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文艺领域的反本质主义理论探析(3)

来源:河北学刊 作者:边平恕
发布于:2017-03-17 共14092字
  2.关于存在主义与文学研究
  
  主张以存在主义的本质观来替代关于文学本质研究的学者似乎对极端的反本质主义感到不满,宣称他们反对的是固化的、一元的本质,但并不反对和抛弃文学本质之思。这种所谓的文学本质和文学本质之思是否符合文学的实际,是很值得怀疑的。存在主义的文学本质观有两种: 一是胡友峰提出的以文学活动为基本范式的本质观; 二是杨春时提出的文学的、审美的超越性本质。
  
  胡友峰说,从存在论的反本质主义来看,文学是存在着本质的,只不过我们反对将文学本质固定化,其目标不是要抛弃文学的本质之思,而是要转变思维方式,从文学是什么转变为文学如何可能。也就是说,文学是如何建构起来的? 将文学与人的存在问题联系起来,建构以文学活动为基本范式的文学本质观,恢复文学的人学地位,将人们在文学活动中所体验到的这种人类生存的本性确立为文学的本体,在此基础上探究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建构起一个开放的文学本体论[1].对上述说法,我们存有诸多疑惑不解的问题:
  
  (1) 研究文学活动和文学如何建构能够不问“文学是什么”吗? 胡友峰从存在论的反本质主义出发,不反对文学本质之思,只是要转变思维方式。按说,“文学是什么”和“文学如何建构”这是两个既有区别又相互关联的问题。“文学如何建构”要回答人们在文学创作活动中如何不断地实践和总结经验,最后建构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学形式,即文学性的问题。在这一总结经验、建构文学形式的活动过程中,必然包含“文学是什么”或文学应是什么的思考。否则,文学活动将始终处于不自觉状态,也许最终也未能形成独立的社会意识形式。“文学如何建构”自然与人的存在有关,因为文学是人创造的,文学的特征、意义和功能都离不开人的感受、领悟及设想基础上的创造活动。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承认文学如何建构与胡友峰奉为理论资源的尼采的生命意志有关,与海德格尔建立在“此在”基础上的存在论所发现的个体领悟到的人的真正生存状态有关,但无论推动文学活动的因素如何复杂多样,离开了人的理性对于文学是什么的思考,终将无法构建文学具有独特本质和特征的社会意识形式。转变思维方式的结果是使胡友峰探求文学本质之思的愿望落空。
  
  (2) 文学的本体是人们在文学活动中所体验到的人类生存的本性吗? 本体为事物的根源,文学的本体就是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文学是人学,文学要探究人的生存本性。而人的生存本性,如按海德格尔存在论所揭示的,是那种真正的存在状态---“烦”、“畏”和“死”.无论如何理解人的生存本性,人的生存本性及生存状态都是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和社会关系制约的,作家对人的生存本性和生存状态的体验,不可能不受到一定时代的社会思想和社会思潮的影响。所以,文学的本体不能只限于人的生存本性。
  
  (3) 文学的本体等于文学的本质吗? 胡友峰说:“从存在论的反本质主义出发,哲学实现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将理性的实体本质还原给了感性的生存本质,其话语并没有脱离本质主义所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1]本质主义要追问文学是什么,有什么本质特征,为什么说存在论的反本质主义没有脱离本质主义的问题呢?胡友峰说,存在论的反本质主义“变革了文学的自然实体本位论,转向了人的现实生存,人的感性生活”[1].人的生存、感性、生命,原本被认为是文学的本体,本体怎么可能又成为文学的本质呢? 本体、本质是同一的吗? 人生存的感性状态能够直接成为文学的本质吗?
  
  杨春时以审美性为文学本质的存在论从文学是什么转变为文学以何种方式存在或文学的意义何在? 杨春时比胡友峰更直白地宣称,文学不是实体性存在物( 文本或作品) ,文学是一种活动,一种生存体验,一种超越现实的审美体验。审美意义是对生存意义的领悟,是对现实意义的批判、超越,属于超越性存在。文学活动的这种审美超越性就是文学的本质。
  
  杨春时的审美超越性的文学本质同样存在着让人迷惑不解的一些问题:
  
  (1) 离开文本的文学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 杨春时提出要改变“文学是什么”的提问,因为这种提问“预设了一种客观的存在( 与主体无关的文本) ,而且它具有实体性的本质”[3].文本,即文学作品,是文学活动即作家的创作活动的产物,是语言文字物化了的客观存在,现在被宣布为预设的非客观存在的东西。“文学不是实体性的存在物( 例如文学作品) ,而是作为存在方式的文学活动。”[3]文学不是实体性存在物,只是文学活动,这一转变的结果是什么呢? 其必然的逻辑是作家的创作活动无结果,读者的阅读活动无文本,批评家的阐释活动无对象,文学研究者的研究活动无根据。文学是活动,意味着文学是作家、读者、批评家在头脑中进行的纯精神活动,是人们根本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文学不仅没有本质,连是否存在也都成了问题。
  
  (2) 没有文本,作品的意义从何而来? 杨春时说:“由于实体论转化为存在论,实体概念转化为意义概念,虽然文学没有了实体本质,但仍然有基本的意义。”又说:“文学活动在历史中保持着统一性。人们在各种文学活动中都有某种特殊的生存体验。”[3]我们暂且相信实体转化为意义的说法,相信生存体验的说法符合文学创作活动的实际,但文学活动不仅是创作活动,还是阅读活动和诠释活动。没有文本实体,阅读者如何进行生存体验,诠释者如何将文本的历史视域和接受者的现时视域加以融合? 对此,杨春时又把文本召唤出来说:“文学文本虽然流转不定,但其意义有同一性。”“历史上文学作品至今并没有失去意义,那些经典性作品还仍然感动着我们。”[3]原来被宣布为预设的非客观存在的文本,不是实体性存在物的文学作品,又被作为实际的存在物---意义的载体重新呼唤出来。这种自相矛盾的说法只能说明违反常识的反本质主义理论是靠不住、站不住脚的。
  
  (3) 审美意义能够超越现实意义吗? 杨春时认为文学有现实层面和审美层面。与现实存在相联系,有现实意义,核心是意识形态,具历史性。审美层面与超越性相联系,是对生存终极意义的领悟,具有超历史性。这种审美意义是对现实意义的批判和超越。杨春时肯定作品有现实意义,但这种现实意义不仅没有审美意义可言,而且是与审美意义相对立的。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中的搏击者、创业者的奋斗精神,中华民族历史上为民族生存和人民幸福而战斗者的牺牲精神,可能因为渗入了意识形态,因而不再是对生存终极意义的体验,由此也就没有了审美意义。我们认为,文学的审美意义决不是与其现实意义对立的,决不是与现实的真善美无关的。如果认为文学的审美意义与现实的真善美无关,甚至对立,那么这种超现实的审美意义是怎样一种东西呢? 或许这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人心造的一种幻境。以此作为文学的本质,无异于是消解文学的本质。
  
  由上可知,反本质主义者由反对固化的本质,导致反对文学有不同层次上的本质和属性,以至于不承认文本和作品的存在。其结果是文学不再坚守真善美的底线,文学没有本质,从而也就没有任何的规范可言。
  
原文出处:边平恕. 科学的文学本质观与文艺领域的反本质主义思潮[J]. 河北学刊,2017,01:87-9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