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西方哲学史论文

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哲学思想的三维解读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6-11 共5273字
摘要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中国人学习西方哲学会遇到许多难点。 从哲学的开端古希腊哲学到中世纪经院哲学、近代哲学,再到当代哲学,会遇到诸如存在、理念、实体、范畴、本体、物自体、表象、形而上学、纯粹理性等非常具有西方哲学特点的术语。在所有这些难点中,第一个遇到的就是巴门尼德的“存在”, 他的“存在”思想具有开创性意义 ,影响了他的后继者乃至后来的整个西方哲学。 黑格尔称真正的哲学思想是从巴门尼德开始的,罗素在其《西方哲学史》中指出:“巴门尼德在历史上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创造了一种形而上学的论证形式, 这种论证曾经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后来大多数的形而上学者的身上直迄黑格尔为止,并且包括黑格尔本人在内。人们常常说他曾创造了逻辑, 但他真正创造的却是基于逻辑的形而上学”[1](78)。因此,理解巴门尼德的哲学思想对西方哲学的学习与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以下将试图从历史、 语言、 逻辑三个角度对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哲学思想进行阐释。

  一、历史的角度

  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哲学并不是凭空而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西方哲学从一开始,便一直力图为万有世界寻找本原作为世界的最后根据, 说明整个世界万物。从哲学之父泰勒斯的水,到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 阿那克西米尼的“气”、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再到二元论者赫拉克利特的“火”与“逻各斯”,早期哲学家们找到了具体感性物质(水、气与火),也找到了表征形式与关系的 “数”,还找到了抽象的“逻各斯”作为世界的本原。

  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 米利都学派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家都仅仅是在解决什么是本原的问题, 或者说除了本原问题是他们认为重要的问题之外,其他问题还没引起足够的注意。赫拉克利特则在关注本原问题之外,还注意到了变化或变易的问题,虽然他之前的哲学家也曾朴素而客观地论述起源、转化、变化和衰败的过程,但他们却丝毫不以为那是问题,对变化的观念只是应用,却从未加以深究。 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等都认为万物变化,如水变成万物,气变成万物,数变成万物,但最终化归为本原,本原乃万物始所从来,终所从入者。 万变不离其宗, 变中有不变的东西, 那就是永恒的始基、本原。 他们都隐含着这样一种思想:没有任何东西能够绝对地生成或消灭。 赫拉克利特则把变化放到了他思想体系的中心位置, 认为宇宙处于永不止息的变化之中。“万物皆变,无物常驻”,“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都是他的经典名言。 “他对世界上变化的事实有着很深的印象, 断言变化构成宇宙的真正生命,没有什么东西真正不变,永恒是虚幻;事物貌似稳定,实际上处于无穷的变化过程中,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中。 ”[2](19-20)所以他找到了处于永不停息变化中的“火”作为世界的本原。但与此同时,他又说:“一切都遵循着这个道, 然而人们试图像我告诉他们的那样, 对某些言语和行为按本性一一加以分析,说出他们与道的关系时,却立刻显得毫无经验”(“道”又译“逻各斯”)[3](22)。 “一个人怎能躲过那永远不灭的东西呢?”[3](23)这两句引语中的“道”和“那永远不灭的东西”就是一切都遵循的“逻各斯”. 依此看来,赫拉克里特似乎也把抽象不变的“逻各斯”当作世界的本原。

  同以上论及的哲学家一样, 巴门尼德首先面临的问题也是要找到万物的本原。 与米利都学派哲学家找到的水、 气等经验世界的可感物质作为变化中不变的本原相比,巴门尼德提出的“存在”则更能胜任这一角色。因为可感物质本身是容易变化的,要作为变化世界的不变本原难免牵强, 不及巴门尼德理性世界里的不变不动的“存在”来得合适。与此同时,他不能忍受赫拉克利特的那个不断变化的世界,在他看来一个东西竟然会真正变成别的东西, 这是不可思议的,于是他找到了不生不灭、连续、完满的“存在”作为真实不变的永恒世界,与虚妄变化的现象世界区别开来。 要特别提出的是,巴门尼德的“与思维同一的存在”和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 (原意“话语”)在语言学上也有着交集。 巴门尼德受到了“逻各斯”的启发,并对这一方法很好地加以利用,才最终找到了“存在”.综上,巴门尼德提出的“存在”范畴基于三个哲学史原因:继承古希腊哲学家对本原的追求;应对赫拉克利特永恒变化的世界;受到赫拉克利特“逻各斯”的启发。

  二、语言的角度

  巴门尼德哲学思想中最为费解的无疑是在其著作残篇《论自然》中提出的“存在”这个词。无独有偶,综观西方哲学史,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萨特的《存在与虚无》、黑格尔的《小逻辑》等等西方哲学经典著作都以“存在”作为研究的核心。所有这些“存在”都很难理解,并且都翻译自西方哲学的一个术语“to be”. 这个词最初为希腊文 einai(einai 为希腊文 estin 的情态动词形式),德文是 Sein,但是用“存在”来翻译“to be”,带来了很多问题,尤其是在巴门尼德的残篇中。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王路指出,“中译文翻译的最大问题是没有翻译出estin 这个词作为系动词的特征及其性质,这样就从字面上掩盖了这个词本来可能会有的极其丰富的含义, 从而使我们的讨论从一开始就远离了巴门尼德本来可能会有的种种含义。”[4](97)很显然,王路教授是从语言学角度对 estin 的翻译做了分析,为我们理解巴门尼德指出了一条道路。 以下我们摘取巴门尼德残篇中重要的一段话, 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其翻译进行分析,以期增进我们对巴门尼德哲学思想的理解。

  “he men hopos estin te kai hos ouk esti meeinai,/peithous esti keleuthos,'Aletheie gar opdei,/hed'hos ouk estin te kai hos chreon esti me einai,/tende toi phrazo panapeuthea emmen atarpon./oute gar angnoies to ge me eon,ou gar anuston,/oute phrasais.”[5](32)这是巴门尼德残篇第二部分中的一段希腊原文。 这段话中第一行的第四个词 estin 是希腊文系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大部分英文翻译为 is,而这个词的不定式 einai 英文则翻译为 to be, 也有极少数人翻译为 exist. 中文流行的翻译是“存在”、“存在者”和“有”. 我们接着看中译本哲学著作中这段话的四种中译文:

  译文 1:一条是存在而不能不存在,这是确信的途径,与真理同行;另一条是非存在而决不是存在,我要告诉你,此路不通。非存在你不认识,也说不出,因为这是不可能的[6](92)。

  译文 2:第一条是: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这是确信的途径,因为它遵循真理。另一条是:存在者不存在,这个不存在必然存在。 走这条路,我告诉你,是什么都学不到的。因为不存在者是你既不能认识(这当然办不到),也不能说出的[3](31)。

  译文 3:一条路是,只有“有”存在;“非有”不存在,---这是确证的路径,真理是在这条路上。 另一条路是,“有”不存在,“有”必然是“非有”,---关于这,我对你说,这是完全非理性的道路;因为“非有”你既不能认识,也不能达到,也不能说出[7](265)。

  译文 4:存在如何是有,非存在如何是无,这是一条可靠的道路(因为它符合真理),另一方面,相反,存在如何是无,非存在如何是必要的,我告诉你,这条道路是无法认识的,对于非存在(因其没有实现),我们没有任何知识,也无可言说[8](141)。

  以上四种译文确实没有把 estin 翻译为汉语中的唯一一个系词“是”,以致我们很轻易就忽视了从estin 这个系词在印欧语系中特有的表述、判断的功能这个方面来理解巴门尼德的思想。 中文的“存在”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某种存在物, 某种存在于时空中的东西,这恰恰不符合巴门尼德的思想。本文前面讲到巴门尼德找到“存在”的原因之一是要克服赫拉克利特那个变动不居、不可捉摸的世界,但所有处于现实时空中的东西都是有生灭变化的, 因此巴门尼德的这个“存在”不应属于现实时空之中能够经验到的世界之内。 他的“存在”既然不是在经验世界中得到的,又是在哪里得到的呢? 这就是纯粹思维领域。

  而唯一能够与纯粹思维领域联系上的就是我们的语言,因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词的涵义以及语法功能潜在地包含了纯思, 思维形式首先表现和记载在人的语言里, 人用以造成语言和在语言所表现的东西,无论较为隐蔽,较为混杂或已经很明显,总包含一个范畴”[9](138)。 这也印证了我们前文提到的,他也受到赫拉克利特“逻各斯”的启发,“逻各斯”最初含义就是话语、语言,所以我们应该从语言的角度去理解巴门尼德的思想。

  在印欧语系的基本句式“A is B”中,系词“is”(“是”)起着联系主语和谓语的作用,而且这种用法是普遍的,“是”在起表述和判断作用时,它本身是恒定的。所有事物都“是”但终将“不是”,而连接主语与谓语的“是”却是始终不变的,它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是”, 所以存在着的事物就是因为它而存在。 比如说,在“苹果是在树上”这句话中,“苹果”和“树”都将不在或不是,但这个“是”却是始终不变的。巴门尼德正是把握住了语言中这一独特、 恒定的语言要素“是”,才得出了他的核心哲学范畴“是者”(纯存在)。

  结合这种语言分析, 我们便可以理出一条巴门尼德哲学思想的形成路线。首先,巴门尼德要找到一个永恒的本原摆脱赫拉克利特变化不定的世界, 他发现“水”、“火”、“气”这些经验世界中的感性物质都不能胜任,因为这些具体物质本身就变化不定。 其次,在赫拉克利特的支配变化世界的不变规律“逻各斯”(话语)的启发下,在承载思维的语言中发现了永恒不变的语言要素“是”. 最后,在这个“是”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他的核心哲学范畴“是者”(纯存在)的不生不灭、连续、完满等各种属性。

  三、逻辑的角度

  理解巴门尼德的第三个角度是逻辑。 正如本文开篇第一段中所引述的罗素的话:“巴门尼德在历史上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他创造了一种形而上学的论证形式, 这种论证曾经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后来大多数的形而上学者的身上直迄黑格尔为止, 并且包括黑格尔本人在内。人们常常说他曾创造了逻辑,但他真正创造的却是基于逻辑的形而上学。”说巴门尼德创造了基于逻辑的形而上学, 是因为他按语言中内涵着的逻辑去思辨他的形而上学的最高范畴“是者”(estin),并称这条从“是”到“是者”的道路为“真理的道路”. 当代分析哲学家穆尼慈认为,巴门尼德先论述了“A 是 B”或者说“____ 是 ____”这样一种句子框架,然后再论述“是者”,即探讨世界的存在这个最高的形而上学问题。 王路教授则对此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挖掘, 认为巴门尼德论述的并不是一般的句子框架,而是一种蕴涵在语言之内的逻辑结构,正是这种逻辑结构能够保证我们得到“真”.

  事实上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探讨巴门尼德哲学中蕴涵的有关逻辑的内容。比较浅显的一方面是,巴门尼德对“是者”属性的论证很明显是运用了形式逻辑的论证方法,就是说,我们在探讨任何事物时,都要遵循思维的逻辑规律,不能违反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最明显的例子是他反驳赫拉克利特变化的世界所运用的论证。赫拉克利特说万物皆流,无物常驻,火变成水,水变成土,土变成火,事物存在又不存在。巴门尼德则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一个东西怎么会既存在又不存在,人怎么能够思考这样的矛盾,一个东西的一种性质怎么能变成另外一种性质。 如果说能,就是说无能生有,有能生无,而这是不可能的。下面来看他的论证:如果存在有变化,它一定产生于非存在或产生于存在。 如果产生于非存在, 它产生于无,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产生于存在,那么它是产生于自身,这就等于说,它同它的自身是同一的,过去一直是同一的。 这就证明了“是者”(世界)的永恒不变性。

  巴门尼德的论证似乎没有毛病, 但是得出的结论却与我们的感觉经验完全相反, 我们明明感受得到阴晴圆缺、四季更替、生老病死,世界在不停地变化。要解开这个谜,就要理解巴门尼德哲学中比较不明显, 或者说比较难以理解的另外一种逻辑方法的运用,这就是辩证法,黑格尔称之为研究纯粹思维的学问。 巴门尼德在他的“真理的世界”内探讨问题毫无疑问不能违背形式逻辑,但我们不能忽视“真理的世界”是论证“是者”不变不动永恒完满的前提。也就是说, 巴门尼德是在经验世界中剥离出了纯粹思维世界再来研究“是者”的各种属性的。 他不再像以前自然哲学家那样提出某种经验存在物的共相作为世界的本原(第一原因),而是按照语言内涵着的逻辑,通过思辨得出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个纯粹的概念“存在”作为世界的逻辑前提。 “本体论(ontologia,又译万有论、诸存在者论)产生了,这也是辩证法的开端。 ”[10](46)如此我们便可以发现,赫拉克利特的观察没有错,巴门尼德的论证也没有错,他论证的前提是通过辩证法发现的那个“真理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纯粹的概念与真实的客体是同一的,而纯粹的概念是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都可以被思维到, 或者说被谈论到的,也必然在所有的时间内都存在,也就不可能有变化,因为变化就包含着事物的产生与消灭。由此他的永恒不变的世界便可以得到理解。

  参考文献:

  [1]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梯利。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4]王路。“是 ”与 “真 ”形而上学的基石[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3.

  [5]Bormann,K.:Parmenides,Felix Meiner Verlag Hamburg 1971.

  [6]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7]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8]叶秀山。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9]宗 伟 ,宗培。巴 门尼德哲学 “存在 ”范畴的纯思维向度[J].求索,2006(1)。

  [10]谢遐龄。巴门尼德:辩证法的开创者[J].哲学研究,1987(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