用地方方言的改革”。还有17.41%的同学选择“保持传统就很好,不需要改革”,这也并不意味着他们完全能够接受昆曲,昆曲在当代的生存还需要与时代不断地磨合。

  (二)学校教学对大学生昆曲接受的影响

  学生认识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影响大学生对昆曲艺术接受的因素中学校教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即针对这一重要因素,将焦点对准学生的学校教育,考察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课程安排、教科书的编选、教学参考的引导以及教师课堂教学等因素是如何共同影响了大学生的昆曲接受。

  1.小学至高中教科书中的昆曲

  2001 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 18 科的新课程标准(新课标),2003 年将这一新课程标准推广,还颁布了普通高中最新课程标准。从“一纲一本”到“一纲多本”,这对于习惯了统一教材的教育界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变化。现在全国各类出版社如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北师大出版社等 17 家出版社都曾经出版过正式教材。这种局面有助于丰富教材品种,开发更多的教育资源,这也使课程的编选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地方特色。

  本次社会调查的接受群体中有96.52%的人来自江苏各城市,他们学习生涯中接触过人教版、苏教版两种教科书。那么教科书又是如何介绍昆曲的呢?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四年级下册)》中首次简单介绍了京剧的基本知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七、八年级)》中八年级下册中考虑到教学上的实际需要,以京剧风格的创作歌曲《唱脸谱》作为导入,分别介绍了京剧“铜锤花脸”的名段《铡美案》中的《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驸马不必巧言讲》;越剧名篇《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两段《楼台会》;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这些教科书中基本没有涉及到昆曲。而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着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介绍了昆曲的萌芽、发展、成熟以及衰落。同版本的《历史选修 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中第八单元《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详尽的阐述了昆曲的形成、衰落、文化价值以及昆曲的拯救和保护,但极少数高中选修此课程。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音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丝竹流韵》中谈到昆曲、评剧,书中介绍昆曲起始于元末明初的昆山腔,迄今已有600 年的历史,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是一种融诗、歌、舞、戏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并且选用昆曲《牡丹亭》选段【皂罗袍】和《卜算子·咏梅》。

  综上所述,从小学至高中学生所接受的关于昆曲的教育是十分有限的,也因应试教育的限制,许多教师与学生在教科书之外不会选择深入了解其他的知识点。

  2.大学课程中的昆曲

  调查问卷中设置了关于大学课程中昆曲课程选择、教师讲授两方面的模块,主要考察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接受昆曲教育的状况。

7.课程中有无昆曲教学的内容

课程中有无昆曲教学的内容

  22.14%的同学表示他们的课程中有昆曲教学的内容,77.86%选择了“没有”。据了解到理工科的学生因专业限制,课程中并没有与昆曲相关的课程安排,接触昆曲课程的唯一机会就是选上昆曲公共选修课。而作为文科生,了解东西方文化艺术是本专业的基本要求,因此专业选修课程中安排了戏曲课程,选择“有”占31.19%,比例相对较高。其中音乐专业 42.31%的学生表示课程内有昆曲教学。但此数据也受到年级的限制,调查显示高年级的学生选择“有”的比例较高。此项调查充分反映了大学内昆曲教学存在着专业、年级的差异,大学是一个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所,学生根据自己需求选择自己的专业课程,因此数据一方面能够反映学校对传承戏曲文化的教育力度,另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接受戏曲教学的需求度。

8.如果课程中没有安排昆曲的学习是否会找资料来看

如果课程中没有安排昆曲的学习是否会找资料来看

  本模块能充分反映大学生在课外了解昆曲艺术的主动性。对大学生而言已基本没有巨大的升学压力,且能够自由地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所以这道题的调查结果是真实有效的。

  仅 11.19%的学生选择了会在课余找昆曲资料来看,47.76%表示看情况而定,这就依赖于学校和社会的引导。学校和社会的引导很大程度上决定着47.76%的学生是否会选择主动去接受昆曲。但41.04%的人明确表示他们不会主动找资料来了解昆曲。总体看来,大学生对昆曲接受持消极态度。

9.老师关于昆曲艺术的讲述对自身的影响

老师关于昆曲艺术的讲述对自身的影响

  本模块受到昆曲课程安排的限制,许多没有接触过相关课程的同学选择了“对我没什么影响”,因此该选项占据了 62.44%。另外 28.86%的学生选择了“对昆曲更感兴趣了”,8.71%选择了“对昆曲反而更不喜欢了”所占比例较小。

  大学生在接受昆曲的过程中教师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昆曲艺术,由学生自己对昆曲进行心灵探寻。

10.关于在学校开展昆曲普及教育的必要性

关于在学校开展昆曲普及教育的必要性

  23.88%选择了“有必要,中学时期比较合适”,23.13%选择了“有必要,大学时期比较合适”,19.15%选择了“有必要,越早开始越好”,三项合计 66.16%,超过半数的学生觉得学校有必要开展昆曲普及教育。这是学生对学校教育的依赖性导致的,在调查过程中甚至有学生表示要将昆曲列入高考考试范围内,以此扩大昆曲的接受面。同时也有许多学生认为一切要从孩子抓起,从小接受这些艺术文化的熏陶能够很容易地培养学生对它的兴趣。

  另外,11.69%认为“完全没有必要”,他们表现出了对此类教学的排斥。22.14%选择了“无所谓”,这显示出了他们对于昆曲的消极态度。

  本模块让我们清晰看到,在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下,很多学生有了解课余知识的需求,但是受到思维定势的限制,许多学生认为要真正掌握新知识需要得到学校课程、教师教授的帮助。那么,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拓展教学内容,将昆曲带到课堂中,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接受昆曲艺术,而不是一味地按部就班教科书中的内容。

  (三)社会传媒对昆曲的当代形象的影响

  当代的昆曲艺术与以往相比更明显地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学术界的昆曲有着多维的角度,继承、推崇、颂扬昆曲的地位仍是主流。然而广大不从事文学艺术研究的人们对于艺术界、文学界的研究成果不容易有足够的了解,对于普通民众产生影响的,反而可能是一些边缘的异声。一些关于昆曲的新兴的话题与作品通过传媒的炒作释放出来,影响、改变、重塑着民间的昆曲艺术形象,也影响着信息来源广泛、对新兴思想观念极为敏感的大学生群体。

  1.网上昆曲

  在 2000 年 12 月 30 日用Google 搜索引擎输入“昆曲”进行搜索,可以得到68100 个结果,而在2011 年 10 月 30 日同样用 Google 搜索“昆曲”可以得到4510000 个结果,是2000 年搜索结果的66 倍,其中 773000 个中文网页。在新浪输入“昆曲”进行搜索可以搜索到相关新闻 18149 条、视频 2407 个、微博 143021 个。在搜狐可以搜索到网页 720007个、知识16761 条、视频36490 个。在当代,网络已然成为昆曲传播不可小觑的途径和力量。

  网上关于昆曲的内容包括昆曲历史、剧照、选段视频、音乐、昆曲演员资料、热门话题等。许多个人微博中提供了一些写照昆曲的精彩文章,描述了他们对于昆曲的个人见地和学习昆曲的感想。不可否认,网上资源的丰富和快捷,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学生了解昆曲艺术。

  昆曲通过网络的传播和接受的一个重要阵地就是网上论坛、贴吧,很多昆曲专门网站都设有论坛,另外一些知名网站也设有昆曲论坛,百度有昆曲贴吧,网友可以在此对昆曲的看法作自由交流。

  网上讨论的热门话题有“昆曲迷中年长者的特点”、“昆曲是否比较婉约”、“昆曲迷中的 90 后”、“昆曲清中叶后衰落的原因”、“苏州山塘昆曲馆图片集”等等。

  在“百度贴吧”搜索“昆曲贴吧”,共有主题数2543 个,贴子数22884 篇,昆曲贴吧迷 683 人。“自制牡丹亭桌面”一贴点击高达9288 次,回复达111 条。论坛中有推崇昆曲艺术的,自然也不乏贬低昆曲的。热门贴“昆曲迷中年长者的特点”中一位网友对贬低昆曲者这样的回复:

  须知,文化需要革新,但古典文化在当代的呵护更加重要,尤其是昆曲这类亟需重点保护的文化,当我们保护、发掘、恢复、传承到位了,再谈新思想,再谈革新比较好。好比一个大病初愈的人,先要休养生息,恢复元气,至于加强体育锻炼则是后话了。

  众多帖子中不得不说到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帖子——“昆曲迷中的90 后”,该贴点击次数 2862 次,回复达114 条。此贴能够反映众多喜爱昆曲的80、90 后的想法:

  学校里的同道中人还是太少了,都没人可以交流。学校就算有昆曲社团,团里大部分人是为了学分。

  本人生于 90 年,对昆曲很感兴趣。不觉得90、80、70 后有什么不同,不过,有一点却是承认,现在的年青人里面对这些古典艺术感兴趣的越来越少了。年青人有他们更感兴趣的东西,不一定是多好的东西,但是因为在他们的圈子里就很流行。我深感无奈。

  如果您不了解昆曲,建议看一下余秋雨先生的《笛声何处》,你会从不了解到了解,如果您了解昆曲,您更应看余秋雨先生的《笛声何处》,你会同那美丽的苏州,那似远似近的笛声一道悠扬……从论坛网友发自内心的回复可以看出,在当代我们依然需要昆曲,即使有许多东西束缚着昆曲的发展,热爱昆曲、传承昆曲是每一个昆曲爱好者的心声。而这些昆曲爱好者中不乏众多的年青人,他们对于昆曲的现状深感无奈,但是他们不曾放弃对昆曲艺术的追求。

  2.新编昆曲

  新编影视作品在当代十分流行,许多旧版电影、电视剧通过新编得到了强烈的反响,当代年青人也热衷于此。 以下是关于大学生对昆曲新编所持态度的相关数据。

11.是否看过由昆曲作品改编或者主要描写昆曲的影视、音乐或网络文章

是否看过由昆曲作品改编或者主要描写昆曲的影视、音乐或网络文章

  近年来关于昆曲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非常多,昆曲历史剧《公孙子都》、昆曲《红楼梦》、纪录片《昆曲六百年》等作品相继推出。问卷中 41.04%的学生表示看过由昆曲作品改编或者主要描写昆曲的影视、音乐或网络文章,58.96%的选择了“否”。也就是说,接近一半的同学接触过此类昆曲作品,那么对于这些改编他们又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12.关于这些改编的看法

关于这些改编的看法

  认为“比原作品有意思”的占11.19%, “改得不好,照原着差多了”的占7.21%,认为“各有各的好,也是一种理解”占66.67%,另外14.93%选择了“改不改都无所谓,不感兴趣”。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新编昆曲的态度比较谨慎和理性,尽管这些作品可能语言更符合当今习惯,内容更有当前时代感,但并没有得到一边倒的喝彩声。大部分同学还是尊重昆曲原着的唯一性,认为新编的作品只是后人的再度阐释,并且加入了很多改编者个性化的理解。多数学生同意,如果要真正了解昆曲,还是要回到昆曲的原着。调查过程中,许多学生坦言比起昆曲原有的表演程式或文字性作品,更喜欢昆曲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在他们面前,但是这种多元化是建立在对原有着作尊重的基础之上的,他们认为青春版《牡丹亭》、青春版《桃花扇》和新版《长生殿》就是三个成功案例。

  苏州昆剧团携手白先勇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融合了古典与现代元素,首演即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关于青春版《牡丹亭》的创意,白先勇先生在《牡丹还魂》一书中宣示:

  为什么要制作“青春版”《牡丹亭》?因为昆曲演员老了,昆曲观众老了,昆曲本身也愈演愈老,渐渐脱离了现代观众的审美观。制作青春版《牡丹亭》的目的就是想做一次尝试,借着制作一出昆曲经典大戏,举用培养一群青年演员,而以这些青春焕发、形貌俊丽的演员来吸引年轻观众,激起他们对美的向往与热情。最后,将昆曲的古典美学与现代剧场接轨,制造一出既古典又现代,合乎二十一世纪审美观的戏曲。换句话说,就是希望能将有五百年历史的昆曲剧种振衰起疲,赋予新的青春生命。

13.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和苏州昆剧院合作的青春版《牡丹亭》、江 苏省昆剧院新排的青春版《桃花扇》红遍中国,尤其得到年轻大学生 的青睐。对此现象的看法

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和苏州昆剧院合作的青春版《牡丹亭》、江 苏省昆剧院新排的青春版《桃花扇》红遍中国,尤其得到年轻大学生 的青睐。对此现象的看法

  台湾着名作家白先勇和苏州昆剧院合作的青春版《牡丹亭》、江苏省昆剧院新排的青春版《桃花扇》红遍中国,尤其得到年轻大学生的青睐。根据调查数据我们来分析大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

  54.48%的学生选择了“它可以给昆曲带来活力,不妨多排几出”,调查显示多数人认为此类的昆曲作品能给古老的剧种带来新的生机。

  结合以上三题的考察,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大学生在接受新版昆曲是理智而谨慎的,他们希望新编的作品一方面能以新面貌呈现在眼前,另一方面也想要保留昆曲的原汁原味,这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心理特点。

  (四)当代大学生心目中的中国戏曲艺术

  昆曲作为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朵奇葩,它的兴衰也代表着众多戏曲的现存状况。本文以昆曲为基点,延伸到整个中国的戏曲文化。本次调查设置了五个模块,主要考察大学生喜爱的戏曲、认知程度、内心看法、改革建议等。

14.喜欢的戏曲种类

喜欢的戏曲种类

  喜爱的戏曲种类调查中:“京剧”24.31%、“黄梅戏”23.68%,所占比例均超过总人数的五分之一,而这两种戏曲是我们生活中接触最多、最耳熟能详的曲种。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设置的九州大戏台、CCTV 空中剧院等栏目中主要介绍的基本为京剧、黄梅戏等,这些曲种的宣传力度远远大于其他地方戏曲。也因这些戏曲唱词较靠近普通话,能被大部分人听懂并接受,互相传唱,就扩大了受众的范围。昆曲、越剧的选择比例分别为12.34%、11.71%,在其余选项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许多同学承认从小接触它们的机会较多,因此选择这些戏曲。另外,还有同学表示喜爱自己家乡的淮剧、扬剧等。从调查来看,接触频率的高低能直接影响到戏曲受欢迎程度的高低。可以说,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受众范围成为众多即将没落的地方戏继续生存的一条出路。

15.对中国六大曲种的认知程度,统计选对的个数

对中国六大曲种的认知程度,统计选对的个数

  此外,对于传统戏曲,一些基本的常识也不为众多大学生所知,我们将在本模块调查数据中清晰地看到这一现象:

  中国六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秦腔。其中能完全答对的仅22 人,占总人数的 5.47%,能回答出五个的共 70 人,占 17.41%。绝大多数人能回答对四个,共 158 人,占总人数的 39.30%。另外有 5.72%的学生完全回答不出六大曲种。中国传统戏曲作为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它的基本常识鲜为青年人熟知,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当然,这种现状不能绝对地归咎于学校教学或社会传媒或学生本人,但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是一味追求应试、一味批判传统、一味崇洋媚外、一味推崇快餐文化的今天,我们如何能立足世界、弘扬民族文化。面对传统戏曲,我们选择传承与弘扬,只有本国民族文化不断健康地成长,才能使本民族的人民增强自我意识、提高竞争力。

16.对传统戏曲的看法

对传统戏曲的看法

  显然,大学生在本模块中能充分表达出他们对戏曲的真实想法,48.01%选择了“有兴趣的人可以自主了解并学习”,这反映出大学生的选择意识,当他们对一个事物不感兴趣的时候,往往从其利用价值上考虑如何对待它。选择此选项的同学基本表达了对戏曲持无所谓的态度。44.53%选择了“全民都该了解和传承的传统文化”,这部分学生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戏曲,从传承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看待戏曲,客观而且理性。也有 1.74%的学生表示戏曲是陈旧、过时的东西,完全没有必要再大力推广。这些都充分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戏曲的一种真实看法。

17.对于传统戏曲与流行歌曲结合,如陶喆《苏三说》、王力宏《花田 错》、龚琳娜《忐忑》、南拳妈妈《牡丹江》等所持态度

对于传统戏曲与流行歌曲结合,如陶喆《苏三说》、王力宏《花田 错》、龚琳娜《忐忑》、南拳妈妈《牡丹江》等所持态度

  本模块选择了四首受欢迎程度较高的流行歌曲作为案例,主要考察学生对于传统戏曲与流行歌曲结合的态度。55.22%表示“很喜欢,符合年轻人的口味”,这与前文对昆曲新编的考察有些差别。对于昆曲新编大部分同学理智而谨慎地面对,而对于受追捧较多的流行歌曲融入戏曲元素,大学生反映出极大的兴趣,超过半数的人喜爱这类形式的作品。23.63%认为“无所谓,和其他流行歌曲差不多”,15.67%认为“不喜欢,搭在一起不协调”。调查中有同学反映戏曲与流行歌曲的结合成功的就会得到众人喜爱,而失败的就会显得不协调,他们更愿意有选择地听这些作品。但他们同意这不失为一种引进,能够引领听众去进一步了解戏曲。

18.关于让戏曲传承下去的方法

关于让戏曲传承下去的方法

  谈到戏曲的改革,53.23%选择了“顺应潮流不断结合新元素”,这与以上的调查结果是相吻合的。31.09%选择了“进一步面向市场,像电影、电视剧一样”,这反映了大学生希望戏曲发展要面向市场,了解大众所需。这两项合计84.32%,说明了大学生较容易接受戏曲以新形式传承。这就回答了为什么当代许多戏院演出票价优惠却滞销,上座率完全不能与一些明星的演唱会相提并论。一方面是宣传不够,许多人根本不了解戏院的演出场次,另一方面是艺术表现形式局限,忽略了舞台的视觉化效果。也有10.20%的学生认为戏曲的传承需要“国家下政策,斥巨资扶持”,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与宣传能为戏曲的传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调查中,许多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保持本身原味不变的前提下,题材形式改革,可以在上述说的流行歌曲或影视方面里面添加些戏曲元素;继承传统,走进课堂,培养熏陶青少年对传统戏曲的爱,不妨将戏曲考察列入高考考试范围;也有人认为民间自有传承者,绵延不绝。

  五、困境分析与改革建议

  通过以上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昆曲艺术接受受到外力和内力的共同作用。外力包括学校教学和社会传媒的影响,内力则是昆曲作品的自身魅力及其所激发起的欣赏欲望。这样的力量推动着大学生去认识昆曲、走进昆曲。

  由调查可知,当代大学生昆曲接受的综合状况并非良好,他们平时接触昆曲的渠道以电影、电视剧、话剧、广告等为主,对昆曲的了解并不全面,也很少有深入学习过的学生,大多数人是基本知道昆曲。但他们对昆曲有较高的认同度,也承认了昆曲的经典,肯定了昆曲的当代价值。但结合以上数据分析,当代大学生昆曲接受现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困境分析

  1.昆曲接受有效途径的单一性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迅猛发展,学习、工作、生活网络化已成为现实。学生接触文化知识的途径日益增多,但追求快速文化的当代社会缺乏对信息有效消化和吸收,从而造成信息的泛滥和少之又少的文化积淀。当代大学生也遭受着这样的信息化社会的冲击,面对网络上诸多传统而古老的昆曲视频与资料却无从下手。而家庭作为较好的启蒙教育基地,因父辈文化修养的广度深度不同而未起到较好的启蒙作用。电影、电视剧、话剧、广告等成为众多大学生第一次接触昆曲的途径,这明显显示出了昆曲接受有效途径的单一性。

  2.昆曲接受的被动性

  “应试教育”多年来成为目前教育模式副作用的代名词,这个词也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内心。大学生特别是文科生对昆曲的接受是被动的,众人坦诚被动地接受只为“应试”。

  而这种接受态度是消极的,不利于学生自身文化艺术修养的形成,也不利于昆曲的可持续发展。单纯以灌输的方式教授学生,使许多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兴趣的培养十分缺失。

  寓教于乐,而如今教与乐已基本脱离,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对于昆曲的接受也是如此。一味地照本宣科,无法直接感受到昆曲曲韵的优雅与舞美的温婉,大学生对昆曲的兴趣是很难被激发的。

  3.昆曲课程设置的片面性

  在大学生普遍被动接受昆曲的背景下,文理科生的主动性倾向出现反差是值得深思的。大学培养的是专业型人才,文理科之间课程的安排更是有巨大的差别,基本按照培养纯专业人员方向设置课程。本次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理工科的学生对昆曲有着进一步了解的需求,而一直以来接受文化艺术课程熏陶的文科学生却选择了被动,形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学校教学的误区,应试化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也忽视了对感兴趣学生的进一步引导和帮助。另一方面是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长期接触一件事物而产生的逆反心理,造成文科生不爱文学艺术,理科生不爱数字电路,这显示出学校课程设置的存在一定片面化。

  4.社会传媒引导的功利性

  社会媒体的引导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片面追求高收入、高收视率,一味追求媚俗文化,让社会呈现浮躁的一面。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让很多人失去了静下心来听一段昆曲的时间和想法。白先勇先生曾说过:“我喜欢老北京,那些胡同,那些老味道,它有深厚的文化意蕴。现在现代化了,反而有点浮了。我们应该有像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等这些民族传统文化的基因在身体里面,流在我们血液里头,这才是中国人。”社会的快节奏与信息的快餐化让都市中的人们放不下匆忙的脚步,社会传媒的功利性也让众多传统文化逐渐走向边缘,社会传媒对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引导存在误区。

  5.昆曲优秀作品的缺失性

  昆曲的美在于她悠长婉转的唱腔,昆曲的魅力在于她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许多人为昆曲敞开心扉正是因为这两点,但是当代的昆曲出现了断代的现象。昆曲面临的困境不在于缺乏好的昆曲演员,而在于优秀剧本的短缺。对经典传统剧本的新编如青春版《牡丹亭》

  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该剧自2004 年首演以来,足迹遍及大陆23 个城市及台、港、澳三地,亮相美国、英国、希腊、新加坡等国舞台,共献演200 场,进场观众达40 万人次,其中七成都是青年观众。但是这样的新编剧目寥寥无几。昆曲剧本的困境钳制了昆曲进一步发展的脚步。

  本次研究,笔者走访了苏州昆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周雪峰,周雪峰先生就昆曲的接受现状与昆曲的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结合以上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周雪峰先生的建议,现对昆曲的改革提出几点拙见:

  (二)改革建议

  1.以传承传统剧目为主,在传承的基础上谈改革

  周雪峰先生认为:“昆曲走的路应该是传承,这是最主要的。‘传’字辈老师掌握几百出戏,但是至今我们掌握的屈指可数,这个现象告诉我们最先要做好的就是传承,将精髓传承下来,传给下一代。”只有将传承的工作做好才有谈论改革创新的条件。

  白先勇先生作为青春版《牡丹亭》的总制作人和艺术总监,他觉得走过200 场的青春版《牡丹亭》终于从一个初生的婴儿长成了青春勃发的少年。“这出戏能受到国内外学术界、文化界的普遍肯定,其中主要原因是在制作中,我们将传统与现代成功磨合成昆曲美学的一个新方向。”由此看来,一切改革与创新都是建立在良好的传承基础上的,昆曲传统的演绎风格与剧本都是昆曲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只有在原有独特韵味的基础上与现代元素结合才能使昆曲以新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

  2.提炼精华,结合当代受众实际审美需求开展改革

  青春版《牡丹亭》的舞台效果给人巨大的冲击力,实现了从“美丽的古典”到“青春的现代”华丽蜕变,编剧的成功在于将原本的五十五折取其精华删减成二十九折,更以其一波三折的剧情发展吸引了大众。昆曲固有的冗长剧本和动辄几十折的演出让许多想要尝试接触昆曲艺术的人望而却步。谈到青春版《牡丹亭》,周雪峰先生这样评价这部作品:“精致是其主要特点。从演员的选择、舞美的淡雅、服装的清新、音乐的选择,都散发着江南气息,处处体现着精致。同时折子的数量变化也让现在的人更能够接受,不会让人觉得冗长,剧本的整理花了很大的功夫,给人一个情节跌宕的爱情故事,台词连贯、身段全新包装、音乐舞美都很淡雅,就像西方的歌剧一样十分有特色。这些都是昆曲变革可以借鉴的,昆曲不需要大的变革,而是要将传统保留下来,加以修饰。视觉上要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要求,剧情要跌宕精简符合现在的快节奏的文化需求。”

  如此看来,精编原有剧本,取其剧情精华之处,突出重点情节,故事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明确;服装、舞美、化妆符合当代审美要求,在保持原味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优化舞台效果。这些都是昆曲变革值得注意的方面。

  3.走进校园,提高师资水平,培养静下心来的受众

  白先勇先生在接受《中国文化报》记者采访过程中说道:“要从教育上,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评估。要好好地编写一下我们几千年的文明史,可以做教材用的。在大学里面,每个学生都要学中华文明史,不管是学什么专业,都要念。我在美国加州大学教书时,他们的本科生不管是什么科,都要选修西方文明。现在的问题是,什么人去教,要先培养一批老师。”学校教学能给大学生学习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学校课程的设置和教师讲课的深度、广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接受知识面的广度。学校培养的是学生的兴趣,并不一定要培养专业人士,教会学生静下心来听一段昆曲,从中感受到快乐、充实、满足,这是学校需要学会的教学方式。周雪峰先生认为,昆曲毕竟是小众文化,就像日本的歌舞伎一样应该受到尊重,它并不一定要像各大明星的演唱会一样,它需要的仅仅是静下心来倾听的观众。

  4.政府政策、资金的扶持,创造良好的社会坏境

  国家、政府的方针政策,是社会舆论的风向标,政府的大力扶持能给昆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出台昆曲发展五年计划,今年是第二个五年计划。每年投入一千万作为扶持资金,主要有创办昆曲学习班、举办昆曲节,还有专门针对剧目的扶持以及昆曲传承的扶持。与以往相比政府对昆曲事业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此外,政府提出将“高雅艺术进校园”印成课本在中小学试行,以及借鉴地方传承艺术文化的经验向全国推广。这些初步的政策已基本为昆曲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六、结语

  昆曲的变革与发展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这是它必然要面对和正视的客观现实。但是以其极具独特魅力的表演形式来说,它的前景是美好的,如何走出困境实现华丽的蜕变,这需要昆曲研究着和爱好者的共同努力。昆曲的改革创新是值得为中国戏曲界借鉴的,昆曲的接受现状深刻反映了中国众多传统戏曲的现状,如何将小众文化或大众传统文化的精髓代代传承下去,是需要每位学者结合客观实际去分析和研究的。虽然道路曲折,但前景的美好值得我们坚信,昆曲以及中国传统戏曲将在新时代里探索到新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周秦:《苏州昆曲》,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

  [2]余秋雨:《笛声何处--关于昆曲》,古吴轩出版社 2004 年版。

  [3]白先勇:《牡丹还魂》,文汇出版社 2004 年版。

  [4]周兵 蒋文博:《昆曲六百年》,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年版。

  [5]高福民:《姹紫嫣红--中国昆曲遗产》,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 年版。

  [6]郭晨子:《昆曲--今生看到的前世》,新星出版社2006 年版。

  [7]吴新雷:《中国昆曲大辞典》,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8]朱琳:《昆曲与江南社会生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

  [9]王悦阳:《画说昆曲》,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 年版。

  [10]罗纳德?扎加 约翰尼?布莱尔:《抽样调查设计导论》,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

  [11]孟庆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12]教师资格考试研究中心组编:《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年版。

  [13]教师资格考试研究中心组编:《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年版。

  [14]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 年版。

  [15]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 3》,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

  [16]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 6》,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