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国际经济贸易论文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1-15 共4135字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对外贸易。

  原始社会不断发展演化,出现了最初的物物交换和剩余劳动产品的交换,这是社会分工的最原始的形态,随着奴隶社会的开始,私有制也有了萌芽,开始进行部落与部落间产品的交换,即商品交换的雏形。然而这时候生产力相当低下,分工和交换活动相当原始和简单,主要是自然经济。所以那时的交换和产品贸易的发展很慢很慢,也只在少数部落和国家中进行,还未形成简单的市场。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新生了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和社会分工发展迅速,形式也由原来的简单低下逐步向相对细化发展。现在,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活动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也有了固定不变的形式和定义,即对外贸易是指能够反映各个国家参与世界经济活动的国际分工的各个环节。

  2.1.2 发展战略。

  最初的战略指的是作战策略,现在意义有所延伸,是指为了达到目的而进行的所有策略和谋划的过程。明茨伯格说,发展战略强调整合,使用直觉和创造性去实现一个未来规划,发生在战略思维后。首先,发展战略是对远期目标的布局、策划。其次,发展战略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即运用什么方法去实现。再次,发展战略是一种模式,实现目标时必须遵循的准则,准则下的所有行为就是行为模式。有模式才能在实施中抵制应对突变情况,使得目标往正确的方向进行。总之是战略执行准则。第四,发展战略是一种定位。准备定位目前的状况,找出目标所在的位置,朝着目标前进,运用手段,按照模式一点点去实现最终的目标。

  2.1.3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指一国或地区通过国际分工方式、程度以及国际经济关系的选择而影响资源配置和竞争效率的一整套贸易政策和制度。它是在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外贸发展所作的全局性的决策。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是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行国际竞争的保证,是一国产品、企业走向世界的指导方针,能够加快实现国家总体经济战略。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是在充分考虑本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禀赋、劳动力素质及政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的。自国际贸易产生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都致力于研究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以通过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2.1.4 欧亚经济一体化进程。

  苏联解体后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发展前景以俄白哈三国的联盟最为瞩目,随着一体化的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后来成立了从欧亚经济共同体,从那时到现在共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一、2000 年宣布欧洲亚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二、2007 年俄白哈签署统一关税同盟条约。2010 年统一关税联盟正式启动并统一实施海关法,还签署了统一经济空间宣言,2011 年三国取消相互之间的海关统一关税。三、2011年俄白哈签署欧亚经济一体化宣言并宣布一体化的最终目标是欧亚经济联盟。2012 年俄白哈统一经济空间,统一运营具体负责三国联盟进程。四、2014 年俄白哈签署欧亚经济联盟条约并于 2015 年正式启动联盟,三国在 2025 年之前,统一实现商品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自由流通,建立联盟形成上亿人口的统一国际市场。

  2.2 相关理论。

  2.2.1 古典贸易理论。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共同构成了古典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最早主张自由贸易的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创立。该理论认为在开放的条件下,实现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即一国应进口其劳动生产率较低的产品,出口其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品;斯密认为分工的基本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即一国进口的商品比在封闭条件下更便宜,出口商品比在封闭条件下更贵;各种分工形式中的最高阶段是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开展以国际分工作为基础,将会对贸易各国产生良好的影响,即自由贸易的实行将会促进各国政府合理、高效的使用劳动力和资本,有助于各国劳动者从事最有利提高劳动效率的劳动分工;有利的自然要素禀赋或有利后天的条件是贸易各国进行国际分工的基础,即如果两个国家之间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成本存在绝对差异,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国家,各国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通过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都得利。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创立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对斯密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另一重要理论。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相对成本,而不是斯密认为的绝对成本。贸易各国在进行国际商品生产分工和贸易的过程中,应重视"两劣相权取其轻,两优相权取其重"的原则,生产各种商品都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应放弃优势相对小的商品生产,集中生产优势相对大的商品;而生产各种商品都处于劣势的国家应放弃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生产,集中生产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双方国家通过国际贸易交换,最终使贸易双方均获得最大的利润。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主要是因为各国间在生产技术上存在相对差别,各国在不同产品上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促使各国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产生,从而使贸易各国获得比较利益。

  2.2.2 新古典贸易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主要是指要素禀赋理论和萨缪尔森理论,延续和拓展了古典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由赫克歇尔--俄林提出,继承和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生产要素的丰缺是要素禀赋理论用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的重要依据。该理论认为比较成本的绝对差异是造成商品价格绝对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在两国技术水平相等的情况下,比较成本绝对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要素密集程度不同,即不同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二是两国的要素禀赋不同,即生产要素的供给不同。一个国家应该充分利用丰裕的生产要素,少用或者不用稀缺的生产要素。后来萨缪尔森用数学的方法解释 H-O 模型,认为贸易造成的收入差异将会逐渐导致不同国家之间的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2.2.3 新贸易理论。

  上世纪 80 年代初,以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和观点,主要是关于国际贸易的原因、贸易保护主义的效果、国际分工的决定因素、最优贸易政策等,这些思想和观点构成了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从以期用实证的方法解释贸易格局以弥补传统贸易理论的逻辑空白到后来发展成为以非完全竞争市场和规模经济为两大支柱的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产业内贸易、发达国家间的水平分工与贸易的迅速增长已经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的主要现象。新贸易理论认为是因为国际贸易的动因与基础发生了变化,不在仅仅因为技术和要素禀赋的差异带来了贸易。新贸易理论从供给、需求、技术差距论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国际贸易的动因与基础。关于贸易政策方面,新贸易理论提出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两个论点,该理论认为参加贸易活动的成员并不总能得到利润,该理论开始注重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

  2.2.4 新区域主义理论。

  新区域主义理论是一些西方学者对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在新技术革命和市场自由化体制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的新的时空变化,特别是对区域经济复兴的关注。所谓的"新区域主义"是指将区域作为经济分析的基本单元并认为区域是在全球化时代最适合于政治、社会和经济过程交互作用的地域范围的一种主张的"再现".新区域主义理论关心的政策方向包括如何改进区域发展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基础,培养区域的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竞争力,积累"区域财富".

  2.3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具体分类。

  2.3.1 初级产品出口鼓励战略。

  该战略是指处于较为落后水平国家的贸易战略应当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利用本国比较优势的丰裕自然资源或其他生产要素进行国际贸易活动,鼓励初级农产品和各类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充分发挥本国优势,出口附加值较低的及技术含量的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部分的份额和竞争力,但是这种战略存在一定的风险,随着贸易竞争和国内贸易结构的深化以及贸易条件的恶化,很容易掉进比较优势陷阱。

  2.3.2 进口替代战略。

  该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更青睐本国产品来满足消费者需求,代替进口产品的消费,通过进口配额和关税壁垒等限制产品的进口,大力支持本国产业和产品不断优化升级实现国外产品替代,减少国外产品的依赖程度,提高本国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地位,许多发展落后的国家更倾向采取这种发展战略,现在也有些国家正在实施。都是通过本国产品的不断改善来替代进口产品在国内的地位,短期内可以促进国内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双向发展,但是发展模式会落后于当前世界的平均发展水平,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远远低于一出口为主的贸易战略。

  2.3.3 出口导向战略。

  该战略是指通过贸易相关的出口补贴和税率优惠政策来鼓励企业往国际市场上出口产品,从而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和贸易结构的升级,提高一国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它是一种外向型战略,通过产品的出口获得市场份额为国内经济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劳动的国际分工细化和产业结构的转型,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九十年代后,实施该战略的国家有很多,他们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通过出口产品活跃本国经济的发展,不断扩大对外贸易额,逐渐形成了贸易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尽管这种外向型战略对一国经济的发展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一、市场容量不大,对于小国家来说发展成熟的国际市场能够给国内带来一定的收益,也能实现规模化生产来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获取利益,但对大国来说不是。二、单纯的只依靠国际市场的产品出口拉动国内经济逐步发展,容易导致该国丧失自我发展能力,抵抗经济危机的能力相对较弱,国家经济与贸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较差。三、严重依赖出口,会导致本国外贸结构固定僵化,缺乏灵活性和多元性。

  2.3.4 平衡发展战略。

  该战略强调的是将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进行结合,针对本国不同的产业部门、不同的地区制定不同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是一种多元化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不再拘泥于一种固定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在时间、空间、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延伸。平衡发展战略不再过分强调进口或是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再过分强调对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是一种主张打造各产业、各企业、各产品竞争优势的战略。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