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体育新闻娱乐化的素材挖掘及发展建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1-31 共3710字
论文标题

  一、体育新闻娱乐化的含义及成因

  1.体育新闻娱乐化的含义

  体育新闻娱乐化,是指大众媒体在报道体育新闻时采用的充分发掘和强化新闻自身所含有的娱乐化因素,凸显体育新闻的娱乐性用以愉悦大众,吸引更广泛受众关注的一种新闻播报趋向。体育新闻娱乐化包含两个层面的涵义:其一是报道取向娱乐化,即大众媒体更倾向于选择具有更多娱乐元素的体育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其二是报道方式娱乐化,即大众媒体更倾向于以娱乐手法报道和传播体育新闻事件。正确理解体育新闻娱乐化需要理性区分“娱乐化”和“庸俗化”,娱乐化是一个中性词汇,娱乐化的新闻传播方式可以使人们在获取新闻资讯的同时身心愉悦、精神放松,也因而更加贴近人们生活;而“庸俗化”的新闻播报方式则强调追逐负面、隐私性的元素,或者更多地采用暴力和色情的手法哗众取宠,用庸俗性的内容吸引大众关注。“庸俗化”是“娱乐化”的异化和误读,体育新闻播报娱乐化应避免庸俗化。

  2.我国体育新闻娱乐化的成因

  我国的体育新闻娱乐化源于国际新闻娱乐化的大背景之下。具体而言,我国体育新闻娱乐化产生基于以下原因:其一,体育产业化的飞速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体育活动也从一项事业过渡为一种产业,体育的经济属性不断凸显,我国体育界人士也对体育的涵义有了新的认识,体育产业化开始在体育界形成共识。在体育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大众传媒无疑是主要推动力量,而体育产业化也反过来促成了体育新闻报道方式的变革,包括体育新闻娱乐化以更加贴合市场需求。其二,体育新闻受众的审美诉求。随着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加剧,现代人的生活压力也相应增大,相较以往更加需要一个愉悦的空间环境加以释放生活压力和紧张情绪,而体育自身的娱乐化元素则可以满足人们此种审美诉求。体育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游戏,最初的体育实际上就是一种用来愉悦身心的活动,而体育新闻将体育原本的娱乐化因素充分挖掘并强化,体育的娱乐功能就是这样在迎合受众审美诉求的过程之中被逐渐重视和应用。其三,新闻传播理念的变化。八十年代兴起于欧洲的新思潮运动在我国同样引起了思想界和传播界的理念转变,这一新型思潮强调“放逐理想,消解中心”,一改严肃、审慎、批判和反思的思想观和生活观,而提倡休闲、娱乐和消费的新的生活态度和方式。这一后现代自由主义思潮同样影响到了新闻传播界,越来越多的体育新闻报道者也放弃了原本严肃枯燥的体育新闻播放手法,而改以轻松愉悦的方式营造出可以让更多的体育受众放松身心的环境,并进而吸引普通民众也能加入进来。以上分析可见,体育新闻娱乐化实际上是市场经济下的体育产业化、现代生活方式下的大众审美诉求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新闻传播理念转变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体育新闻娱乐化的娱乐因素挖掘

  体育新闻是专业新闻的一种,也是体育运动的构成部分之一,体育新闻在恪守新闻操守、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公正客观地反映新闻事件的同时,也应充分挖掘其自身固有的娱乐属性,以此凸显体育运动的吸引力,进一步普及体育活动,并为体育新闻传播吸引更加广泛的受众。

  体育新闻娱乐元素的挖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体育活动的竞技性

  美国着名的体育记者布鲁斯曾说过,体育新闻并不完全是体育赛事新闻,但体育赛事新闻却是体育新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由此可见体育新闻的竞技性是体育新闻播报的重要内容。体育的竞技性即意味着体育运动双方或多方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体育新闻播报时,往往也会可以营造氛围凸显出这种竞争的激烈,以此刺激受众感官,吸引大众关注。如某新闻媒体在播报2014年世界杯预告时,即将德国队称为“德国战车”,将英国队称为“三狮军团”等等,并将此次世界杯赛事称为“诸神之战”,这种武侠化、江湖化的新闻播报方式恰恰是体育娱乐元素被充分挖掘的产物,也使新闻传播取得了极好的传播效果。

  然而另一方面,过分强调竞技性也易使体育新闻走向过度暴力、过度追求刺激的庸俗化极端。

  2.体育活动的趣味性
  
  如前文所述,体育活动本质上即是一种趣味游戏,大多数体育活动都具有休闲娱乐的功能,而体育新闻播报娱乐化则更多地显现出对体育活动趣味性的本源回归。相比于政治、经济等其他活动,体育活动具备一定的健康、向上、健身、娱乐、休闲等的积极因素,世界各国也都把体育活动当成最佳的增强体质、业余休闲的主要活动方式,我国近年提出的“普及全民体育运动”的口号就是体育活动这一特性的具体实践。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开始参与体育活动,并关注相关的体育新闻消息,进而出现了不同的体育新闻需求。如喜欢某一个体育项目的受众不仅需要了解该项目赛场上的情况以及比赛结果,更要了解该项目所涉及的一切背景信息,如项目的起源、项目的历史发展、项目的技战术特点、项目规则以及赛场内外的各种动态变化甚至趣闻琐事,以便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这一项目,因而体育新闻从业者在播报体育新闻时,就需要加入趣味化、生活化、个性化、娱乐化的内容,以此种全覆盖的播报方式满足不同的受众需求。

  3.体育活动的悬念性

  悬念性即是体育运动结果的不确定性,以足球赛事为例,在足球体育运动中有一句俗语叫做“足球是圆的”,意指在足球赛事中任何结果都有可能发生,而在各类足球赛事中频频出现的“黑马”也更加印证了这一赛事的悬念性之强,其他赛事也是如此,如2008年奥运会,当时的“体操一姐”程菲就因动作失误而痛失金牌。正是体育赛事的这种结果不可预知的悬念使比赛本身更加具备了跌宕起伏的剧情化、戏剧化因素,也使观众能够在整个赛事过程中都聚精会神,融入其中,并始终对赛事保持浓烈的兴趣。同时,这种悬念性也给体育新闻播报提供了更多的娱乐素材,成为体育新闻娱乐化的源泉之一。
  
  4.体育活动的明星效应

  明星效应最早出现在娱乐圈,而随着体育运动的产业化发展,众多体育运动员也开始凭借其自身出众的能力和卓越的成就以及辅以商业化运作而成为众人瞩目的明星,拥有大批拥趸,如我国的刘翔、姚明、李娜、林丹、丁俊晖,国外的科比、梅西、博尔特、费德勒、舒马赫等等一大批在各自体育项目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体育人才,都已成为家喻户晓、极具影响力的明星级体育人物,而明星效应本身就具有浓烈的英雄主义娱乐色彩,为体育新闻播报提供了更多的娱乐素材。人们在关注明星体育成绩的同时,也要更多地关注明星背后的各种故事,尤其对于“粉丝”而言,明星的生活习惯、个人活动、场外趣事、心理状态甚至感情及成长经历等等也是他们急需了解以便更加深入了解明星本身的重要内容,为迎合此种需求,明星的趣事及生活琐事、甚至花边新闻等也被众多媒体争相报道,这也证明了体育同娱乐的接轨并逐渐模糊界限。

  三、体育新闻娱乐化的发展建议

  体育新闻娱乐化有其积极的意义,它不仅满足了现代体育新闻受众的审美需求,消除了人们的生活压力和紧张情绪,有利于体育运动的大众化普及和推广,也更加有利于我国体育新闻事业的变革性发展和整体化进步。

  然而也如前文所述,体育新闻娱乐化需要避免庸俗化的误区,避免因过度的功利化而导致体育新闻报道的失衡甚至失实,避免因过度追逐受众关注而导致色情化、暴力化、恶意炒作负面新闻等现象的发生,最终影响体育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新闻媒体及从业者自身、相关管理部门乃至全社会共同努力,强化体育新闻娱乐性,避免体育新闻庸俗化。

  1.新闻媒体应加强自身管理,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素养

  首先体育新闻媒体要对自身有一个准确定位,合理确定自身发展的战略规划,加强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战略决策水平,权衡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力求规则范围内的创新和突破,注重打造新闻品牌,追求新闻媒体的长远发展、可持续性发展。

  一个好的新闻媒体既要经得起市场的检验,也要经得住职业良心的考验。在新闻媒体强化管理的同时,新闻从业者也应强化自身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既要提升业务素质,具备挖掘体育新闻娱乐元素的能力,也要提升职业道德素质,避免将体育新闻庸俗化。媒体作为现代企业,追逐经济利益是生存发展的基础,无可厚非,然而媒体也同样作为掌握话语权的公共渠道而存在,因而也更加需要兼顾社会效益,这就要求新闻从业者必须要以崇高的人格、以敢于承担责任和敢于斗争的新闻操守公平、公正地报道体育赛事。

  2.强化社会和政府的双重监督监管体系

  体育新闻娱乐化发展过程中,除了体育媒体及体育从业人员自身的自觉性之外,还应充分依靠社会和管理部门的监督监管职能,从外在敦促和规范新闻媒体的良性、健康发展。首先,政府、各类体育组织及新闻组织应发挥自身职能,强化对新闻媒体的监管责任,协调新闻媒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既要保证新闻媒体企业的正常利益获取,维持其正常发展和壮大需求,又要避免其过度商业化,确保其社会效益的实现。政府管理者应处于主导和决策地位,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引入问责制和监督机制。其次,新闻媒体应注重了解民意舆情,接受全社会的共同监督。具体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聘请体育及新闻业界的专家学者、运动员,以及聘请社会各界人士批评建言,同时也应主动走出去,对社会各阶层受众开展调查,了解受众对新闻媒体的感受和需求、意见和建议,以此使新闻媒体自身发展更加符合社会受众需求,更加适应市场,并始终保持在一个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之上。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