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史论文

滇黔桂边区体育运动出现的危机与反思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 作者:田洪涛,张路
发布于:2021-09-07 共4562字

  摘    要: 滇黔桂边区体育运动发展呈现出缺少人文精神的迷思与危机,兹分述如下:运动产业功利性、过于强调外在的成果取向、过程取向的丧失、身体客体与身体主体。而将人文主义融入运动中有以下途径:计利当计天下利、倡导运动文化融入生活之中、鼓励运动人不断的反思、人文与运动的后现代对话、允许宽容的多元规则。

  关键词 :     滇黔桂边区;人文精神;迷思;省思;

  古希腊人崇拜竞技运动英雄,但是竞技运动员要有优雅的谈吐,甚至兼通音乐,拥有美感经验才会获得大众的肯定。2008年北京奥运会就已喊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口号,人文精神贯注其间。现代奥运的创始人顾拜旦提出:“奥林匹克运动会不应该只限于运动与体能活动,还应从思想和情操上培养青年。”他提倡“人人享有普遍的体育教育,培养勇敢大度量的性格,展现美学与文学的才能。”滇黔桂边区近年来社会体育与全民健身正逐渐崛起,运动项目也逐渐增加,广场舞成为中老年人喜爱的运动,篮球、足球、跆拳道等现代竞技项目成为年轻人热衷的项目。而滇黔桂边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逐渐式微。曾几何时,运动的发展,逐渐远离其本质,改换以片面、工具性的面貌呈现,滇黔桂边区近年来的运动发展,就呈现出此种迷思与危机。至于如何才能将人文精神融入体育运动中,是文章将要论述的重点,旨在为滇黔桂边区体育运动发展这一命题辅以明证。

  1 、滇黔桂边区体育运动发展的迷思

  1.1 、运动产业功利性

  滇黔桂边区早年的体育仅限于学校体育或社会体育,且大多为业余性运动,运动被认为是生活的“附属品”,不为人所重视,但近年来受其他地区之影响,渐渐发展了职业竞技运动,甚至近年来发展有一定规模的体育彩票,竞技运动结合企业经营,开发内部的商机,以金钱作为诱因以及推动运动的动力,继教育产业、文化产业之后,运动产业一词应运而生。从竞技运动的发展来看,这是强调运动产业经营功能的正面取向,但我们也看到“反功能”现象的出现,有些竞技运动人功利性的养成了“市场导向性格”,体育人热衷于竞争中压倒对手,进而赢取金牌。金牌背后是成年运动员需要的金钱与利益,青少年运动员则借运动成绩,取得升学优待并享受成功的荣耀。运动价值的高低,建立在市场导向理论中的交易价值或利用价值中,从基层学校到学术殿堂的大学,由业余运动到职业运动,功利性的气氛弥漫,令人忧心。同时,功利取向运动的思考模式朝向“拥有模式”而非“存有模式”。“拥有模式”重视运动的工具性,对运动以外的利益,持占有的强烈欲望,是一种获取导向的运动,存有模式则以分享、赞赏的心情来面对外物,重视发挥运动的本质。产业化的运动确实有助于运动的推展,但是产业化如果造成运动员过度的功利,则值得我们反省与深思了。

  1.2、 过于强调外在的成果取向

  运动场上的竞技是现实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们观看体育比赛获得胜利时,观众自然赞赏,掌声雷动,然后比赛成绩不理想时,会立即受到无情的嘘声、批判。教练训练选手志在必得,任何训练过程皆是为成功获胜而设定,因此为达到此目的,常出现了训练过程偏离运动主体的意义;篮球、足球、跆拳道等项目的训练,有时为了成绩,对青少年甚至儿童选手实施体罚,也常发生家长抗议的现象。有部分中、小学的体育班,为求竞技成绩,忽视了生活教育、道德教育,完全以竞技的求胜成果为导向。英国哲学家皮特曾以合价值的活动、合认知的意义、合自愿的历程三个规则检视教育的内涵:第一,失去正向价值与方向的运动教育;第二,非是是非,偏离真理的运动教育;第三,强制灌输,只重技巧的竞技运动训练,都值得再三讨论。另外,运动竞争十分激烈,国外有些运动员常出现违规使用药品的问题。体罚问题、禁药问题从身体文化角度来看,是视运动的身体为“物化”的身体,利用药物、仪器、不当训练手段,以狂热的“成果取向”的思维,改变身体的功能,充分运作身体的工具性,“心为形役”,运动本身以外的因素,主宰了身体的本质,这也是一种身体异化的现象,人在运动中产生的快感和喜悦都变质了。

1.png

  1.3、 过程取向的丧失

  大约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后,为了提升竞技运动的能力,运动科学的研究逐渐兴起,运动研究的方法,讲究数据、量化、分析、实验、仪器和设备。将体育研究的对象限定与机界属性或可量化的行为对体育研究的课题选择,尽量取其可操作性、可重复性、的部分,避免智慧性、诠释性研究出现。此种研究取像是依循实证主义而来,是一种量化的研究典范。影响所及,培养出许多专门化运动人才,加上滇黔桂边区拥有的体育院校,更是如火如荼的培育运动专精人才,但是运动的本体不只是科技,不只是技术,过度执着于专精,可能带来见树不见林的偏见。培根曾提出人常自以为是,以自己所见为专业,以管窥天,不能见全貌,是一种洞穴的偏见。运动教育是一种全人类的教育,运动教育在目标上,运动员必须先是一个人,先成为一个幸福之人,接着才发展出“运动之人。”运动人不只能操作身体技巧,懂科技、也要有优雅语文、审美经验,逻辑分析能力以及道德情感的涵育。为达此目的,运动教育的实施方式,不但须整合各种学科知识,更要留意整个人格的统整的过程;竞技运动训练的执行,须有心理、社会、哲学等不同领域的人加入,才能增权赋能其内涵。

  1.4 、身体客体与身体主体

  滇黔桂边区近年来的体育教学,许多教练都采取一个口令一个动作的制约反映模式强调示范动作、运作奖惩、模仿学习、熟练技能,这也是所谓的行为主义的教学模式,它是一种直线性教学思考取向,在哲学的本体论上,心灵的本质空无所有,而且健身的心灵寓于健全的身体,因此,身体的操作可以促进心灵的成长,学习是由外而内,由上而下的;在方法论上,体育教学则达承德国哲学家赫尔巴特系统教学法的影响,体育教学的步骤,由旧经验导入新经验,完全是经验主义的产物,身体只是个客体,被动地接受刺激与被动的学习,它忽视主动理解、自发创作、自我回馈,身体为主体的学习过程。运动场上他向性格的蔓延,也压抑了身体的主体性发展,他向性格是雷兹曼等在所着《寂寞的群众》一书中提出的,个体为顺应环境,他向性格者以大众传媒的好恶为行为准则,随波逐流。从社会学符号互动的角度来看,运动符号支配了人的主体思考;运动项目本无高低之分,但受时尚流行及电视媒体的影响,篮球比赛所举办的比赛观众爆满,传统的体操、田径项目学生的兴趣反而没落了。

  2 、滇黔桂边区体育运动的省思

  2.1、 计利当计天下利

  运动是花钱的事业,确实需要产业界的支持,产业界也借用运动广告使自己的形象更健康、活力、清新,这是一种互利共生的现象;运动本身也是一种生产事业,它带给人们健康,自身又能生生不息的永远经营,但如果将运动手段视为运动目的,则造成了目标倒置的现象,会失去了运动的本质目的。两千年前的董仲舒有句名言“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提醒我们见运动之利,勿忘运动之义。也可用外在物和内在物来说明:外在物是金钱、财产、名声、权力、各种物质利益,而内在物是运动的目的,在追求卓越、更快、更高、更远,运动教育宜明确的引导运动人借外在物的协助参与运动,但不宜只为外在物,以外在物为目的参与运动。计其利当计天下利,运动的利不必只着眼于金钱之利,除了金钱之利以外,可以产生许多外溢效果之利,甚至广大的社会之利,包括激起民众对运动的喜好,奋斗不懈精神之养成、爱国心的凝聚,是典型的天下利,如果运动不以超越自己的能力为理念,只追求外在物,浑身不自在的小利格局,让我们敞开心怀,告诉运动人,计利当计天下利。

  2.2、 倡导运动文化融入生活之中

  西方人对运动的体验是生活的一部分,此种观念,源自希腊雅典,影响迄今。东方民族的我国,对运动概念并不相同,认为运动是一个课程,一个健身的工具,它可以增进生活的美好,但不是美好生活的内部一环。一个完美的生活包括五中活动:第一是价值最高的是与自我生存直接有关的活动(如运动),此活动最为重要;第二是与自我生存间接有关的活动;第三是养育儿女的活动;第四是社会政治的活动;第五位是休闲的活动。其实运动的功能不仅排列在第一价值,它也兼具其他四类价值,而形成一种完美的生活。我国自古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学习,射御二者即为古代的体育活动,但传统上士大夫心态,重精神轻视身体活动,将运动视为休闲、玩乐士生活的附属与工具,而非生活的核心。运动即生活的理念,就是要打破上体育课才运动、在健身房才运动、天气好才运动的局限思考,养成终身的、有规律的、随时随地的运动生活习惯。

  2.3 、鼓励运动人不断的反思

  一个反思型的体育人,宜具备开放的胸襟,才能接纳差异,尊重多元,从不同的领域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反思型的教练可以建立问题的解决架构,尝试解决体育教学实践中的两难情境,更重要的是能发现运动事件或运动社会符号背后的意涵。例如,一位体育教师上课时,身穿某名牌符号的运动服,无形中是否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远动员的身体成了外在结构与文化符号的带信者了。远动员应如何体认并避免此种符号限制,只有不断以开放的心态,持续质疑、检讨自己的思考与态度,监控自己在运动场上的行为实践,才能产生自为主人的主体行为。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着,洪汉鼎(2004)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主张人文精神必须透过教化和社会联络连接,借助理解,诠释现象,但最后须经由批判、反思建构而成。

  2.4、 人文与运动的后现代对话

  不论教练与选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层面,都宜保持教育爱的理想,教练不滥用权威,牵制学生的想法、作法、教师应和而不同有包容的雅量,师生之间的关系,宛如存在主义者主张的待人如人,是一种我与汝之关系,而非我与他的疏离关系,视学生为目的,而非达成运动优异成绩的工具,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性,都能主动探索,运动技能教学,不只是将被动学习提升为理解式学习,更可以进一步是探索式的、创新式学习,教师或教练除了教技巧之外,也可以是人师;运动能促进健康,也能培养领导统御,与人相处的能力、团队荣誉和服务的精神,这些都有赖于师生关系的建立,一位体育人有一位专业而开心的老师,长久相随,必能学到潜移默化之功,孕育人文精神。

  3 、结语

  士先器识而后文艺,明代袁崇道发人深省的一语,道尽运动的目的,不只在锻炼身体,营造身体文化,更在于培养一种器识、一套信念,以发挥生命的意义与生活的目的。体育运动抽离了内在的人文精神或伦理态度,则成了外表的身体表演或身体交易活动,这如同武术选手当保镖,体操选手在马戏团表演,获取利益报酬,贬低了运动的地位。体育人应该学习身体如何操作,也要学习培养宽大的人文见识与修养,器识更甚于文艺,信哉斯言!

  参考文献

  [1]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着,洪汉鼎.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2]胡科体育本质研究的迷思与转向[J.体育学刊, 2015.(05):10-15.

  [3]李睿休闲体育:休闲与体育的互相规定一从逻辑迷思到现实关怀的研究理路[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6,33(01):70-73.

  [4]熊斗寅顾拜且体育思想研究系列之五顾拜旦与奥林匹克运动会[J]体育与科学, 2004,(01):15-19.

  [5]孙群群,白晋湘,张小林,等新时代水族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基于对滇桂黔交界水族民俗体育的田野考 察[J]体育科学研究, 2019,23(05):19-24.

  [6]魏伟.解构当代媒介体育赛事的权力迷思:基于约翰费斯克的视角[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9,43(01):76-83+106.


作者单位:滇黔桂边革命老区人文精神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
原文出处:田洪涛,张路.滇黔桂边区体育运动发展的迷思与省思[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27):18-1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