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管理学论文

有关民俗体育的文献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04-28 共508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河东地区民俗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析
  【第一章  第二章】民俗体育建设选题依据与目的
  【第三章】有关民俗体育的文献综述
  【第四章】河东地区民俗体育研究方法
  【5.1】河东地区民俗体育发展的优势项目
  【5.2】河东地区民俗体育的开展调查
  【结论/参考文献】河东民俗体育提升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3 文献综述
  
  3.1 有关民俗体育的文献研究
  
  发展中 国 非物质 文化遗 产和 中国 体育或中国民俗的关键事 项是发展民俗体育。因此,民俗体育的繁荣发展和积极推广也将成为推动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策略。
  
  本人通过搜集内蒙古师范大学校内图书馆网上资源,通过检索“民俗体育”这一关键词发现:目前,民俗体育研究的文献主要集中于民俗体育的概念、民俗体育项目、民俗体育文化、民俗体育的现状、学校的民俗体育、民俗体育的特征、民俗体育旅游产业、民俗体育的发展对策等几个方面。(如图 3-1)因此,本研究的文献阐述主要从民俗体育的概念、民俗体育的项目、学校的民俗体育、民俗体育的现状和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述。
  
  
  
  3.1.1 有关民俗体育概念的文献研究
  
  本人通过查阅文献发现:虽然自 2003 年以来民俗体育的研究趋势逐渐加强,但众多学者对民俗体育的概念的界定各抒己见,目前仍然没有得到统一,但民俗体育源于且存在于民间的观点是大家一致认同的;多数人也认同民俗与传统是界定民俗体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立足点这一观点。
  
  《体育科学大辞典》对民俗体育界定为:流传在民间民俗文化以及民间生活方式中的体育形式,是顺应和满足人们多种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3].但也许对民俗体育的定义宽泛了一些,难以区分民俗体育与民间体育。
  
  在《对中华民俗体育的初步研究》一文中余万予提出:民俗体育是在社会生活的民俗活动中而产生,这窄化了民俗体育的内涵。究其原因是:虽然有一部分 民俗体育是 随着民俗 节日的 产生而得以发展,但并非所有都是如此,也有部分民俗体育项目是产生于民俗活动之外,独立于民俗活动的[4].
  
  涂传飞,陈志丹等在《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一文继而指出:民俗体育是由一定民众所创造,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是一种以集体性、模式化、传统性和生活化为主要特征,它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风俗习惯之中的体育活动,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更是一种生活文化[5].它主要体现的是保护、传承民俗体育,偏重指向于民俗体育概念的内延。
  
  陈红新, 刘小平发表《也谈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 兼与涂传飞等同志商榷》一文中则认为民俗体育是一个国家的人 民和多个民 族的广大 民众在 日常生活和文化空间中所创造的一种集体化、模式化并为广大民众所传承的传统体育活动。其观点侧重于民俗体育的发展历程,比较倾向于民俗体育概念的外在延伸[6].
  
  王俊奇在《也论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概念及其关系--兼与涂传飞、陈红新等商榷》提出民俗体育是民间体育和民族体育领域的重要性,其发展主要与民间的风俗习惯紧密结合,在节庆、岁时、宗教信仰及祭祀仪式等活动中运用广泛。有关民俗、民族和传统三种体育概念的界定,虽然学者的理论研究上基本彼此划分出来,但实际上将再次呈现相互重叠、交叉的现象,因此坚决认为民间体育不等于民俗体育,更不能用“民俗体育”替代“民间体育”.具体来说,民间体育与民俗体育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上下属的关系[7].
  
  本人在对比中得出结论,较支持涂传飞、陈志丹的民俗体育概念观点。因为民俗体育的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区域性和民俗性,所以民俗体育的特点和形式也必然随风俗习惯的变化而变化。首先,民俗体育是一种集体性活动,与民众的关系较为紧密;其次,民俗体育是一种具有民间地方性特色的原生态文化,具有非官方性质是其与民族传统的主要区别;再次,民俗体育以口头传授、物质传承、风俗或行为带动为主的非正式形式传承为主;最后,从数学角度将其观点总结为:民间体育包含传统体育和非传统体育两大类,而民俗体育和 民族体育 是传统 体育的 子集, 民族 体育包 含少数 民族体 育的内容;民俗体育和民族体育二者之间互有交叉。(如图 3-2、图 3-3)
  
  
  
  
  
  3.1.2 有关民俗体育项目的文献研究
  
  李凡在《三门峡市向阳村百佛顶灯调查》一文中阐述百佛顶灯借 1990年的展演为契机逐渐发展,在以后的发展历程中以“黄河旅游节”为平台。在近 50 年的发展过程中,其在人数、道具、服装、表演形式、动作编排及活动时间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8].
  
  王凯珍,胡娟,杨风华在《我国龙舟竞渡发展研究》一文,通过龙舟竞渡的流变、传承与发展的研究,从时间阶段上划分龙舟竞渡的流变历程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在自发期(1949 年以前),第二个阶段是令行禁止期(1949 年 -1976 年),第三个阶段是恢复调整期(1976 年 -1984 年),第四个阶段是加速发展期(1984 年至今),并在各个时期以龙舟的构造、赛前的仪式、比赛的形式、结果的鉴定四方面寻找其发展的差异性。同时对活动举办的规模与次数、组织化程度和价值取向进行实地考察[9].
  
  施剑冰,舒仁彪在《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研究--以浦江板凳龙为例》一文中提到:浦江板凳龙作为传统的民俗体育项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现代社会体系的冲击下其生存状况不容乐观的结论。其研究对象是浦江县的板凳龙,通过浦江板凳龙以时代为线索的发展历程,从唐代的孕育期、宋元为成熟期、明清为鼎盛期和 21 世纪的低潮期分别进行研究;并对其制作、民间信仰、艺术效果、节日氛围感知、所面临的问题等进一步阐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10].
  
  以上文献研究各项民俗体育项目的发展历程,并对其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风险、现状和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分析。河东地区也可以借鉴相关经验,发展河东地区的特色民俗体育。
  
  3.1.3 有关学校民俗体育项目的文献研究
  
  吴兆红的《论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融合》一文,使本人更加明确的认识到实现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要载体是学校。目前学校体育偏重于西方体育,中国民俗体育处于严重缺失状态,二者的融合是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民族传统体育自身传承发展的重要策略,是弘扬东方体育及体育文化的一种全新方式[11].个人认为学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未来接班人,理应继承且传承中国五千年文明遗留下的精华部分,保持中国独有的特色,更好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卢忠瑾,贺小泉等的《陕北民俗体育课在陕西省高校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一文,在涂传飞等前辈的民俗体育概念的基础上,首次提出“陕北民俗体育”的定义。阐述了民俗体育进入高校体育课程中不仅丰富了教学大纲的内容,也可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凝聚力,积极推动本地区民俗体育的发展[12].
  
  本人通过细读张敏的《皖北农村中学民俗体育开展现状的调研分析》的一文了解到以下信息,根据新版发的 2011 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重点强调乡镇农村学校应充分开发和利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使学校开展民俗、民间体育项目有一定基础,同时也表明了它具有实施的可行性[13].河东地区拥有较好的民俗体育资源,也应该尝试在学校发展,丰富学生的体育课堂内容,打破“放羊式”教学等不好的局面。
  
  3.1.4 有关民俗体育的现状和发展的文献研究
  
  尹国昌,涂传飞等在《当前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一文中提出: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处于一个较为严峻的时期。由于社会民众缺乏保护民俗体育文化的自觉性和保护意识,社会宣传和教育相对缺失,民俗体育文化理论体系相对不健全,过于盲目推崇西方文化,片面追求经济价值和忽视文化价值,对此提出相关建议: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制定相关配套法制建设的文件,完善管理体制,加强理论研究,在突出文化价值和适度开发其经济价值的前提下,继承且发展民俗体育文化[14].
  
  贾瑞学的《沂蒙山区民俗体育的调查研究》一文从沂蒙山区民俗体育的主要内容和特征进行探讨,阐述了部分民俗体育项目的起源、形式、发展现状和沂蒙山区民俗体育的形成、发展,对该区民俗体育的特性、功能、文化价值和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发展战略和措施[15].
  
  徐辉的《皖南地区民俗体育的发展现状研究》通过对皖南地区民俗体育开展的项目,参与者的动机、性别、年龄,现有的存在形式进行调查和分析,主要研究皖南地区民俗体育的内容和特征,专注于阐述该地区民俗体育的发展现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提出发展的良好建议[16].
  
  以上是关于民俗体育方面的一些文献研究,通过仔细研读从中获得了较为丰富的知识和值得借鉴的经验,如民俗体育已成为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话题,民俗体育活动的项目日益增多,形式丰富,也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健身方式,而作为民俗体育序列中的新星-----河东地区民俗体育的挖掘与开发是势在必行的。
  
  3.2 有关河东地区民俗体育的研究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时期,河东地区民俗体育作为民俗体育的一个特殊区域范畴,它的发展历程也逐步壮大起来。本人通过检索关键词“河东民俗”,文献研究的数据显示 38 篇主要集中于 2010-2013 年之间;“河东民俗体育”的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 2010 年左右,在此之前,这方面的文献研究凤毛麟角。
  
  段丽梅,李桂华在《河东民俗舞龙运动的流变与展望》文中提出河东民俗舞龙运动的流变历程分为原发期的图腾崇拜、自在发展期的民俗节日、社会转型期三种类型,从传承主体和心理因素深入剖析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议[17].
  
  暴丽霞,冯强在《河东高台花鼓的传承与发展探析》一文中阐述稷山高台花鼓在四千年前以鼓乐为主的祭拜活动产生,明清时期通过过节、庙会、社火、庆典等仪式得以兴盛的发展历程。目前,经过创新与改革,其被录入山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曾参加了 2008 年 8 月 8 日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和 2009 年春节联欢晚会,以及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凭借“高、奇、险、绝”的特色艺术表演形式享誉全球[18].
  
  暴丽霞,冯强的《河东鼓的起源、传承及其体育文化价值》以河东民俗绛州锣鼓与稷山高台花鼓作为研究对象,从双方的起源、发展历程、活动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借以诠释其体育多元化的文化效益,进而实现本地区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为河东鼓文化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19].
  
  暴丽霞 ,冯强的《河东民间背冰运动的体育文化研究》一文论述了背冰运动产生的人文地理历史源流与起源考究,从史学角度分析各个阶段背冰运动的发展状况与活动特征,探析其具有的体育文化价值、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20].
  
  王武民的《河东匼河背冰体育价值研究》文献研究创新在于提出一种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俗体育项目------匼河背冰,拥有悠久的历史,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阐述匼河背冰的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探析其蕴含的体育文化效益、体育健身价值、体育娱乐价值,其被誉为“黄河岸边的奥林匹克”[21].
  
  孟春雷的《河东节令体育文化及其发展对策研究》首次提出河东地区节令中的民俗体育活动与体育文化传承的关系,包括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夕情人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和九九重阳节等传统节日, 从其存在的规模、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挖掘这些民俗体育具有各种功 能的特色 的体育 文化现 象 , 进而表 现出河东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性和显着价值[22].
  
  暴丽霞,王建洲,张河水《河东民间体育文化探析》通过选取河东地区最具地方特色的七种民间体育活动为研究对象,重点提出了借助本地区的民间体育文化资本及资源平台,树立“河东体育文化专业品牌”,不断加快本地区民俗体育的对外交流与传播步伐[23].
  
  杨高鸽的《绛州锣鼓传承变迁状况的考察与研究》一文,从音乐学的角度分析与研究绛州锣鼓, 将此民间锣鼓乐种,分为“花敲鼓”“穿箱锣鼓”“车鼓”三种典型锣鼓乐。从社会结构、物质组成和形态构成三个层面研究 20世纪 80 年代末,绛州锣鼓表现出衰落与变迁的迹象,探究其在新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发生变化呈现出新的发展规律, 并揭示造成其流变的原因[24].
  
  聂元龙的《龙抬头和“匼河二杆子”》文献研究以民俗节日为出发点,文中指出匼河背冰的起源与祈雨、求神祈福间的密切关系,能够反映出匼河文化、河东文化的社会风俗和生活习惯[25].
  
  总之,通过文献资料了解到有关民俗体育的地域调查和实证研究较为缺乏,相对不够完善和不成熟的民俗体育文化理论体系。从有关河东地区民俗体育的文献研究来看,整体研究比较薄弱,学者关注于本地区民俗体育的个案研究较少,系统研究的微乎其微,而多采用文献资料法,但对本地区的民俗体育现状的调查几乎没有。本人认为河东地区民俗体育的研究应多以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和文献资料法相结合,这样才能够提供更科学与更真实的数据。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