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计量经济学论文

计量经济学非嵌套检验方法及其在区域经济中的运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8-22 共3882字
论文摘要

  理论概述

  (一)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概述

  二十世纪,我国对空间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已取得了显着成效,与经济学相同,空间经济学对我国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并不能表现其经济增长特点,模型与空间的关系、经济与空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空间计量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空间关联性、非对称性、解释变量性、差异性等,这些内容所表现出的空间计量特点可以体现出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对区域内建立合理的空间计量模型,对其经济进行设定、估计、检验、预测是空间计量经济学惯用的方式。

  (二)空间效应简述

  空间效应所表现来的特征具有明显的分析性,不同区域内的数据都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数据分析个体引入空间计量分析模型中,这些因素的独立性是引发空间关联性的主要原因。空间效应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空间相关性。在数量庞大的截面信息中,模型可以将不同区域内的数据信息进行剥离,使缺乏独立性的数据变成具有关联性、简单化的数据信息,这种数据分类形式可以增强空间内经济数据的合并效果,突出空间溢出效应。通常情况下,空间相关性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弱,但是这种广义的理解方式并不能诠释整体空间关联性的内在含义。

  2.空间异质性。空间异质性不仅可以反映出空间形态上地理环境的差别,还能够精准的反映出地理环境的差异数据。从区域划分的基础上可知,空间异质性必须以经济中心区域为研究对象,以中心影响外围的形式,进行变量参数测量和分析。与此同时,空间异质性也会体现在不同空间计量模型上,数据分析、处理并不能够完全弥补数据误差带来的差异性矛盾。

  基于空间矩阵的非嵌套检验方法

  地理经济研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和空间计量经济学一样,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发展地位越来越高。空间经济学的核心即为空间矩阵网,这种空间临近形式不仅可以突破地理空间的局限性,还能将复杂的社会结构、劳动力关系、经济结构等全都引入空间计量模型。所以空间矩阵网大大提升了空间计量模型的应用价值。

  (一)空间计量涉及的核心问题

  通过上文论述空间计量经济学定义可知,在空间结构基础上,研究区域经济的增长特征,其差异性和关联性都可以充分体现其经济的变化形态。但是要想充分发挥出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特征,必须解决相关核心问题,如空间单位设定、边界设定、结构设定、效应设定等,这些问题对选择正确的空间计量模型至关重要。确定核心因素之后,还应将相关数据按参数价值进行分类,尽量将这些参数导入到能够体现真实空间结构的模型中,之后应用空间二元毗邻、面积加权、高斯距离测算等方式对其进行合理推理。

  (二)模型拟合效果分析

  模拟效果是检验空间矩阵结构是否合理的主要依据,相对于不同的空间矩阵结构,适当的模型选取方式对其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影响很大。模型拟合效果分析主要有两部分原因:

  1.空间问题。空间是利用空间矩阵网划定的范围,该范围从数据分析层面上理解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从实际数据处理情况来看,该数据并没有体现出空间计量模型的优势。所以应严格控制模型的使用范围,争取选择最优、最合理、最科学的模型进行空间计量研究。

  2.有效性问题。从广义角度分析,单一凭借空间问题选择空间计量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也就是说,空间数据在进入计量模型中不仅能表现出变量因数的分析价值,还能掩盖掉其他变量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空间矩阵网也相同,选取方法并不完全决定研究方案具有最佳矩阵网。

  (三)非嵌套模型

  1.理论简述。非嵌套模型由残差结构构成,是一种辅助功能很强的检验模式,非嵌套检验可以增加两个空间矩阵的空间区别,使其在复杂的空间环境中自动剥离开来,并进行分离检验,所以非嵌套模型可以增强空间矩阵在模型选取上的矛盾,针对不同模型需求建立,加深空间残差自回归模型的分析价值。

  2.非嵌套模型的优点。第一,不同空间结构无论是在计量模型上,还是在分析角度上都可以提高结构之间的关联性,在保证区段内经济增长数据处于稳定状态的情况下,加深各变量数据的理论指导性。同时,内容选取和模型科学性比较可以实现对空间矩阵的优化作用,将复杂的模型结构转变为简单的非嵌套检验模型。第二,有利于区分空间矩阵网的操作流程,非嵌套检验模式可以清晰的捕捉到空间计量模型的空间操作形态,并找到具有理论结果的检验模式,这使得空间计量模型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理论依据,以方便小样本工具对该模型的数据分析。第三,提升空间变量对模型的影响力,非嵌套检验模式对模型的空间因素的分辨能力非常好,当模型中出现多种类型的空间变量因数时,研究人员可以通过不同的检验方式将空间变量因数进行价值分类,提取有价值的、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引入模型,参与分析。

  空间非嵌套检验应用

  (一)产业发展战略与空间收敛

  1.研究背景。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找到了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相关学术性理论,通过对该理论进行系统分析可知,目前,我国三个经济增长快速的经济发展特区,长三角、珠三角、渤海地区都存在一定的经济增长收敛性。20 世纪90 年代,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以省为单位,经济发展特区为中心的俱乐部式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形成。进入21 世纪,我国区域性经济进入了多元化发展阶段,各经济特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显得尤为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空间计量的结构设定和模型选取。

  2.三大经济区域人均GDP 增长的收敛趋势。本文选取了 2010-2012 年长三角16个市级经济区,珠三角9个市级经济区,渤海地区11 个经济区,上述36 个经济区所体现的人均 G D P 增长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全部出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文献中。经过数据分析可知,三大经济区域内城市的人均 GDP 增长变化情况,如表 1所示。

  3.发展战略选择及空间效应分析。本文将对上述36个经济区的技术选择指数进行严格的空间计量分析,并结合具有区域性特色的经济发展战略联合度量空间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必然联系。其中技术选择指数用数学公式表示:【公式1】
论文摘要
  
  式中,Kc/Lc 表示的是区域经济区内制造产业资本投资和劳动力数量的比值;K/L表示资本存量和从业人员数量的比值。综上所述,制造业经济发展的成本投资可以看作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劳动力发展可以看作是经济增长规模化的发展趋势,两者在统计学上看来并不存在必然联系,但在空间计量模型中,只有二者共同作用才能准确的反映出区域经济指数以及标准差的变化趋势。

  (二)城市化、空间效应与经济增长

  城市化是现代经济建设的集中体现,通常情况下,制造产业中心是围绕城市商业中心而建立起来的经济发展群。所以地方城市化发展水平和工业技术研究水平可以直接影响其经济产业与城市建设的发展关系。由此可见,城市化发展在空间计量模型中是与劳动力发展具有同等战略性地位的经济增长因素。

  1.城市集中度与区域经济增长。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大多是围绕商业中心建立完成的,所以其商业中心的规模性和集中程度对其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很大。一般经济研究学者习惯用固定的生产函数表示城市集中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具体公式如下:【2】
论文摘要
  
  式中,YI表示区域经济的生产水平,KI、AI、NI分别表示经济资本、技术发展水平、劳动力投入情况,这些生产函数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由区域性优势而引导的“经济发展革命”。地区发展经济,不仅要拥有稳定的资本运营链,还应具备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其中技术应用能力、劳动生产效率是影响其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

  2.资源配置对空间效应的影响。我国地域广阔,以城市为建设单位的经济发展无法避免资源配置的影响,所以由资源配置构架引发的经济生产、销售矛盾日益严峻。

  发达城市为减缓城市过度拥挤和资源耗尽的经济发展问题,通常会从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投资成本、协调战略经济合作等方式带动经济良性发展。本文总结了 2010-2012 年三年的资源配置参数,探讨资源对空间效应的影响,具体数据如表2 所示。

  通过对上文数据进行分析可知,资源配置是影响城市集中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 增长速率、经济发展规模的主要间接影响因素。从我国三大经济区的资源配置来看,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资源配置丰富,且地理环境优越,更符合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而渤海地区在工业发展的同时又肩负着农业生产的重担,所以其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与此同时,在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下,三大经济区的劳动力都在向资源配置丰富的城市商业中心聚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经济也会间接的影响其他劳动、生产格局的变化。

  结论
  
  通过对空间计量的非嵌套检验方式进行系统分析可知,空间收敛性和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选择,以及区域经济城市化发展水平、资源配置情况、劳动力变化格局等都会影响其经济增长的特性。利用空间模型对测量结果进行综合检验,可以清楚的找到空间计量模型中的误差项,并且最快解决相关数据采集、分析处理矛盾。空间计量的非嵌套检验模式无论是从数据搜集还是数据分析方面都占有绝对性优势,它可以弱化各计量模型在数据分析上的不同和矛盾,尽可能的避免因空间因素比较不足而造成的分析失误。综上所述,非嵌套检验方式将成为我国经济研究学者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其应用性能也会得到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 孙洋.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非嵌套检验方法及其应用[ D ] . 清华大学,2012
  2 . 孙玉明. 知识溢出、空间依赖与中国省际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14(7)
  3 . 吴玉鸣 . 县域经济增长聚集与差异:空间计量经济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11,14(8)
  4 . 彭文晖. 社会资本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8)
  5 . 王立平. 知识溢出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文汇,2011,13(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