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数学教学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

中学数学教学运用情境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9-30 共1556字
论文标题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有目的地创设带有一定感情色彩的、直观而形象的场景,让学生展开学习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众所周知,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教师如果只是枯燥地讲解,会使学生无法透彻地理解这些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点寓于直观、生动的场景之中,有了这些形象事物的支撑,学生就可以获取更多感性信息,并由此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那么,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呢?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主体性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中,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学习的主体,只有建立在学生主体参与、积极探究基础上的情境教学才能称之为有效教学;一旦脱离学生这个中心,整个教学就失去了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无法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到数学探究活动中来,在探究中掌握知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些教师虽然创设了丰富有趣的情境,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参与热情,但并没有为学生的主体参与预留足够的时间,学生还没有展开探究,教师就急于将答案抛给学生.这种不重视学生主体参与、主动探究的情境教学依旧是机械的灌输,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仍然处于从属地位,其所学到的也只是书本上现成的知识,虽然当时好像是听懂了,可是一到习题训练中就不知如何下手,更无法创造性地运用.因此,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要为学生的主体参与、主动思考与积极探究预留足够的时间,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让学生以主体身份来展开主动的探究,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

  二、生活性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为学生创设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以唤起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使其逐步了解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感受数学的实用性.如在学习有关"坐标"的内容时,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坐标"这一抽象的概念,为此笔者从学生座位入手,以第一排为横坐标,第三列为纵坐标来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然后让学生找一找哪位同学的位置是原点,再让学生试着用坐标来标注自己的位置,这样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物联系在一起,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能够学以致用.

  三、探索性

  教学情境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都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探索的乐趣,为此我们所设计的情境必须具备一定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使教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故而在设计时,我们要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与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探索性的情境,以此来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外,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时,还要注意启发性、多样性、科学性等原则,同时要把握好情境教学运用的时机,这样才能将抽象深奥、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寓于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增强数学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从而不断激起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达到开发智力、激活思维、挖掘潜能的目的,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与方法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妍妍.刍议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中的有效运用[J].教育界,2012(4).

  [2]崔连花.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11).

  [3]董彩君.初中数学"情境-问题-讨论-反思"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10).

  [4]严万全.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1(12).

  [5]钟汉亮.数学情境教学法在中学数学课堂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2(8).

  [6]陆艳.初中数学教学情境设计有效性策略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

相关标签:中学数学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