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网络新闻跟帖评论语体的功能及语言变异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0-14 共4848字
论文摘要

  一、引言

  随着网络新闻传播互动平台的蓬勃发展,各大网站在每则新闻后都设置"我来说几句""我要评论""我来说两句""我要留言"之类的栏目,供网民就该新闻发表意见、观点.作为一种新兴的言论形式,虽然是针对新闻事件的评论,但是其语体与我们所熟知的"新闻评论"语体有着很大的不同.由新闻机构发布的、以政策性和指导性为目的要求的"新闻评论"有着一系列规约性的语言形式和语言特征;而大众自由参与的跟帖网评,在产生之初其实是没有固定的或已为经验性质的语体模式,但是,在网络媒介和网民的互动中,它已经形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新评论语体.

  刘大为(2013)认为,"没有哪一种语体能够不依托一种类型的言语活动而单独存在",在一种言语活动中,言语行为者的功能意图、言语活动的媒介和传播方式、行为者双方的人际关系是一种言语活动实施的几个必要维度,对语体来说这几个维度可称为"语体变量".这些语体变量不同的组配便形成不同的语体模式.同时,他认为语体并不是传统研究所认为的仅仅由语言特征所构成的单层体系,而是"一个由特定类型的言语活动对行为方式的要求(功能动因层),以及这些要求在实现的过程中所造成的成格局的语体变异(语言变异层)二者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双层结构体".这种观点对语体的分析更具解释力,本文对网络新闻跟帖评论的分析也将从功能动因层和语言变异层角度入手进行分析,以为网络新兴语体研究提供参考.

  二、网络新闻跟帖评论语体的功能动因层

  (一)传介方式

  我们先以一则网络新闻《彭丽媛题写书法"厚德载物"赠给米歇尔》为例,从网页版式来看这则网络新闻跟帖评论栏目的设计和它的传介方式特点.该新闻由1段视频、5张图片和160字左右的文字报道构成,是一则典型的多媒体交互平台上的网络新闻.从网页版式看,在新闻标题下是一排小字,"2014年03月21日11:27 人民网、我有话说(6170人参与)",这排小字提供了该新闻发布的具体时间、信息来源及跟帖网评"我有话说"中参与评论的具体人数.在简短的文字报道末尾是该新闻跟帖评论栏目的链接,点击链接,进入"我有话说"页面.页面上有供输入评论内容的对话框,对话框下即为网民们对该新闻的跟帖评论,分为"最热评论"和"最新评论"两大类别,评论内容、参与评论人数、对每则评论点"赞"或点"反对"之类的数据随时自动更新.

  跟帖网评在传介方式上的特点显而易见:从媒介形式看,显然是功能强大的网络;从物质形式上看,传播需借助电脑书写;而传播空间有些特别,一般来说,像书信、小说、报告之类的以书写为主的传播传者和接受者是不在同一个传播时空中的,即不具有现场性特征,但是网络传播给跟帖评论者和接受者(跟帖评论的评论者往往也同时是接受者)提供了可以同时在场评论的时空条件,天南地北的网民们可以即时地、快捷地在这个传播空间里发表言论,虽互不见面,但仍可在短短的时间内形成一个"在场性"的众语喧喧的交际场景.跟帖网评的这种现场性的传介方式特征,使它有些类似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聊天式的评论言语场景;但是,和日常生活中评论时面对面的交流不同的是,评论者们互不相识,也基本不出现真实的姓名及其他个人信息,大家都用网名来进行交流,这种匿名的言论交流,使跟帖网评传播空间具有虚拟性特征,这不仅与茶余饭后三五成群说东论西式的议论不同,也与由专业传播机构组织的新闻评论甚至博客中的新闻评论明显不同.上述这些传介形式和传介特点深刻地影响着跟帖网评这种语体的建构.

  (二)人际关系

  从表达方式来说,匿名参与、随性来去、即兴发言的跟帖网评因其限制少和非正式性体现了评论者之间松散、随意和自由的人际关系.在这样一个自由参与的新闻评论平台上,从社会尊卑权位来说,参与跟帖评论的网民无论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样的职业和社会地位,当他们在虚拟的网评空间中对某一新闻进行评论时,他们之间的地位关系是平等的,不存在尊卑上下的权位关系,而且通常以"平民大众"作其标签.从信息占有权位来看,不存在哪个评论者有什么权威信息或独家信息,大家都是依赖网络,信息来源和信息占有权位关系也是基本对等的.

  从评论者与接受者的交互关系来说,来自专业媒体、学者专家的新闻评论一般是单向的,是一对多的传播,带有主流、专业或权威的色彩.跟帖网评是几十个甚至数十万个普通网民参与的评论活动,在交互关系上,跟帖网评最大的特点就是参与评论的网民之间多元化的互动,网评者把那些匿名在线的人都假设为看帖人,表面上这是一对多;而发帖者同时也是看帖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甚至形成网评空间中的你一派我一派,隔空支持、隔空喊话、隔空斗嘴抬杠,实际上的交互关系具有多对多的性质.有的网民图省事、图简单,就不在发表框里输入任何文字或符号,只通过点"赞"(点"顶"、点"支持")或点"否"(点"反对")的形式来表达意见和态度(这是跟帖网评评论数和参与数数据上的区别),当然也有网评者不与其他评论者有言论互动,只输出评论信息,发完言就离开.以上这些多样化的指向和互动形式,与传统意义上新闻评论的单向性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交际意图

  如上所述,跟帖网评平台给普通公众一个自由、平等地发表言论的空间,而众多网民的参与评论的目的并不局限于此.据调查,参与网评的评论者大都具有平民化特点,属于社会的中下阶层.从收集的评论语料分析,其言论传播动因和心理期待至少有以下几类:

  1.通过评论发声,行使话语权.以表达意见、观点为主的评论动因,是最基本的动因,也较为常见.其目的是在公众平台上分享自己对新闻事件以及相关社会现象的观点、看法和态度,从心理期待来说,只是展示观点、表明态度,属于单一的"自我"表达.

  2.通过发表评论,期待得到认同或引领观点.不仅表达"自我",也希望得到他人认同,甚至引领观点.形式很多样,直接的方式是在评论语的末尾要求他人"点赞""顶起""转起",间接的方式往往采用一定的言语策略,比如用群体意义的"我们认为"代替"我认为"的模糊认同,用晒辛苦、晒委屈引起同情认同,用替人代言或仗义执言(特别是替弱势者代言)的方式引领观点等,从而实现自己的言论影响力,获得被赞同、被支持的心理满足感.

  3.通过发表评论,引发争议,以求得到关注.引起关注的策略简单的有"灌水"(反复粘贴),利用特定时期的敏感热点词句如"官二代、公务员加薪"等.比较拙劣的方式有,采用故意侮辱他人、地域歧视甚至偏离事实的妄评来挑起争议;用偏激、极端、暴力的言论或词语表达来引起关注,这一类评论的存在成为跟帖网评的主要弊端,也是跟帖网评遭受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将上面三个方面的功能动因层内容略作概括,可以简要描述出网络新闻跟帖评论语体模式的构成:

  论文摘要

  三、网络新闻跟帖评论语体的语言变异层

  由上述传介方式、人际关系和交际意图组配成的功能动因层直接决定了新闻跟帖网评的语体特征,下面主要从行为句类型、词语句式和语篇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行为句的类型和频率

  从言语行为句的选择来看,主要与跟帖网评的交际意图密切相关.网评者出于评论、评议的需要,采用的言语行为句从态度的肯否角度,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肯定性评论句,常见的如赞同、鼓励、支持、赞扬、同情;2.否定性评论句,常见的如反对、批评、质疑、抱怨、指责(或谴责)、讽刺、诅咒、辱骂、裁决(网友常以正义者或上帝或法官的身份进行裁决或判定);3.无关肯否的评论句,如陈述、评价、建议、请求、感叹、推测等.网民们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个人的社会经验,社会体验和道德价值评判为标准,对新闻事件及相关的社会话题展开评论,因此大多数新闻后面的跟帖都会因议论纷纷、众说纷纭而出现多样化的行为句类型.

  而各类行为句出现的频率也有区别,总的来说,直接表态度和表情绪的行为句如"赞扬、支持、希望、建议、同情、质疑、批评、抱怨、指责、讽刺、辱骂"等行为句出现频率较高,与评论关系不大的"报告、命令、号召、指导、商讨、说明、描写"等行为句较少或者基本不出现.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跟帖网评中否定性的行为句较肯定性的行为句更为常见,特别是在民生类热点新闻,如"食品安全、养老、医疗、教育、住房(拆迁)、反腐、弱势群体"中比比皆是.

  行为句出现频率的不同既与网民评论的交际意图有关,也与平民性、交互性、对等性的人际关系有关,还与网络传介的虚拟性、匿名性因素有关.

  (二)词句及语篇特点

  跟帖网评语体语言运用方面的特征更多地受到网络媒介形式和人际关系特点的影响.

  1.词语方面,口语词多、网络词多、语气词和叹词多、方言词常见.

  2.句子方面,小句多、流水句为主、结构简单松散、半截句、网络格式常见.

  3.语篇方面,从一则跟帖评论来说,以30~50字为主,少的一个词,多的二三百字成篇,有的还用超链接形式,构成开放式语篇,也有的用重复发帖(即网络语"灌水")的形式形成重复性的语篇;从一则新闻下所有的跟帖评论来看,以以新闻事件为中心话题向外辐射的形式最为常见;另外,围绕某一个评论"盖楼"(网络语,对某一评论不断地有人回帖、顶贴等,如同盖楼)这样的形式也较多.

  网络多媒体条件、现场性和非正式性、交互性、平民性(草根性)、对等性等人际关系特征都直接地影响着上面这些语言特征的形成;另外,跟帖评论中一些负面语言现象如脏话秽语、白字错词、乱点标点之类的,同样也与这些因素有关.

  (三)语码形式

  具有多媒体链接条件的网络语境给跟帖网评提供了多样化的语码形式选择,跟帖网评以简体汉字为主,繁体字、英文、拼音、表情图、图片、数字、符号也可混杂其中,多语码的混合使用成为跟帖网评的一个特点.

  四、网评语体建构中各因素的互动

  前面提及,作为一种独特的新兴语体,在形成之前是没有什么固定的语言模式来套用的,由媒体编辑部刊发的新闻评论所具有的词语准确严谨、句子复杂规范、风格严谨稳重这些语体模式完全无法复制到大众跟帖评论中.在这种语体的建构过程中,我们上面分析了跟帖网评语体的功能动因层对语言变异层的影响和制约,而传介方式、人际关系和交际意图这三个变量在建构语体的作用上还有些区别,即使在功能动因层内部也还存在着变量之间的影响和制约的关系,其中传介方式这一变量的作用和影响最大.正是网络传播的虚拟性、匿名性、现场性特点,带来跟帖网评人际关系方面的社会尊卑权位和信息占有权位上的对等性以及评论者之间多对多的交互性、评论形式的非正式性等特点,也为大众网民自由行使话语权、引领观点、引发注意等交际意图的实现提供了条件.也就是说,传介方式这一变量在三个变量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同时,语言变异层面的开放性语篇特征和语码混杂特征更是完全依赖于网络多媒体传播平台,因此,传介方式是跟帖网评语体建构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的条件因素.网络这种传介方式带来人际关系和交际意图的革新,使各类网络新兴语体具有鲜明的共同特点.

  同时,网评者们也不只是被动地受网络媒介、人际关系之类的功能动因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他们一方面接受和适应网络媒介和相关的人际关系、交际意图的制约,另一方面也主动地利用网络提供的强大功能、由网络带来的平等的人际关系及可以自主设定的交际意图,进行评论、选择甚至在语言运用方式上不断更新着这种语体.我们可以推测,网络言论发表平台的不断革新,会带来人际关系更多的变化,让跟帖评论的交际意图实现得更加顺畅、更加多元化,这种语体在语言变异层面展示的语言特征还会呈现出其他的新特点.所以,跟帖网评这一新兴语体会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变化性特征,这也是网络新兴语体与其他传统的很多语体的不同之处.

  五、结语

  作为一种参与者动辄上万甚至几十万的言论和意见传播平台,网络新闻跟帖评论给普通大众提供了比较自由的行使言论权的空间,提供了情绪表达、甚至情绪发泄的场所,其平民化特征和评论质量的良莠不齐,在舆情反映、舆情监控及语言规范化等方面已经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肯定者认为它代表了大众民情民意,否定者质疑其中的非理性的"妄评".这种新兴语体所呈现出的诸如言语杂耍、敏感词消费、否定评论为主之类的消解主流、消解权威以及批判性等各种各样的解构特征,还有待于根据语言规范的要求进行引导,并值得从社会学、文化学、语言学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刘大为.论语体与语体变量[J].当代修辞学,2013,(3):1~3.

  [2]徐默凡.论语体言语行为[J].当代修辞学,2013,(2).

  [3]黄锦章,田丽娜.网络即时文字会话的语类研究[J].当代修辞学,2013,(2).

  [4]曹进.网络语言传播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5]王志华.非理性网评的分析及规避[J].东南传播,2008,(11).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