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怎样强化大运河文化的软实力

来源: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作者:刘欣
发布于:2021-03-12 共8197字

  摘要: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大运河作为一条流动的、"活的"文化血脉,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中国大运河文化内涵丰富、传承至今,更需要我们进行深度剖析。如何提升大运河文化软实力?我们认为应准确诠释大运河文化的内在机理和基因底色,深入认同大运河文化的战略意义,并系统利用、创新转化大运河文化的精神品格,将中华民族繁荣发达的文化精神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关键词:大运河文化; 软实力; 文化强国;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底蕴,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文化的繁荣兴盛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强大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继承性、历史性和现实性,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所创造的文化,更源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是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根"与"魂".在这历史长河之中,大运河历经两千年,贯穿大江南北,是非常重要的交通线,更是一条流动的文化血脉,传承至今,见证了中华民族的风风雨雨和历史变迁,亦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沉稳坚守和繁荣发达。如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和总目标,文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文化强国是内在的要求。习近平指出:文化强国意味着"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1].以此为背景,我们必须着眼于中国大运河文化时代价值的深度剖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读大运河文化的内在机理、基因底色,并系统利用、创新转化大运河文化的价值,从而提升大运河文化的软实力,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大运河文化

  一、准确诠释大运河文化的深刻内涵

  大运河如同一条主动脉,连接中国的北方与江南华夏腹地,使富庶江南的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往北方都城。大运河历经了多次开凿、修缮与延伸,其目的都与国家的经济、军事有关,不仅承载沟通交流,更是文化的融合延续。通常来说,大运河文化是基于以京杭大运河为主而形成的一种江河文化,"既包括凝聚了大运河开凿、贯通、疏浚等各种技术文化、管理文化,也包括不同历史时期发展创新的漕运管理和漕运文化,同时还包括汇聚了中华内外的风土习俗、思维审美等的多元文化"[2].大运河的贯通带动了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也曾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推动力量。

  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通州考察大运河,并做出了重要指示,要求"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3].这既凸显出大运河的重要性,更显现出大运河文化的重要价值。如何理解大运河文化作为历史文化资源的核心地位?这需要准确诠释大运河文化的深刻内涵。

  第一,大运河文化包含着孕育恩泽的中华传统。历史证明,河流与文明紧密相关。四大文明古国的发端均源自河流,沿河流而分布、传承。中国是唯一一个历史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黄河被喻为中华传统文明的母亲河,长江滋润了广袤的土地。以京杭大运河为主的中国大运河,是一项伟大的、历史悠久的人工水利工程,并且至今仍在使用,堪称奇迹。从地理分布上看,中国的河流一般是东西走向,而大运河不同,作为人工河,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长江、太湖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形成"丰"字,连接北方与南方,成为一条水上交通主动脉。大运河连接了华夏文化,也承载着中国社会发展的路径和轨迹,"与传统社会的国祚、文脉紧密相连"[4].

  "纵观大运河发展历史及沿线城市演变规律不难看出,运河文化的本质就是'水文化',和运河相关的建筑、桥梁、风俗、生活习惯、商业、方言、文学艺术以及思维方式等都离不开运河水文化,而大运河的文化基因也都是以水文化为传递代码进行传承演变。"[5]中国传统文化的"水"代表孕育,代表恩泽。中国大运河的开凿使河流湖泊沟通协调,带来了沿线城市的繁荣生机。甚至,很多市镇本身就是运河"孕育"而成。大运河使得"中国的战略轴线从东西向完全转换为南北向……这条大运河是南方资源滋养北方的生命线"[6].酌水知源,酌古沿今。大运河作为中国历史变迁的表征,孕育了北方和江南城市,更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第二,大运河文化包含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准确考察中国大运河的形成历史,可以发现,这一项水利工程最早源于战略需要。据考证,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扩大地盘、争霸中原,已着手计划开凿运河。吴王夫差最早开挖邗沟即是为了北上称霸调兵遣将而用。之后,隋炀帝时期,又举全国之力凿通济渠和永济渠,使江淮的粮食运往京师,并做好征服高丽的战争准备等。正是依靠一代又一代人民发挥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坚持不懈,花费整整一千年的时间,大运河终于在元初时期贯通,形成最初形态的京杭大运河。这不仅解决了中国南北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有助于国家统一和稳定。这一历史过程集中体现了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在大运河的开凿与疏浚过程中,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非常有限,主要依靠手工劳作。即使如此,勤劳、勇敢的先人们充分发挥集体协作精神和个体的创造智慧,不怕困难,创造了这一世界奇迹。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是大运河文化的底色,也是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的精神支撑。

  第三,大运河文化包含着开拓创新的集体智慧。大运河文化蕴含着中国人的集体智慧,是中国的文化符号,展现出中国人开拓创新的智慧凝结。

  大运河作为古人改造自然河道的工程,在建造过程中面临诸多技术问题,如测量、选线、规划和施工,等等。实际上,古代先人有无尽的智慧凝结。《管子·度地》是我国最早的水利方面的资料,阐述了许多治水的经验。在开凿、使用和修缮大运河的过程中,该篇曾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农耕文明时期,治水是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源可以造就沃土、滋润良田,使人们安居乐业、国泰民安。然而水灾毁坏农田,无数人流离失所,国家会陷入危局。一直以来,治水而形成的水利工程是中国人智慧的表征,大运河即是其一,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大运河贯穿中国南北,将高低不平的地势相连,并穿越五大江河,在历史上曾通航上千年,不能不说是奇迹。其中地势的悬殊最难解决,如北京通惠河河底平均高度约30米,而天津海河河底高度则为-3米,二者之差可达33米左右。距离虽短,开凿却难。整个运河所流经的区域地势不平,可谓三起三伏,其差一般在20~40米之间,影响各段航道水流的方向。因此,我国劳动人民设计了偃坝、闸涵等必要设施,以利于行舟。比如在宋代,江南段的河工们创造了"复闸",依据潮水涨落的自然规律,进行开合闸门,既能引潮,又能蓄水、输水,这与现代化的船闸有异曲同工之妙。大运河取得的技术成就深刻反映出中国劳动人民开拓创新的集体智慧。

  二、深入认同大运河文化的战略意义

  在文化强国的战略背景下,大运河文化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基因。大运河流经中国的北方、东部和江南大部分地区,囊括了燕赵文化、京畿文化、齐鲁文化、徐汉文化、淮扬文化、吴越文化,等等,这些不同地域的文化经由大运河的流通,逐步实现了交流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大运河文化。"生生不息,恰恰是大运河文化的根本精神。"[7]大运河之"大",在于其厚重的历史,在于其流经中国的南北大地,更在于其创造性地融合创新。大运河文化充满了生机,聚集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如今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力量,必须深入认同大运河在当代的战略意义。

  第一,大运河文化滋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判断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文化文明的凝结。大运河文化历经千年,早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亲历中华文化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资源,对当代中国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从国家层面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而大运河文化承载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对富国强国的期盼。大运河的凿通源于诸侯国对国家强盛与文明的向往,在我们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大运河的文化底蕴更为重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经济、军事和科技等"硬实力"的复兴,也包括文化、意识形态等"软实力"的复兴。传统文化是世世代代流传至今的精神支柱,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我们国家发展的重要"软实力".中国大运河诠释着传统文化,也是传统文化两千年来流动的载体。它体现了中华儿女自古以来的精神和气质、智慧和勇毅,是滋养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鲜活的案例。

  从社会层面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大运河在两千年的生命历程中,对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运河文化呈现出沟通开放、统筹协调的精神。一方面,大运河文化体现了中国"水文化"的特点。水是沟通的工具,水的流动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打开了封闭文化,走向开放。大运河串联起沿岸多种文化形态,并加以融合,使中华文脉代代相传。大运河不仅连接中国南北,"也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沟通陆海丝绸之路,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运河体系与长安及丝绸之路紧密联系在一起,浙东运河又将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联结"[8].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相结合,形成了亚、欧、非三大洲最重要的通道。另一方面,大运河沟通四方水路。在古代,漕运是大运河的主要功能,不仅仅是把富庶江南的粮食运往京城,还兼具赈灾调剂功能,统筹协调各省市各地区的具体情况,这对于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可见,大运河文化所具有的开放、包容、和谐、有序的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要求具有一致性。

  从公民层面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个方面。大运河文化内在地包含着爱国主义的情怀。大运河养育了华夏民族,承担着协调内部、保障供给的责任,带来了沿线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大运河不仅有军事战略需要、促进经济发展等功能,还具有维系中央集权、保持中国统一的政治功能。从历史上看,自隋唐大运河初步开凿成形开始,大运河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经济调配作用而成为历朝历代中央朝政总揽大局、统治全国的工具。在中国历史上,元代以后,中国大一统的局面并未发生大的变化。近代以来,中国大运河流域是仁人志士救国救民的中心地域,承载了无数救亡图存的历史记忆。在革命年代,大运河被赋予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基因。包括嘉兴南湖、济宁的微山湖、冀中平原等地区,都留下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的印迹,写下了辉煌的革命篇章。近两千公里长的大运河,贯穿五千年多来的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近现代的革命精神,包含着爱国主义情怀的传承与坚守。因此,大运河所承载的,不仅是各地方文化的融合,更凝结了民族精神的内在核心,使中国精神更加丰厚,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主义更为厚重。

  第二,大运河文化彰显了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大运河的开凿原本为了战略兴兵,后主要用于漕运,并在此过程中促进了经济贸易繁荣、文化交流融合及民族国家强盛统一。大运河不仅是南北方向的交通要道,更是中国古代以来丝绸、瓷器、茶叶和盐等重要商品交换的通道,促使军事、政务、商贸、文化等均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江南水乡充足的粮、盐、茶传入内地甚至是国外,更加夯实了农业文明社会的经济命脉。特别是在元明时期,大运河全线贯通,漕运管理步入正轨,沿岸繁华昌盛,商业气氛浓厚,兴起了数十座商业城镇,成为世界瞩目的发达经济区域。如杭州、苏州、扬州、淮安、济宁、天津,等等,均为世界上知名的大城市。明清时期,大运河物产交流和经济交流丰富起来,江南的丝织品、棉布、粮草入运河北上,大运河沿线尤其是两端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地区,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进步。

  从大运河的开凿到民用的漕运,可以看出,维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繁荣需要的是发展,而非战争。如今,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们新的历史定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习近平多次指出,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的持久繁荣和富强,更关系到人民生活幸福安康。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从历史上得来的血泪教训;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关键途径,这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经验总结。实际上,无论是世界的大势趋向,还是我国的经验教训,发展战略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根本战略。"发展战略首先具备战略学的一般特性:具有全局性、面对未来的前瞻性和长远性,以及深及本质的根本性。发展战略是全面性的、综合性的战略,其目标的实现将对经济社会整体产生长期的影响,而且,发展战略所要解决的是内在的、根本的问题。"[9]61当今世界已进入深度的全球化,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发展战略逐渐成为国家战略的主体部分,这一理念得到各个国家的认同,规划和指导着国家各个领域的未来走向。

  综观大运河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可以发现,大运河文化内在蕴含着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大运河连接中国南北,一直以来承载着经济贸易、人文历史发展进步的功能,带来了沿岸尤其是江南区域的持久繁荣发展。大运河的开凿及其价值彰显,使其成为中国发展战略的典型,包含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因此,大运河文化带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联,连接黄河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并以此为重心聚焦当代中国的发展,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这亦是文化强国背景下文化力量的推动所致。

  三、创新转化大运河文化的精神品格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调研报告做出了明确批示,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是传承中华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宣言。

  近年来,国内持续不断地掀起了"运河文化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专业方向解读运河文化。高等院校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关系到青年人的成长成才。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既是当前的,又是未来的,需要一代代青年人使命担当、接力奋斗才能实现。建设文化强国需要青年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自觉弘扬、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等。因此,实现大运河文化与高校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对于结合时代需要、创新转化大运河文化的精神品格来说,尤为重要。"在如何科学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创造性地转化、创新性地发展'的原则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论指导和理论创新。"[10]同时,大运河这条"活"文化,将是当代中国青年理解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鲜活的案例,有利于青年人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文化素养。

  第一,讲好运河故事。中国大运河有着悠久的历史,承载着流动的文化,是仍在奔腾的活态遗产。自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批示以来,沿线城市都对大运河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开发,然而,一方面,大运河似乎已与沿岸人民的生产生活融为一体,早已无比熟悉,人们反而失去了对运河故事深入探究的兴趣;另一方面,大运河的故事需要正确讲述、正面剖析,大运河的开凿虽然最先是出于战争需要,但大运河更多地发挥了推动经济社会人文发展的作用。古代生产力落后,在大运河开凿修整的过程中,难免有"苦役"等封建社会剥削的痕迹,但我们应更多地发掘古代劳动人民的勇敢智慧和奋斗不息的故事情节。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文化方面亦是如此。因此,大运河文化的精神品格需要进行创新转化,其前提是对受众群体普及运河故事,以鲜活的事例使人民从历史层面了解运河的伟大,奠定历史思维。同时,启发人民从文化的层面认识大运河的内在精髓,坚定文化自信。比如,可以通过文学著作、影视片段、美术作品等讲述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在如今网络时代,可以微媒传播、现代科技与艺术的融合等,让静态的运河故事"动"起来、"活"起来,激发受众者的兴趣点和认同感,让人既乐于接受又深受启迪。

  第二,探索运河遗迹。目前,大运河文化带正在规划和建设中,这展现了大运河文化的现实力量。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深入认同、创新转化大运河文化内涵需要实地的探索考察。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讲,这属于现场教学法的范畴,即将课堂转移到实地,通过直观和调查,进一步提高教育受众者的感性认识、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掌握程度。探寻运河遗迹,将受众者引入真实情境之中,通过讲解、讨论、启发、思考,能够提升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促进思想价值的认同。以笔者所在的江苏省为例,京杭大运河在江苏省境内里程最长,达到690公里,占比近五分之二,且一直保持通畅,是大运河文化的主体河段。甚至,"江苏省的运河文化遗产绝不是孤单的一条线,而是铺陈的一张网,其中极具遗产价值的众多遗产点,则是这张网上的一个个结点与网坠"[11].江苏尤其是地处富庶的江南地市,在大运河的滋润下,人文荟萃,蜚声中外,文物胜迹,不胜枚举。这些沿线城市文化底蕴深厚,大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品类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最好的教育素材。文化相承亦相通。大运河文化除了原生性的功能性文化之外,还包括沿岸人民的非物质文化,如船工号子、民歌、社会风俗、方言等,以及大运河沿线地区的表演艺术和技艺技能,如苏州评弹、昆曲、京剧、宜兴紫砂、雕版印刷,等等,数不胜数。只有真正深入实地,才能更深刻地感悟大运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比珍贵。

  第三,传承运河精神。中国大运河已成功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尤其是沿线人民的共同期盼,需要共同努力,其关键在于将运河精神传承下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传统焕发出新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品格,重温运河经典、重走运河遗迹、重启运河基因,使古运河承担新使命。值得注意的是,传承运河精神既需要史实视角,又要避免将史实视为僵化、古板之物,而应当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定位和伟大实践,在对运河文化进行刻苦钻研和思考研讨之时,着力探寻其内在客观规律和活的灵魂,使其精神品格与实践需要、时代特征相契合,并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如此以赋予运河文化新的时代价值。一定程度上说,人民群众对大运河精神的传承和利用,即是对中华民族血脉的认同和热爱。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从来就不仅仅是文字上的记录,而是切实融入了人民的生产生活之中,如果将之创造性地转化为新时代理论与实践的一部分,大运河文化将更加生机勃勃、活力满满。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大运河文化不仅自身具有宝贵的时代价值,更能带来相关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兴盛繁荣,形成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助力文化强国梦想的实现。因此,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科学指导,准确诠释大运河文化的深刻内涵,深入认同大运河文化的战略意义,结合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定位,将大运河的精神品格进行创新转化,使大运河这条"活的"文化带继续流淌,流向下一个两千年,将中华民族繁荣发达的文化精神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9(1)。

  [2]连冬花。大运河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6):113-117+124.

  [3] 习近平在北京考察:抓好城市规划建设筹办好冬奥会[EB/OL].(2017-02-24)[2020-03-18].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2/24/c_129495572.htm.

  [4] 吴欣。大运河文化的内涵与价值[N].光明日报,2018-02-05(14)。

  [5]霍艳虹,曹磊,杨冬冬。京杭大运河"文化基因"的提取与传承路径理论探析[J].建筑与文化,2017(2):59-62.

  [6]秋风。大运河与中国的生机[J].中国企业家,2014(13):104-105.

  [7]言省(谢光前)。"生生不息"是大运河文化的根本精神[N].中国文化报,2012-10-18(14)。

  [8]王健。大运河的精神品格和时代价值[J].群众,2018(3):31-33.

  [9]刘欣。战略视野的转变及其哲学思考---基于大战略理论的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6.

  [10]胡海波,侯鉴洋。习近平关于文化重要论述的总体性探讨[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6):83-92+160.

  [11]荀德麟。江苏运河遗产的文化优势及其永续利用[J].江苏地方志,2019(1):17-20.

作者单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原文出处:刘欣.提升大运河文化软实力的路径探究[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36(06):24-28.
相关标签:文化软实力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