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社交媒体中“粉丝”消费行为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0-14 共360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社交媒体时代的“粉丝经济”探讨
【第一章】 社交媒体中“粉丝”消费行为研究绪论
【第二章】“粉丝”和“粉丝经济”的缘起
【第三章】社交媒体时代“粉丝”与“粉丝经济”的特征
【第四章】社交媒体时代“粉丝经济”的营销策略
【总结/参考文献】社交媒体环境下粉丝营销研究总结与参考文献
  一、绪论
  
  2005 年湖南卫视举办大型选秀节目《超级女声》,炮制了一批家喻户晓的新星,同时也把他们背后的无数支持者推向了大众视野,如李宇春及其粉丝“玉米”、张靓颖及其粉丝“凉粉”……“粉丝”的概念通过媒体传播途径走进大众视野,成为现代娱乐环境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符号。“粉丝”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而言,意味着集体力量的产生。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粉丝”作为一种参成为“粉丝经济”背后的巨大推动力。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中国荧屏上涌现出很多依靠口碑和“粉丝”进行营销传播的影视娱乐节目,如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湖南卫视的《加油,好男儿》、《爸爸去哪儿》,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江苏卫视的《蒙面歌王》……这一波波娱乐狂潮不仅让众多明星走入了人们的视野,更催生了一批 “草根”歌手和演员,让我们看到了为这些明星摇旗呐喊的众多“粉丝”的力量。今天的“粉丝”不再像支持“超女”那样通过手机短信投票,而是以更加生动的手段来支持偶像,比如在百度贴吧和天涯论坛进行专门互动、关注偶像的微博、订阅关于明星的公众号、购买偶像代言的产品、通过各种歌友会和“粉丝俱乐部”给明星加油助阵。
  
  从根本上讲,社交媒体作为一种传播手段促进了“粉丝”群体的互动和“粉丝经济”的空前繁荣,本文的主要问题就是探讨社交媒体时代“粉丝”的新特征,社交媒体时代“粉丝经济”的营销策略和运作模式,“粉丝”的新特征对“粉丝经济”的助推作用。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
  
  “粉丝”的出现源于大众媒介对于偶像的塑造,无论是某部电影的“粉丝”、某个电视节目的“粉丝”,还是某个明星的“粉丝”、某个学者的“粉丝”,他们共同的特征就是对偶像的崇拜、热爱和狂热 0 追捧。在社交媒体时代,“粉丝”集合起来表达其对偶像喜爱的途径变得更加宽广:粉丝们通过在论坛和贴吧里共同讨论、在微博上形成动员、加入明星俱乐部等方式来支持自己的偶像,由此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经济推动力。因此“粉丝经济”既是“粉丝”作为受众为偶像买单的产物,又是媒介通过聚集“粉丝”力量形成经济效益的过程。
  
  本文的主要考察和研究对象是社交媒体时代里“粉丝”呈现出的个性特征、“粉丝”的活跃程度及其消费行为、“粉丝经济”的具体表现以及其在社交媒体时代里常用的营销手段。研究这些问题,能够更好地把握“粉丝”的特征并借力“粉丝经济”产生的影响,引导“粉丝”群体的需求和偏好,同时也为“粉丝”和“粉丝经济”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关于“粉丝”和“粉丝经济”的研究现状
  
  “粉丝”是英文“Fans”的音译。Kington(金顿)认为“粉丝是影迷的广泛群体,其共同的利益是作为自己社区认同基础上的影迷组成的集体亚文化。Fans 公约是作为其活动的标准。无论是约定行业或 Fans 行为的运行,无论是共同专注于动漫、游戏、科幻、一个特定的节目或其他的影迷,他们都有一些必须遵守的基本要素,这些共同公约为 Fans 提供形式各异的活动形式和娱乐内容,并且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商业空间。”
  
  Jarryn Ha (杰里哈)认为“越来越多的韩国青少年(特别是十几岁的女孩)经常参与到流行音乐相关的粉丝活动中,自上世纪 90 年代初,青少年就成为韩国娱乐产业的主要目标受众,他们与以往的那行球迷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这些年轻人收到大众媒体的宣传和鼓动,更愿意参与到流行音乐的相关活动中,并且在此过程中形成一种自我认同和身份认同。”
  
  Ford(福特)的研究则证明数字化时代的“粉丝”参与可以催生重要的资本生产力:“目前观众对媒体或技术的掌握程度可以鼓励其参与一些粉丝活动,激发其广泛的兴趣,积极的影迷兴趣更加广泛,其参与现场活动的热情越高。”
  
  由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国外学者近几年对于“粉丝”的研究着力于其参与性对经济的直接推动,认为新的媒体技术鼓励了“粉丝”参与众多活动,而目前的“粉丝”呈现更加年轻化的趋势,掌握新技术的可能性很强,这也为其提供了更多的互动性机会。
  
  2、国内有关“粉丝”和“粉丝经济”的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粉丝”和“粉丝经济”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并且研究在社交媒体时代呈现出更加蓬勃的发展趋势。蔡骐认为,“粉丝不仅是一个群体的代称,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表征。当信息化浪潮快速袭来时,粉丝也顺利地与互联网邂逅,进而演化出了一种更具有草根性和全球性的全新交往形式……在互联网高速扩张的时代里,这种使用和生产却似近乎激进的方式扩大了粉丝文化的范畴,越来越多的粉丝正在用一种全新的参与姿态确立自我的形象。”
  
  从这一角度上看,网络化时代的“粉丝”具有更强的参与性特征,他们利用新的媒介手段催生了更加发达的“粉丝经济”,他们的消费行为较之以前相对理智而不是盲目地“追星”.马竹音认为,“对学生粉丝来说,他们缺少经济资本,因此不能选择过多的‘炫耀性消费,甚至基础性消费也要有选择的进行。在这些为数较少的基础性消费中,大部分是比较实际的,对唱片、杂志一类的文本性产品不会盲目搜集,选择自己更喜欢也更有价值的适当消费。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偶像的热情,因为他们用其他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诚和狂热。”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粉丝”群体,有着共同的趣味和特征,尽管其消费方式会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但是其文化消费却显示了不同于其他群体的黏性特征。
  
  赵倩认为,“粉丝之所以成为粉丝,是因为自身具有辨识力与生产力。粉丝自身很清楚自己的喜好,并且能够在自己喜爱与厌恶的人或物之间划出清晰的界限。比如,Lady Gaga 的粉丝 Monster(粉丝对自己的称呼)很清楚,值得他们着迷的必须以奔放的曲风和前卫的衣着为主,并且能够以女权主义者的身份向男性社会不断反击。”因此,“粉丝”群体对于自己的行为和活动方式有着自身的选择模式,他们在追随偶像的同时也在消费者偶像及其作品。
  
  李文明等人认为,“’粉丝经济‘是通过提升用户黏度来优化口碑营销实效以获取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的信任代理形态与经济运作方式。顺应’粉丝经济‘发展趋势的主要应对策略,可大致归纳为几个方面:奠定’粉丝经济‘的坚实基础;打造个性鲜明的粉丝品牌;开创电商 3.0’粉丝经济‘新局面;引爆兴奋点、社交点和分享点;打造社区商业的’粉丝经济‘优势。”
  
  综合中西方学者的观点,发现“粉丝”不仅是一个文化群体,他们更是一个潜在的具有身份意识的消费群体。当前,社交媒体为年轻“粉丝”群体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想法的网络空间,让他们能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三)研究方法、思路与意义
  
  1、研究方法
  
  截至目前,国内外关于“粉丝”和“粉丝经济”的研究已非常多。在社交媒体时代,媒介内容的生产以更加新颖的方式出现,社交媒体为“粉丝”提供了更多的互动和参与空间,使得“粉丝”和“偶像”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由此而产生的“粉丝经济”也呈现出了新的特征和表现方式,其对于文化消费的推动也产生了更加显着的影响。
  
  本文将社交媒体时代的“粉丝”特征作为研究视角,资料来源主要是通过CNKI(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和文献检索工具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参考国内外学术着作,吸纳部分学者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对一些理论进行修正和补充,总结和归纳出互联网时代里“粉丝”、“粉丝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粉丝经济”在社交媒体时代里呈现出的新特征。
  
  本文的分析方法有案例分析法,主要以社交媒体时代里“粉丝”、“粉丝经济”的受众特征为出发点,通过对 “粉丝”、“粉丝经济”相关概念的梳理和整合,寻找其内在逻辑和发展特征,收集百度、Google 等网站上的相关研究和案例,结合身边比较受欢迎的韩剧和美剧,电影《小时代》系列等影视节目和社会现象进行追踪研究,经过对比和参照对文章主要内容进行分析。
  
  本文的分析方法还包括观察法。在社交媒体时代“粉丝”呈现出更强的参与性和互动性,通过观察身边的一些大学生对影视明星(如《小时代》系列的演员和导演、《来自星星的你》中的金秀贤)和其他商业明星(如罗振宇、雷军)的微博关注、支持、转发和评论等行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分析这些大学生作为明星“粉丝”而产生的一些经济行为,突出粉丝的参与性特征,从而总结出“粉丝经济”的营销行为和发展趋势,为文章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案例支持,以更加贴近生活的视角表现文章的选题和立意。
  
  2、研究思路
  
  根据文章的内容需要,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搜索和整理,确立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由下面三个步骤构成:
  
  首先是确立研究方向。论文的出发点是研究社交媒体时代“粉丝”及“粉丝经济”的特征,通过对比这两个概念在新的网络语境里发生的变化,总结出社交媒体时代“粉丝”及“粉丝经济”的概念和特点。
  
  其次是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在明确了研究方向之后,通过在互联网上查询国内外对于“粉丝”、“粉丝经济”的研究资料,通过 CNKI(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学术资源查阅大量文献,进行分析、综述,挖掘研究问题的意义。
  
  再次是对社交媒体时代“粉丝经济”营销特征的总体分析。通过具体分析和讨论,总结出社交媒体时代“粉丝经济”常用的四种营销模式:社会化营销、脱媒化营销、泛媒化营销、自媒体营销,辅之以具体的案例,使得文章结构更加完善。
  
  3、研究意义
  
  社交媒体的变化日新月异,“粉丝经济”也成为一种常见的商业形态广布于现今的文化活动和经济活动中。“粉丝”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群体,成为推动文化进步和商业进步的敏感群体,研究“粉丝”的特点能够正确地引导“粉丝”行为,使“粉丝经济”朝着良性方向健康发展。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