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管理学论文

白色学院大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调查(本科)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1-19 共7283字

  题目:白色学院大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调查

  目 录

  摘 要(详见正文)

  引言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1.2.2文献资料法
  1.2.3访谈法
  1.2.4逻辑分析法

  2、结果与分析

  2.1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参加情况
  2.2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时间
  2.3选择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
  2.4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
  2.5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
  2.6学生对我校体育课开展情况的态度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2建议

  致 谢

  参考文献


  以下是正文

  摘 要:本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百色学院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意识较强,但是真正去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并不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各不相同;学生选择的运动项目过于单一,主要是篮球、气排球和跑步;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学校场地器材不足。
  关键词:百色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

  前言

  课外体育活动是指除体育课以外学生所参加的其他体育活动的总和,是大学生除体育课外强身健体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实施阳光体育计划、树立终身体育观念的重要窗口。尤其是在现在的高校当中,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也可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改善人际关系等其他作用。当代的大学生作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支柱,其身体的健康状况不仅影响着自身的发展,也关系着国家以后发展好坏。课外体育活动既为高校的体育工作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也推动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1]。国家体育相关部门不断强调阳光体育、终身体育要在高校落实并实施起来,但是近些年来多数高校研究调查显示,当今大学生身体素质并不是很乐观,个别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但没有明显的提高,反而有些呈现下降趋势。因此,关注高校学生的身体健康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又一重大问题,而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作为高校体育课的补充,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作为位于红城热土的百色学院,在课外体育活动方面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但是相对以前已经有所改善,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百色学院学生在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依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通过对百色学院的在校学生平时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进一步分析,从而探索出百色学院在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与影响因素。并根据百色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为今后我校在校学生更好的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以及为相关方面的教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论文撰写过程中,随机抽取百色学院在校各系学生总共为200名(其中男生为80名,女生为120名)为本次论文的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随机向百色学院不同系的在校学生发放200份问卷,共回收198份,其中196份有效,2份无效。男生回收79份,女生回收119(女生2份无效),回收率99%,有效率98%。

  1.2.2文献资料法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通过在百色学院的图书馆、中国期刊网以及中国知网等,查阅和借鉴了大量有关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文献资料,并通过文献法查阅了《中国期刊网》1995年—2012年有关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的文献资料。从而了解和掌握近年来多地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与规律。也查阅了有关于终身体育、素质教育、体育社会学等相关专著,为更好的对本文分析研究奠定理论依据。

  1.2.3访谈法  根据研究目的,针对课外体育活动的一些问题对少部分百色学院学生进行了访谈。同时为了解百色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情况,咨询了个别百色学院的体育教师和体育管理人员。

  1.2.4逻辑分析法  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学校体育学、体育教育学、体育心理学等相关基础理论,采用类比、归纳、演绎法对调查结果进行逻辑推理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参加情况

  论文摘要

  一所学校的在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好坏,可以通过学生对课外体育的喜爱程度和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所占学校总人数的比例,这两方面可以基本呈现出来。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表明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过程中的运动量和参加锻炼的频率,是反映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指标之一[2] 。表1的调查数据显示有37人选择非常喜欢体育运动,有76人表示喜欢,分别占总人数的18.8%和38.78%在是否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中有35.71%的学生会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44.39%的学生有时会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运动,其中男生要比女生略喜欢体育运动,但是两者的差距没有很明显[3]。从上表可以还看出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比较喜欢并且能积极的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中去。还有79名学生占总数的40.31%对体育运动的喜爱程度表示一般,有2.04%表示不喜欢体育运动,有36名学生很少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约占总数的18.36%。这些数据显示我校学生对课外体育运动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只有少部分同学对课外体育活动不怎么感兴趣。从中可以发现男、女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态度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出现这种情况,也跟我校学生中女生所占的比例要比男生多很多有关,但是总体上我校学生在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爱好程度上,男生比女生要略加喜欢,并没有出现很大的分化。

  2.2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时间

  

  由上表3的数据可以发现:百色学院学生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上,有34人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为5-7次,有46人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为3-4次,在比例上分别占总人数的17.35%和23.47%,这部分学生在每周运动频率上基本符合体育健身的要求。但是也有54.08%的学生,每周只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两次(49人)有的每周还低于两次(57人),这部分同学在课外体育运动方面很不乐观。2007年5月份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文件中强调,“当今和未来一个时期,要认真实施‘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良好的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活动,每天锻炼一小时[4]。按照现在中国体育人口的定义要求,每周活动三次,每次活动30分钟以上。结合上表发现我校学生有40.82%的学生属于体育人口,但是实际情况可能并没有这么乐观,因为其他各地高校研究数据显示学校学生能达到35%的体育人口的少之又少。由此可见:我校多数学生体育活动次数和时间还没有达到体育人口的标准。

论文摘要
 

  从表4中可以看出:每次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方面,有67人(约总人数的31.33%)选择不到半小时,其中女生占的比例较大。这部分学生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运动时间偏低,这对自己的身体素质的健康发展起不到较大的作用。这种现象如果在学校长期发展下去,将不利于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身体素质的提高,这种现象的出现应该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从上表中可以呈现,我校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和时间方面并不能令人满意,只有少部分学生达到了健康体育锻炼的要求。还有一部分同学在课外体育运动这方面急需改善,这可能跟我校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知识的认识不足有关,也跟学校领导的重视学校体育运动的程度相连。

  2.3选择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

  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课的主要的区别在于课外体育活动要相对自由很多,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时间等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体育运动项目进行运动。从上表5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在选择课外体育活动项目各不相同,有48人选择篮球,占总比重的24.49%,为最多,其中有37.79%的男生选择篮球,可以看出篮球运动在我校发展的要比其他课外体育运动项目稍好,由此可知,我校男生选择篮球运动的比例很高,这与我校每年都举行全校性的篮球比赛以及各系都自行组织篮球比赛项目有关,如:各系的迎新杯、班级联赛、各系的友谊赛等。其它运动项目中跑步与气排球选择的人数较多,各占总人数的19.90%和19.39%,这可能跟跑步的广泛性和气排球运动在我校广泛开展有关。其中气排球运动特点,简单易学和趣味性强,运动场地可以因地制宜,并且气排球运动在我百色学院的运动氛围浓厚,因此,气排球运动是我校课外体育活动的一大亮点,也是值得我校继续推广和发扬的课外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其它项目如乒乓球、健美操等项目选择的学生较少,这与之学校场地设施不足和没有关于课外体育活动的体育运动部门的组织管理有关。

 论文摘要

  通过上表调查数据显示,我校男、女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的选择有所差异,女生较为集中在跑步、羽毛球、气排球这些低强度的项目,男生较多地集中在篮球、气排球两项,其他的项目并不是很受欢迎。这与我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有关,以及学生所掌握的课外体育活动知识有限,仅能对个别的体育运动项目有所了解并能较好的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但是我校部分同学对广西传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有浓厚兴趣,如抛绣球、板鞋等民族项目有独特的情感,其中抛绣球这一项目在百色学院参加广西区少数民族运动会时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是由于场地设备等其他原因,使得真正参与的人数不多。这些少数民族运动项目需要特殊场地设施的提供、专业的指导才能进一步发展,才能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因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体育活动场地设施与环境,是推动课外体育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2.4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自己的行为常常不是一种动机支配,而是同时存在着许多动机共同的作用,但其中必然存在着全部动机结构中占最强有力地位的一种,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5]。心理学理论对动机的定义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个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的一种心理活动。而体育活动的动机是促进一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因,它是个体的内在过程[6]。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是影响他们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如果没有自己的内在动力支持,即使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也是消极、被动的,这样体育活动的锻炼效果会很不理想。我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调查如下表6:

 论文摘要

  由表6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有24.24%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是锻炼身体;11.48%是为了个人兴趣;有16.6%的学生是出于健美体形而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锻炼,以上三种动机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是积极主动的。而有6.83%的学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有11.18%的学生是为了发泄情绪而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有19.81%的学生只是为了丰富生活情趣;为了人际交往和展示自我而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比例分别为3.21%和4.04%,这些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都是从自己内心出发,有2.73%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不明确。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与否,主要跟学生自己参加体育运动时的主动性有关,只有学生意识到需要体育锻炼时,才能产生体育锻炼的行动。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取决于对体育的观念和态度[7]。因此,我校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意识还需继续加强,进一步激发他们对课外体育活动兴趣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当学生由被动的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到变成积极主动时,这才能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

  2.5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

  论文摘要

  由表7的数据显示有30.64%认为影响影响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是学校场地设施不足,这可能跟我校东合校区的陈旧和澄碧校区正在扩建有关。有21.85%认为跟学校的运动氛围有关。有17.84%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业负担所致,12.72%的学生认为是由于组织管理所致。影响因素中态度与习惯和没有合适的项目的分别是5.24%和8.85%,其他原因有2.86%。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我校在体育设施场地方面非常不理想,多数学生对此反应强烈,随着我校规模日益扩大,学生人数迅速增加,体育运动场地没有因学生人数增加而同步跟进,使得课外体育活动集中的时间段内,运动场地不能满足多数学生同时参与课外体育运动的要求。再加上随着每年高校毕业的学生不断增加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少部分学生把课外活动的时间多数放在工作方面,很少真正有时间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使得他们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更少。

  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国家大力推广阳光体育运动和终身体育运动。阳光体育运动是以体育锻炼为基本手段,以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最终目标,而广泛开展的一场全国性学校体育活动。而阳光体育工程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最终目的在于增强全民身体素质,促进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8]。由此可知,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正好是对这一精神的落实,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长时间、稳定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所谓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或接受体育教育及指导,即在人的一生中实施体育[9]。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把阳光体育运动和终身体育观念融入自己的平时生活中,因为我们的思想相对其他人要稍先进,更容易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

  2.6学生对我校体育课开展情况的态度

  高校体育课在高校学校体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包括:打好身体基础、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培养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能力;培养自我体育的意识,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等[10]。

 论文摘要

  由表8的数据显示仅有5.69%的学生觉得体育课的开展非常有意义,有50.56%的学生肯定了我校体育课有意义但是仍需要进一步提高,有41.47%学生认为体育课意义不大。由此可以发现半数以上学生觉得开展体育课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学觉得体育课的开展意义并不大。

  学校教育中的体育课是增强学生体育运动知识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形成体育运动技能和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部分。实施体育课内外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更好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这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学生的积极主动的配合,还有在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要结合学生自身情趣进行培养。发掘学生特长,针对某一点进行深入发掘,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11]。因此,我校体育课的开展,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开展,要以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为中心。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我校学生多数认识好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对自己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也各不相同。在运动强度和时间上,少部分学生的运动时间和强度理论上接近体育人口的要求。一部分同学运动强度低、运动时间不足,没有达到有效的体育锻炼的要求。

  3.1.2 我校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时,对自己所选的运动项目男女同学有所差异但不是很明显,在课外体育运动项目上过于单一,其中男生在课外体育运动项目上主要以球类运动为主,而女生往往以低强度的跑步、羽毛球、气排球为主。

  3.1.3在影响我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当中,主要影响因素是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其次是学校体育氛围、学业负担等几个方面。

  3.1.4我校学生在对体育课的认识程度上,半数以上学生肯定了学校开展体育课的必要性,也有少部分学生觉得开展体育课没有必要的。多数学生觉得学校体育课的教学形式、内容还不够丰富,感觉自己在体育课当中所学到的体育运动知识和技术、技能非常有限。

  3.2建议

  3.2.1 加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知识宣传,宣传时要有针对性并且贴切百色学院的客观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出现的问题进行恰当的宣传。在宣传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宣传形式,如适当的利用学校的校园广播、标语、报栏等方式。加大对最新体育健身知识的普及力度,提高学生对终身体育运动、阳光体育等现代体育观念认识程度。

  3.2.2 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以激发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如,班级之间的篮球对抗赛、协会之间的气排球友谊赛、全校性的课外体育知识竞赛等,来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课外体育活动氛围,让学生在校园内时刻可以感受浓厚的课外体育文化的氛围,从而形成对课外体育活动感兴趣的动机,最终感受到体育活动的乐趣。

  3.2.3学校应及时增添体育器材,加大对体育场地建设和投入,加强对学校体育设施、设备的管理,尽量满足我校学生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的硬件要求。提前对澄碧校区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建设以及学校可以把利用率较低或者比较空闲的地方,改造成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场地。

  3.2.4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课的改革和提高体育教师业务能力,体育课要结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方针。不断丰富体育课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把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体育运动给自己带来愉快舒畅的美好心情。

  致 谢

  光阴似箭,在百色学院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此我心存诸多感激。首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老师,感谢她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辅导我的论文撰写。论文撰写过程中,马老师给予了我足够的指导和关心,因此,我的论文进行地非常顺利。马老师对工作一丝不苟、严谨踏实态度是值得我应该学习的,在此,再一次感谢马老师!  其次,我还要感谢百色学院所有的老师,尤其是我们体育系的老师们,谢谢您们四年来对我的关心和照顾,是您们让我不仅掌握了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而且还从您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事的原则以及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大学四年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点,在革命老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下,我不断的充实自己。另外,我还要感谢我身边的同学、朋友,特别是体教班的兄弟姐妹们。感谢大学四年来有你们的相陪,因为跟你们在一起使得我的大学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最后,我再次感谢百色学院、感谢体育系。感谢体育系大学四年来对我的细心栽培,感谢四年来母校为我提供的优良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谢谢!  祝百色学院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参考文献:

  [1]宋证远. 论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 体育世界.2009.3:80-81.
  [2] 李卫东,孙璞.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4):78一80
  [3]韦瑞英. 广西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研究[J].体育世界.2010.7:24.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05.07
  [5]运动心理学教材编写组.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173-192.
  [6]陈学东. 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1.8:228
  [7]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24一29.
  [8]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2006.12.20
  [9]卢元镇.社会体育学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00一201.
  [10]王荣森.高校普通系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J].滨州师专学报,2002,18(4):60-64.
  [11] 郭生鼎. 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衔接思考[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20(2):63-7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