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摄影论文

新闻摄影批评的对象与价值

来源:学术堂 作者:胥帆
发布于:2016-01-26 共3480字
摘要

  一、引论

  新闻摄影是以影像为手段,并与文字说明相结合来进行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如何使新闻摄影作品能够更加及时、准确、生动地报道新闻成为新闻摄影业界和学界共同关心的话题。由此,对新闻摄影自身展开反思与批评成为促进新闻摄影不断发展的原动力。尤其是随着数字图像技术的进步,"伪影像"及其由此产生的"伪新闻"层出不穷,极大地损害了新闻摄影的声誉,从而导致其受众的质疑与流失。如此看来,我们有必要从理性的角度对新闻摄影进行评论与批判。

  二、新闻摄影批评的对象

  就目前情况来看,新闻摄影批评的对象范围较为广泛。

  本文关于新闻摄影批评的出发点,不在于批评新闻摄影中的主观随意性,比如故意歪曲事实、故意制造假新闻等,而是针对新闻摄影一般方法的批评。

  (一)表现理念的批评

  由于传播者思想观念的不同,他们会以不同的理念来使用摄影图像传播新闻信息。有学者从图像符号学的角度,并通过对"荷赛"获奖作品的对比和分析,发现了中西方摄影记者不同的拍摄理念:中国记者不太注重内涵意义在新闻摄影作品中的表达,其意义基本上是停留在能指的层面,限制了新闻摄影报道过程中其他意义层面的开掘,常常只能满足受众接触媒体的信息告知的需求;而西方记者的新闻摄影作品除能反映事实信息外,一方面通过叙述型的符号传达事实层面的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其他视觉符号来建构一种比喻、象征、隐喻关系,为受众开掘新闻事件信息层面以外的意义层面。中国新闻摄影记者应该努力借鉴这一分析结果。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简称"华赛")提出了五个评判标准:第一,最开阔的新闻视野。第二,最敏锐的洞察目光。第三,最高超的摄影技巧。第四,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第五,最客观的真实反映。这些理念既是对新闻摄影评选标准和评选目的理论概括,也从理论层面导向了中国新闻摄影的表现方法。事实上,无论是相关学者的研究结论还是"华赛"的标准都将成为我们对新闻摄影理念批评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拍摄题材的批评

  从一般方法上说,新闻摄影题材是具有新闻价值的社会事实。所谓新闻价值,按照丁柏铨先生的观点,应该包括以下五个要素:重要度、有利(广义)度、相关度、异常度和趣味度。当包含其中一个要素时,就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新闻价值;当包含更多要素时,则其新闻价值更高。当然,受众新闻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是衡量新闻价值高低的最终标准。由此,社会事实的新闻价值性成为新闻摄影表现题材批评的第一个项目。

  在社会生活中,既会出现正面的、积极的新闻事件,也会出现负面的、消极的新闻事件。对新闻事件的报道,新闻记者具有主观选择性,因为我们既不可能,也没必要对社会事实有闻必录。因此,拍摄报道什么事件就成为新闻摄影表现题材批评的第二个项目。

  由于传媒技术的充分发展,当今社会进入了一个以读图为标志的"读图时代",正所谓"一图胜千言".现代的人们已经十分习惯于图像的直观性,以读图的方式了解社会信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然而,这一现状并不代表所有的社会信息都可以影像的方式进行表达。比如,正如众所周知的,图像对于事物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表达尚不能取代文字。因此,新闻事件报道的可拍摄性就成为新闻摄影题材批评的第三个项目。
  
  (三)表现技巧的批评

  在新闻摄影采访实践中,其表现技巧的内涵十分丰富,它贯穿于整个采访过程。因此,就摄影的角度,对技巧的批评涉及视点选择、景别运用、影调色彩、构图形式等技术性环节。这些环节事实上有许多是摄影的基本技术性问题,在新闻摄影批评中往往已经不再专门进行讨论和研究;而新闻摄影采访中的抓拍、摆拍,甚至偷拍等拍摄手段则成为表现技巧批评的具体对象;另一方面,如何捕捉被采访对象的"决定性瞬间"也是新闻摄影批评的重点问题。

  关于表现手段的讨论,有学者认为新闻摄影反映的是正在发生的事,它符合新闻的基本定义。因此,新闻摄影的基本拍摄方法是现场抓拍。蒋铎则认为,新闻摄影的总原则应该是":第一,不违背新闻事实。第二,尊重被摄者。"同时还认为,新闻摄影不但不可能避免摆拍,而且,摆拍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新闻摄影方法,"摆拍不是要摆出一个假场景,不是要拍出一张假照片。摆拍的目的是创造出一张有视觉表现力但决不会让读者误读的照片。"关于捕捉拍摄对象的"决定性瞬间"的问题,事实上就是"拍摄时机"的问题,这也是摄影艺术创作的基本问题。"决定性瞬间"是布勒松基于摄影的纪实性特征而提出的一种摄影创作观点,在新闻摄影领域就体现为一种采访技巧。

  由以上对阿布斯摄影作品的批评,我们能够体验到这是对"拍摄时机的批评"以及"对被摄者的形象与姿态的批评"两个方面。毫无疑问,这两方面亦属于拍摄技巧的范畴。

  三、新闻摄影批评的意义

  对新闻摄影展开批评,一方面,能够促进新闻摄影的自身发展;另一方面,还在于提高新闻摄影所带来的各种社会意义,并能有效地避免产生负面效应。概括地看,开展新闻摄影批评的意义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有利于取得新闻摄影报道的所期待的效果。第二,有利于倡导社会和谐。第三,有利于促进社会舆论建构。

  (一)有效避免"通而不受"

  新闻摄影的目的在于利用摄影这一媒介将新闻信息有效地传递到受众,因此,新闻摄影批评的目的就在于如何提高传者的预期效果。丁柏铨先生认为,新闻信息的传播接受存在三种基本类型:一是"通而乐受".二是"通而不受".三是"渠道不通".第一种情况发生于传播的理念与方法都极为正确的状态;第二种情况则是我们展开相关批评的重点;第三种情况不属于本文关注的对象。

  所谓"通而不受"是指:由于种种原因,受众通过媒介在接收了一定的新闻信息后,并不认同和接受。换言之,在新闻摄影传播中,这些"种种原因"则可能包括表现理念、拍摄题材及表现技巧等方面的欠缺和不足。由此,一是可能与受众的价值观念与是非判断形成了抵牾,当这种抵牾不能改变受众态度时,就演化成了无效传播。在新闻传播实践中,我们不可能一味要求受众改变既有的观点来接受新闻信息,而往往应该顺应受众,在此基础上逐步取得有效传播效果。二是影像的表现形式可能不符合受众的接受习惯或审美情趣,而被受众拒绝接受。因此,对于新闻摄影而言,为实现有效的信息传播,就必须努力寻求使新闻信息进入受众心灵空间的通道。我们以为,恰当的传播效果是在与受众的互动中产生,如果信息被拒绝,效果又从何谈起?

  (二)充分体现人文情怀

  新闻摄影的题材应来自于新闻现场,但这并不意味着凡是新闻现场,就一律采用自然主义的表现手法去进行影像新闻的报道。例如,获得第86届普利策新闻奖突发新闻摄影奖的《纽约时报》关于"9·11事件"的照片,就对我们深刻认识这一问题极具启发意义。这是一张只有一套茶具的照片,但上面覆满了因世贸大楼倒塌而散发出的厚厚灰烬,既不血腥也不惨烈,但它给读者的感受仍然相当震撼。也许在这场灾难的众多报道中,既体现了客观报道更体现了人文关怀是它获奖的最大理由。

  相对而言,有许多新闻摄影作品由于过分强调现场性和视觉冲击性,直观性地表现现场,而不顾及受众的心理感受,这种方式往往会与追求正面传播效果的愿望相违背。

  (三)努力促进舆论建构

  新闻传播从其社会功能上看,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在于社会舆论的建构。利用新闻信息建构社会舆论有许多理论问题值得深入探讨,而新闻摄影由于其形式的直观特殊性,往往在舆论建构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一图胜千言。居伊·德波在其着作《景观社会》中,十分明确地表明了由于影像及其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处于一种"景观"的社会中。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利用影像来建构社会、表述概念与思想、营造与控制舆论,景观社会是一个直觉的社会。

  然而,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中提醒我们":摄影对认识局限性,在于尽管它能够激起良心,但它绝不可成为伦理认识或政治认识。通过静止照片而获得的认识,将永远是某种滥情,不管是犬儒的还是人道主义的滥情。"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到现场的新闻照片毕竟不是现场本身,现场经过了许多人为的环节才成为照片而到达受众。因此,摄影作品只是隐喻了现场。事实上,世界的本质往往掩盖于表面之下,对世界的理解始于不把表面的世界当作现实世界来接受。也就是说,如果按照由影像展现的世界来接受世界,我们可能恰恰走向了反面。为此,新闻摄影的隐性失实现象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在当前读图时代,尽管新闻摄影在新闻传播和社会舆论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仍然需要对它不断展开批判与评论,以求能更加鲜明、准确地传达新闻信息。

  参考文献:
  [1]付金华 . 中西思维在新闻摄影中的表征[J]. 新闻前哨,2008(2)。
  [2]丁柏铨 . 新闻探索集[M]. 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
  [3]曾璜,任悦 . 图片编辑手册(第2版)[M]. 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
  [4] 范文霈 . 论新闻摄影的隐性失实[J]. 当代传播,2008(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