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戏剧论文

即墨柳腔面临的困境及其保护传承策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1-10 共2314字

  一、地方剧种即墨柳腔的历史渊源

  柳腔这一剧种大致产生于清代中叶的即墨西部地区,逐渐形成后流行于胶东一带。柳腔是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形成的,又称“老拐调儿”、“哦嗬唵”.据调查:乾隆十三年(1748年)时,年景不好,群众生活无法维持。西边(指即墨县以西)各县的群众背井离乡,四处逃散,来即墨者甚多。在乞讨时演唱。当地群众称他们演唱的戏为“周姑子”,即“肘鼓子”,传到本地又称“本肘鼓”.当地群众非常喜欢,学唱者最多的地区是即墨西部靠沽河一带的刘家庄、吕戈庄、挪城、丰享庄等村庄。

  1900年前后,艺人们组织起5个初具规模的柳腔班社,除在县内演出外,还到平度、掖县、莱阳等地巡回演出。演员们对柳腔进行挖掘、整理和加工,其主要传统剧目四大京(《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和八大记(《玉杯记》《金簪记》《罗衫记》《绣鞋记》《风筝记》《钥匙记》《丝兰记》《火龙记》)。

  即墨县于1956年成立了专业柳腔剧团。1976年即墨柳腔剧团重新恢复,被文化部列入“天下第一团”的行列中,即墨市也成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二、即墨柳腔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1.靠政府“输血”非长久之计。现实说明地方剧种仅仅依靠政府或社会力量“输血”、资助养起来,这对于一个地方剧种来说不过是权益之计,从长远角度来看效果并不明显。柳腔要获得新生,必须从自身内部焕发新的生机,靠自身旺盛的生命力赢得发展。

  2.娱乐方式多样化,使柳腔剧场艺术失去垄断优势。娱乐方式多样化的今天,柳腔剧场艺术不仅失去了垄断优势,而且已被逐步地边缘化,人们从众多的新兴娱乐方式中获得娱乐体验,柳腔今天所处的位置相对尴尬。

  3.柳腔的方言俚语,在今天的背景下,确实让人有“土得掉渣”之感,使得一些赶新潮的年轻人离开它。同时,由于其方言味太浓,别的地方观众听不懂,无法普及,这就让柳腔一直处于“地方”,而无法从“地方”中走出去。

  4.创作人才的紧缺,使柳腔难有精品问世。在上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在传统戏曲百花园里聚集的是最顶级水平的文化人,今天的柳腔就缺少这样顶级水平的文化人,因此也不可能创作出大批优秀剧目去吸引观众。

  5.柳腔艺术缺乏深层次研究。柳腔能够走到今天,说明这一剧种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此前有人也做过柳腔方面的研究,并有成果,但缺乏对柳腔的深层次和系统性研究,难以将柳腔艺术的精髓挖掘出来,观众难见其精华。

  三、即墨柳腔保护创新的对策与措施

  即墨柳腔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对即墨柳腔这一地方剧种的传承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即墨柳腔的传承、保护、发展依然面临着重重困难,即墨柳腔能否破解地方剧种的“通病”,笔者认为,应从五个方面入手,扎扎实实地把即墨柳腔的基础工作抓好,使其拥有一片沃土,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一)坚持打造精品不动摇。坚持出精品不动摇的理念,是即墨柳腔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发挥本剧种的优势,吸取其他剧种的表演程式,使上演的每个剧目都能达到剧情曲折紧凑,唱腔传统优美,表演真实质朴,时代气息鲜明,文化内涵丰富。即墨柳腔只有通过创新、出精品,才能实现自身历史性的变革过渡,实现柳腔自身的文学艺术价值。

  (二)开拓市场应是当务之急。在市场运作方面,即墨柳腔应该走“三位一体”的发展之路,即:强势媒体作舆论宣传,着名企业做经济后盾,柳腔院团做演出实体。通过这样的运作模式,剧团既是剧目生产者,又是剧目经营者。变被动等待为主动接触,变坐等市场为主动培育市场。而随着市场秩序的不断完善,城乡差距的进一步缩小,国民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这种精品与市场的界线逐渐会缩减,但时下还不能要求既精品的又具市场竞争力,将有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确定了它们在戏曲及剧种发展中所处的不同的形态层次。

  (三)人才储备应是重中之重。即墨柳腔在经历了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的艰难时期后,一批围绕在柳腔剧团周遍的编剧、导演、作曲等人才纷纷离去,导致剧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半瘫痪状态,同时,人才问题就成了剧团发展的瓶颈。在当前形势下,解决柳腔人才问题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专业剧团继续抓好小班的培养工作,而且要长期坚持下去,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形成“阶梯”状人才队伍。二是业余柳腔剧团要不断吸收新生力量,尤其青年人才。通过培养兴趣,使部分年轻人逐步对柳腔产生好感,产生兴趣,向柳腔靠拢,最终达到吸引年轻人加入到柳腔队伍中来。三是整合社会资源,将社会人才凝聚到柳腔身边,尤其是将柳腔紧缺的编剧、导演、作曲等人才凝聚到身边。

  (四) 提高柳腔社会认知度。即墨柳腔虽然有着200多年的历史,也曾有过辉煌的昨天,但在今天的大环境下,万人空巷看柳腔的现象已经难以再见,今天的柳腔在人们的心目中的位置与过去已不可同日而语。在即墨地区,现在仍然喜欢柳腔的区域仅限于即墨西部移风店镇、刘家庄镇等几个乡镇,观众多为老年人,由此造成柳腔活动范围狭小、观众面窄的局面,而即墨东部大部分乡镇并不喜欢柳腔,而是喜欢京剧和吕剧。

  (五)做好抢救性挖掘保护。在演出环境不断变化,地方剧种生存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笔者认为,不应用简单化的是非去对待即墨柳腔剧种的存废,也不宜盲目乐观,认为通过行政手段、资金、人才引进等就能振兴,作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支艺术奇葩,它曾经辉煌过,其成就足以令后人钦羡、垂范和怀旧。由于即墨柳腔终究是人类非物质文化资产,保存其精华、传承其艺术,仍然是当前需要认真做好的一件事情。

  首先对已经消亡或面临消亡的柳腔戏、表演形式、传统唱腔等进行抢救性挖掘保护,以录音、录像、文字记录等方式将其保留下来,让它们进博物馆和档案馆。其次做好以老带新工作,发挥柳腔传承人和老艺人的言传身教作用,将他们身上的柳腔精华传给年轻一代。再次建好柳腔艺术档案,将珍贵的柳腔资料保存下来。同时加强柳腔艺术的研究工作,挖掘柳腔的艺术价值。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