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论文写作 > 本科论文写作

论文选题实例参考(含具体写作)

来源:未知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21-12-13 共5082字

  选题应原有研究基础,论文的资料来源,你的研究可能会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有无可行性。目前有些开题报告将这一部分省略了,这是不符合要求的。因为编制参考文献实际是高质量完成论文写作的基础性工作,是不能省略的,而且参考文献也为你查找资料提供了方便。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两篇关于选题实例,供给大家作为一个参考。

  作业:请设计一个论文选题,并写出论证报告。

  实例1:

  《夏敬观研究》论文开题报告/陈谊

  按:作者对选题有着比较清楚的认识,这是一个研究得比较少而又相当有意义的课题。通过该研究,读者会对夏敬观的生平事迹、诗词理论、创作成就及特点,有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从中还可窥见传统文人在近代思潮的影响下的心态。作者的写作设想也相当清晰,这表明作者对本课题的思考已经相当成熟,然而涉及面太广,作为一篇硕士学位论文, 恐怕难以完成,作者所收集的参考文献已相当丰富,这为选题的论证与写作创造了条件。就参考文献而言,还可以在著录项目规范化与编排的有序化方面进一-步提高。

  又按:《夏敬观研究》后更名为《夏 敬观年谱》,于2007年由黄山书社出版。卞孝萱《序》云:"《夏敬观年谱》初稿,是陈君在南京大学攻读古典文学专业硕士学位的论文,2002年答辩时,获得答辩委员会的一致好评。 "

  《夏敬观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南京大学中文系

  1999 级硕士研究生陈谊

  一、选题意义

  夏敬观(1875- 1953), 字剑丞,晚号呋庵,室名忍古楼,江西新建人。十八岁师从晚清经学大师皮锡瑞。后入张之洞幕府,被委兼办三江师范学堂。又为复旦公学、中国公学监督。后辞官居上海,著书终老。"通经史,工诗词。"(龙榆生《近三百年名家词选》小传)"与上述同光体'诗人都有交往,而其诗不学江西派,专宗梅尧臣。"(钱仲联《历史时代的一面镜子》,见《中国近代文学大系。诗词集。导言》)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称之为"地猛星".

  夏敬观著述颇丰,所涉领域甚广。据《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中的《中国近代学人像传》载,有《古音通转例证》两卷、《经传师读通假例证》《今韵析》《郑康成诗谱平议》《春秋繁露考逸》《毛诗序驳议》《汉短箫铙歌注》《八代诗评》《唐诗评》《梅宛陵集校注》,以及孟郊、王安石、陈与义、杨万里、元好问诗选注,《词调溯源》四卷、《词律拾遗补》二卷、《戈顺卿词林正韵订正》、《汇集宋人词话》二卷、《忍古楼话说》

  六卷、《忍古楼词话》《忍古楼诗话》、《忍古楼文》四卷、《忍古楼诗》二十卷、《呋庵词》六卷、《清世说新语》三卷,等等。

1.png

  与夏敬观交游的有王鹏运、朱祖谋、郑文焯、况周颐、陈衍、叶恭绰、潘飞声、吴湖帆、文廷式、陈三立、黄公渚、龙榆生、吴梅、卢冀野、严复、夏承焘等等。他倡立了两大著名词社一沤社 与声社,对民国学术特别是词学的繁荣,有过-定的推动作用。然而夏敬观先生去世后,其文章、学术都很少有人提及,仅朱东润在《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和钱仲联在《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中吸收引用了夏氏的研究成果。其他资料尚付阙如。因此,本人以为对夏敬观的诗文创作、学术思想作系统研究,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是清理夏氏学术道路,研究其学术成就及学术思想和方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老一 辈学者的优良学术传统;二是将其作为学术史上的-一个个案,细致考察其学术渊源和时代变迁对其学术研究及诗文创作的影响,明确夏氏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的地位,并进而探讨20世纪前期新旧思想交汇时的学术及文人心态的变化等等。

  二、写作设想

  1.夏敬观的生平事迹

  2.夏敬观经学研究

  3.夏敬观词学研究

  4.夏敬观诗学研究

  5.夏敬观书画研究

  6.夏敬观的诗词艺术

  7.夏敬观的学术地位

  附录:夏敬观学术年表

  三、参考文献

  1.夏敬观本人著作:

  《映庵自记年历》一卷,1953 年抄本复写本,.上海图 书馆藏。

  《忍古楼诗》十五卷,中华书局,1937 年。

  《忍古楼诗续》,《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97集,台北,文海出版社。

  《呋庵词》一卷,清刻本,1907年; 又一卷,民国刻本;又一卷,1911 年刻本。

  《汉短箫铙歌注》,商务印书馆,1931 年。

  《词调溯源》,商务印书馆,1931 年;又有《民国丛书》本。

  《忍古楼词话》,《词学季刊》连载,上海 书店影印本,1985 年。

  《夏映庵画集》,康桥书画社影印本,1935 年,南京图书馆藏。

  2.其他参考资料:

  皮锡瑞:《师伏堂骈文》《师伏堂词》,南昌师伏堂刊《师伏堂丛书》本,1895 年。

  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 年。

  陈衍:《石遗室诗话》,广益书局,1915 年。

  《近代诗抄》,商务印书馆,1923 年。

  陈三立:《散原精舍诗》二卷、《续集》三卷、《别集》-卷,商务印书馆,1936 年。

  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新城王氏刊本,1928 年。

  王阊运:《湘绮楼诗文集》,岳麓书社,1996 年。

  沈曾植:《重编海日楼诗》,钱仲联编,见《同声月刊》。

  郑孝胥:《海藏楼诗》,巾箱本,1914 年。

  潘飞声:《说剑堂诗集》,谭敬铅印本,1934 年。

  梁鼎芬:《节庵先生遗诗》《续编》,沔阳卢氏慎始基斋刊本,1923、 1943 年。

  杨增荦:《杨昀谷先生遗诗》,合肥王氏铅印本,1935 年。

  文廷式:《文芸阁先生全集》,赵铁寒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十四辑,台北,文海出版社。

  易顺鼎:《琴志楼丛书》,清刊本。

  郑文焯:《大鹤山房全集》,苏州周氏汇印本,1904 年。

  夏孙桐:《悔庵词》, 铅印线装本,1962 年。

  朱祖谋:《彊村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9 年。

  叶恭绰:《广箧中词》,《遐庵丛书》本,民国间。

  况周颐:《惠风词话》,《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1986 年。

  吴梅:《词学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年。

  龙榆生:《龙榆生词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年。

  汪东:《梦秋词》,齐鲁书社,1985 年。

  吴湖帆:《佞宋词痕》,铅印线装本,1957 年。

  汪辟疆:《汪辟疆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年。

  夏承焘:《夏承焘集》,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年。

  唐圭璋:《梦桐词》,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年。

  卢前:《中兴鼓吹》,独立出版社,1938年。

  钱仲联:《梦 苕庵论集》,中华书局,1993 年。

  王易:《词曲史》,东方出版社,1996 年。

  朱东润:《梅尧臣集编年校注》,上海古 籍出版社,1980 年。

  吴熊和:《吴熊和词学论集》,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年。

  皮名振:《皮鹿门年谱》,商务印书馆,1939 年。

  张元济:《张元济日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

  实例2:

  尺水兴波一微型 小说结构技巧浅析/方雪梅

  按:文学研究应当总结文学创作规律,这篇作业的选题非常好,"尺水兴波"四个字高度概括了微型小说的创作规律,作者对尺水兴波的方法作了总结,并且精心地选择了几个实例作了恰到好处的说明,作者将故事情节概括为若干单元,因此在复述时显得既简洁又明了。论文的缺点是所引资料未详细而准确地注明出处。

  尺水兴波一-微型小说结构技巧浅析

  南京大学中文系

  2000级高级教师进修班方雪梅

  微型小说是尺水,是斗方,是盆景,是扇面,格局虽小,但别致有这样一一个微型作品《女人不可信》( (美) 维克多坎宁),说的是这样一-个微小的情节:霍勒斯正在偷窃--家富豪的保险箱,没料到富豪的太太回来了。这太太非但。

  不报警,反请霍勒斯帮她打开保险箱取走珠宝。这太太是更大更精明的骗子。这个作品通过巧妙的结构安排,尺水兴波,创造出了既出乎意料又入乎情理的艺术情节,曲折有致,耐人寻味。可见,尺水也能兴起波澜。

  具体地说,"尺水兴波"是指在极短的篇幅中制造艺术的大变化和信息的大反差。变化与反差越大,也就越能收到难以预料的艺术效果。我大致作了归纳,其艺术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借助情节的运行、发展,然后陡转,来造成大变化与大反差。台湾作家林。

  双不有篇微型小说《枪》,其情节大致有五个单元:

  1.深夜我搭乘一辆野 鸡计程车。司机透过反光镜不怀好意地瞅我,甚而偏过头,眼睛向后掠。

  2.途中司机不断瞅我,车到山间,他甚至挪开右手往下伸,欲摸扁钻或刀之类的凶器。

  3.我不想束手待毙,试与他攀谈,问他的生意如何,他似乎吓了一跳,沉默半天方应了两句,并飞快地向我投来极为狠毒的--眼。

  4.车到了目的地,我慌忙冲下车。掏钱时车子突然猛开起来,拐了个弯,便消失了。一掠而过的是司机惊慌失措的神色。

  5.我发现我的旅行袋口露出一截枪管,那是我买给孩子的玩具枪。

  作品抓住"司机行劫"这一基本事件,向上作了--系列的延伸发展(不怀好意地瞅我一不断地瞅我一 试图摸凶 器狠毒地盯我),经过一-步比一一步猛烈的行动描写达到了情节的高潮。在作品的紧张气氛被渲染到顶点后,情节突然-一个下跌反转,原来并非司机要打劫,倒是司机以为我持枪打劫。前面艺术铺垫的内容与作品后面的结果完全相反。这样,情节的开端与结尾构成了"A"与"-A"的巨大反差,从而形成了作品的意外结局。

  微型小说的作者往往借助误会造成悬念,并使悬念不断强化,最后揭示真相,消释误会,实现情节结构的大变化。在微型小说中,悬念和误会往往被叠加起来使用。

  作品的总体构思框架是-一个误会,两个人物在同一场合的同一 事件中发生了误会,这个误会先形成-一个悬念,在情节的推进过程中,这个悬念不断得到强化,往往要到作品的最后才消解这个悬念,读者便可在瞬间顿悟,原来这是不相干的事发生了错位连接!这样作品的大反差就形成了,因而也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比如白小易的《夜空的幽默》有四个情节单元:

  1.作家A在旅馆纳凉和观赏夜色时,发现了一个神态微妙的漂亮姑娘也在他身边。

  2.作家A调动丰富的想象,对姑娘的来历作了种种猜测。

  3.作家A感觉到这个漂亮姑娘在悄悄地向他接近,她多情的眼光以及她欲言又止的神态使作家的内心涌起了许多微妙的情感。

  4.作家A决定送给这姑娘几分勇气,他首先问:"你一直在 等我吗?"姑娘说:"是的。"姑娘接着说:"我是顶层的服务员,我要等最后一名旅客离开平台就锁上平台的门。"刹那间,作家的美好想象与微妙情感全都云消雾散了。

  分析这篇作品的情节框架,我们发现作家A的思想意识有着一条自己的轨迹,而漂亮姑娘的思想和行为则沿着另一 条路线发展,两人在平台,上发生了一次错位对接。

  读者跟着作家A的思绪产生了强烈的期待心理,直到最后,悬念才彻底消除姑娘的行为、神态与作家A的猜测、自作多情完全是互不相干的两回事!

  这篇作品的结尾与情节的开头没有形成"A与-A"的反转,而是构成了"A与B"的曲折。它通过误会首先制造了一一个悬念,并在这个悬念进一步得到强化的基础上来实现艺术的蓄势,悬念越是被充分渲染,结尾交代的"B"与情节开端的"A"的距离也就越大; .

  情节首尾的反差越大,作品也就越能产生难以预料的艺术趣味。

  还有一种是通过两次以上的情节反转来构成反差,即A-→-A-→A- >……让情节发生一正一反一正一-反这样多重的"蛇行线"式的变化;或者让作品的情节构成两重以上的"波浪线"式的曲折,即A-→>B-→>C- D……让情节不断地发生上下左右波动,从而给读者造成连续吃惊的审美效果。试看下面两篇微型小说,一篇是王任叔的《河豚子》,其情节反转了三次:

  一转:我弄来一- 篮河豚子,悲痛欲绝地回家,反引起饥饿着的孩子们的欢笑。

  二转:我回家准备见尸体枕藉的惨状,反见到了孩子们期待欢迎的目光。

  三转:全家同吃河豚子,躺着等死,然因河豚子烧煮过久,毒性己除,居然又活下来了。

  另一篇是张新民的《落棋有声》,描写了一个选谁做车间主任的故事。故事也出现了多次变化:

  一转: 大黄和小李各有千秋, 不分上下,厂长别出心裁地提出要和两位象棋高手赛棋。

  二转:厂长和全厂连续三届蝉联象棋冠军的大黄下了三局,结果和了三局。

  三转:厂长和全厂的象棋季军小李下了三局,输了两局,和了一局。小李因未赢最后一局,毫不服气地抓住厂长要再下一-局。

  四转:棋下完了,车间主任的人选也落实了。(文中暗示是小李)。

  第一篇在情节结构上匠心独运,在单纯的情节中却出现了变化莫测的曲折,真可谓一-波三折,使读者在刹那间的阅读中吃了一惊又一惊,受到了强烈的审美刺激。第二篇在短短的篇幅中连转了四个弯,但每-一个弯都不是180度的逆转,而是波浪式地向不同方向转折,但是每一 次转折都出乎读者的意料,产生了强烈的悬念效果。

  刘熙载《艺概》说: "短至绝句,亦未尝无尺水兴波之法。"微型小说恰是小说中的绝句,或借助情节的运行、发展与反转,或叠加使用误会与悬念,或增加转折数量等手段来兴起波澜,以使读者感受到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

  参考书目

  1.《世界微型小说名篇集萃》,林瀛、范岳主编,中国妇女出版社,1988年。

  2.《中国微型小说选》,白小易编,春风文艺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年。

  3.《世界微型小说精选》,天杰主编,时代文艺出版社,1999 年。

  以上就是"论文选题实例参考(含具体写作)"的全部介绍,希望对大家写作论文时有所参考。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