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水利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开挖软岩隧道的支护结构变形模拟分析(2)

来源:水电能源科学 作者:张咪;曾阳益;邓通海;
发布于:2017-06-23 共4575字
  利用cable单元模拟系统锚杆,shell单元模拟底板混凝土、混凝土喷层及钢拱架的综合作用,其等效弹性模量通过等刚度换算,即:
  
  EI =E1I1+E2I2(1)。
  
  式中,E、E1、E2分别为shell单元、混凝土喷层(底板混凝土)、钢拱架的弹性模量;I、I1、I2分别为单位长度shell单元、混凝土喷层(底板混凝土)、钢拱架的截面惯性矩,shell单元厚度取混凝土喷层(底板混凝土)的厚度,从而计算得到I.
  
  连接筋、钢筋网和超前小导管所做的贡献作为安全储备,计算时不予考虑[5,6].支护结构单元分布见图3(b)。
  
  2.3计算参数的选取。
  
  岩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是在参考岩石力学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类比同区域其他地层软岩的力学参数,最后结合《公路隧道设计规范》[7]来确定,岩体力学参数见表1,支护材料力学参数见表2.
  
  【11.2】  
  3计算结果与分析。
  
  3.1开挖与支护后总位移变化。
  
  3.1.1开挖后总位移变化。
  
  图4为开挖后隧洞轴线方向总位移图。由图4可看出,洞壁附近变形量最大,在远离隧洞的过程中,围岩总位移值随之减小,隧道前段变形量也明显大于后段,这主要是由地层岩性和隧道埋深造成的,隧道前段岩性为粉砂质页岩夹煤层,后段为泥岩、粉砂质泥岩、砂岩,前段围岩强度明显小于后段,且后段埋深也小于前段。因而位移最大部位则出现在埋深最大且围岩强度较小的部位,里程DLM3+092.34,最大值可达2.75cm,将该部位所在隧洞横截面设为该数值模型典型横截面S.
  
  【4】  
  为直观地观察隧道周围岩体在开挖和支护后的变化情况,故在横截面S布置A、B、C、D四个监测点(图2)。图5为开挖后各监测点方向位移变化图。由图5可看出,拱顶A方向的竖向沉降位移和洞底D方向的竖向隆起位移由隧洞内壁向深部围岩逐渐减小,拱顶沉降量在A处为2.9cm,在3D处衰减到1cm左右,洞底隆起值由D(D为隧道直径)处的2.6cm衰减至3D处的不足1cm.拱腰径向位移在横断面成拱的约束作用下变形较小,在拱腰0.7D范围内,拱腰B、C方向的水平收敛位移指向洞内,0.7D处减小为0,进而转向洞外,增加至0.3cm左右后趋于稳定。这是因为在隧道开挖后,在自重应力的作用下,拱顶和洞底的位移量均变化较大,而拱腰虽然临空,但在拱顶和洞底共同的约束作用下,不但变形量较小,还可产生反向变形。
  
  【5】  
原文出处:张咪,曾阳益,邓通海,邓辉. 深埋软岩隧道开挖及支护变形特征研究[J]. 水电能源科学,2017,(01):123-12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