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教学论文

高校如何有效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3-28 共3571字
论文摘要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下简称非遗) 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众闲暇时间主要的娱乐内容之一,曾在地域社会精神文化建设方面,起到凝聚民心、规范乡俗、民约、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等发挥重要的作用。“申遗”之后怎么办的问题,同样困扰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究竟怎样保护? 保护什么? 以及为什么保护是体育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文献梳理、田野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发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践,远未达到预期的目标,非但未保护好文化遗产,甚至遭遇更大的破坏,祖先留下的体育文化遗产,仅为一消费文化符号。面对这一现象,“非遗”专家大声呼吁: “高校对‘非遗’关注介入的程度,让‘非遗’真正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是‘非遗’保护进展的一个重要的标志”[1]。本文针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运用文化遗产学、民俗学、课程论等领域的理论,分析阐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实践过程中所呈现的,诸如授予者的相关知识背景,学科体系构建,教学教法模式及教材等方面的问题,并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传承与保护模式给出具体建议与设想。

  1 高校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问题及致因分析

  1. 1 高校对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选择之惑

  国家公布的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与传统体育有关项目达224 项,又据国家体育总局出版的《中华传统体育集成》一书记载,我国各族传统体育达 9000 多项,表明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项目,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民间留存大量的体育项目亟待开发,诸如风筝、秋千、跑竹马、舞龙舞狮、落子舞、摔跤、石锁、登山等,如何将它们引入高校体育教学、运动竞赛、群体活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当前还没有很好地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造成这一困惑的主要原因是: “非遗”领域所涉及的学科知识较为丰富,有文化遗产学、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等领域,而体育学界对其相关学科知识掌握尚显不足。

  1. 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的困惑

  高等教育使命在于传承文化,培养人才,那么高校参与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其使命与责任不可忘却。对于体育工作教育者来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是需要去认真研究的,这直接关系到教学体系构建和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师资队伍建设等重要问题。由于缺少“非遗”背景知识及与其相关的文化遗产学、民俗学、人类学等相关知识,加上田野调查工作不够深入等原因,体育教师往往表现出热情有余,而考虑问题欠周全,在制定教学方案时缺乏对国家保护“非遗”性质、运作模式、人才结构、管理机制等方面的足够认识,出现不知应当以什么样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以什么样的内容、方式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问题。

  1. 3 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问题

  传播是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继承和弘扬的重要前提,高校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传播主体是学校宣传部门和学生社团组织。学校宣传部门传递国家、省市、校制定的高屋建瓴的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政策、体育文化制度、文化活动等。学生社团组织的传播类似于民间传播,带有浓厚的“日常化、世俗化、狂欢化”等特点,呈现出民俗体育文化丰富性、多元性等特点。这两个传播主体是相互交叉,相辅相成的关系。学校宣传起到引领作用,如徐州工程学院自 2009 年以来,承办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淮海地域”高层论坛。影响甚广,整理出版了“非遗”年鉴,对我国“非遗”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在现实中还存在另外一种现象,即: 在热烈的庆典活动及各大小活动结束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非但未有得到很好的彰显,反倒出现弱化现象。为了避免民俗体育文化精神价值被边缘化,必须依靠学校传播来完成,必须依靠一个实体来整合散乱的各类活动,将各种力量整合起来,发挥最大传播效果。

  1. 4 师资队伍、教材及场地设施的问题

  好的计划要在教学中实施,必须依靠教师,因此教师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认识,对其保护性质的了解及对技能掌握、教学方法运用极为重要,目前,体育教师大多是以掌握现代体育项目知识、技能为主,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项目形成背景及技能技巧的了解不深,因此,教学效果不佳,呈现师资短缺或能力欠缺等问题。另外,在教材编写上,缺乏深入的田野调查,什么内容进入教材、该向学生传授什么样的知识,不是很清楚,缺少教材,出现想上什么就上什么或者上课内容与大纲不一致的现象。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繁多,有些项目对场地设施有特殊要求,有的设施过于繁琐,高校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受限与场地、器械等问题的普遍存在。如龙狮设备价格日渐增加,加之消费水平提高,外出比赛或组织活动开支过大,经费彰显不足。

  2 高校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选择

  2. 1 加强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调查研究,了解其本质性

  高校应加强推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做好对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资源的遴选、利用与研究工作。特别对其保护的性质类型、概念等重点开展研究。组成师生参与学校所在地域的体育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田野调查工作,可以由教师带队深入基层开展全面的调研,探查高校所在地域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其精神文化内涵,整理出学校所在地域的体育非物质资源的档案,并将一些重要民俗传统体育项目编配影像资料,以便今后更好地保存和传承。使之成为学校开展专业教学或公共体育教学的第一手资料。组织教师参与相关学科进修,聘请民俗学、社会学大师来校讲学,吸纳相关学科教师及传承人等编写适合教学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依托校园体育文化节及相关科研课题认真研究,力争形成一系列研究成果,充分利用地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构建学科课程体系及为特色课程提供理论依据。

  2. 2 授课模式力求教学实效性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授课方式,可以采取“1 +1”授课模式,即每一门民俗体育课程既安排 1 名专业体育老师,又聘请1 名民间艺术家担任兼职老师,共同推动课程建设。实现民间艺人现场表演,专业教师负责现场讲授的预期目标。为此,需要选聘民间体育艺人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建议以技艺优、品行端学识背景深厚的人才。争取校领导支持,实现人才柔性流动。

  2. 3 加强校园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的传播

  高校应组建以分管校领导,宣传部、相关学院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非遗”领导小组,整体设计,利用校园传播文化信息阵地平台,借助“体育文化节”、“运动会”、“非遗”纪念日等传统节日,开展传统文化宣传工作,传播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将校园“体育文化节”打造为宣传主战场,利用节日的开幕式,邀请地方民间艺人,展示传统的民俗体育项目,营造浓郁的传承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耳读目染,自觉与不自觉中接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熏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会渐渐进入学生视野,实现自觉保护意识的愿望。

  2. 4 选拔学生组建校民俗体育代表队
  
  高校可结合学学校实际,有重点的选取一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展业余训练,组建大学生武术、龙狮代表队,利用课外活动开展业余训练,参加各类各级比赛,力争取得好成绩,以提高带动普及,普及促进,切实促进校园体育非物质文化活动的开展。以民俗体育竞赛作为学校竞技体育突破口。

  3 结论

  在高校体育课程中进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活动,首先应该构建自己的理论和教学体系,其基础来自民俗文化。在教学中里应该把围绕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选择保护的对象的完整知识体系给学生讲授清楚,在设立教学体系时,充分利用已有的对在西方民俗体育基础上形成的现代体育文化的研究成果,借鉴其它诸如民俗戏剧、舞蹈等领域研究成果,放开教学思路,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摆在我国体育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利用高校人才集中、教育后代重镇等优势,让大学生们能对祖先遗留下来体育文化遗产有正确的认识,提高其保护自觉意识,让出走后的“娜拉”回家。让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民众提高健康水平,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仲谋.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建设[M]. 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2013: 36.
  [2] 王媛,胡惠林. 文化认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发展的核心机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10) :49 -55.
  [3] 张泰城,龚奎林.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方式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13( 2) :71 -73.
  [4] 徐英微,孙韬. 原生态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教学中的传承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 6) :153 -155.
  [5] 张泰城,龚奎林. 高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与路径探究[J]. 江苏高教,2012( 6) :36 -38.
  [6] 王林,陆海. 王卓. 公益诉讼: 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新思路[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37( 4) :20 -25.
  [7] 孙大亮. 首届全国传统体育论文报告会开幕仪式上的讲话,2010年云南大学.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