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中国在网络时代更好的进行政治社会化的方法

来源:学术堂 作者:胥帆
发布于:2016-01-25 共3681字

  移动互联网、手机、PC 等移动终端的出现使得信息的来源和承载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全球信息数据量出现了“指数倍”形式的增长,网络时代汹涌而至。网络绝不仅仅是信息技术领域的革命,它带来的影响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政治社会化也深受其影响,从而展现出了许多新的特征。要应对这一浪潮给政治社会化带来的影响,就要求我们去分析其新的变化以找出科学的对策。

  1 网络时代政治社会化载体、途径、环境的新变化
  
  网络时代是指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相互结合基础上构建的宽带、高速、综合、广域型数字化电信网络的时代,是在信息高科技的强有力的支持下,Internet 重新定义人类文化的时代。人人都可以借助终端在全球范围内随时成为信息的获得者、制造者和传播者。政治社会化,即指人们无意或者有意地接受政治文化、政治观念从而形成一定政治意识的过程。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政治社会化的载体呈现出了以下新的变化:

  1.1 政治社会化的载体虚拟化

  网络自建设之初,为了保障网民的隐私,故而在身份识别的功能上是欠缺的,一组代码,一个符号,就可以成为代表一个网民的身份,网络成员身份被虚拟化了。匿名性和隐蔽性被有效地利用,这使得网民能以“隐形人”的身份在网上自由操作。而且在当下来说,网络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已经处于主体作用,相应的,人们接受政治文化、习得政治常识也主要依靠网络来实现,网络本身就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再加上网民身份的虚拟化,人们很多时候不知道信息真正的来源和真实程度。这使让信息的传播受制于空间和时间的程度越来越小,但同时也意味着对信息质量的失控。

  1.2 途径多样化

  在陈秉公看来,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实现的过程,是指一定的政治统治统治体系为了维护其政治统治,通过一定的渠道将政治文化传授给社会成员的过程”.[1]从上述定义看,采取一定的方式将政治文化传授给社会成员是政治社会化的根本所在。在网络时代,人们选择学习的资源和方法都越来越多,但这并不排除传统的学习方式和获取政治文化的途径的存在。所以,在这个资源丰富便捷的时代。

  人们尽可以选择自己能接受的方式来习得政治文化。

  1.3 政治社会化的环境复杂化
  
  前文在分析网络时代所具有的一些特点时,我们看出由于网络给予我们的信息和观点不是经过过滤的,它只负责把所能陈现的信息不加掩饰地展现给你,这就给政治社会化造成了复杂的信息环境。人们普遍是这样一种状态:“什么都知道那么一点点,但什么都不真正了解。”人们很容易被信息牵着鼻子走,而不是去选择信息,从而做出判断,形成自己的观点。或者说这是一个“患不懂而不患不知”的时代,人们求“新”求“奇”,不会在某一条信息上停留太久,对于所有的信息和文化知识都是浅尝辄止。

  2 新变化对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网络时代政治社会化的载体、途径等新的变化给政治社会化带来诸如途径和方式更多的选择性,信息的传播在有更加方便等显而易见的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政治会化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2.1 新变化对政治社会化内容和形式上造成的困境
  
  1)内容困境。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学习政治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但在政治知识往往是比较稳定的,其内容虽然也是与时俱进的,但其在核心侧面上是固定的,所以在这种发达的信息环境下要想博得人们的关注和持续的兴趣,是比较困难的。

  2)形式困境。因为传统的政治社会化在传播政治知识过程中是通过家庭、学校、同辈团体、工作场所来实现的。家庭与政治有天然的距离感和陌生感,因而其在传播政治信息中的作用很难得到发挥,学校在传播政治文化时传播方式逐渐死板化、教条化,加上政治知识和体系本身就生涩难懂,导致年轻人对其兴趣大大减弱,甚至有时还可能有排斥感。受“政治冷漠”的影响,同辈团体和工作场所在政治上鲜有共同话题。政治活动是非常短暂的,而短暂的刺激很难长期记忆。所以传统的政治社会化在这种复杂的信息环境其方式很难得到认可。

  2.2 新变化让政治社会化结果的不可控性增强

  1)政治认知多元化。“政治认知是政治观念体系中最基本的要素,是政治主体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对政治客体,即政治权力、政治体制、政治规范、政治功能等方面的认知与把握。”[2]

  人们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在互联网上可以浏览到各种政治信息,可以接受和学习各国的政治文化常识,所以人们的政治认知逐渐多元化和复杂化。而且,由于西方国家在网络技术上的优势,网络上西方的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得到了大量传播,虽然中国网民人数占世界首位,但中国在互联网上的输入、输出信息分别为 0.1%和 0.5%,而美国的发布量在 80%以上。[3]

  西方的文化观和意识形态在网络上的大量传播,而且部分西方政府或团体故意传播具有明显导向性的政治信息,这无疑会导致人们政治认知的西化,不利于形成正确的政治价值观。

  2)政治意识动摇不定。政治意识是指一定的政治主体所具有的政治认识、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4]是一种稳定的政治心理,主要指政治思想和政治观点,以及对于政治现象的态度和评价。网络的运作是以离散的、无中心的模式进行的。所以使得传统的、统一的政治控制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弱,使特定政治体系所希望的主体政治意识很难得到广泛的支持和认同。由于网络对于各种政治文化缺乏限制,人们每天都可能接触其他国家的政治文化的熏陶。加上本身政治素养的不高,很容易对于所处的社会的政治信仰产生怀疑和动摇。网络上各种对于政府的抨击和不满更会动摇人们的政治信仰。

  3)在网络的影响下人们的政治行为越来越多元化。“政治行为指人们在特定利益基础上,围绕着政治权力的获得和运用以及政治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展开的活动。”[5]

  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的政治行为越来越多元化。人们都在网络论坛和空间、微博等网络虚拟空间发表自己的政治看法,甚至在网上与政府官员进行接触、沟通,表达政治愿望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权利。可以说网络为人们的政治行为提供了新的天地。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人们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

  3 我国在网络时代如何更好地进行政治社会化

  身处在这样一个时代,如何更好地进行政治社会化是一个非常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认为要想在网络时代更好地进行政治社会化,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3.1 增强国家自信,强化主流政治文化的认同感

  基于网络的开放性的影响,来自世界各地的民众,带有不同的意识形态、政治观点、宗教信仰的网民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自由地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不同的政治文化相互影响和交融, 在此过程中形成了政治文化多元化的特征。

  在多元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这样就给主流政治文化的认同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在多元政治文化的大前提下,必须强化对主流政治文化的传播和认同。要加强人们对于的政治道路、政治理论、政治制度的信任感,这样人们才能把所接受的政治文化内化成为一种政治素养。

  3.2 加强网络监管,营造良好的网络政治氛围

  网络政治环境复杂和混乱的局面,网络自身存在的缺陷是其原因之一,但主要是因为部分网民在网络上利用自己的互联网知识和技术来从事危害个人和社会的行为,而社会采取的网络监管措施无法对其进行有效限制。虽然由于技术、制度等多方面的原因,对网络的监管缺乏有效的方法,但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和监督已是刻不容缓, 通过网络法制建设、网络监控技术等措施净化网络政治环境,是营造良好网络政治氛围的必要手段。

  3.3 技术屏蔽不实政治信息的传播, 防止虚假政治信息的泛滥

  技术手段在治理网络政治环境中非常重要,要有效地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并且加强创新,对网络政治信息进行有效的过滤和净化,有效地对互联网政治行为进行监控,最大化地用技术手段阻止“有害数据”污染我国网络系统,把含有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攻击党和国家领导人、破坏民族团结、煽动民众反政府等危害国家安全内容的不良政治信息作为“有害数据”严格禁止入网。

  3.4 依法严惩乱贴乱发不良政治信息的行为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特征,利用网络传播虚假、不良甚至是破坏国家政治安全的信息的人难免会存在,这些人的存在给网络政治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还有,一些敌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鼓动公众的反政府情绪,存心破坏我国民族团结,损害国家安全的国内外的群体和个体,利用互联网的缺陷传播不良政治信息以达到其别有用心的目的。由于部分社会成员法律意识的缺乏,鉴别能力不强,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不负责任地传播虚假政治信息,给网络政治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针对这种现象要制定国家层面的反制措施来防止网络意识形态渗透的行为,通过国家外交渠道和其代表者进行交涉,依照国家法律对在我国控制范围内的进行严厉惩处。无论是带有目的性的破坏或是无意行为,只要传播不良和虚假政治信息,影响国家政治安全,都必须依法对其进行严惩,这是优化网络政治环境、规范网络政治行为的根本措施。

  参考文献
  
  [1] 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2] 王玄武。政治观教育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 帕特·华莱士。互联网心理学[M].谢影,苟建新,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4]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 吴风。网络传播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