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国际经济贸易论文

粮食贸易与中国粮食安全探析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3-24 共768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粮食进口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探究  
【第一章】粮食贸易与中国粮食安全探析绪论   
【第二章】粮食安全概念与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章】中国粮食供求现状及趋势  
【第四章】粮食净进口依存度与进口集中度分析 
【第五章】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政策 
【结论/参考文献】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1 章 绪论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选题背景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历来为国内所重视,也为世界所关注,解决中国 14 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关系着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近年来,国际粮食市场风起云涌,2006-2007 年国际粮价涨了 23%,诱发了 37个国家的粮食危机,世界粮食储备也降到了近 30 年以来的最低点,20 多个国家实行了粮食价格管制,世界粮食供应不足。受 2008 年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 年粮食价格也一涨再涨,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创出历史的新高,粮食危机进一步加重,饥饿影响着10 亿人的生活,粮食安全也引发了 40 多个国家民众抗议。2010 年由于世界极端气候的影响,粮食生产遭到特大损失,粮价上升又再一次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

  1978 年实行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以来,中国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粮食生产出现了突破性进展,中国粮食产量由 1983 的 38727.5 万吨增长到 1998 年的 51229.5 万吨,增幅 27.79%,基本上解决了中国的温饱问题。然而,1999-2003 年中国粮食产量连续五年出现下降,由 1999 年的 50838.6 万吨降到 2003 年的 43069.5 万吨,降低了15.28%,粮食播种面积和人均粮食占有量也下降到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的最低点,而粮食需求却在以每年 50000①万吨的速度在增长。自 2004 年开始,中国政府连续七年下发了中央一号文件,规定了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包括取消农业税、对农民进行补贴、粮食生产补贴、最低收购价等政策,对恢复中国粮食生产再次起到积极作用。2004 年开始,中国粮食产量实现连续 7 年增长,由 2004 年的 46946.9 万吨持续上升到 2010 年的 54647.7 万吨,增幅 16.40%,政策效果显着。同时,中国农业生产也面临自然灾害、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及人口增长的风险与挑战。

  1.2 研究意义

  目前,中国的粮食安全形势较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较高,粮食供求平稳。

  2004-2010 年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特别是 2010 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 10928 亿吨,创造了历史新高,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个“七连增”,这与国家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紧密相关。2011 年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政府报告》中指出,解决 13 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2010 年面对中国国内自然灾害的频发和国际市场粮价大幅波动的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产,采取了惠农政策,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扶持,2010 年中央财政“惠农”支出 8579.7亿元,奖励补贴 2843 亿元,综合生产能力补贴 1732 亿。

  然而,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较贫乏的国家,特别是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时期,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粮食消费需求呈现出刚性增长,再加上中国耕地资源的减少、气候变化、水资源匮乏等影响,中国粮食生产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中国粮食储备机制、流通机制、市场体系等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加上国际粮食市场的不稳定,保障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国内外对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粮食现状和趋势预测、影响粮食安全因素、粮食安全指标评价、粮食国际贸易效应及粮食流通及储备制度等几个方面。

  在粮食供求现状与趋势研究方面,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最先开始于 1994 年美国的 Lester .R. Brown 发表的《谁来养活中国》这篇文章,他认为中国未来耕地资源大量减少、水资源短缺恶化、人口剧增,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从而引起世界范围内粮价的大幅度攀升,引发世界粮食危机,由此中国粮食问题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学者的关注。Walker(1984)运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粮食消费数据对中国的粮食历史消费过程和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Lardy(1984)对中国 1978-1983 年的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分析;Fan & Wales(1995)和 Van(1984)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粮食消费在时间、结构和地域的差异方面进行了探讨;梅方权(1995)认为未来 20 年中国的粮食缺口主要是饲料用粮的缺口,中国可以实现粮食的供求平衡;卢峰(2008)预测未来中国粮食需求不容易超过 6 亿吨,而中国粮食供给比较有潜力,国内粮食供求将会比较缓和宽松;王玉斌(2005)认为,目前中国粮食保障水平是比较高的,所谓的粮食短缺主要是饲料粮的短缺,口粮则基本上能够满足国内的需求;陆文聪(2003)认为,未来中国在粮食供求关系上总体上会保持稳定的发展趋势;丁声俊(2000)认为中国粮食供求在 2030 年的缺口为 6300 万吨;FAO 预测到 2010 年中国的粮食缺口将为 1510 万吨;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预测粮食缺口为 1410 万吨;美国农业部预测到2030 年中国的粮食缺口为 1.80 亿吨;日本海外合作基金对中国未来粮食供给持悲观的态度,认为中国未来粮食产量增长率只有 0.44%,到 2030 年中国的粮食缺口将达到 3.9 亿吨;张晓山(2008)认为,未来中国粮食供给将处于紧张的态势,保障中国粮食安全面临很大挑战;黄佩民(1997)认为,未来 20 年中国的粮食生产量将不能满足粮食的需求量;倪同忠认为,中国未来的粮食供求将面临更多的因素,如耕地、环境、人口、政策等,未来中国的粮食供给不容乐观。

  在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因素方面,蒋爱林(2005)认为粮食的生产能力是由各种要素的综合投入下形成的,主要包括:科技服务水平、耕地的保护程度、政府政策支持、土地抵御灾害能力等;尹成杰(2006)认为,影响粮食生产的要素包括:基本因素、支持因素、促进和保证要素等,基本要素由耕地面积、水资源和农田水利设施等组成,对粮食生产具有基础决定性作用;支持因素主要是科技的运用;促进要素包括粮食的品种和作物的布局结构;保证因素包括生产者的日常经营活动以及国家的政策支持等。粮食生产受多重因素制约,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各不相同。郭艳芝(2007)认为,粮食的生产不仅包括基础要素(土地、水源),还包括保障要素(资金、政策、科技)等,她认为应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来保障粮食生产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例如,要保证一定的耕地面积、加强水利设施和农业机械的建设、提高技术水平以增强农作物抗灾的能力、加强粮食物流体系的建设等。何普明(2009)认为,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量对粮食的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粮食单位产量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农作物的抗灾能力作用不明显。因此,中国需要依靠提高促进粮食生产的技术水平,促进粮食单产的提高,从而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卢坤(2008)认为,国家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对粮食的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国家对农业经费每投入 1%,粮食的增长率就为 0.12%.如果目前国家能够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随后提高的农业技术水平便可提高中国粮食产量,粮食安全问题将会得到有力保障。因此,政府应建立一个长期的支农体系并予以强化监督,增大对农业投资力度,使得某些农业企业发展成为农业创新的主题。建立农业科技园、农业龙头企业等使其在农业发展中起到宣传推广作用。

  马九杰(2006)通过统计方法,讨论了农业灾害对粮食生产和安全的影响,他认为自然灾害对中国粮食生产具有显着的影响。而目前中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严重制约中国粮食产量的提高。因此,可以通过更换旧的农业机电设备、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倡节水灌溉、加强盐碱地的治理的方法来提高农业的抵御风险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娄丽(2004)认为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主要包括水资源状况、生态环境状况、人口因素、耕地面积的减少、食物结构的升级、工业转化、单产提高的困难这几个因素;彭克强(2007)认为自然灾害,主要是涝灾和旱灾为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唐德善(2006)认为中国年久失修的基础设施是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胡小平(2000)认为政策因素,包括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应用是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郑少华(2009)认为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分为,资源禀赋、国际市场粮食供应情况、各国的粮食产业政策和粮食进出口政策、外汇储备水平和外汇收入、粮食贸易带来利益的大小这几个因素。前面的研究是从国内的角度来分析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后面着重于从国际粮食贸易的角度对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

  在粮食安全的指标评价研究方面,郑少华(2009)认为用粮食贸易依存度、粮食储备水平、粮食生产波动系数、人均粮食占有量、低收入阶层的粮食保障水平等指标分别对中国粮食安全水平进行了分析;娄丽(2004)采用粮食库存安全系数、粮食产量波动系数、粮食外贸依存系数、贫困人口的温饱状况对中国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测算;朱泽(1998)采用粮食自给率、粮食储备水平、粮食总产量波动系数、人均粮食占有量等指标对中国粮食安全系数进行了测算;刘晓梅(2004)使用指标加权平均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得出中国粮食状况在世界范围看是比较安全的;朱泽(1997)采用了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总产量波动系数及粮食储备水平等,测算了中国的粮食安全系数;徐奉贤(2000)在以上几种指标的基础上又加入贫困者粮食保障水平这一指标,通过这几种指标的加权平均得到了粮食安全的系数;陈绍充(2008)用辅助、特征和基础指标等共 16 种指标构建了中国粮食安全的预警系统;朱丽萌(2008)运用四个指标构成了一个新的评价指标对中国农业安全进行预测;刘晓梅(2004)通过构建的新的指标系数对中国粮食安全进行评价,认为中国的粮食从世界范围看安全性是比较高的;丁守海(2009)用粮食自给率、生产和需求波动率、储备率和人均占有量等 5 个指标对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严瑞珍认为,粮食安全指标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方面包括:粮食出口量、生产量、储备量,微观方面主要是家庭及个人对粮食的需求和对营养的需求等方面。

  对于粮食国际贸易的效应方面,有学者认为国内过高的粮食自给率目标既不经济又没必要,而依靠国际贸易发挥各国生产粮食的比较优势,既有利于实现世界资源的最优配置,也有利于中国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吴志华、张春法(1999)认为,随着世界粮食“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中国应该逐步提高对世界贸易自由化的适应能力,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来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同时,也要重视国内粮食的供给和储备;杨朝晖、李景源(2002)分析认为中国粮食行业出现的问题,应该由粮食贸易市场化的方法解决;谷繁(2009)认为,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粮食绝不能大量依赖进口,必须继续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确保中国粮食的安全。蔡旷(1997)从贸易利益和比较优势关系的角度分析,认为中国应适当降低自给率,有利于农业资源的配置效率;卢峰(1999)认为,中国应走出过分强调自给自足的思想误区,未来中国应确保能够满足粮食的基本供给的基础上,实行较自由的粮食贸易体制;柯柄生(1996)认为中国粮食市场应该实行基本的市场化;娄源功、李宏伟(2006)认为,粮食市场化会对中国粮食流通格局产生影响,中国要灵活的参与国际贸易,合理的利用国内外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巩固中国的粮食安全;陈阵(2005)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运用比较优势分析的方法对中国进行粮食贸易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得出中国粮食在总体上缺乏比较优势的,所以应该采取适当的粮食进口 .

  在粮食生产和需求预测研究方面,国外的模型主要有罗斯格兰模型、布朗模型、美国农业部模型、世界银行模型等。在粮食需求预测方面,国内主要有:丁声俊(2006)认为中国粮食消费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口粮总量消费将持续上升,人均口粮消费将逐步降低。主要是因为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口的稳步提升以及生活水平提高导致的食物结构的改善。二是饲料用粮将需求旺盛,这主要与人们对肉、蛋、奶等需求的持续增高有关。三是工业用粮增加,主要是乙醇等燃料的兴起,他利用估算法对2010 年中国粮食的需求量进行了预测。刘晓军(2007)利用 1986 以来中国的粮食消费量数据、结合有关因素及线性拟合的方法对未来十年中国的粮食需求量进行了预测,得出到 2010 年中国粮食的需求总量为 6 亿吨。陈良彪(1998)利用分类预测法对中国的粮食需求进行了预测研究;梅方权利用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外同期食物消费结合中国的饮食习惯,对中国的粮食需求进行了预测研究;陈锡康则运用消费收入弹性系数法对中国未来的粮食需求进行预测。在粮食供给方面,徐柠山(2010)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未来中国粮食供求进行了预测,得出未来中国粮食供求缺口将逐年增加;朱希刚运用线性法对未来粮食供给进行了预测;董巍(2011)利用移动平均法测度粮食总量波动,得出中国粮食供给总体较平稳;陈利顶利用二次方程预测法、徐翔运用单位产量、播种面积、复种面积综合法、辛贤运用灰色理论对中国粮食供给趋势进行了预测;冯利华(1995)运用随机波动和周期波动的综合预测模型对粮食产量进行预测;中科院国情分析小组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对粮食产量进行了预测,运用热量需求法、弹性系数法等方法,对粮食需求量进行了预测;吕新业(1997)采用增长率的历史趋势外推法对未来粮食的供给进行了预测;李晓亮(1994)对未来粮食产量的预测提出了灰色马尔可夫链的方法。

  在粮食安全储备研究方面,吴志华(2001)认为粮食安全储备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粮食总量去除可供周转的粮食之外的部分,主要用于平衡粮食供求、维持粮食价格稳定。而周转粮食储备是指能够从粮食来源地得到不断的供应、进而转到加工地点、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部分。粮食安全储备对每一个国家来说都至关重要,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他运用比格曼模型、利用 80 年代以来中国粮食供给量数据,测算了中国粮食安全储备的规模,得出中国粮食安全储备量应在48800 千吨左右。邹彩芬(2006)认为,目前中国的粮食储备体系一共分为 3 级:一是中央政府储备粮,二是地方政府储备粮,三是农民储备粮。从国家对储备粮的重视程度来看,国家非常重视国库粮的储备,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尽管中国农户的粮食储备占据了很大比重,中国却未给予农户资金支持。相比较而言,美、欧、日等国家都将农户自有粮储备加入到了国家的粮食储备当中,并给予农户补贴或优惠政策来鼓励农户进行粮食储存。高建军(2005)认为,粮食储备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调节粮食市场的余缺上:当粮食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时,粮食价格大跌,这时需要收购粮食增加储备;当市场上粮食需求大于供给时,粮食价格大涨,这时需要动用储备粮食抛售到市场上以供给不足。因此粮食储备在调节粮食市场平衡方面起到了缓冲器的作用,对于将粮食价格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有着重要作用。特别的,当国家因遭遇自然灾害或政治因素导致国内粮食短缺时,储备粮食就会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郭志涛(2009)认为,当国内粮食供求出现严重问题导致其价格出现较大波动时,政府决定是否对粮食市场进行抛售或购买。但这种决策过程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往往会有时滞,主要由储备粮的管理权、经营权和所有权的不统一所致。当执行决策的时候,往往价格已经下降,此时抛售会引起价格更大程度的下降,以致错过最佳时机。

  马九杰(2003)认为,粮食储备具有多元目标,其规模取决于粮食储藏成本、粮食生产的波动情况、国家财政水平、国际贸易的参与情况等。他利用比例、全额、差额模型,对中国应该持有的粮食储备规模进行了计算。苗齐(2007)认为,粮食储备量不论从预期供应还是实际供应来看,都可能对当年的粮食价格产生影响,也可解释那些无法用生产和进出口来进行解释的市场价格变动,利用此理论来分析中国粮食储备规模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在粮食流通、储备制度研究方面,聂振邦(2005)认为粮食流通体制应坚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作用;赵素丽(2005)通过介绍其它国家如美国、欧盟、日本等国的粮食流通体制,认为中国的粮食流通也应该坚持宏观调控、坚持市场化;肖顺武 (2005,2007)强调粮食市场的重要性,认为粮食市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朱泽(1998)、李全根(1998)和吴志华(2001)等对中国粮食适当储备规模进行了估算研究;娄建功(2004)利用国家储备粮优化布局的线性模型,提出了国家储备物流的基本模式;杜鹰(2004)对国家储备粮和管理体制进行了研究;乔兴旺(2008)对关于粮食安全的相关法律进行了分析,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提出了相关法律的不足;严桂尧(2006)对关于制定《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说明;夏祖珠(2007)则从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粮食法体系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综观国内外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现状,大多数学者认为应保持国内较高的粮食自给率目标,忽视中国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更加优化的粮食资源配置,通过进行世界粮食贸易对中国来说更经济、更有效。同时,对影响中国粮食产量因素研究大多集中在对自然因素的角度,缺乏对于可控因素的分析。对于未来粮食供求缺口预测的研究很少,缺乏实证分析。在测量粮食是否安全的指标上,忽视了利用粮食进口集中度来进行测算。因此,本文分析了中国分析了中国粮食安全现状,从影响因素的可控性方面对粮食生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线性回归对中国粮食的供求进行预测,同时采用进口集中度和进口依存度两个指标对影响中国粮食的进口风险程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1.4 主要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了实证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分别对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因素及未来十年中国粮食供求缺口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

  1.5 论文创新之处

  选题角度针对性较强,着重从粮食进口方面研究粮食安全的问题,而不像绝大多数文献那样从中国整体贸易对粮食安全来进行分析。同时,采用粮食进口集中度和粮食进口依存度对粮食安全进行评估。

  1.6 本文基本框架

  第 1 章,绪论。主要分为选题背景、研究的意义、文献综述、主要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五个部分。

  第 2 章,粮食安全的概念、粮食安全的度量指标和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首先将国际和国内的粮食安全概念进行了阐述对比,指出了中国粮食安全的研究范围;接着阐述了粮食安全的度量指标;最后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对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因素进行了详细地说明。

  第 3 章,中国粮食供求现状及未来十年缺口预测。首先对国内粮食供求现状进行了说明,接着利用统计回归方法对决定影响中国粮食生产因素、未来十年中国粮食产量和消费量分别进行了预测,并计算其缺口。

  第 4 章,中国粮食净进口依存度与进口集中度研究分析。首先对四种主要粮食的净进口依存度和进口集中度进行了说明,接着从其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角度对中国粮食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第 5 章,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政策。根据分析,得出中国粮食未来呈现出供需缺口将不断增大,但是进口集中度过高、进口依存度过低的现象,为了进一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提出相应的战略和政策建议。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