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习近平文化建设观的内涵(3)

来源:学术堂 作者:杨老师
发布于:2017-06-02 共11004字
  4.3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新型文化发展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如同社会主义发展一样,是向前进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会吸收和借鉴人类历史中的各种优秀文化成果来使自己变得更加先进,因此,文化体制的改革是不可缺少的。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会对现实生活产生积极影响,所以,只要是妨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旧有体制就必须要加以改革或者废除,建立能够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和促进文化发展的新型的文化体制与文化制度。
  
  4.3.1 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体制
  
  中国应该要建立什么样的文化发展体制,***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创造活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②。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体制不能只是说说而已,必须要将其落实到社会实践中去,只有大力开展文化发展体制的改革,不断完善文化发展的制度基础,激发全民的文化创造活力,这样文化建设才会有良好的氛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也包含有推进文化体制发展创新的重要内容,会议强调要加强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深化文化管理,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提高文化的开放水平,激励人们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
  
  对于如何处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创新和发展的问题时,***强调:
  
  ”要继续大胆的推进改革、推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③。这就明确了在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文化体制的改革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动力,同时,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把文化的社会效益放在文化创新的首位,明确文化的发展方向,让文化的发展始终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前进方向。
  
  4.3.2 发展新型文化战略思想
  
  ①***。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N].学习时报,2012②深入学习《***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N].人民日报,2014③***,《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通过***关于文化建设系列的解读和国家即将开展的文化建设工作的推进,可以初步了解***关于文化建设有了新的战略思想,对国内而言,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提高公共文化事业服务的水平,提高文化软实力等,对外则是,扩大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提高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文化建设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了将中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气象,公民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用很简短的词组告诉人们,有利于人们的理解和学习,会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这样才能最大化的激励人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精神传承基因,是属于中华民族最基本的精神家园,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智力保证,所以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建设先进文化的滋养土壤,不断巩固文化发展的根基。
  
  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思想的问题,做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能凝聚社会全民的共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稳步发展。
  
  公共文化事业作为一项服务全民的事业,可以增加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也可以让文化发展的成果来惠及全国人民。
  
  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加强和稳固社会发展的基础,一个国家经济高度发展是需要一定的文化作为其支撑的,这也是社会进步的条件。中国社会的经济现在依然是以较快的速度发展,正因如此,也要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发展速度,使文化成为社会各方面发展的黏合剂,走出一条文化强国之路。
  
  针对于如何扩大中国文化对外影响力,***指出:”对世界形势发展变化,我们要加强宣传报道,以利于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传播好中国声音“①。这表示,我们要加强与国外文化的联系,了解世界文化发展形式,让各国的文化新思想能迅速的被中国人民所认知,并且积极借鉴国外优秀成果,创新文化的对外策略,挺高文化的开放水平,增加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让文化成为宣传中国的前沿阵地。
  
  ***的新型文化战略思想是吸收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史观的哲学思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念一脉相承,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世界优秀文明的积极成果,为治国理政和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内容。
  
  4.4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在当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息息相关。网络文化是互联网文化发展的衍生物,与传统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它除了内容上丰富多彩,还具很多传统文化不具备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参与人数众多,互动范围广②充分展现网民个性和创造才能③虚拟世界中的文化交往④开放的环境中快速传播信息⑤表达方式追求简单、直接。
  
  对于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而产生的新型文化,***对其建设也极为关注,认真分析它的传播特点后,指出现代网络媒体的重要特征就是传播速度快,内容充实,和覆盖范围广,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很大部分都是从网络媒体上获得的,针对网络文化建设,***指出:”根据形势发展需要,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抓“①。
  
  4.4.1 牢牢把握网上舆论工作主动权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络的普遍普及,网上交流的规模与参与人数不断扩大,网上舆论逐渐成为当代社会舆论的重要内容,而且范围也是越来越广,甚至可以影响到实际生活中的人们。因此,网络正面的的舆论可以为社会在统一思想和凝聚共识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负面的舆论也会给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消极的影响。***强调:” 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国家要注重网络安全意识,当一个国家将主要精力放在外部建设时,内部环境可能会成为最薄弱的地方,而文化由于其特殊性,会成为入侵的首选目标,而网络文化更是如此,当我们不占领这块阵地,就会给敌人机会去占领,所以,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意识。
  
  对此,要善于分析网民的心理特点和网络舆论形成的基本规律,对于有利于宣传社会主义正能量的人与事,要加大报道,给予奖励;而对有人故意吸引眼球而恶意的制造诋毁党和国家形象的人,要坚决打击,尽快的澄清事实真相,避免错误舆论的继续扩散。同时要加强政府部分在网络舆论宣传上的不足,创新网络舆论发展和应对方式,积极宣传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团结全国人民的思想基础,坚持不懈地贯彻”贴近人民、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做到网上舆论引导更能被社会大众所接受,不断增强网上舆论引导工作的政府影响力。
  
  4.4.2 建设网络文化交流平台
  
  文化繁荣是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文化的发展也有了新的方式,就是网络文化发展。网络文化使文化交流抛开空间的限制,更大的促进了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这也为中国的文化繁荣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对于怎样才能使网络平台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新的舞台,***主张:”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互联网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中国愿通过互联网推动世界优秀文化交流互鉴,让各国人民了解中华优秀文化,让中国人民了解各国优秀文化,促进人类文明进步“①。这就说明扩大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是文化建设的最好手段,而在新时代的条件下,网络平台是文化交流的最好载体,加强互联网的文化建设也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点部分,中国也要利用好互联网这一载体,在吸取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积极向外宣扬自己的文化成果。
  
  通过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平台,就可让互联网成为沟通起中国与世界文化之间交流的桥梁,让各国文化在互联网这一平台上成为各国人民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新舞台。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不同国家优秀文化的了解,促进国家在文化领域的合作,中国也可以通过这个新舞台积极向世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扩大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
相关标签:文化建设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