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舞蹈论文

社会舞蹈概念的解读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8-04 共932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社会舞蹈及其编创发生的嬗变研究
【绪论】社会舞蹈演变过程与困境分析绪论
【1.1】社会舞蹈概念的解读
【1.2 1.3】社会舞蹈渗透出的文化特征
【2.1 2.2】社会舞蹈素材与动作语言的变革
【2.3 2.4】社会舞蹈形象与审美特征的嬗变
【第三章】当代社会舞蹈创作的特征及面临的问题
【结语/参考文献】社会舞蹈发展历程与问题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社会舞蹈的当代考察

  第一节 社会舞蹈概念的解读。

  对于"社会舞蹈"这种提法,也许大家并不熟悉,但不可否认的是,群众性的舞蹈活动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与我们保持着最近的距离,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深入。无论是每天清晨大爷大妈在公园里所跳的健身舞,还是校园里孩子们为了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培养艺术修养所舞动的校园舞蹈,无论是夕阳落下后大妈们动感、富有节奏性的广场舞,亦或是文化部门为了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举办的各种社会舞蹈大赛、广场舞蹈大赛、群文舞蹈比赛、企业舞蹈大赛等等,甚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广告舞蹈、旅游舞蹈,我们只要留心就不难发现群众性舞蹈活动就这样不经意地发生再我们的生活之中。那么, "社会舞蹈"究竟是什么?它的知识体系是怎么的?引起其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又是什么?笔者将逐一找出答案。

  一、"社会舞蹈"的界定。

  从人类建立的第一个共同体--原始社会开始,舞蹈便以"社会"这种共同体为前提而存在。

  部落乐舞是全族、全部落不分类别的集体性活动,它不为迎合审美需要,而是从生存实际出发,为了图腾祭祀,为了生殖求偶,为了鼓舞士气,是全民参与的舞蹈活动。到了奴隶制社会,舞蹈渐渐脱离原始形态,开始有了审美情趣,部分人有目的、有认识的艺术活动取代了原始时期全民参与的集体性活动,舞蹈活动的参与者从此出现了分流的状态。舞蹈开始从全民性的活动转化为职业舞人从审美需要、娱乐需要出发而进行的专门性的艺术活动,尽管被称为"靡靡之乐",但仍然是舞蹈划分为专业舞蹈与非专业舞蹈的关键点。因此,自奴隶社会起,舞蹈就分流为职业与非职业,专业与非专业。职业舞蹈或专业舞蹈指的是专门从事舞蹈活动的团体和个人所开展的艺术活动,非职业舞蹈或非专业舞蹈即是广大社会群众参与的文化活动,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群众性舞蹈活动,即社会舞蹈。

  1、"社会舞蹈"是什么。

  世界范围来看,社会舞蹈最早由英国的综合性舞蹈学校拉班中心在 1976 年出版的《拉班中心教程》一书中提出。鲁道夫·拉班作为一名舞蹈理论家,同时也是社会活动家,他所建立的"拉班体系"是负有盛名的舞蹈理论之一。剧院舞蹈专业和社会舞蹈专业分别是拉班中心的两种教育体系,前者将鲁道夫·拉班的舞蹈理论应用于剧院舞台,后者辐射面向社会的从事舞蹈普及和发展的各项舞蹈活动。在拉班中心有关社会舞蹈的课程设置中,我们可以寻见社会舞蹈所特有的社会性的烙印,在课程中除了有与舞蹈有关的专业性课程外,还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符号学等各社会科学理论,由此我们可以判断社会舞蹈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因此就西方而言,社会舞蹈是鲁道夫·拉班以及他所创立的"拉班体系"的产物,同时也是 20 世纪初近代舞蹈革命的产物,伴随着近代舞蹈革命的春风,社会舞蹈这一概念随着拉班中心的倡导,开始在世界蔓延。

  在我国,"社会舞蹈"概念的首次提出距今已有 28 年,在 1987 年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群众舞蹈创作讲习会上,中国舞蹈家们创新性的将群众性的舞蹈统称为社会舞蹈,并于同年 10 月在《群众舞蹈论文集》一书中发表有关文章,这是社会舞蹈理论与实践的最初尝试,自此我国打开了社会舞蹈学科的大门。所谓"社会舞蹈",其本质属性就是社会性,是与专业舞蹈的专业性相对应的舞蹈活动。因此,想要弄清社会舞蹈的定义,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弄清社会舞蹈的社会性所在。首先,社会舞蹈活动的参与者是全社会各阶层的人,舞蹈活动以各种社会关系为纽带而展开,是社会群体创作的文化。其次,社会舞蹈活动包含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对社会生活的直接描述,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具有社会性,广泛的民间舞蹈素材、各种类型的群众性舞蹈比赛与汇演、各地区传统民俗活动,这些都是社会舞蹈的活动内容,这是群众舞蹈概念无法囊括的。同时,社会舞蹈内容还涵盖了社会问题、社会活动、社会观念、社会价值,社会舞蹈以不同的形式展现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再其次,社会舞蹈的活动场所也具有社会性。与专业舞蹈不同,社会舞蹈不再局限于练功房和舞台,小到田间地垄大到广场、舞台都可以成为社会舞蹈的活动场所。最后,社会舞蹈活动满足社会各阶层人们的需求,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活动。无论是出于自娱、社交、传承习俗等方面的需要,人们总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会舞蹈活动,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以上种种,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定名"社会舞蹈"的客观性与必然性,社会舞蹈带着其广泛的包容性发展与繁荣。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社会舞蹈是群众性的、非专业舞蹈活动的科学概念,它是广大社会成员主动参与的社会文化活动,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它伴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展现出社会问题、社会活动、社会观念、社会价值等方面的内容,是一种为满足不同需要而主动参与的艺术实践活动,只要是社会成员参与的舞蹈文化活动都可以囊括其中。(这里需要明确:专业舞蹈工作者属于社会成员,但社会舞蹈活动不包括专业舞蹈活动,当专业舞蹈工作者参与社会舞蹈活动时,便可界定为社会舞蹈范畴)。社会舞蹈的本质是人民群众参与实践的具有社会性的舞蹈艺术活动,离开了人民群众,也就不存在所谓的社会舞蹈,因此人民群众选择与创作,决定了社会舞蹈的产生与发展。它将群众对世界上客观事物的想法、认识、情感的进行审美生产,将人体动作作为表现精神世界的工具,用肢体形态反映社会文化,是将人的精神世界进行物化的一种方式。

  2、"社会舞蹈"的构成因素。

  社会的三要素为人、文化和环境,那么社会舞蹈的构成因素也同样可以从这三方面体现。首先,参与舞蹈活动的主体是处于社会复杂关系的人,是社会各阶层的人,而不仅仅是少数专业舞蹈工作者,当专业舞蹈工作者参与自娱性舞蹈的编排、表演或是参与群众性舞蹈活动的创作、表演时,其亦是社会舞蹈的参与者。根据马洛斯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可以看到,处于社会各阶层、各层次的社会舞蹈参与者根据自身需求参与不同的舞蹈活动,从而满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就社会阶层来说,处于社会上层、社会财富充裕、文化素质较高的一类人群热衷于交谊舞,以便协调社会关系,扩大交际圈,满足社交需要,同时此类人群还倾向欣赏古典芭蕾或现代舞,他们以较高的欣赏能力丰富精神生活,调节生活节奏;而相对财富较为薄弱,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他们对乡间的秧歌、花灯更富有热情,他们甚至是传统民间歌舞的"活化石",接地气的民间舞蹈活动满足了处于温饱阶段农民在农忙之余的生理需要。社会舞蹈活动面向所有社会成员,以包容性满足社会各阶层的人在舞蹈艺术上的需求与追求,通过舞蹈活动满足人们的社交需要,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满足健身需要,调节生活节奏,提高生活质量;满足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提高艺术修养,丰富精神生活,创造人生价值。从心理学上来说,个体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倾向性的认知,使他们对其产生兴趣,从而主动、积极的了解、认识、参与其中,大众参与社会舞蹈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自发、自主参与的行为,在社会舞蹈编创、表演上所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便是这种心理机制的反映,是人的文化自觉,社会舞蹈之所以存在,是人民群众为了满足不同需要而进行的舞蹈审美上认识和意识的创造。

  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舞蹈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以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存在,它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而不是条件反射性或偶然性的动作。就创作、编排和表演的角度来说,社会舞蹈的特殊性之一在于人们的主观意识驱使他们主动参与其中,而不是职业性的被动接受。人们主动发现生活从而丰富生活,通过主观能动性的艺术创造,用舞蹈艺术表现生活,反映出真实的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可以是某种情绪状态、某个生活场景、某种民族的文化传统或风俗习惯,可以是弘扬社会正能量,也可以针对社会的热点问题表达个人立场观。例如,由四川省广元市文化馆老妈妈艺术团编创、表演的作品《梦儿晾在竿竿上》和《幸福像花儿一样》,不同的作品却表达同样的主题,都以老妈妈们最真实的生活场景为题材,展现出丰富又精彩的老年生活,她们一边悉心照顾着孙儿长大,一边用舞蹈充盈着自己的退休生活,反映出当代老年人饱满、年轻的精神面貌。再如,广东惠州阳光舞蹈团创作的作品《红月亮》,编导将彝族特有的烟盒舞改编成健身舞蹈,巧妙的将手中的烟盒拍打各个关节,达到活动筋骨、强身健体的目的,这是将民族民间舞蹈与健身相结合的最好例证。社会舞蹈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其成为人们最喜爱的文化活动,满足参与者精神上或生理上的需求,与此同时,社会舞蹈活动也具有宗教祭祀、传承传统文化、延续民族精神等文化传播的现实意义和价值。苏州市民企协会东方艺术团创作的作品《姑苏荷塘月色》,体现出苏州昆曲、昆舞的典雅与婉约,这是业余舞者对昆舞艺术的首次尝试;北京市门头沟区京西太平鼓民间艺术团表演的《鼓舞太平》,传承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太平鼓;袁汉成三步踩邵阳艺术团创编的作品《金蛇狂舞》,根据 80 年代初期在湖北校园里风靡的男女双人舞"三步踩"改编而来;四川电力夕阳红艺术团的创作的《炫·酷·乐》,结合了街舞和蒙族舞蹈元素,展现出紧跟时代潮流的一群时髦的爷爷奶奶。显而易见,无论是原始社会祭神求雨的娱人舞蹈,还是如今强身健体、丰富精神生活的自娱舞蹈,都是我们社会生活的直接反应,与当代社会文化密不可分,满足人们不同层面的需求。

  社会舞蹈以其特有的社会性和包容性给予编导广泛的创作空间,我们可能在一个作品中寻见不同舞种的结合、多种文化的交融,甚至在专业舞蹈中所谓"四不像"的作品,在社会舞蹈范畴中因其娱乐性、群众性、社会性仍然承认其合理性,仍然有价值。因此,我们看到了将舞蹈"归还"社会、"归还"社会生活的必要性,只有回归大众才能发挥社会舞蹈的功能与价值,才能真正实现社会舞蹈作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社会生活中的文化是社会舞蹈构成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为社会舞蹈的发展提供原动力。

  最后,以宏观环境的视角看待社会舞蹈的存在与表现方式。人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作为人类肢体行为的舞蹈活动便在这样的环境中衍生、发展,打下环境赋予的烙印,这是艺术与人类之间的必然联系。从舞蹈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笔者所提及的环境主要是指自然环境,不同地区的自然生态影响各地区的人文环境,伴随着人们的生活起居与生产劳作,衍生出与各地民风、民俗、宗教、礼仪相关的、具有地域风情的舞蹈活动。社会舞蹈参与人员的广泛性使我们看见了各地域、各民族丰富的舞蹈样式,各异的传统民族民间舞蹈让舞蹈爱好者有可舞性,同时各地区社会舞蹈活动的普及也对传统民间文化有着传承与延续的作用。例如,云南省昆明市文化馆创作的《崴花灯》,以最淳朴的形式展现云南花灯的"崴"动律;老桃城文艺宣传队以地方性的安乐秧歌为元素编排的作品《活宝》,展现出老年人健康、年轻、积极的生活状态;乌鲁木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亚北路艺术团的作品《胡杨--生命之舞》,以维族的赛乃姆舞蹈形式表现出维族人民潇洒、明快、又充满坚毅的民族特征;以山东的海阳秧歌为元素,山东省淄博市群众艺术馆编创的作品《山那边的女人》,表现出一群爽朗、热情、古朴的山东女子形象;上海市长宁老龄舞蹈团装作的《东方茉莉》,以上海著名的旗袍、折扇为舞蹈元素,展现一群温文儒雅、含蓄内敛的上海女子;《姑苏荷塘月色》是苏州市民企业协会东方艺术团以昆曲、昆舞为动机,创作出的具有苏州韵味、体现昆曲典雅华美的作品。从北方的爽朗、豪迈到南方的婉约内敛,我们看到了不同地域所编创出的具有环境烙印的社会舞蹈作品,这让我们体会到我国社会舞蹈的丰富性,地域环境的差异给各地区、各民族的民间舞蹈带来生命力,使其在一定的区域内、在群众间自然传衍。尽管某些民间舞蹈最原始的功能已逐渐减退,但在民间舞蹈的辐射范围内,其所包含的民族风情、民族习俗、宗教、礼仪等文化内核会随着社会舞蹈活动的广泛展开而延续下去。因此,笔者认为环境也是社会舞蹈的最为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

  社会舞蹈构成因素的多样性决定了社会舞蹈社会性、文化性、群众性、包容性等特征,这也为笔者对社会舞蹈创作的研究提供了思路,以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身体语言学等多方面的视角对社会舞蹈的编创进行研究。

  二、社会舞蹈的框架类型及组织机构。

  1、社会舞蹈种类划分。

  任何一种学科都有其系统,并且以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分类方式。社会舞蹈的群众性、社会性、娱乐性导致其包含了多样的舞蹈种类与形式,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多种舞蹈文化相互交融、碰撞,带来多元化的属性。对于社会舞蹈的分类,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与标尺,笔者认为,娱乐性是社会舞蹈的本质属性之一,它包括自娱和娱人两个方面,在社会舞蹈中自娱性是更为显著和鲜明的特征,人们在闲暇时间自愿进行社会舞蹈活动,从而获得娱乐需要。人们在非职业劳动时间进行社会舞蹈活动,这是与专业舞蹈区别的性质之一,在某种意义上,人们参与社会舞蹈活动最直接的目的是自娱而非娱人。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舞蹈中的舞台表演舞蹈反映出一定的娱人性,这种娱人性是社会舞蹈参与者自我娱乐的一种转换形态,其实质仍是自娱。因此,以娱乐功能为标准对社会舞蹈进行分类,笔者认为是一种较为科学的分类方法。

  因此,在娱乐性统一的功能中,笔者将社会舞蹈分为自娱型社会舞蹈和娱人型社会舞蹈两大类。

  (1)自娱型社会舞蹈。

  自娱型社会舞蹈,包括了乡村自娱舞蹈、都市自娱舞蹈、校园舞蹈、企业舞蹈、军营舞蹈等几大类,其主要形式是人们自觉、主动的直接参与舞蹈实践活动。人们在节庆典礼、民俗礼仪、社交联谊等活动中以一种简单的形式、为了自我娱乐而舞。社会舞蹈参与者以自发、主动的心态参与其中,从而获得娱乐需要,丰富精神世界。自娱型社会舞蹈的编导和演员通常都是非专业的舞蹈爱好者。

  乡村自娱舞蹈,是除城市、城镇以外的,以农耕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民自发的舞蹈活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幅员辽阔的农村地区地广人稀,当地居民多以血缘、地缘、邻里关系为纽带相互联系,丰富多样的乡村民间舞蹈发生在乡村的田间、广场甚至是打谷场,是乡村自娱舞蹈的主要活动区域。首先,传统民间舞蹈主要在乡村的广场间发生,即广场民间舞。无论村庄的发展状况如何,广场民间舞蹈都发生在传统节日或农闲期间,以自我娱乐为目的,是农民在繁重耕作后的精神调节。在时间的长河中,越是落后的少数民族山村,民间舞蹈风格受到外界的干扰越少,风格越是稳定。广场民间舞多以圆形和规律性的矩形为主要队形,一人领舞多人跟随,载歌载舞,这成为我国乡村舞蹈最典型的样式。其次,在乡村广场民间舞之外,规模相对较小、围绕民族风俗活动而进行的乡村舞蹈称为民俗舞,这类舞蹈多表现各民族劳动、婚丧嫁娶、生活习惯等传统习俗。乡村舞蹈中的民俗舞蹈,反映了各民族农村地区特有的生活习惯、民俗风情、习俗礼仪,充实了社会舞蹈内容的丰富性,是社会舞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展现出乡村舞蹈的民族韵味乡村舞蹈是社会舞蹈的主体,它体现出我国各民族珍贵的民族信仰、民族传统、宗教礼仪,展现出广大乡村群众的生活状态、精神风貌、审美风趣,是我国宝贵的舞蹈资源。同时丰富的乡村舞蹈又是城市舞蹈的素材,是城市舞蹈中广场舞蹈的主要内容。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乡舞蹈相互交融,具有民族风韵的民俗舞蹈逐渐在城市舞蹈中出现,融入城市的现代元素,形成特有的城市广场民间舞,流行于广场、公园等场所。

  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地区,高速运转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城市舞蹈虽以乡村舞蹈为素材,却又必然拥有现代性、流行性、实用性、功利性的倾向。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五湖四海的人汇集到城市定居,也有原住民为了工作和学习去了别的城市,多向的交流使城市舞蹈受到各地域舞蹈潜移默化的影响,无论是舞蹈种类还是舞蹈形式都呈现出多样化的景观。

  在乡村,群众多以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相互影响,而在工商业高度发展的城市,人们的交往往往带有功利性,明确的社会分工、社会阶层使城市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活动较为少见,并且不同阶层的人很少有机会参与同种活动,人们根据各自需要参与不同形式的都市自娱舞蹈活动。

  近几年来新兴却又保守争议的广场舞蹈,有别于其他的都市舞蹈,其参与者并不以阶层作为划分标准,而是多以地缘、邻里关系作为活动纽带,功利性较弱,以娱乐健身为目的,在这一点上与乡村的广场民间舞类似,其舞蹈内容也多为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传统的民族民间色彩在城市广场舞蹈传播开来。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各种时尚流行风潮卷入中国,对于艺术具有敏感触觉的城市最先受到影响。hip-pop、爵士舞、肚皮舞,以至于近几年标新立异的钢管舞、快闪舞蹈,这些流行舞蹈如旋风般成为城市舞蹈最年轻的一股力量,以其新颖的舞蹈样式丰富着城市文化,为城市生活带来惊喜,给社会舞蹈注入新鲜血液。常被贴上"扰民"、"无法阻挡"、"毫无美感"标签的广场舞蹈,却给休闲娱乐的舞蹈爱好者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感以及在公众停留的目光中得到的认同感;校园舞蹈、企业舞蹈和军营舞蹈适应不同单位发展的要求,展现特定群体的精神风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无论乡村自娱舞蹈、都市自娱舞蹈,还是校园舞蹈、企业舞蹈、军营舞蹈,都没有规定的形式去禁锢舞蹈的表现方式,参与者主观能动地选择自己参与的舞蹈活动,自发进行社会舞蹈实践。老年人跳起了时尚、前卫的街舞,青年人掀起印度肚皮舞的风潮,儿童穿起了戏服接受传统戏曲的熏陶,个体的主观选择使得社会舞蹈中的都市自娱舞蹈朝着多元化、开放化的道路发展,与乡村自娱舞蹈相比,都市舞蹈在舞蹈文化上体现出多元化、异质化的趋向。都市自娱舞蹈在多种舞蹈形式中交融、碰撞,逐渐丰富为具有时代感、流行性、符合现代审美风格的舞蹈样式,从而满足城市发展以及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

  (2)娱人型社会舞蹈。

  娱人型社会舞蹈的编导通常是专业或经过专业训练的舞蹈工作者,但演员仍然是业余舞蹈爱好者。在社会舞蹈活动中,舞台表演舞蹈是舞蹈爱好者以表演为目的,编创出的适应舞台审美要求的,具有娱人和自娱双重性质,最终登上舞台的舞蹈作品。这些舞蹈爱好者往往都乡村自娱舞蹈活动或城市自娱舞蹈活动的领头人和佼佼者,他们赋予极大的热情将生活百态、精神面貌、思想观念融入社会舞蹈艺术创作中,最终登上舞台展现才华,在观众的认可和赞赏中实现自我价值。舞台表演舞蹈与乡村自娱舞蹈、城市自娱舞蹈的区别在于,通过艺术性的编排和加工,舞台表演舞蹈不仅让参与者本身得到愉悦感和满足感,同时也让欣赏的观众得到情感上的共鸣以及审美上的满足,从而达到自我娱乐又娱乐他人的目的。社会舞蹈的舞台小到单位、街道、社区、民间组织的舞蹈联谊活动大到省级社会舞蹈大赛、全国"群星奖"舞蹈大赛、全国企业舞蹈比赛,从国家到地方不同等级的舞台舞蹈比赛适应不同水平的社会舞蹈实践,激发社会舞蹈爱好者的潜力,有力推动了全国社会舞蹈的发展。

  就素材来说,作为社会舞蹈的舞台表演舞蹈要比专业舞蹈在素材的选择上丰富且随兴的多。专业舞蹈正是由于其专业性,使其在编创时对于素材的选择和加工难免会受到束缚和制约,编导会考虑素材的合理性,风格是否准确,立意是否清晰。相反,社会舞蹈中的舞台舞蹈源于舞蹈爱好者对舞蹈独特的理解和看法,它的创作空间是宽泛的,没有对错、好坏之分,他们可以选取任何舞种进行加工、改编使之成为他们需要的舞蹈样式。以四川电力夕阳红艺术团的作品《炫·酷·乐》为例,编导大胆运用蒙族以及街舞元素,结合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展现出当代老年人昂扬的精神面貌和青春活力,这样的手法在专业舞蹈中往往会贴上"不伦不类"甚至是"四不像"的标签,但社会舞蹈以其特有的包容性和随意性,使舞台舞蹈的编创有更大的空间。由于社会舞蹈的创作和表演者是社会劳动、社会生活的直接参与者,因此在题材的选择上更关注生活的细节,表达的情感更加真实、直接,更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同与接受,设计的动作反映出朴实的质感,更易打动人,让大家在观赏中获得共鸣。

  舞台表演舞蹈相比乡村自娱舞蹈、都市自娱舞蹈拥有更高的审美价值,这在于其特殊的舞台审美要求,在自娱的同时,更多的追求高层次的表演性、艺术性的享受。在舞台舞蹈的创作中编导不再纯粹以健身、娱乐为目的,而是强化"人"的意识,或塑造舞蹈形象,或展现生活百态,或表达思想感情,用人的肢体表现艺术内涵,使观众在欣赏社会舞蹈作品时,获得精神上、思想上、观念上的共鸣,引起美的享受,发挥社会舞蹈美育作用。因此,笔者在探究社会舞蹈创作方面的问题时,选择娱人型社会舞蹈中的舞台表演舞蹈作为研究对象,有针对性的对社会舞蹈创作流变进行大致梳理。

  无论是百姓在民间的自娱型舞蹈,还是舞蹈爱好者登上舞台展现才华的娱人型舞蹈,都是我国社会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群众参与的前提下,都属于社会舞蹈的范畴。

  2、社会舞蹈活动的组织机构以及发展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群众性的舞蹈活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0 年代初期,在国家文化部的重视下,业余舞蹈成为人民群众主流的文化活动,隶属文化馆业余艺术的综合管理之列;第二阶段,1956 年国家成立中央艺术馆,有了专门对群众舞蹈进行管理的机构,自此群众舞蹈从综合管理中独立出来;第三阶段,1987 年的第一界全国群众舞蹈创作讲习会上,首次提出"社会舞蹈"的概念,社会舞蹈作为一种公共文化事业进入人们的视线,并在短时间内得到重视,发展迅速。自此,社会舞蹈有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其进行管理和辅导,保证社会舞蹈工作的正常开展。就社会舞蹈的组织机构来说,从宏观上看可分为国家文化部隶属下的公共文化司以及各省市群众文化事业单位,这些机构主要负责社会舞蹈工作的大体方向上的规划,把握大致发展态势。从微观上看,主要是指市、区的群众文化馆、艺术馆、文化宫、青少年宫等,这些部门主要根据上级的指示做出具体的统筹与计划,对各种社会舞蹈活动进行管理、组织和辅导。群众文化馆和艺术馆根据省级群众文化部门的要求对文化站和基层业余舞蹈活动进行辅导和监督,组织群众进行社会舞蹈创作。文化宫为社会成员提供舞蹈活动的场所,为群众的舞蹈活动提供指导服务。完善的组织机构,为社会舞蹈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为社会舞蹈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以江苏省为例,2009 年省群众文化服务业 1447 个,其中文化馆 117 个,包括省级文化馆 1 个,地市级文化馆 12 个,县、市级文化馆 104 个,文化站 1330 个,其中乡镇文化站 1037 个。到了 2012年,省群众文化服务业小幅减少为 1419 个,其中文化馆 119 个,地市级文化馆增加了 1 个,县、市级文化馆增加了 1 个,文化站减少为 1300 个,其中乡镇文化站变成 969 个。

  从数据来看,尽管在某些部门有小幅度的增加或减少,但社会舞蹈管理机构还是以稳步的态势在发展,只有所有社会舞蹈机构有机结合、合理统筹、科学管理,才能充分发挥这些机构的作用,保证社会舞蹈活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繁荣,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促进社会和谐。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