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土壤污染论文

永丰镇农膜残留问题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4-29 共524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农用地膜残留影响因素探析
  【第一章】农膜残留及防治文献综述
  【第二章】农膜使用现状及残留研究思路和内容
  【第三章】永丰镇农膜残留现状调查
  【第四章】覆膜方式对农膜残留情况调查
  【第五章】农膜厚度对耕地环境及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结论/参考文献】永丰镇农膜残留问题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六、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1)通过对凉州区永丰镇辖区内耕地农膜使用现状的调查表明,覆膜年限对土壤中农膜残留量和残留系数均有影响。土壤中农膜残留量随着覆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土壤中的农膜残留量与覆膜年限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两个样点相关系数分别达 0.9052 和 0.8971.两个样点土壤中的农膜残留系数与覆膜年限相关系数分别达 0.8483、0.8607,二者呈正相关性(P<0.05)。说明,土壤中的农膜残留系数随着覆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土壤中农膜残留量受到覆膜年限的影响,覆膜年限越长,农膜在土壤中的残留系数越大,不同覆膜年限的农田种植同一品种玉米,玉米的产量变化不显着(P>0.05)。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推荐一膜两年用或一膜多年用。

  研究表明不同覆膜方式对农膜使用量有影响,全膜双垄沟灌使用的农膜量要比全膜平铺使用的农膜量要多19.00 kg/hm2.这可能是由于在调查中全膜双垄沟灌使用的农膜是由政府统一提供(厚度>0.008 mm,宽度 1.20 m),而全膜平铺则是由农户自行购买市场上的农膜,厚度<0.008 mm,宽度为 1.40 m,厚度上要比政府提供的要薄,在重量相同的条件下,超薄膜长度更长,铺出的地数面积要远远大于厚度>0.008 mm的地膜,这可能是造成超薄膜亩使用量小的一个原因。

  另外,全膜双垄沟灌需要起垄,覆膜呈现双拱形,也可能是造成农膜亩使用用量大的原因。鉴于生态环境效益的重要性,政府支持以全膜双垄沟灌为代表的高效农田节水技术,且补贴地膜,因此推荐农户使用地膜厚度≥0.008 mm的地膜。

  (2)通过对全膜双垄沟灌覆膜方式和全膜平铺覆膜方式的农膜残留对比分析表明,两种不同的覆膜方式对农田地膜的残留量影响不同。全膜双垄沟灌覆膜方式的农膜使用量比全膜平铺的农膜使用量要大,约是其的1.21 倍。通过对两种农膜覆盖方式对农膜残留量和残留系数的分析研究表明,全膜双垄沟灌的覆膜方式农膜在土壤中的残留量是(89.45±8.15) kg/hm2,残留系数是 0.54,而全膜平铺的残留量是(113.67±7.85) kg/hm2,残留系数是 4.03,全膜双垄沟灌覆膜方式比全膜平铺的覆膜方式农膜在土壤中的残留量要小,说明覆膜方式对于农膜残留量存在影响。推荐农户使用全膜双垄沟灌覆膜方式,可以相对减少农膜在土壤中的残留量。

  (3)通过农膜厚度对农作物产量和土壤中农膜残留量的分析表明,农膜厚度对农作物产量影响不大或没有影响。农膜的厚度对农膜在土壤中的残留量有影响,厚度为 0.01 mm 的农膜比厚度≤0.008 mm 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的量要小。因此推荐农户使用地膜厚度≥0.008 mm 的地膜。

  6.2 展望

  本研究通过对凉州区永丰镇辖区范围内的耕地土壤中的农膜残留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由于条件所限,不能亲自进行覆膜种植实验,只是通过调查采样的方式对农膜残留情况进行了一个初步的研究,所以对于造成农膜残留土壤的原因和土壤农膜残留的治理、土壤结构及理化性质受农膜残留的影响没有进行研究。

  结合本人的研究及对相关领域的了解,认为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

  (1)土壤中残留的农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的研究较少且研究范围较窄。尉海东等人仅对随着土壤农膜残留量的增加,土壤团聚体、土壤的微生物、土壤表层的 N、P、K 的含量进行了研究,对于残留农膜如何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没有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尉海东等,2008)。本人由于研究条件所限,不能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所以在本研究中也没有这方面的研究结论。

  (2)本研究仅对覆膜年限、覆膜厚度、覆膜方式及农膜残留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对于覆膜以后农膜重复使用及一些生物降解膜的使用对农膜残留量的影响没有进行研究,对土壤中残留农膜对土壤环境的危害及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3)农膜在土壤中残留作为一种新型的残留形式,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地膜的使用标准及农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农膜残留程度较低,我国由于农膜使用范围广,并且使用量大,农膜厚度标准不统一,农民地膜使用回收意识薄弱,使得地膜残留污染成为我国特有的污染类型。目前,我国对地膜残留污染特点和危害研究仅停留在对局部地区残膜数量、耕作层分布、农作物产量影响等方面。残留地膜对土壤的危害程度还缺乏研究。同时,残膜回收困难,主要依靠人工和简单机械对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进行捡拾回收,但回收力度不大;农民对于残膜对环境的污染认识不够,回收成本较高,造成回收率低,使得农田残膜残留日趋严重;可降解地膜产品的研发尚不成熟、地膜替代产品的研发和残膜回收技术方面也缺乏系统研究。

  (4)凉州区对土壤农膜残留的合理利用及应对措施①"五禁"政策的出台,禁止农户野外烧荒,其中就包括禁止焚烧捡拾集中堆放的残膜,导致农膜大量残留在农田中,应采取合理措施应对残膜增加趋势;②回收废旧农膜网点分布不均,农户缺乏将回收农膜卖给废旧农膜回收站的观念,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和扶持力度,尽早制定回收农膜给予农户的补助政策,如"一斤换一斤"的鼓励性政策等;③目前只是对年回收量超过 200 吨以上的废旧农膜回收网点进行 5000 元的奖励性补助,对促进企业回收废旧农膜的积极性不大,同时并未涉及到针对回收废旧农膜的主体-农户,这就阻碍了农户回收地膜的积极性,政策的推广面窄,直接导致对农膜回收利用的意义不大。

  参考文献:
  
  安琼。 塑料对农田生态系统的残留及防治[J]. 农村生态环境, 1996, 12(2): 44- 47.
  蔡金洲,张富林,范先鹏,黄敏,高立。 南方平原地区地膜使用与残留现状调查分析[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3,30(5):23-30.
  曹肆林,王序俭。 残膜残留治理研究现状及专利战略[J]. 农业机械,2008,(20):77-78.
  程桂荪,刘小秧,刘渊君。 农田地膜残片允许值的研究[J]. 土壤肥料,1991,(5):27-30.
  方淑荣,刘正库。 论农业面源残留及其防治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06,25(3):22-23.
  何文清,严昌荣,刘 爽。 典型棉区地膜应用及残留现状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28(8):1618-1622.
  黄晓梅,鞠剑峰,聂术忱。 地膜辣椒不同施肥水平与增产效果[J]. 北方园艺,1998(3):124.
  姜益娟,郑德明,朱朝阳。 残膜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农业环境保护, 2001, 20(3):177- 179.
  蒋丽萍,马焱萍,李博,等。 残留地膜对番茄生育状况及产量的影响[J]. 福建农业科技。1998(5):14-15.
  李 斌,王吉奎,蒋 蓓。 新疆棉区残膜残留及其治理技术[J]. 农机化研究,2012(5):228-232.
  李明洋,马少辉。 我国残膜回收机研究现状及建议[J]. 农机化研究,2014,(6):242-244.
  李秀芬,朱金兆,顾晓君,朱建军。 农业面源残留现状与防治进展[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4): 81-83.
  刘建国,李彦斌,张 伟,等。 绿洲棉田长期连作下残膜分布及对棉花生长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 29(2):246-250.
  刘金军,王环。 农用地膜的残留及其治理对策研究[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23(6):9-13.
  刘伟峰,赵满全,田海清。 农用地膜带来的环境残留和回收技术的分析研究[J]. 中国农机化,2003, (5):34- 35.
  吕江南,王朝云,易永健。 农用薄膜应用现状及可降解农膜研究进展[J]. 中国麻业科学, 2007,29(3):150-156.
  马辉,梅旭荣,严昌荣。 华北典型农区棉田土壤中地膜残留特点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27(2):570-573.
  蒙永军,杨虎德。 河西走廊覆膜方式和地块面积对地膜残留量的影响调查[J]. 2012,10:6-7.
  南殿杰,解红娥,高两省。 棉田残膜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棉花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J]. 棉花学报,1996,8(1):50-54.
  齐小娟,顾延强,李文重。 内蒙古农田残留地膜对农作物的危害调查[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1, (2):36- 37.
  钱晓涵。 化工期货添新军塑料今日大连上市[ E B /O L ]. 新浪财经, 2007-07-31.
  史 海 娃 , 宋 卫 国 , 赵 志 辉 . 我 国 农 业 土 壤 残 留 现 状 及 其 成 因 [J]. 上 海 农 业 学报,2008,24(2):122-126.
  孙志浩。 残膜对棉田的残留及治理[J]. 农村农业农民,2005,(7 ):37.
  田岩。 中国聚烯烃功能性农膜研究及应用进展[J]. 中国塑料,2004,(11):3-10.
  涂良斌。 4CM 系列系列残膜回收整地机的研制与试验 [J]. 新疆农机化,2012(1):14-15.
  王 鹏,曹卫彬,张振国。 新疆建设兵团地膜残留特点的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12,34(8):107-115.
  王罕博,龚道枝,梅旭荣。 覆膜和露地旱作春玉米生长与蒸散动态比较叨[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22):88-94.
  王吉奎,付威,王卫兵。 S MS-1500 型秸秆粉碎与残膜回收机的设计[J]. 农业工程学报,2011,27(7):168-172.
  王吉奎,张佳喜,江英兰。 夹持式残膜回收机研制[J]. 新疆农机化,2006(6):40-41.
  王能勇,李芳芳,林育。 C S M-130B 齿链式悬挂收膜机 [J]. 新疆农机化,2000, (3):38.
  王频。 残膜残留治理的对策和措施 [J]. 农业工程学报,1998,1 4(3):185-188.
  尉海东,伦志磊,郭 峰。 残留农膜对土壤性状的影响[J]. 生态环境,2008,17(5):1853-1856.
  魏迎春,唐琳。 农用地膜对土壤的残留及其防治探讨[J]. 西藏农业科技,2010,32(1):39-41.
  吾甫尔江·托乎提,艾海提·牙生,巴雅尔。 论地膜残留与防治对策[J]. 新疆环境保护,2000,2(3):176-178.
  肖军,赵景波。 农田塑料地膜残留及防治[J]. 四川环境, 2005, 24(1):102- 105.
  肖军,赵景波。 农田塑料地膜残留及防治[J]. 四川环境,2005,24(1):102.
  徐刚,杜晓明,曹云者。 典型地区农用地膜残留水平及其形态特征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 24(1):79- 83.
  徐玉宏。 我国农膜残留现状和防治对策[J]. 环境科学动态,2003,(2):9-11.
  薛文瑾,王春耀,朱振中。 卷膜式棉花苗期残膜回的设计[J]. 农业机械学报, 2005, 36(3):148-150.
  薛文瑾,王春耀,朱振中。 卷膜式棉花苗期残膜回收机的设计[J]. 农业机械学报,2005,36(3):147-149.
  严昌荣,何文清,梅旭荣。 农用地膜的应用与残留防治[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171.
  严昌荣,刘恩科,舒帆,刘勤,刘爽,何文清。 我国地膜覆盖和残留残留特点与防控技术[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4,02:95-102.
  严昌荣,梅旭荣,何文清,郑盛华。 农用地膜残留残留的现状与防治[J]. 农业工程学报, 2006,22(11):269-271.
  杨伟才。 塑料期货对我国石化业发展意义重大[ E B /O L ] . 和讯网, 2007-07-31.
  袁俊霞。农用残膜的残留与防治[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3, 20(1):31- 32.
  张保民,王兰芝,潘同霞。 残膜土壤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1996, 15(2):9-10.
  张超坤。 加强农膜残留治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 广西农业科学, 2001, (5):43-44
  张东兴。 农用残膜的回收问题[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8,3(6):103-106.
  张江华,蒋平安,申玉熙,等。 新疆农田地膜残留现状及对策[J]. 新疆农业科学,2010,47(8):1656-1659.
  赵红萍。 残膜对农田残留的调查及治理的对策[J]. 新疆农业科技,2009,(6):57. .
  周大纲。 我国农膜行业现状的分析及其发展对策(2010 年)[J]. 中国塑料,2010,24(8):9-12.
  Boers P C M. Nutrient emissions from agriculture in the Netherlands: Causes and remedies [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6, 33: 81.
  Dennis L, Corwin, et al. Nor point Pollution Nod iling Based on GIS[J]. Soil &Water Conservation.1998,(1):75-88.
  Foy R H, Withers P J A. The contribution of agricultural Phosphorus to eutrophication [J]. Proceedings of Fertilizer Society, 1995, 6(9): 356.
  Lena B V. Nutrient Preserving in River in Transitional Strip[J]. Journal of Human Environment ,1994, 3(6): 342-347.
  Li FM, Wang J, Xu J Z,et a1. Productivity and soil response to plastic film mulching durations for spring wheat on entisols in 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 of China[J]. 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 2004, 78:9-20.
  Lowrance R, Altier LS. Williams RG, et al. REMM: The Riparian Ecpsv Management Model [J]. Soil &Water Conservation, 2000, 55(1): 27-34.
  Mander Ue, Kuusemets V, Loehmus K, et al. Efficiency and Amensioning of Riparian Buffer
  Zones inAgricultural Catchments [J]. Ecol Engineer, 1997, (8): 299-324.
  Unk E J B. Eutrophication of Surface Waters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Agriculture [J].Proceedings of Fertilizer Society, 1991, 303: 55.
  Vighi M, Chiaudani G. Eutrophication in Europe, the tole of Agricultural Activities[R]. In: Hodgson E. The views of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Amsterdam: Elsevier, 1987: 213-24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