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数学教学论文 > 高中数学论文

新程改要求下现代高中数学课堂的构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9-30 共1764字
论文摘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这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启发与点拔。教师在平时的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还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让数学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高中数学知识生活化、实践化。在教学中,教师应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做好课堂的引入工作,创设好情境,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高中数学知识。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着眼于学生,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学习内部动机由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甚至自我价值的实现。比如在教学数列的递推公式之前,我为学生讲述了多米诺骨牌的故事并进行了实际演示,使学生亲身感受,并让他们自己总结出本节课的重点:已知数列的首项和递推关系,这两者缺一不可。此外,在教学几何中的平面内容时,我以武打片中的“棍扫一大片”来阐释“线动成面”这一数学问题。同时,我让学生拿一只笔在课桌上扫动,并趁机提出问题:“旋转后形成的是面吗?”这样就适时引出了“平面”的概念。

  二、恰当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实践活动空间,能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活动而非仅依赖语言来理解知识。如用《几何画板》探讨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时,由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变抽象的内容为直观生动的图象,从而真正实现“数形结合”,再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学生很快就理解、把握住了数学知识,突破了学习的重点、难点。

论文摘要

  又如,在讲解一般正弦函数y=Asin(ωx+φ)(A,ω>0)的图象与性质时,可以利用《数理平台》软件,先将A、ω、φ分别用一条可变的线段来表示(相当于三个参数),然后利用“标准函数工具”在屏幕中画出一条正弦曲线,接着依次改变A、ω、φ所对应的线段长度,同时改变A、ω、φ的值,这样,学生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图象的纵向伸缩、横向伸缩与平移变换,操作非常简单、快捷,比教师在黑板上徒手用粉笔来描点作图要有效得多。

 论文摘要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时机,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发挥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优势,可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设计活动化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构建数学知识

  学生是否能真正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取决于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程度。

  所以,我们要放下教师的架子多给学生发言或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完成一些他们能够做到的事,如分析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方法及经验、组织学生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等。以上这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有很好的激发作用。

  以前在讲解“圆锥曲线”时,教师上课用一块黑板讲解一道题,一节课讲1-2道题,教学效率低。针对这种情况,我使用了学生讲解为主、教师适时点拨为辅的方式,激发了学生讨论和自我探究意识,学生收获很大。由于整堂课是学生做主角,所以他们是活跃的;知识由他们自主探究和讨论交流获得,所以印象很深。

  四、及时检测

  检测是教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是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反馈,也是学生巩固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加速学生“懂—用—熟—巧”进程的有力措施。日常教学中,如果不注意对学生进行检测,学生就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同时教师也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补救与调控。且如果没有检测这个环节,在一定程度上还会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所减弱,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并做好检测这项工作。

  检测所选的题目要经典,针对不同课型,检测的比例也应该不同。如对于新授课型,一般检测时间在10-15分钟之间,题目的数量一般在10道小题以内。小型检测最好要在课内当堂批改,形式可以是集体对答案式的自批,也可以是小组内的互批,以便让学生当堂就能知道自己对于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课后弥补和加强。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教学,精心设计活动化的教学程序,认真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以促进学生主动构建新知、提高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应之宁.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及案例分析[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1-2).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