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产业经济学论文

中国产业结构思想的研究范式和写作线索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6-17 共3738字
论文摘要

  产业经济学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在中国兴起以来,因为其实用性和现实性,在学术界和生产领域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这既可以从已发表的为数不少的研究文献得到证明,也可以从产业经济学研究取得较为强烈的社会反响获得佐证。但是作为产业经济学重要的产业结构思想,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篇系统地研究建国以来产业结构思想演进的轨迹的文献,更不用说该用何种方法来研究,所以在未开始系统研究产业结构思想之前,有必要在方法上认真进行构架,否则研究的有效性就难以保证。

  一、中国产业结构思想的研究范式适用
  
  1. 史学分析方法。史学方法作为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产业结构思想作为经济思想史的一部分,史学方法当然成为产业结构思想研究的基本方法。史学方法必须依照产业结构这一对象发展的自然进程揭示其发展规律,当然属于描述性的方法。在描述我国产业结构思想演变的脉络时,在时间上我们限定为 1949 - 2009 年这 60 年时间,同时也是十一五规划年。60 年时间里关于产业结构思想的史料可谓浩如烟海,所以整理、挖掘史料的工作比较艰巨,历史学方法其重要性自不言而喻。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确,产业结构思想主要来源于三大部分,一是产业经济理论; 二是产业政策; 三是产业实践。相应地表现为,产业经济理论主要来源于西方产业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经济学家们对产业结构理论新的认识; 产业政策主要体现为主要领导人的产业结构思想、党的文献以及我们前面讲过的历次五年规划,特别是建国后相当长时间产业结构思想主要体现为领导人的思想,所以在这方面的史料的挖掘必须要复原历史,才能做到不加任何修饰产业结构思想的梳理; 产业实践当然来源于实践当中,改革开放以后,关于产业经济的思想发展可谓是百家争鸣,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在进行资料整理时同样也不能轻视产业结构思想在这 60 年时间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在指导实践过程中取得什么成绩,反过来实践又对思想的升级产生多大影响。这些方面都要求我们使用历史分析方法。

  2. 结构分析方法。着名的经济学家钱纳里认为,结构主义的基本假说形成于20 世纪50 年代,结构主义学派的基本观点是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经济,必须要把传统的经济结构转换为现代化、城市化、多样化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本身属于发展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所以采用结构分析方法是理所当然的。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使用结构分析方法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的融合: 一是从横向看产业结构( 此时所谓的产业结构是指狭义的产业结构) .第一、二、三次产业产值分别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以及作为生产要素指标之一劳动力在三者之间流动情况,是我们分析三次产业之间结构基本的立足点。由于两大指标在不同地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因而导致产业结构思想在此阶段和彼阶段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思想传承,所以就必须采用动态的结构分析方法。二是从纵向看产业结构。从国外有关产业结构理论看,霍夫曼详细讨论了工业内部结构如何变化,我们暂不评价其比例和划分是否合理,至少他的研究开了产业内部结构研究的先河,为我们新型工业化发展、工业内部的调整和升级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而关于农业和第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研究目前学术界涉及较少。三是从空间看产业结构。产业的空间结构在我国主要体现为区域发展不平衡,一方面在分析中可以采用区域经济史分析方法,指出各个地区有其地理位置的差异、资源禀赋不同,表现出来的各区域产业发展结构是不相同的; 另一方面在整理产业结构思想时把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演变考虑进来以充实完善第一、二、三次产业在区域之间的分布。比如邓小平同志的先富带动后富、东中西部发展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等,都是我们产业结构在空间的分布和演进战略,当然更是我们现阶段产业结构思想在空间分布上的创新。

  3. 系统论分析方法。系统论分析方法是近年来经济学术界广泛采用的方法,因为系统观中的整体与部分关系分析法、中介与层次分析法、无序有序过程分析法等,无一不可运用于思想史研究中。首先,特别是产业这一对象本身就是中观概念,使产业分析呈现出微观分析、中观和宏观分析递进的层次关系。中观分析贯穿于产业结构思想的始终,在此基础上以宏观分析为主,微观分析为辅。产业结构思想的演进主要从宏观因素政府层面和微观市场因素去研究。其次,我国产业结构分析必须放在世界范围内这一大背景下进行,全世界作为一个整体,中国产业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所以必须指出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和与现今世界产业演进的趋势比较。另一方面,我国产业结构由于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肯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发展趋势。综合两方面,我们可以得知产业结构思想演变具有本国国情性和开放性,所以在梳理产业结构思想时必须兼顾两者,包括前苏联的产业结构思想。改革开放后,理论界兼收并蓄,大量引进西方产业经济学理论,到 21 世纪初,我国产业结构理论已经形成了实践和理论结合态势,在实践中特别注重本国国情,例如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末提出我国要搞高新技术产业,到本世纪初又提出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我们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伟大贡献。最后,系统论中动态分析。动态分析是指研究产业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显示出的种种发展、演化的规律,特别是产业间关系在经济发展中此消彼长的规律和产业内部相互演进的规律。

  二、中国产业结构思想研究的写作线索
  
  有关“思想史的写法”的最新讨论,焦点在于着述的体例和史料选用两个方面。长期以来,无论是一般思想史还是各专门思想史,基本是以精英人物为线索展开,按时间顺序排列章节,所以对 1949 年以来产业结构思想演变研究,人物的思想演变同样是我们写作的一条重要线索,但更重要的是,产业结构思想研究具有其他思想研究的特殊性在于涉及到的人物很多,包括学术界人物,也包括历届领导人,并且也没有专门从事产业结构思想研究的经济学家,所以在写作过程中如果我们按照人物思想这一线索,未免有失偏颇。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思想史在写法上的创新出现在赵靖先生 1998年出版的《中华文化通志·经济学志》一书的研究中,推翻了以前以历史人物思想为线索的写作范式,而是以思想、理论为纲,以历史顺序为目 .产业结构思想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在写作过程中笔者将采用赵靖先生的范式,先划定时间段,如我们将 1949 - 2009 年这 60 年时间划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 1949 - 1978) 为第一阶段。市场经济体制探索时期( 1978 - 1992) 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理论界讨论的最多是经济体制改革,特别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改变了农业中种植业生产组织形式,进而促进了农业内部结构的优化。研究的第三阶段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 1992 -2003) ,在产业结构的思路上体现三种路径: 一是以农业为基础的产业政策思路; 二是以重工业为主导的产业政策思路; 三是以机电工业及第三产业为重点发展对象的产业思路。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时期( 2003 - 2009) 年是第四阶段,中央提出要把我国打造成一个制造业大国,并且是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前提下发展制造业,是在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为现代的高效益、低投入的经济发展方式下进行的,是和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本质不相同的一种新思路。

  三、方法的功用
  
  对中国产业结构思想的研究方法探讨是极端重要的问题。但是方法选择不是本体性的,而是功用性的。之所以说这种选择不是本体性的,是因为研究方法的存在与作用从来不能离开研究的具体实践。中国产业结构思想研究方法只能与中国产业发展实践研究联结在一起才是有意义的。离开中国产业结构思想的自身演变,关于中国产业结构的研究就是不能存在的,离开中国产业结构诸问题的研究,中国产业结构思想的研究方法就是纯粹空想而没有针对性的。从中国产业结构思想研究为自己寻找合理的存在理由来看,这是一个顺推的过程。从中国产业结构思想研究为自己确定理性的研究进路来讲,这是一个逆推的过程。不论从中国产业结构思想的存在推向中国产业结构思想研究再推向中国产业结构思想的研究方法,还是从中国产业结构思想研究方法反推向中国产业结构思想研究再推向中国产业结构思想的自身演变,三者都构成相关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方法在其中都不具有独立存在的根据。之所以说中国产业结构研究方法的选择是功用性的,是由于它是绝对服务于本文中国产业结构研究活动需要的。在研究的具体实践中,它始终是第二性的、从属性的。是笔者根据研究的对象进行甄别和取舍的,那么我们何以选择这些方法,主要在于使之具有的活性因素能够服务于现代经济生活的深层精神需要。简单地讲,中国产业结构研究方法选择的功用目的,一是要提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二是要促进中国产业经济学的健康发展; 三是努力促使产业结构作为产业经济学分支学科的诞生,这是对中国产业结构思想研究的方法最大功用的一种预期。

  参考文献:

  [1]胡寄窗,谈敏。 新中国经济思想史纲要[M]( 1949 - 1989) .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2]刘志迎。 现代产业经济学教程[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7.
  [3]赵晓雷。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 1949 - 2000) [M]. 上海: 人民出版社,2001
  [4]赵晓雷。 经济思想史学科界定及研究方法的技术性要求。 经济学家,2005( 3)[5]田甜。 经济思想史研究方法浅议[J]. 消费导刊,2008 ( 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