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戏剧论文

歌剧《游吟诗人》及人物曼里科的人物分析

时间:2014-08-14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本文字数:3583字
论文摘要

  歌剧,是一种配上音乐、通常由身穿戏袍的歌者演唱并用乐器伴奏的戏剧,是起源于 16 世纪末期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 400 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有许多伟大的作曲家在歌剧艺术殿堂中留下了他们不朽的精品,创作了大量的歌剧作品在世间流传,供人欣赏. 其中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笔下的歌剧《游吟诗人》更是经典中的经典.

  1、 威尔第简介

  朱塞培·威尔第( Giuseppe Verdi,1813 ~1901) ,19 世纪意大利乃至欧洲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 威尔第从 1839 年开始创作第一部歌剧,他的歌剧创作生涯长达 54 年之久,共创作了 26 部歌剧作品. 在他的音乐创作中,沿用了意大利美声唱法的传统,并且非常注重作品的歌唱性,使管弦乐的戏剧发展和声乐的鲜明旋律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他的歌剧洋溢着炽热的情感旋律. 他使用的音乐素材自然、朴素、贴近真实,音乐语言富有人文主义和民主主义特征,所以能够鲜明地体现人物的真实情感,其成就代表了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的高峰. 歌剧《游吟诗人》与《茶花女》《弄臣》都是威尔第的代表剧目,凭借这三本部作品,威尔第踏入了世界著名作曲家的行列.

  2、 关于歌剧《游吟诗人》及主要人物曼里科的人物分析

  威尔弟将《游吟诗人》这部歌剧分为四幕,并为每幕加了标题: 第一幕“决斗”、第二幕“吉普赛人”、第三幕“吉普赛人之子”、第四幕“处刑”.歌剧《游吟诗人》的故事梗概是: 15 世纪,西班牙鲁纳伯爵之父曾将一个吉普赛女人当成女巫烧死,这个女人的女儿阿苏娜将鲁纳伯爵尚在襁褓中的小弟弟盗去,打算将他烧死以报母仇,但却误将自己的儿子投入火堆. 伯爵多年搜捕劫持自己弟弟的吉普赛人,但一无所获. 西班牙战争爆发后,伯爵属于皇室一方,并由此而热恋上了皇室女官莱奥诺拉,但莱奥诺拉却深深爱着游吟诗人曼里科. 鲁纳与曼里科相遇,方知他为敌方首领. 两人决斗,曼里科获胜,但饶了鲁纳. 鲁纳不但不感恩,还派兵追赶曼里科,曼里科负伤被母亲阿苏娜救回. 后曼里科带兵将莱奥诺拉救走,正要举行婚礼,被鲁纳包围,并抓走了阿苏娜. 曼里科为救母亲被捕. 莱奥诺拉以嫁给鲁纳为代价,获准释放曼里科. 但她为保住清白,服毒死在曼里科怀里. 鲁纳下令将曼里科处死,并要阿苏娜亲眼看见自己儿子之死. 阿苏娜告诉鲁纳,曼里科就是他亲弟弟. 但此时执行已毕,阿苏娜高喊着“妈妈,你的仇已报了”倒了下去.在歌剧《游吟诗人》中,曼里科的人物形象是最为鲜明而且最具特点的一个角色,在这部歌剧中,他本身具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身份,首先他既是一个甜蜜浪漫的柔情诗人,又是一个骁勇善战的骑士,同时曼里科面对亲情与爱情之间的处理,又是本剧戏剧冲突的集中体现,人物本身充满的各种特点和矛盾的集合其实是为了表现出曼里科与众不同的人物性格和背景,将剧情推向高潮.

  3、 关于《柴堆上燃起火焰》

  3. 1 跑马歌简介

  跑马歌,原名卡巴莱塔( Cabaletta) ,在意大利歌剧中有一种活泼抖擞的咏叹调,通常是紧接在一个庄严的、有内涵的咏叹调之后. 卡巴莱塔常常显示心里的一种矛盾或是欢悦的状态甚至激烈的举止. 卡巴莱塔本身来至意大利文“Cavallo”,意为马. 卡巴莱塔的伴奏经常是模仿动物的跑步步伐. 最初常见于罗西尼歌剧,多用在 19 世纪的意大利歌剧中,贝里尼、多尼采蒂等都是此中高手,而《柴堆上燃起火焰》就属于这种体裁.

  3. 2 前后剧情

  这首咏叹调出现在歌剧的第三幕第二场,它堪称意大利歌剧中最著名的一段歌剧高潮. 曼里科同莱奥诺拉在喀斯特罗城堡中共度甜蜜的生活,两个人知道这份快乐不会长久,鲁纳必会派兵追踪而至. 当两人卿卿我我的时候,鲁伊茨报告说: “阿苏娜被捕,伯爵定了她的罪,与她母亲一样处以火刑. ”曼里科愤怒地唱出跑马歌《柴堆上燃起火焰》,歌声之高,可裂金石,超长的高音 C 结尾,非一般男高音所能胜任,尽管曼里科处境危险,但为了营救母亲,毅然和部下冲出了城外.

  3. 3 关于咏叹调《柴堆上燃起火焰》的演唱

  提起《柴堆上燃起火焰》这首咏叹调,大家很自然地回想起剧中的主人公曼里科. 尽管曼里科是故事中虚构的人物形象,但由于其音乐极其复杂,演唱难度极大,因此所有男高音以能演唱这首咏叹调而引以为荣,这使得曼里科成为歌剧史上著名的男高音角色. 在咏叹调的第 30 小节的高音 C,是对男高音们的考验,也是观众急切想听到的声音. 其实,威尔第的原谱里并没有这个高音 C,而是歌唱家即兴加上去的,就是大家都觉得完全可以在这里加一个高音,因为这个作品篇幅不是那么的长,而且旋律上有推动性的律动,前面一段刚好跟后面一段是一样的,所以歌唱家们一直以来都在后面加一个高音,这个高音 C 加上后更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符合剧情的发展,因而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与欢迎,并在以后的演出中形成了惯例. 在这段咏叹调中,威尔第赞美曼里科,试图用爱去挽救仇恨的悲剧,但同时也预示着无可挽回的必然的悲剧结局和曼里科及莱奥诺拉悲惨的爱情悲剧.《柴堆上燃起火焰》这首咏叹调整体上讲,戏剧性的激情很强,称得上是战斗的号角,这当然与威尔第的作品风格有关. 紧凑而快进的旋律,渲染出紧张的气氛,高音区较多的音乐走向鲜明地刻画出曼里科的怒吼. 在演唱这首作品时吸气既要松畅又要适度,情绪上兴奋而有激情,胸腔宽敞,没有压迫感. 这样,歌唱气息畅通,声音可以得到整体的共鸣,加上感情的处理即使到了高音区声音也融化在音乐之中了,可以更好地抒发男主角曼里科热情、直白、感情强烈的情绪. 所以,演唱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状态的积极和情感的丰富,以情带声. 声音要积极地顺出来,自然地从内心深处宣泄而出,做到连贯自如,避免唱得僵硬不通. 在演唱力度的控制上做到游刃有余,吐字上要自然流畅,气息应该在腰和横膈膜得到良好的支持与控制,在自然通畅的基础上,将音乐与歌词完美地结合,加上激烈的情绪像“洪水”一样迸发出来,抒发出主人公急的切心情.作品从第 1 小节进入“跑马歌”的音乐风格当中,前六小节的引子用的是 4/4 拍,F 大调,鲜明充分地表现出了母亲马上就要被烧死的急切心情. 前两小节的上声部先用的十六分音符连续演奏,又运用震音烘托情绪上的高点,下行时又运用推动性极强的连续性浮点组合; 下声部则运用的是进行性的八分音符连奏和连续性浮点推动的组合,将作品的情绪烘托至顶点,为接下来的演唱做好充分的准备.接下来正式演唱的部分运用的是 3/4 拍子,C 自然大调,而 C 自然大调表现出光明、明亮、坚定的色彩,与主人公曼里科此时此刻的心情相吻合,突出救母的必胜决心和急迫心声.从第 10 到 17 小节,同样是戏剧性的音乐形象. 整个前 17 小节,演唱者必须用嘹亮的泛音和激情的音乐线条来处理,因为接下来的剧情是曼里科即将参加战斗,所以前几个乐句必须演唱得非常有号召力. 在第 18 到 25 小节中,音乐形象突然从戏剧性转变为抒情性. 而这一乐句所要表达的是曼里科对自己母亲的思念. 作为武士曼里科对敌人毫不留情,作为儿子,他坚决不让自己的母亲受到伤害. 从第 26小节到第 40 小节,是整首咏叹调的第一个高潮. 在第 30 小节里,出现了第一个高音 C,突出描绘了曼里科复杂而又愤怒的心理状态. 从接下来的一段众多勇士的合唱中可以看出,曼里科的部队很有战斗力,而且响应号召,齐心合力,定能为曼里科拼死杀敌. 在合唱将要结束之时,曼里科唱出整首咏叹调的第二个高潮,长时间的高音 C,表现出曼里科对敌人的憎恨与马到成功的信心.《柴堆上燃起火焰》这首咏叹调之所以能够在众多的咏叹调中占有一席之位,就是因为这首作品是考验男高音挑战高音 C 的一个试金石. 在演唱高音前是要有一个情绪准备的,不能着急. 在演唱作品之前,应了解这部作品剧情的特殊性,把握人物性格及心理状态,为的是能够在忠于作者创作风格基础上,更好地把握住作者对于作品的处理,特别是演唱者如何将作者对于作品中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用细腻的声音表现出来. 演唱这首作品时,声音既要高亢、明亮、威猛、雄壮,还要轻巧、弹性、灵活,尤其要注意使用头腔共鸣,因为咏叹调旋律一开始就在 F 上徘徊. 因此应在激情与演唱技巧相结合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感受去进行二度创作. 每一位演唱者在演绎作品时都希望能够将作者所想要表达的内容表现出来,同时又希望所表现的人物具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但是不能以破坏作品的时代风格、作曲家的个人风格与气质为代价. 本文对《游吟诗人》中曼里科的咏叹调《柴堆上燃起火焰》中的人物性格、唱段特点以及作品在演唱上的分析处理和难点做出论述,从而更加准确地诠释此作品.

  参考文献:
  [1]李秀芳,陈登颐. 威尔第书信选[M]. 高士彦译.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
  [2]尚家骧. 欧洲声乐发展史[M]. 北京: 华乐出版社,2003.
  [3]马向涛. 谈游吟诗人的创作风格及演唱[J]. 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 4) : 35 -41.
  [4]刘新丛,刘正夫. 欧洲声乐史[M].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5]陈建. 威尔第歌剧游吟诗人的演唱分析[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4( 4) : 66 -70.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