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西方哲学史论文

奥古斯丁时间观的意义和影响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5-26 共650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 《忏悔录》中对时间的认识探究 
【第一章】奥古斯丁哲学思想的渊源 
【第二章】奥古斯丁时间观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奥古斯丁时间观的意义和影响 
【结语/参考文献】奥古斯丁对时间问题的思考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三章 奥古斯丁时间观的意义和影响

  奥古斯丁对时间观的重新建构维护了基督教的教义,在他的时间理念中,他很重视人的心理层面,他关于“时间”与“永恒”的关系和希腊人的理解是不同的,希腊人认为时间仿制永恒,时间就是永恒;奥古斯丁则认为时间不同于永恒,永恒是属于上帝,而时间只是永恒的某种属性。在奥古斯丁的思想里,“时间在永恒中分离开来,在人们对历史所发生的片段进行考察的时候,是采用一种线性的形式来感受它;然而作为整体的世界,历史本身在创世和世界末日的框架中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圆:人与世界都回归到了造物主身边,而对于时间则回归到了永恒。据此可知,基督教时间观的表象是线性的,又是有限的。

  基督教的时间观其表象特征是条线段。这条线段的起点是创世,在创世时间的过程中,时间从永恒中分离出来;未来是世界万有(包括人)回归造物主,时间融合于永恒。因此可以说,起点和未来是确定的,但是现在不确定。因为在创生的万物中,只有遵循造物主的规定,才能被拯救,在未来的时刻,才能与造物主共同存在。如果因为当下的行为违背了造物主的意愿,将会在未来受到惩罚。”现在“还无法确定,只有遵照造物主意愿的时候,时间就具有了意义,对于人类来说,时间的意义在历史中是非常有价值的,这种价值就体现在人们要如何去选择生活。

  第一节 奥古斯丁时间观的意义

  首先,奥古斯丁否认了时间是以实体性而存在的,同时,他也并不认同时间是作为物体的运动。奥氏认为,上帝创造了时间,时间在我们的心灵当中存在。他将时间从外部转向了心灵内部,从以物理性质存在的时间方式转向了以生命存在的时间方式。这正是我们所要强调的奥古斯丁时间观的意义,在他对时间的阐述中,奥古斯丁思想的提出更多的引发了对后世哲学家的思考。

  牛顿对时间的理解是一种物理学的时间观,他认为,时间是先于存在而存在的,也是所有存在和运动的前提条件;所以,世界万物的运动都是在时间中进行的。从这一理念来看,时间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而人也是处在时间之中,因此在时间的范畴内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而”哥白尼革命“的重点就是在于将时间归集到主体上,由人去主导发生变化。在康德看来,时间是作为人的先天感性的直观的形式,所以人为自然界立法。同时,也意味着,如果时间的主体发生了变化,那么就象征着生命意识,因此这些都为人类的自由提供了前提条件。

  从时间观念发展的脉络来看,奥古斯丁认为上帝在创世开始的时间是不会与世界分开的,在这过程中,所发生变化事物都已经通过时间保留在我们的心灵当中。康德则认为现象世界是由时间来支配的,时间与本体界不存在任何的关系;而海德格尔则认为,时间是在生命之中存在的,时间规定着此在的含义。从这三位哲学家对时间的分析来看,时间正在逐步的远离客观的物理性质,去转向人类生命存在的意义当中,由此,就形成了一种人类学的时间观和生存论的时间观。虽然,人类学的时间已经得到了确立,但是我们仍在对时间问题产生困扰。目前,关于时间的问题,主要包括两类:物理时间和人类学时间。我们把客观存在的物理学时间理解为物质的运动,尽管从它自身特性来说,将会面临着宇宙大爆炸这种时间开端的问题,但无论是哪种情况,这种物质运动的客观实在性依旧存在,故而,对人的制约也仍然起着作用。对于人类学的时间观来说,他们认为,时间是人的一种生命存在,对于时间的把握,人们有着自己的主动权。不论遇到时间的任何问题,都会与这两类时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而这两类的时间又与人的本质、自由、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也因此,时间问题成为了哲学领域中重要研究课题。

  奥古斯丁的时间观,其出发点是为了维护上帝的永恒性,但同样,也把上帝视作一种精神体,对于每个人来说,在他们的心中都可以拥有自身心灵中的上帝,人们可以在现实中以追求上帝的优秀品质来接近永恒。在现代社会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之大,而在这样一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去寻找具有现实操作性的解决办法却并不现实。而只有在精神的层面去寻求永恒,才能让人们在某种程度上摆脱现实,也由此获得灵魂和生活的高度和谐。对时间的理解,奥古斯丁将其定义为经验层面,在他看来,如果想要我们对时间有所理解和认识,那么我们只有把时间同记忆相互联系才能对其做出界定,这样,时间就作为了一个载体,连接了现实与灵魂。换句话说,时间提供了一种追求永恒的方法和路径。因此,人们通过对时间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去探索自由的含义。

  由此看出,奥古斯丁是将时间进行了内在化的处理,所谓的”内“是针对于受造物来说的,这样的内在化处理,尽管与人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但与上帝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了。奥古斯丁从中解决了上帝既然不存在于时间当中,但却能够了解到在时间之中发生的所有事情。

  他认为,在时间中所发生的事情,从本质来说是思想意识的延展。同被造物一样,人的思想意识也都被上帝所知,然而,对上帝而言,人的思想意识在他那里是完全透明化的。

  对于时间是什么这个问题,奥古斯丁始终没有探索到最终的答案,在他的《忏悔录》当中说到:”主啊,我向你承认,我依旧不明了时间是什么。但是我承认我知道是在时间中说这些话。“49从我们心里层面来看,我们将时间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组合起来,已经完整的构成了一个时间的系统。这样的诠释可以说是对奥古斯丁时间的理解。但我们在面对和处理时间问题方面,我们也会联想到时间的有限性,人类也将面临着死亡。而我们都处于时间之内,时间的不断流逝,也就使我们去朝向死亡,如果我们再进一步的思考,人们为什么是在时间当中生活呢?当某个人的生命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其他人在时间当中依然生活着,然而,在时间当中,我的生命却已经走向了尽头,对于面临死亡的时候,时间对我来说已经没有了,那么在我生命中所存在的时间到底具有什么意义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奥古斯丁直接倾向到了上帝,他认为,这个世界当中,每个”我“的存在,都是因为有上帝在保障世界当中的每个”我“,因为上帝是创造世界万有的源头,因此,在人类生命走向尽头的时候,最终,所有的一切都还是要回归到上帝。奥古斯丁对时间这个问题的理解,给中世纪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同时,对后世哲学家的影响也非常深刻。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认为奥古斯丁对时间的理解,已经基本完成了对时间观的变革。将时间做内在化的处理不仅是扞卫了现象世界的种种,最重要的是对上帝绝对自由的扞卫。康德将时间进行内在化,同样也是为了扞卫人类的自由,奥古斯丁对时间的变革,是通过物理时间的存在感进入到生命的某种存在,这就是奥古斯丁时间观最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 奥古斯丁时间观对后世哲学家的影响

  从神学角度来分析,奥古斯丁对时间问题的重新诠释,是为了维护神学的利益,同时,时间的主体认识论意义也显现了出来,这就为近代的哲学带来了一个前进的方向。奥古斯丁主要从两个方向对时间进行理解:首先,他对时间受造性的特征给予了肯定:

  当我们对时间的本性进行深度思考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理解上述解证的事实……,对于目前所存在的事实,我们不能以此为依据来确定下一刻我们处于哪里。50时间问题对于笛卡尔来说,时间性的存在是由上帝来界定的,对时间存在者的溯源最终也会向上帝倾倒。时间是被上帝所创造的,最终,它只能来源于上帝;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笛卡尔也同样从以主体性为出发点,去拓展了时间理论。他认为,我们认为是时间的东西并不是某种附加在普通绵延上的东西,时间是我们思想的某种模式51,在此基础上,笛卡尔提出:”我思考多久,那么我就存在多久的时间;倘若我停止了思考,那么我也有可能停止了存在“52在笛卡尔那里,时间、我思、我在之间的联系已经开始进入了近代认识论的视野中。

  奥古斯丁对时间的观念是一种从物理学意义到人类学意义的转变,然而,这种转变在中世纪时期没有得到持续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在基督教神学的背景下,人类也是上帝的某种被造物,而人的主体性是不肯超越上帝的永恒存在的。进入到近代文艺复兴时期以后,人的主体性特征才被完全的认可,对于时间主体性的探索已经完全超越了基督教的层面,康德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可以作为这个时期的代表。

  从康德来说,他对时间的理解更多的是从先验的主体性这样一个角度出发,把时间理解成是先验的观念性和经验实在性这两者的结合。这是因为,首先,先搁置了奥古斯丁神学背景的时间问题,关于这方面的思考并不在现象界的领域范畴内,因此,也同样不具有经验的实在性;同时,对这些观念的理解,我们很难通过某种理论去讲述清楚,容易陷入某种辨证论当中。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康德继承了奥氏所提出的关于时间在认识方面的确定性,而从时间的某种观念性来说,却并不存在经验的观念性,而是某种可能经验的认识条件。康德对时间的观点已经摆脱了经验论和怀疑论主义这两者对认识的威胁。

  康德对时间观的理解主要是从主体性作为切入点来探讨时间的形而上学问题,在奥古斯丁那里,尽管将时间内在化为一种心灵的延展,但是,他认为时间始终都属于上帝,而人类之所以能够感受到时间的存在也是因为人类分享了上帝的永恒性。然而,康德对时间的理解已将明确的认为时间是一种主体性。在《超验感知》里,”康德已经将时间勾勒出了一个基本的形式,他认为,时间只存在一个维度、对于不同的时间段落只能作为线体时间的某个部分,时间的无限的延展只有在物体出现的情况下,通过想象得来的。由此,康德得出了三个结论:第一,我们无法抽去所有的物体去理解时间是客观存在的;第二,时间可以作为一种内在的感应;第三,时间可以作为所有现象的某种形式条件,或者说是一种纯粹直观的形式。

  由此,康德对时间的总括说,时间具有一种理想性“53.这样看来,康德对时间的理解,完全将时间归为某种主体性,而时间的本质则是人类的一种先天的感性直观形式。换句话说,就是人为时间立法。

  从康德对于时间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他基本能够接受牛顿力学的时间观,他认为,所谓绝对时间是存在的,把时间理解视为某种空间化的方式。由此,康德又提到,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并不是因为它们的独立存在,而是人的一种先天感性形式。康德指出:”倘若从物体的经验直观和它的变化中去掉所有经验的东西,换句话说去掉所有属于感觉的东西,那么剩下来的就只剩下时间和空间了,因此,时间和空间就是一种纯粹的直观,它们是先天地给经验的东西做基础的,因此,它们是无法去掉的。“54康德所提出的”人为时间立法“,在将时间主体化的同时,并没有去消除时间和人类生命存在的分离。主要是因为,”在康德看来,现象界和本体界之间是相互分离的,人自身也就分裂开来。当人作为现象界而存在时,它处于时间当中,但又无自由可言;当人作为本体界存在时,虽然是自由的,但是又不处于时间当中“55,”分裂“使时间只能去支配现象界,却与本体界没有任何关系。因此看出,康德的时间与人的生命存在还没有完全的统一起来,然而,为了清除分离,海德格尔后续的《存在与时间》就产生了。

  海德格尔对时间问题的探索是以一种”向死而生“的模式进行研究的。在他看来,生命的存在就将面临着死亡,正是这种死亡的先行,才能够让人们充分的去领悟时间所带来的真实存在感。

  生命、死亡和时间,这三者作为一个整体是无法分割开来的。首先,从时间的内容来看,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生命的体验,同时也可将其理解为是死亡意识的本身。在海德格尔看来,人作为时间性的存在并不能就将其视为某种既定的存在者,去受到某些必然的制约,所谓人的时间性,正是给予了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去选择无限的可能性,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依据自身的选择去实现属于自己的自由。在海氏看来,时间的存在并不是在生命以外,而是在生命之中存在;自由与时间一样都不存在于生命之外,而是存在于时间之中。由此看来时间也存在过去、现在、将来,但是这却已经完全摆脱了物理学意义,这是一种生存论的性质。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我们并不能以过去来作为已经既定的事实去决定人,更不能将过去作为一种不变的因素去不断的推动人,而过去是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起点,一种新的可能性出现,从而在此在身上继续的存在。因此,过去的存在不是先于此在或外在于此在存在,而是作为一种为此在所拥有而存在的。将来的存在,不管将来的境况是何种情形,都将面临着死亡。死亡是生命的参与过程,同时也对我们整个生命进行了规定,而此刻的存在就是要向死亡的存在去行进,因此,作为死亡的将来都不是在此在之外的,是作为生命的一个过程,共同构成了人的此在。

  海德格尔将时间完全内在化为对主体生命的一种体验,正因为死亡的存在,人们才能去感受时间的存在,有了时间的存在,生命才拥有了最真实的意义。海德格尔把人对生命的体验放在了时间中去理解,从而获得了时间真正的主体性特征。

  在海德格尔哲学中,对”存在“的探寻可以作为其主旨,但由于存在的被遮蔽,他为了探索真切的存在,首先就要理解时间的问题。他提到:”此在就是将自己带回到自身以前曾经存在的东西,即以时间性的一种方式带回到这种东西。而通过这种方式把遗产传承给自己,所谓出生就是在死亡这种无法超越的可能性中被纳入到生存里。“56海德格尔指出,时间性是如何组建在此在的存在时提到了历史性这个概念,他提到:历史性作为生存的存在建构归根到底是时间性57.这里所指的历史性是指个人的经历。海德格尔认为存在的个人被置于此世界,成了处在某时间性上,处在某个历史境遇的此在,这样的状态就组建了人类原始的历史性。对于人的本真性,我们就是按照自己的”在“的可能性来做出选择的,从而获得真实的自我。通过海德格尔对存在主义的论述方式,他把时间提升到了主体存在的高度,将时间又推向了一个新的起点。

  最后,我们再来分析下柏格森的时间理论。从柏格森对于时间问题的理解,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到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奥古斯丁他们的时间理论有着非常相似的部分。柏格森的时间理论,是将时间划分为物理时间和纯粹时间。物理的时间可以视为是科学的时间,是一种可以发生度量的时间或者可以说是抽象的时间;对于纯粹的时间我们可以说其是一种真正的时间,是我们心理的时间。柏格森的时间观,更多的还是继承了康德对时间的理解和认识,而柏格森的时间观是在康德时间的内在性基础上做出了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康德所理解的时间是与空间不同的,但是时间也是同空间一样,具有纯粹性。在柏格森看来,时间是存在于在自我的深处,只有当我们从自我的深层去捕获时间的时候,以这样一种方式存在的时间才是我们说的真实时间,当时间与空间相互混合的时候,这时候的时间就不再是真实的时间,而是以物理时间存在的时间。当时间和自我发生紧密关系时,就会让我们对时间的理解深入到对自我的把握,而所谓绵延的时间与自我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这样的两种维度就逐渐的凸显出来。柏格森认为,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康德并没有进行非常严格的区分,同时,也没有将时间当中所包含的空间因素完全的去除掉。在他看来,空间化的时间观,从我们的日常生活来看,它是为其提供了得以可能的基础,但是过于生命化的时间观,对于人们来说又很难去把握,这样一种生命化了的时间观,更加突出了时间的意识,主要是因为是将时间视为对某种个体的把握。柏格森对时间的认识把它放置在优于空间的位置来看待,从而在空间化的时间中,凸显了时间的本体性。这在历史上是时间的一个转折点,在后续的很多哲学家都继承了这样一种思想,无论时间是以何种方式存在的,时间都受到了更多领域的关注。

  我们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奥古斯丁时间观的核心内容主要是时间的受造性和人类的主体性这两方面。时间的某种受造性,不仅改变了希腊时期存在论的传统时间观,同时,也扞卫了上帝的永恒和绝对自由。由此看来,这更加巩固了基督教哲学的体系。然而,在时间方面的主观性,也是为了给予上帝的存在提供了某种神学的证明,同时,也引领了近代主体性的发展方向。我们还发现,同近代哲学家在认识论方面进行比较得出,奥古斯丁也把情感和意志都融为一体来进行对时间的诠释,这就更具有了研究价值。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