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西方哲学史论文

奥古斯丁哲学思想的渊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5-26 共554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 《忏悔录》中对时间的认识探究 
【第一章】奥古斯丁哲学思想的渊源 
【第二章】奥古斯丁时间观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奥古斯丁时间观的意义和影响 
【结语/参考文献】奥古斯丁对时间问题的思考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奥古斯丁哲学思想的渊源

  第一节 古希腊的时间图景

  在古希腊时期,西方哲学家们一直探讨的核心问题就是“时间”问题,他们并不是孤立的在探讨有关“时间”的问题,而是将时间与运动,时间与存在以及时间与意识等几个方面相互联系起来,并且深入探讨了关于时间的问题。由于处于的历史阶段不同,所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所形成的时间观就不尽相同了。在某种意义上,时间与文化无法分割,始终保持着必然的关联,也因此,我们认为,时间的变革可以成为人类在语言、思想、行为等方面的自然探索史,深入探讨时间问题,对人类未来的发展也存在着巨大的价值。

  在早期的希腊哲学家代表中,如阿那克西曼德和赫拉克利特,他们把对时间的理解放在了本原和存在物的循环关系中,其中,阿那克西曼德曾指出:“各种存在物都是由本原产生的,存在物毁灭后,又回归于本原,这是必然会产生的,存在物是按照特定的时间程序,为其的不正义受到相应的惩罚,同时相互补偿。”①而本原和存在物之间构成的循环关系,揭示了时间和必然性两者之间的一致性。“逻各斯”的概念曾经是赫拉克利特采用的,他将循环理解为“逻各斯”自身的一种转化形式,对于“火”这个概念,它的燃烧和熄灭代表其一种感性的隐喻。时间也就因此成为了兼具逻辑和伦理意义的“逻各斯时间”.由此看来,最初对时间的理解是在整体宇宙论情景下理解的。

  一、柏拉图的时间观

  柏拉图对时间问题的阐述为他与康德之间这些哲学家们提供了对时间理解的基础。深入思考柏拉图对时间观的理解,能够为后续哲学家们对时间观这个问题的研究方面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在柏拉图的《蒂迈欧篇》中提到:“理念的存在是一种永恒,而将这种性质全都赋予到所创造出来的东西,几乎是做不到的,因此,造物主给永恒性创造除了一个活动的形象,在他将世界创造之后,他就按照永恒性的特征创造了一个通过数的规律来运动的形象,这就成为了我们说的时间”②。在这段话中,虽然理念是永恒的,一直存在的,但由理念创造出来的东西却与理念的属性截然不同,同理,我们也可以看出,理念所创造出来的时间并不是完全都具备理念的所有属性。创造出时间之后,它就被给予了“运动”这样一种属性,这是一种摹本,而理念才是原型。但是,柏拉图对原型和摹本再次进行了辨别,他认为,所谓永恒的东西并不在时间之中存在,那就更不会受到所谓时间对它的影响。柏拉图强调说:“……在性质方面保持永恒不变的东西,不会因为时间的缘故发生改变,或变老或变幼……,然而,对于时间来说,它却是在模仿永恒依据数的规律来运动的。”③在上述中,柏拉图关于时间问题的观点,我们可以分别从几个方面去理解:

  1.时间并不是永恒的

  在柏拉图看来,存在生命的物体只能拥有这暂时的生命,时间同永恒的理念比较,它不是永恒存在的,同样,时间也不是客观存在的,时间是随着感觉世界而被创造的,而感觉世界有着它的开端和结束的运动轨迹,它具有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特征,也因此,时间同样具备了这三种特征。柏拉图所认为的天体如果不存在运动周期,那么时间就没有办法计量,如此看来,也就不会存在时间的概念。因此,时间与天体是相关联的,有了天体也就有了时间,有了时间也就有了天体,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柏拉图将时间纳入到感觉的世界当中,将理念纳入到永恒。他的观点是继承了巴门尼德形而上“是者”的属性,但还存在不同。巴门尼德认为“是者”是世界的本原,它具有“不生不灭、完满性、连续性”的特征。“是者”并不是一种抽象的,而是处于一种空间和之间当中。这样的一种实在并不是超时空的存在,更不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而只有通过使用逻辑的推理和思辨才能对其有所掌握。柏拉图的“理念”不仅是继承了“是者”的这几种属性,而是超越了“是者”.“是者”对柏拉图的“理念”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就因为这样的影响,柏拉图将这种变动、可感的世界理解成是一种处于时间当中的世界。

  2.时间与空间

  如果我们想要对柏拉图的时间观有所理解和认识,那么我们应该先去理解和认识他的空间观。首先,从柏拉图的理念、可感世界和作为中介的空间来理解,所被创造出来的东西,即可感的物质世界并不是永恒的,而是具有时间的特性,构成世界所需要的质料、基质都是超时间的。可感世界的空间可以说是永恒的,是被作为摹本的可感世界与理念的一种载体。

  柏拉图认为时间就有着同可感世界一样的特征,时间并不是永恒的,它时刻处于变动的状态,而空间却是永恒的,并且空间并不是被创造出来的。可感世界无法离开空间去生存,换句话说,空间是其必备的生存条件,倘若连空间都不存在了,那么可感世界就更不可能存在了。

  而时间的这种存在可以说是对可感世界的一种计量,只有将空间作为一种载体,造物主才能依照理念的模型去创造时间的摹本。因此,柏拉图所阐述的时间是有着它的开端和终点的,而并非永恒存在着,对于空间来说,是非创造的,是一种永恒。通过对柏拉图时空观的理解,他对理念世界和可感世界完全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他认为理念的世界是永恒存在的,是神圣的,具有超时间的特性,无法与卑微可感的世界一起。

  3.时间是运动的量化

  古希腊的人们始终都将时间与圆周运动相关联起来,这里的运动主要指物质的一般运动,而不是指物质形态的运动。柏拉图却把时间理解为物质形态的运动,换句话说就是将时间视为天体的运动,在天体产生以前,存在着很多物质运动,但可感世界的天体并不存在,因此,时间就不存在。柏拉图对时间的理解有一定的自然科学价值,但是这种以天体为基准的时间观并不是正确的。

  二、亚里士多德的时间观

  “时间是关于前和后运动的数,并且是连续的”,④这是亚里士多德对时间的定义,在《物理学》中,他对时间观进行了详细和深入的阐述。亚里士多德寻找时间存在的方式是从对其他哲学家对时间的疑问开始的,从时间的本性来说,他并不认同柏拉图对时间的观点。亚氏认为,时间的存在应视为天体存在的方式,而不是同天体一样的实体存在着。所以,他对时间问题的理解更多的还是在强调运动和变化,同柏拉图相比,他所强调的时间并不是物质的本身,而是物质的运动和变化。对于判断时间是否是实体,是否存在这一类问题很难去解决,解决这类问题也会遇到很多的矛盾。当我们把时间假设为某一种实体,那么因此而得出来的结论就会产生矛盾。亚氏认为时间具有运动、变化、消逝的特征,时间是有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但就如我们前面所假设的把时间作为实体来看,实体是不可能由过去、现在和将来这几部分组成,实体只能是以现在来存在,因此,时间就不是实体。亚氏接着对时间本性的问题提出了疑问,他提到,时间无所不在,时间不存在快和慢的区别,更不会存在停滞。但是,运动却具备快慢、停顿的特征,因此,还不能就将时间等同于运动。根据亚里士多德所阐述的观点,“时间”与“运动”两者之间是不能分离的,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同时,也是受人的意识影响。故而,他将通过感觉的意识来阐述到:“在我们的意识当中,如果发生了某一种运动,那么,我们立刻就会联想到曾经的一段时间已经随着它过去了。……因此,就可以将时间视为是某种运动或者是运动的某某,如果不是运动,那么就是运动的某某了”⑤。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认为时间具有主观的特性,时间的流逝可以作为人意识中的一种过程,这个观点与它之前的观点存在一些矛盾的地方,但并不能就此说亚里士多德不坚持时间的客观存在性。接着,他又提出了时间就是运动的“数”的观点,“时间不能等同于运动,而是把运动看作计数的东西”,⑥从上述分析来看,亚里士多德对时间问题的阐述存在一定的混乱,在他的理解中,时间是人们可以感觉到的东西,如果这种感觉是不存在的,同理,就无法证明时间是存在的。

  从亚里士多德对时间问题的分析来看,他对时间的理解有正确的地方,也有错误的地方。

  他把运动作为理解时间的基础,把时间当作是运动的一个属性。亚里士多德的时间观说明时间和运动都不能单独存在。换句话说,时间是运动的时间,运动是时间的运动,不能独立的去追随时间本质的问题,而是要将时间问题和运动相关联。

  如果想寻求时间的本质问题,就必须要从时间与运动的关系中寻找。因此,时间不等于运动,时间是无处不在的,但是运动只能在它该发生的地点发生,运动是存在快与慢的区分,时间并不具备这样的特性。然而,对于判断运动的快慢通常都是以时间作为参考来度量的,但时间却是不能由自己来度量的。从而说明了,时间不是运动。如何去度量时间,是亚氏对时间理解的另一个重点问题。《物理学》中提到,时间的存在与运动和变化是有联系的,那么时间度量的问题也与它们的变化的度量有着必然的联系。亚里士多德认为:“运动”可以来说明“时间”前后的依据,而且,“运动”是可以度量“时间”的。亚氏指出:“我们通过去识别前一个和后一个的限以及在前和后之间的间隔来确定它们。在我们理解两端是有区别于其它间隔的,因为”现在“存在两个”前后“时,我们才能把这个称作是时间。因为,只有用”现在“来定义的事物才能被认为是时间”⑦亚里士多德在这里所提到的间隔,就是指某个瞬间。由此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把“瞬间”作为度量时间的基准。同时,亚里士多德还深入分析了“现在”的问题,他说:“把时间的”前“和”后“可以划分为”现在“,”现在“是不断延续的,因此,可以说”现在“在某一种意义上来理解那么可以把”现在“理解为是同一的,然而,如果从另外一种意义来理解,那么它又是不同一的。这是因为,时间是与我们认识运动和运动中时间的前和后的物体相关联。”⑧综上所述,亚里士多德所阐述不同意义的“现在”,同样将运动、瞬间和现在都联系在一起进行理解,因此,也看出了亚里士多德的辩证思想,同时,更加说明了“现在”对度量时间的重要性。由此,亚里士多德对时间问题提出了两种思想,即时间的连续性和时间的可分性。关于时间概念的界定,亚氏是从可感世界的经验出发,也正是因为这样,亚氏对时间的理解就被限制在了可感世界的范畴中,因此,便没有办法提出时间的超越性。换句话说,他对时间的理解还是没有离开柏拉图对时间的范畴。然而,对于“现在”的理解,是将其归结到同一个“现在”的延续,还是归结到不同“现在”的承接,这个问题一直都没有解决。但同前人相比,亚里士多德的时间观可以说有非常大的进步,他把天体的运动属性赋予了时间的价值,并不再像前人一样,简单的把时间等同天体自身。亚里士多德对时间概念的定义更倾向于现代的物理学时间观,然而,他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揭示了世间万有所存在的途径。

  第二节 奥古斯丁时间观的形成

  在《忏悔录》第十一卷当中,奥古斯丁对时间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认为时间就是心灵本身的一种延展。犹如前面所提到的,古希腊的时间观被认为是一种循环的时间观,而奥古斯丁时期,这种循环时间观将受到挑战。在它们两者的差异中,罗素曾提到:对希腊哲学来说,无中生有的创造是一个并不熟知的概念。柏拉图在谈论创世的时候,他认为是让上帝对原始的物质赋予形相,亚里士多德对此看法也表示认同。他们所阐述的上帝,更应该理解为设计者和建筑师。物质实体并不是被造出来的,而是永远存在的,而形相才是上帝的意志。由此来看,希腊时间观是通过宇宙观来决定的,同时,希腊人的时间观也是由物质来决定的,如果物质不存在了,那么也就不存在时间了。

  在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们,他们所寻找的本原,都是在现象-自然界当中去找。主要是因为,整个现象的世界都在时间中体现出来,因此,从本原自身来说,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而对于巴门尼德之前的哲学家们,他们所探讨的本原究竟是什么呢?在他之后的哲学家们已经不再去寻求现象世界,而是朝向了去寻求本质世界,同时,他们也排斥时间与现象世界。在他们认为,本质是处在现象的深处,它是一种超现象的。因为本质并不存在于时间当中,因此,我们可知本质是非时间的,而形而上学所维护的存在同样也是非时间的,故而它是永恒的。

  现象世界与本质世界这样一种不真实与真实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苏格拉底已经开始在思考。柏拉图说过:“所谓完善的本性是永远不会发生消逝的,如果要将这一本性彻底的赋予摹本是不可能的。因此,造物神设立这样一个永恒者动态的影像,就是去设立有规则的天体运动。这样的设立,便使永恒者的影像根据数字进行运动,而永恒者就仍然会保持其整体性,而这样出现的影像就是我们提到的时间。”⑨我们之所以认为现象世界存在着不真实,就是源于我们认为现象世界仅是真实世界的影像或者是摹本,这也就是说明在时间当中,世界成为了一个不真实的影像世界⑩。从这个层面来看,现象世界就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这个世界有一天会过去,但是它一定是真实的。如果像希腊哲学家所说的都是非真实的,且不存在的。那么这个非真实的与上帝又是什么关系呢?那又何来神创造万物呢?

  在基督教历史上,“创世”的含义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在一个历史的开端中,基督耶稣的诞生被基督教引入到了历史的时间进程中,这样一个开端的事件,只能在过去、现在、未来中独立存在。因此,古希腊的循环时间观必然会给这个事件带来许多的理论诘难。奥古斯丁作为基督教的教父,深刻的感知到古希腊时代的时间观对基督教的教义和原则具有强烈的冲击性,循环的时间观会丧失基督教的神圣性,如基督受难和基督降临类似这样的事件,也会丧失其唯一性。也由此,奥古斯丁就更要去重新诠释时间的问题,只有把时间定义为线性的时间,才能更好的去维护基督教的教义,从而,奥古斯丁的对时间问题的阐述也就更具有了明确的目标,同时,他也一直在强调他所诠释的时间观与古希腊时期的循环时间观有着根本的区别。对古希腊的物理时间观提出的质疑,也促使了奥古斯丁重新思考时间。如果我们不把时间当作一种“什么”的存在,那么时间它是怎样的一种存在方式呢?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